【016章】 产品加工(求订阅!)
一家人忙活了一个上午,终于把两亩多的紫薯全部挖了出来,用板车推回来。这种搬运、拉车、卸货的重体力活萧风责无旁贷,不过他展示出来的惊人力量还是让家人和围观的村民、游客惊叹不已。
谁也没有想到,看上去并不是那种肌肉腱子的萧风,居然能够一手提着一袋足有一百斤的紫薯健步如飞,脸不红气不喘。
有游客把大显身手的照片发到了网上,把他称为潜藏民间的‘大力水手’!
当堆成一座小山的红薯出现在坝子上的时候,围观的观众都有些吃惊,谁也没有想到那么点地居然收获了这么多红薯。根据萧晋旭的估计,这两亩地的紫薯起码收获了超过10000斤,亩产超过了2000公斤!
“二哥,这个红薯比那年我们用湖底淤泥沤肥种出来的还要好上几分!”萧六爷掰断了一个红薯,把粉紫色的果肉咬了一口,点头说道。
六爷萧笃信在萧家各房中排行第六,他可是一辈子的庄稼把式,对于每一种农作物的品质拥有着丰富的判断经验。他觉得这些红薯品质好,也就意味着这些红薯不仅仅个头大,味道也好。
这种源自于日本的凌紫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紫薯品种,具有耐旱耐瘠、抗病性和耐贮性强的特点,是当前鲜食保健和提取色素等深加工的好品种,夏薯亩产达到2000公斤。自从滇西县农科所引入凌紫之后,绝大部分的山地上都种上了这种产量、售价都高的紫薯品种。
“看来开春的时候沤的那点土肥还是很有效的!”老太爷看了看一旁若无其事的萧风,笑着说道:“没想到临老了还能看到这么一次丰收,挺不错的!”
其实老太爷心知肚明,这两亩地红薯自己都没有怎么管理,顶多也就能够达到亩产一千多斤罢了,如今亩产却超过了2000公斤,其中原因不言而喻。
虽然老太爷并不清楚萧风在菜园进行的各种实验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萧风掌握了一些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想来这些红薯大丰收和萧风是脱不了关系的,不过老太爷不会蠢得去揭穿这个秘密。
想到这里,老太爷明白萧风之所以重金投入萧家农场和镜湖牧场,肯定是有所依仗的,这些丰收的紫薯就是明证。
“二哥,这些紫薯就这样卖掉可惜了,拿来做粉条最好!”萧六爷用手捻了捻红薯的果肉。伸给老太爷看。
以前,村民们种植的普通红薯品种大多都是用来喂猪,少数当做粗粮来进行搭配食用,毕竟银杏村并不是缺粮的贫瘠山区。凌紫引入银杏村之后,村民们又多了一个收入项目,商贩们在玉集镇收购的价格一般不会低于一块钱。
不过在萧六爷看来。就这样简单地把这些品质极高的紫薯卖出去,是一种浪费。
“这么多的紫薯,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呢!”老太爷看了看堆成一座小山的,有些犯愁。
以往银杏村制作红薯粉条的主要方式就是用石磨磨粉,这种方式应付一两百斤的红薯倒也不成问题,当红薯数量提升到一个级别,再石磨处理就是一个笑话了。
“听说李家二小子买回了一个电动磨粉机。磨出的粉比石磨更细,还快得多!”萧六爷笑了笑,说道:“二哥你整天窝在家里练字,对村子里的变化可是了解得太少!”
对于自家的这个二哥,萧笃信向来佩服得紧,他有手段、能容人,把整个萧家管理得井井有条,兄友弟恭。子孙贤孝。不过萧二哥晚年之后沉迷于书法和古玩之中,和普通村民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他和海州来的两个老头整天窝在老宅,都已经很少到村子里打麻将、聊天了。
“看来我真的得多出门走走了,免得都认不出大变样的银杏村!”老太爷闻言一想,点头应道。
用红薯制作粉条的想法定了下来之后,具体的工作就不需要老太爷操心。他只需要把自己的意思传递给萧晋昊就好了。
萧晋昊除了是民间宴席的大厨之外,也是诸多副食品的制作高手,虽然一万多斤的红薯有点多,但是应该难不倒他。
老爷子动动嘴皮。萧风一帮人就有得忙了!
