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东方偃
冬日里的江南比不得北方的寒冷,连着几日都放晴的天气,以至于太阳一出来,便给人一种小阳春的感觉。春申君得遇贤才,心情大好,用完早膳后便叫上朱英和伯嘉二人,在竹苑的庭院中烹茶谈事。
天气和美,连一丝风也无,天空湛蓝如水洗,唯有几缕如丝般的云朵缀在上面。黄歇嗅着热茶的清冽,大感人生惬意,见众人落座,不急着谈事,反而对伯嘉考问道:吾儿可知这烹茶之水是何处取得?
伯嘉对于父亲突然考校并未显得茫然失措,反而缓缓答道:儿子闻着像是去岁收的梅花上的雪水,似有雪的清冽,又有梅花的淡雅。
黄歇闻言大为得意:吾儿果然厉害,正是去岁收的雪水,老夫攒了一年也没舍得喝几次,今日可是都取出来了,白白便宜了你们。
伯嘉抿唇淡笑,倒是朱英与黄歇相交已久,知他此时快意不拘小节,于是反诘道:已是入冬,过不几日就会下几场大雪,届时君上有了新鲜的雪水,自然就看不上这些陈水,我们这是在替君上分忧。黄歇大乐,直言正是,正是。
过了会儿,等热茶正式沏好,三人谈话也进入正题,伯嘉将这些时日他所探知的情况拣了几个特别重要的说了说,直把春申君和朱英两位当世英杰说得震在当场。他们细细消化了一阵才回过味来,叱咤天下创立骑兵的武烈太后没死?赵王将他的母后囚禁在宫中只因为他不可告人的情愫?赵郝的儿子商是武烈太后手刃?荥阳之战火烧楚国藤甲兵的竟然是赵太后?赵王将其母变为禁/脔,肆意发泄,二人交恶?太后与赵王纷纷在邢丘失去踪迹?
若非这消息出自一向稳妥从无戏言的伯嘉之口,二人根本不敢就这么相信,因为这消息实在太劲爆了,爆炸性的内容一个接着一个,黄歇更是连平日最爱的茶都忘记要饮,生生放凉了还未回神。
若依公子所言,赵商是武烈太后所杀,可赵郝翻遍了丛台都没找到凶手,必是被赵王从中阻挠了。朱英最先反应过来,并抓住其中要害。现在他们正要利用赵郝联合赵国朝中贵族势力对赵义发难,使他内外交困,赵郝不愿完全接受楚国的条件,也不想与赵义撕破脸,可若他知道自己的死敌赵太后还活着,并且亲手杀了他的儿子,他的立场可想而知。如此一来,楚国想要动摇赵国国本继而推举赵良当上国君之事便可水到渠成。
我有一物,只需托人交与赵郝,再告诉他这番话,想必他必能信服。
如此甚好。黄歇出言赞道,他喝了口已经不冒热气的茶,丝毫没有察觉道:赵义竟敢离开邯郸去前线,他就不怕都城中的贵族们反了?
伯嘉面上无波,似乎也在思索道:他似乎对自己极有自信,且朝中的权贵与他关系不错,不似武烈太后掌权时水火不容的架势。他又接手了赵太后一部分的地下力量,究竟他有多厉害,即便是我有时也难以摸清。
当务之急还是要先与赵郝联系上,把消息放给他,若他信了,对我们也大有助益。黄歇捻须定夺。
朱英忙道:事不宜迟,鄙人这就去安排说客入赵。
不急,伯嘉眼神示意朱英莫要起身,伸手从怀中取出一物道:只管带去给赵郝,他必对我们言听计从。
朱英惊诧的看着那件物什,更惊讶的是,一向爱洁的公子竟然把这东西揣在身上。
正此时,突然有下人来报,说东方偃已至,正在外院等候。黄歇听闻胡子大动,立即说快请进来。伯嘉见父亲兴奋至此,不由看了一眼,而朱英似乎见怪不怪,将那物什包好揣入袖中。
东方偃进来时,三人已经正襟危坐。阳光照在竹亭中,三人三影,又见近处数竿翠玉琅玕,端的是与北方不同的旖旎景致。座中三人,黄歇和朱英他昨日都已见过,二人还冲他微笑致礼,而另外一位穿着浅紫深衣,面如冠玉,年岁约莫二十上下的男子,目不斜视地看着案几上的茶盏,对他的到来并不见欢喜,反倒给人一种冷淡的感觉。
东方偃今日穿了一件玄色的旧衣,显得自然洒脱,又不失沉稳。他走得不慢,却也没有让人生出毛躁或是急进的印象。等到他走近时,抬手弯腰行了一礼,口中道:参见君上。正是不卑不亢。
黄歇大约是真心觉得纳了良才,又想给对方留下自己求贤若渴的印象,于是起身走到东方偃身边,亲切地拉住他的手,引着他走到自己的身旁坐下,又亲手给他沏了杯热茶,笑道:先生昨日歇息地可好?
东方偃敬谢,又道一切都好,动作如同行云流水,给人洒脱的美感,令人观之可亲。朱英也很喜欢此人,毫不掩饰道:今日君上请我们在此品茶,实际请的是东方先生,我等不过只是沾了先生的光而已。
黄歇闻言抚掌大笑,东方偃但笑不语。
伯嘉突然出声道:不知先生是赵国哪里人氏。他的口气并无太多感情,听起来有些冷,但因为问得快,几乎是横空抛出的,黄歇和朱英倒并未觉得不妥,反而看向东方偃。
他勾着一丝淡笑,目光温和地看向伯嘉道:敢问这位是公子伯嘉否?
黄歇忙道:正是吾儿。
久仰,东方偃掩住眸中精光,半阖双眼,低头微一欠身以示敬意,鄙人生于邯郸,幼年时随父迁居长平,后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若真要论起来,鄙人也不知究竟要算何处人氏。
东方偃说话时声音醇厚,如朗风霁月,听起来十分舒服,他虽一口地道的邯郸口音,但这样的说辞也很能让人信服,黄歇和朱英都是频频颔首,黄歇甚至道:先生少年便游历四方,才能如此年轻便成就一番学识,吾儿自小便拘在身边,多有不如,应多向先生讨教。这番话是对着伯嘉说的,黄歇自小也是周游各国,学习百家所长,因此对与自己有相同经历的人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心中更加喜欢这个东方偃。
伯嘉对于父亲的教诲点头称诺,只是转过身来又追问道:先生既然生长于赵国,为何千里迢迢又来投效楚国?难道先生心中,赵国作为父母之邦不值得你为之献智么?
东方偃此时明白这位伯嘉公子的发问是摆明了还不信任他,这样咄咄逼人的追问是极其不礼貌的,但既然已经决定投入春申君门下,为自己辩白几句以消除主公的疑心,还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他倒并不恼火,仍旧淡笑道:盖因我仰慕君上已久,有闻其有贤名,自忖尚有一技之长可供驱使,特不远万里前来投奔,又蒙君上不弃,引为舍人,不胜欣喜。
伯嘉目光冷肃,似乎不为他的话所动,反而直言:若论贤名,赵国平原君有舍人三千,求贤之名不下于父亲,先生又为何舍近求远?
这个问题危机四伏,一个不小心很可能就会引起伯嘉甚至是黄歇的怀疑和警觉。作为一个赵人,能够留在故土为国效力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何况以东方偃所展现出的能力,想要成为平原君家的座上宾并不是难事,如此大费周章来到楚国,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的动机。
孰料东方偃只是哈哈一笑道:拙荆乃是楚人,嫁与鄙人唯一的条件便是留在楚国。鄙人爱妻之心,还望君上和公子体谅。
黄歇一听这样浪漫的说法,顿时眉目一松,开怀大笑。朱英也笑道:原来如此,楚地多美人,正配得上先生这样的才俊,若是多几个像先生夫人这样的女子,我楚国不出三两年便可人才济济。
黄歇至此疑心尽消,虽然仍是派人去查东方的底细,但已经吩咐下人开始在内府打扫宅院,以供新的入幕之宾居住,言外之意,对他的来路是基本方心了。唯有伯嘉,仍旧对这个新来的谋士十分淡漠。
东方偃坐着黄歇的马车从春申君府上出来回到居所,黄府的下人将一些赏赐的米肉和布匹一起抬入院内。东方偃见到自己的妻子扎着头巾正在打扫居室,屋外的木盆里泡了好几件换下的脏衣服,赶忙进屋道:我回来了,顿了下又道,你受累了,原不该叫你做这些。
东方偃的妻子生得雪肤花貌,身材高挑,但站在东方偃面前竟显得十分娇小。她见丈夫归来,将手中的抹布丢开,伸手之前想了想又在衣裙上擦了两把,扑到他怀中如同小猫一般蹭了蹭道:去了大半日也不见回来,妾想得紧。
东方偃眼中的溺爱之情几乎要溢出来了,也不顾外面还站着黄府的人,搂着她道:我不是回来了么,也不是去什么极远的地方,你若是闲得发慌,有空便出去逛逛,这里是都城,有不少好吃的好玩的。
作者有话要说:小赵和老赵是影帝级别的,大家注意他们的小动作~~~~小赵可以名正言顺的占便宜啦
天气和美,连一丝风也无,天空湛蓝如水洗,唯有几缕如丝般的云朵缀在上面。黄歇嗅着热茶的清冽,大感人生惬意,见众人落座,不急着谈事,反而对伯嘉考问道:吾儿可知这烹茶之水是何处取得?