如今萧家农场的建设已经基本完工,剩下的扫尾工作只要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内完成就可以了,因此萧强几个人最近倒是挺闲。至于萧风,他一直都是闲人一个,因此制作粉条的工作他怎么都跑不掉。
吃过午饭后,在萧晋昊的指挥下,萧风几个人乖乖地搬了个凳子,坐在坝子上把红薯挑头去尾,刨皮清洗。这个工作倒是不难,不过紫薯富含色素,刚忙一会,萧风等人的手就变成了紫色,就好像染色一般。
萧家十几个人在坝子上共同劳作,热闹的场面让路过的游客惊奇不已,纷纷拍照留念。除了其乐融融的气氛之外,更让游客们感兴趣的是这些个头很大的紫薯,透出一股丰收的喜庆。
萧风也不小气,特别把一些紫薯洗干净切成块放在盘子里,让游客自行品尝,更是让游客们觉得这里的村民大方淳朴。
一些游客在品尝过萧家的紫薯后,发现这些紫薯比一般红薯香脆甘甜之外,更有一股淡淡清香慢慢滋生。这些游客打算和萧家订购一些紫薯制品,这可比超市里买的要更安全、实惠。
一万多斤的紫薯自然不可能全部做成粉条,萧晋昊准备拿出一部分个头最大、品相最好的紫薯做成紫薯干,这又能够长期保存,又能够提高附加值。
虽然如今的萧家已经不需要这点收入来贴补家用,但是人总不能因为有了钱就不劳动,不创造吧?
萧晋昊作为技术总监,把家里十几口人指挥得团团转,而李家二小子李大柱新买的电动磨粉机也被搬到了坝子上,第一时间把清洗好的紫薯磨成淀粉浆。
淀粉浆经过纱布过滤掉粗大的颗粒、泥沙等杂质,然后静置沉淀,倒出上层的清液后,再把浓稠的淀粉浆挤压出多余水分,变成紫薯泥。
大铁锅里把水烧开,紫薯泥通过特制的容器压制,或是成条状、宽片状进入开水中,瞬间凝结成型。凝结后的粉条、粉丝通竹竿这么一捞,放在阴凉处阴干,就变成了最正宗的手工紫薯粉条、粉丝。
和超市里出售的机制粉条相比,这样手工打造出来的粉条虽然规格不太一致,但是味道更好,更筋道。
至于紫薯干的制法更是简单不过,把紫薯放在锅里蒸熟透,削皮、切条,自然晾干就可以了。当然了,紫薯干制成之后,若是能够放入密闭的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薯条表面就会出现一层白霜,味道更佳。
一万多斤的紫薯在萧家上下的共同努力之下,在一个星期之内变成了一条条悬挂在走廊、院子和空房间里的粉条,而在坝子上晾晒的紫色薯条,更是引得村民和游客侧目不已。
村民们惊奇的是,从来没有人会制作如此多的粉条和薯干,平时自家小打小闹的百来斤,和萧家的大手笔相比,还真的不够看。村民们之所以很少制作粉条和薯干出售,无非是因为费工,再加上产量低、没有销路罢了。
而游客们以前都只是在超市里见过薯干、粉条的模样,从来没有见过它们的制作场面,如今一见,倒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在超市里购买的粉条、薯干虽然看起来很漂亮,但是有没有安全隐患谁也说不清,像萧家这样明明白白地手工制作,自然让游客们心动不已。虽然他们等不及粉条和薯干制成品的那一天,但是这些游客还是先掏钱和萧家订购,回头再寄到城里就可以了。
几天下来,萧风就以薯干6块钱,粉条8块钱的价格分别向游客出售了1000斤和2000斤,如此巨大的收益让村民们发现制作薯干远比出售新鲜紫薯要划算得多。
一万斤紫薯卖给镇上的商贩,也就一万块钱,而制成薯干和粉条之后,收入提高了两三倍,只是多费点手工罢了。
受此影响,今年秋天银杏村收获的紫薯,绝大部分被制成了薯干出售给游客们,让村民们的收入大为提高。
从此以后,制作紫薯干和紫薯粉条成为银杏村的一个标志性产业,很多村民依靠紫薯发家致富,建起了紫薯楼、买起了紫薯车!
以前村民是受限于没有销路只能把紫薯卖给二道贩子,现在银杏村每天都有上百游客前来旅游,消化这点薯干、粉条自然是绰绰有余。更何况,未来镜湖景区正式开放之后,会有更多的游客前来,城里人不就喜欢这种纯绿色的手工产品吗?
游客们的蜂拥抢购让萧风产生了更多的想法,如何打开更多的销售渠道,把大山的馈赠出售给城里人呢?