伯嘉对于父亲突然考校并未显得茫然失措,反而缓缓答道:儿子闻着像是去岁收的梅花上的雪水,似有雪的清冽,又有梅花的淡雅。
黄歇闻言大为得意:吾儿果然厉害,正是去岁收的雪水,老夫攒了一年也没舍得喝几次,今日可是都取出来了,白白便宜了你们。
伯嘉抿唇淡笑,倒是朱英与黄歇相交已久,知他此时快意不拘小节,于是反诘道:已是入冬,过不几日就会下几场大雪,届时君上有了新鲜的雪水,自然就看不上这些陈水,我们这是在替君上分忧。黄歇大乐,直言正是,正是。
过了会儿,等热茶正式沏好,三人谈话也进入正题,伯嘉将这些时日他所探知的情况拣了几个特别重要的说了说,直把春申君和朱英两位当世英杰说得震在当场。他们细细消化了一阵才回过味来,叱咤天下创立骑兵的武烈太后没死?赵王将他的母后囚禁在宫中只因为他不可告人的情愫?赵郝的儿子商是武烈太后手刃?荥阳之战火烧楚国藤甲兵的竟然是赵太后?赵王将其母变为禁/脔,肆意发泄,二人交恶?太后与赵王纷纷在邢丘失去踪迹?
若非这消息出自一向稳妥从无戏言的伯嘉之口,二人根本不敢就这么相信,因为这消息实在太劲爆了,爆炸性的内容一个接着一个,黄歇更是连平日最爱的茶都忘记要饮,生生放凉了还未回神。
若依公子所言,赵商是武烈太后所杀,可赵郝翻遍了丛台都没找到凶手,必是被赵王从中阻挠了。朱英最先反应过来,并抓住其中要害。现在他们正要利用赵郝联合赵国朝中贵族势力对赵义发难,使他内外交困,赵郝不愿完全接受楚国的条件,也不想与赵义撕破脸,可若他知道自己的死敌赵太后还活着,并且亲手杀了他的儿子,他的立场可想而知。如此一来,楚国想要动摇赵国国本继而推举赵良当上国君之事便可水到渠成。
我有一物,只需托人交与赵郝,再告诉他这番话,想必他必能信服。
如此甚好。黄歇出言赞道,他喝了口已经不冒热气的茶,丝毫没有察觉道:赵义竟敢离开邯郸去前线,他就不怕都城中的贵族们反了?
伯嘉面上无波,似乎也在思索道:他似乎对自己极有自信,且朝中的权贵与他关系不错,不似武烈太后掌权时水火不容的架势。他又接手了赵太后一部分的地下力量,究竟他有多厉害,即便是我有时也难以摸清。
当务之急还是要先与赵郝联系上,把消息放给他,若他信了,对我们也大有助益。黄歇捻须定夺。
朱英忙道:事不宜迟,鄙人这就去安排说客入赵。
不急,伯嘉眼神示意朱英莫要起身,伸手从怀中取出一物道:只管带去给赵郝,他必对我们言听计从。
朱英惊诧的看着那件物什,更惊讶的是,一向爱洁的公子竟然把这东西揣在身上。
正此时,突然有下人来报,说东方偃已至,正在外院等候。黄歇听闻胡子大动,立即说快请进来。伯嘉见父亲兴奋至此,不由看了一眼,而朱英似乎见怪不怪,将那物什包好揣入袖中。
东方偃进来时,三人已经正襟危坐。阳光照在竹亭中,三人三影,又见近处数竿翠玉琅玕,端的是与北方不同的旖旎景致。座中三人,黄歇和朱英他昨日都已见过,二人还冲他微笑致礼,而另外一位穿着浅紫深衣,面如冠玉,年岁约莫二十上下的男子,目不斜视地看着案几上的茶盏,对他的到来并不见欢喜,反倒给人一种冷淡的感觉。
东方偃今日穿了一件玄色的旧衣,显得自然洒脱,又不失沉稳。他走得不慢,却也没有让人生出毛躁或是急进的印象。等到他走近时,抬手弯腰行了一礼,口中道:参见君上。正是不卑不亢。
黄歇大约是真心觉得纳了良才,又想给对方留下自己求贤若渴的印象,于是起身走到东方偃身边,亲切地拉住他的手,引着他走到自己的身旁坐下,又亲手给他沏了杯热茶,笑道:先生昨日歇息地可好?
东方偃敬谢,又道一切都好,动作如同行云流水,给人洒脱的美感,令人观之可亲。朱英也很喜欢此人,毫不掩饰道:今日君上请我们在此品茶,实际请的是东方先生,我等不过只是沾了先生的光而已。
黄歇闻言抚掌大笑,东方偃但笑不语。
伯嘉突然出声道:不知先生是赵国哪里人氏。他的口气并无太多感情,听起来有些冷,但因为问得快,几乎是横空抛出的,黄歇和朱英倒并未觉得不妥,反而看向东方偃。
他勾着一丝淡笑,目光温和地看向伯嘉道:敢问这位是公子伯嘉否?
黄歇忙道:正是吾儿。
久仰,东方偃掩住眸中精光,半阖双眼,低头微一欠身以示敬意,鄙人生于邯郸,幼年时随父迁居长平,后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若真要论起来,鄙人也不知究竟要算何处人氏。
东方偃说话时声音醇厚,如朗风霁月,听起来十分舒服,他虽一口地道的邯郸口音,但这样的说辞也很能让人信服,黄歇和朱英都是频频颔首,黄歇甚至道:先生少年便游历四方,才能如此年轻便成就一番学识,吾儿自小便拘在身边,多有不如,应多向先生讨教。这番话是对着伯嘉说的,黄歇自小也是周游各国,学习百家所长,因此对与自己有相同经历的人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心中更加喜欢这个东方偃。
伯嘉对于父亲的教诲点头称诺,只是转过身来又追问道:先生既然生长于赵国,为何千里迢迢又来投效楚国?难道先生心中,赵国作为父母之邦不值得你为之献智么?
东方偃此时明白这位伯嘉公子的发问是摆明了还不信任他,这样咄咄逼人的追问是极其不礼貌的,但既然已经决定投入春申君门下,为自己辩白几句以消除主公的疑心,还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他倒并不恼火,仍旧淡笑道:盖因我仰慕君上已久,有闻其有贤名,自忖尚有一技之长可供驱使,特不远万里前来投奔,又蒙君上不弃,引为舍人,不胜欣喜。
伯嘉目光冷肃,似乎不为他的话所动,反而直言:若论贤名,赵国平原君有舍人三千,求贤之名不下于父亲,先生又为何舍近求远?
这个问题危机四伏,一个不小心很可能就会引起伯嘉甚至是黄歇的怀疑和警觉。作为一个赵人,能够留在故土为国效力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何况以东方偃所展现出的能力,想要成为平原君家的座上宾并不是难事,如此大费周章来到楚国,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的动机。
孰料东方偃只是哈哈一笑道:拙荆乃是楚人,嫁与鄙人唯一的条件便是留在楚国。鄙人爱妻之心,还望君上和公子体谅。
黄歇一听这样浪漫的说法,顿时眉目一松,开怀大笑。朱英也笑道:原来如此,楚地多美人,正配得上先生这样的才俊,若是多几个像先生夫人这样的女子,我楚国不出三两年便可人才济济。
黄歇至此疑心尽消,虽然仍是派人去查东方的底细,但已经吩咐下人开始在内府打扫宅院,以供新的入幕之宾居住,言外之意,对他的来路是基本方心了。唯有伯嘉,仍旧对这个新来的谋士十分淡漠。
东方偃坐着黄歇的马车从春申君府上出来回到居所,黄府的下人将一些赏赐的米肉和布匹一起抬入院内。东方偃见到自己的妻子扎着头巾正在打扫居室,屋外的木盆里泡了好几件换下的脏衣服,赶忙进屋道:我回来了,顿了下又道,你受累了,原不该叫你做这些。
东方偃的妻子生得雪肤花貌,身材高挑,但站在东方偃面前竟显得十分娇小。她见丈夫归来,将手中的抹布丢开,伸手之前想了想又在衣裙上擦了两把,扑到他怀中如同小猫一般蹭了蹭道:去了大半日也不见回来,妾想得紧。
东方偃眼中的溺爱之情几乎要溢出来了,也不顾外面还站着黄府的人,搂着她道:我不是回来了么,也不是去什么极远的地方,你若是闲得发慌,有空便出去逛逛,这里是都城,有不少好吃的好玩的。
作者有话要说:小赵和老赵是影帝级别的,大家注意他们的小动作~~~~小赵可以名正言顺的占便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