除了紫薯制品,干蘑菇、风干山鸡、野兔、核桃、松子、板栗等等各种特产在山里面随处可见,若是能够卖给城里人,村民的收入肯定能够提升好几个档次。
这倒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
PS:PS:谢谢乡亲们的订阅支持!
谁也没有想到,看上去并不是那种肌肉腱子的萧风,居然能够一手提着一袋足有一百斤的紫薯健步如飞,脸不红气不喘。
有游客把大显身手的照片发到了网上,把他称为潜藏民间的‘大力水手’!
当堆成一座小山的红薯出现在坝子上的时候,围观的观众都有些吃惊,谁也没有想到那么点地居然收获了这么多红薯。根据萧晋旭的估计,这两亩地的紫薯起码收获了超过10000斤,亩产超过了2000公斤!
“二哥,这个红薯比那年我们用湖底淤泥沤肥种出来的还要好上几分!”萧六爷掰断了一个红薯,把粉紫色的果肉咬了一口,点头说道。
六爷萧笃信在萧家各房中排行第六,他可是一辈子的庄稼把式,对于每一种农作物的品质拥有着丰富的判断经验。他觉得这些红薯品质好,也就意味着这些红薯不仅仅个头大,味道也好。
这种源自于日本的凌紫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紫薯品种,具有耐旱耐瘠、抗病性和耐贮性强的特点,是当前鲜食保健和提取色素等深加工的好品种,夏薯亩产达到2000公斤。自从滇西县农科所引入凌紫之后,绝大部分的山地上都种上了这种产量、售价都高的紫薯品种。
“看来开春的时候沤的那点土肥还是很有效的!”老太爷看了看一旁若无其事的萧风,笑着说道:“没想到临老了还能看到这么一次丰收,挺不错的!”
其实老太爷心知肚明,这两亩地红薯自己都没有怎么管理,顶多也就能够达到亩产一千多斤罢了,如今亩产却超过了2000公斤,其中原因不言而喻。
虽然老太爷并不清楚萧风在菜园进行的各种实验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萧风掌握了一些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想来这些红薯大丰收和萧风是脱不了关系的,不过老太爷不会蠢得去揭穿这个秘密。
想到这里,老太爷明白萧风之所以重金投入萧家农场和镜湖牧场,肯定是有所依仗的,这些丰收的紫薯就是明证。
“二哥,这些紫薯就这样卖掉可惜了,拿来做粉条最好!”萧六爷用手捻了捻红薯的果肉。伸给老太爷看。
以前,村民们种植的普通红薯品种大多都是用来喂猪,少数当做粗粮来进行搭配食用,毕竟银杏村并不是缺粮的贫瘠山区。凌紫引入银杏村之后,村民们又多了一个收入项目,商贩们在玉集镇收购的价格一般不会低于一块钱。
不过在萧六爷看来。就这样简单地把这些品质极高的紫薯卖出去,是一种浪费。
“这么多的紫薯,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呢!”老太爷看了看堆成一座小山的,有些犯愁。
以往银杏村制作红薯粉条的主要方式就是用石磨磨粉,这种方式应付一两百斤的红薯倒也不成问题,当红薯数量提升到一个级别,再石磨处理就是一个笑话了。
“听说李家二小子买回了一个电动磨粉机。磨出的粉比石磨更细,还快得多!”萧六爷笑了笑,说道:“二哥你整天窝在家里练字,对村子里的变化可是了解得太少!”
对于自家的这个二哥,萧笃信向来佩服得紧,他有手段、能容人,把整个萧家管理得井井有条,兄友弟恭。子孙贤孝。不过萧二哥晚年之后沉迷于书法和古玩之中,和普通村民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他和海州来的两个老头整天窝在老宅,都已经很少到村子里打麻将、聊天了。
“看来我真的得多出门走走了,免得都认不出大变样的银杏村!”老太爷闻言一想,点头应道。
用红薯制作粉条的想法定了下来之后,具体的工作就不需要老太爷操心。他只需要把自己的意思传递给萧晋昊就好了。
萧晋昊除了是民间宴席的大厨之外,也是诸多副食品的制作高手,虽然一万多斤的红薯有点多,但是应该难不倒他。
老爷子动动嘴皮。萧风一帮人就有得忙了!
如今萧家农场的建设已经基本完工,剩下的扫尾工作只要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内完成就可以了,因此萧强几个人最近倒是挺闲。至于萧风,他一直都是闲人一个,因此制作粉条的工作他怎么都跑不掉。
吃过午饭后,在萧晋昊的指挥下,萧风几个人乖乖地搬了个凳子,坐在坝子上把红薯挑头去尾,刨皮清洗。这个工作倒是不难,不过紫薯富含色素,刚忙一会,萧风等人的手就变成了紫色,就好像染色一般。
萧家十几个人在坝子上共同劳作,热闹的场面让路过的游客惊奇不已,纷纷拍照留念。除了其乐融融的气氛之外,更让游客们感兴趣的是这些个头很大的紫薯,透出一股丰收的喜庆。
萧风也不小气,特别把一些紫薯洗干净切成块放在盘子里,让游客自行品尝,更是让游客们觉得这里的村民大方淳朴。
一些游客在品尝过萧家的紫薯后,发现这些紫薯比一般红薯香脆甘甜之外,更有一股淡淡清香慢慢滋生。这些游客打算和萧家订购一些紫薯制品,这可比超市里买的要更安全、实惠。
一万多斤的紫薯自然不可能全部做成粉条,萧晋昊准备拿出一部分个头最大、品相最好的紫薯做成紫薯干,这又能够长期保存,又能够提高附加值。
虽然如今的萧家已经不需要这点收入来贴补家用,但是人总不能因为有了钱就不劳动,不创造吧?
萧晋昊作为技术总监,把家里十几口人指挥得团团转,而李家二小子李大柱新买的电动磨粉机也被搬到了坝子上,第一时间把清洗好的紫薯磨成淀粉浆。
淀粉浆经过纱布过滤掉粗大的颗粒、泥沙等杂质,然后静置沉淀,倒出上层的清液后,再把浓稠的淀粉浆挤压出多余水分,变成紫薯泥。
大铁锅里把水烧开,紫薯泥通过特制的容器压制,或是成条状、宽片状进入开水中,瞬间凝结成型。凝结后的粉条、粉丝通竹竿这么一捞,放在阴凉处阴干,就变成了最正宗的手工紫薯粉条、粉丝。
和超市里出售的机制粉条相比,这样手工打造出来的粉条虽然规格不太一致,但是味道更好,更筋道。
至于紫薯干的制法更是简单不过,把紫薯放在锅里蒸熟透,削皮、切条,自然晾干就可以了。当然了,紫薯干制成之后,若是能够放入密闭的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薯条表面就会出现一层白霜,味道更佳。
一万多斤的紫薯在萧家上下的共同努力之下,在一个星期之内变成了一条条悬挂在走廊、院子和空房间里的粉条,而在坝子上晾晒的紫色薯条,更是引得村民和游客侧目不已。
村民们惊奇的是,从来没有人会制作如此多的粉条和薯干,平时自家小打小闹的百来斤,和萧家的大手笔相比,还真的不够看。村民们之所以很少制作粉条和薯干出售,无非是因为费工,再加上产量低、没有销路罢了。
而游客们以前都只是在超市里见过薯干、粉条的模样,从来没有见过它们的制作场面,如今一见,倒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在超市里购买的粉条、薯干虽然看起来很漂亮,但是有没有安全隐患谁也说不清,像萧家这样明明白白地手工制作,自然让游客们心动不已。虽然他们等不及粉条和薯干制成品的那一天,但是这些游客还是先掏钱和萧家订购,回头再寄到城里就可以了。
几天下来,萧风就以薯干6块钱,粉条8块钱的价格分别向游客出售了1000斤和2000斤,如此巨大的收益让村民们发现制作薯干远比出售新鲜紫薯要划算得多。
一万斤紫薯卖给镇上的商贩,也就一万块钱,而制成薯干和粉条之后,收入提高了两三倍,只是多费点手工罢了。
受此影响,今年秋天银杏村收获的紫薯,绝大部分被制成了薯干出售给游客们,让村民们的收入大为提高。
从此以后,制作紫薯干和紫薯粉条成为银杏村的一个标志性产业,很多村民依靠紫薯发家致富,建起了紫薯楼、买起了紫薯车!
以前村民是受限于没有销路只能把紫薯卖给二道贩子,现在银杏村每天都有上百游客前来旅游,消化这点薯干、粉条自然是绰绰有余。更何况,未来镜湖景区正式开放之后,会有更多的游客前来,城里人不就喜欢这种纯绿色的手工产品吗?
游客们的蜂拥抢购让萧风产生了更多的想法,如何打开更多的销售渠道,把大山的馈赠出售给城里人呢?
除了紫薯制品,干蘑菇、风干山鸡、野兔、核桃、松子、板栗等等各种特产在山里面随处可见,若是能够卖给城里人,村民的收入肯定能够提升好几个档次。
这倒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
PS:PS:谢谢乡亲们的订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