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美人迟慕

正文 第三百一十六章 喜讯

    妙如a和明俨的生母林氏忌日刚过,会试的结果已然放榜。

    位于时明坊贡院前面的两棵杏树,繁花竞相盛放,引来蜂蝶来此翩翩起舞。贡院门前的会试成绩榜前,更是人头攒动,挤满了各路的学子。

    韩国公俞彰跟忠义伯府的三公子丁锦骅,坐在贡院斜对门的茶肆,三层靠窗的位子上,将那里的热闹尽收眼底。

    “想不到此次进京的举子,竟会如此之多。看来陛下前几年的举措,尽得天下学子人心。”丁锦骅不由感叹道。

    俞彰笑而不语,腹诽道,七年前江南贡院学子罢考事情,表哥以雷霆之势肃清江南官场。前些年又派得力的股肱之臣,到地方任学政,极力劝学收罗人才。自先帝病重太子代政以来,整顿吏治,擢拔清流,总算是初显成效了。

    这次会试之前,暗部的兄弟们枕戈待旦,阅卷出成绩之前,更是通宵达旦地盯着,总算没有白费功夫。

    沈家那老匹夫果然有所行动了。不过对方没敢搞太大动作,倒没让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被挡到门外多少。就等着殿试的时候,让那些滥竽充数的原形毕露了。

    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门生?

    “听说,钟探花鹿鸣学馆的士子们,此次的成绩好像并不算突出?世显兄,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丁锦骅的声音,突然打断他的遐思。

    “该上榜的,都在榜中呆着。至于名次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俞彰面无表情地答道。

    “那倒也是,不过·听说往事总是落榜的,倒有人出人意料的上了榜。”丁家三公子展开折扇,掩住嘴唇,凑到俞彰耳边,悄声告诉他,“好几个是国子监里的学生,华驰那群诗友,在私底下都在议论……”

    俞彰只觉跟前一亮·黑纱面幕后的嘴角弯成了曲线,他也压低声音问道:“都讨论了一些什么?”

    “说是有人走了国子监祭酒段大人的路子。”丁锦骅也不避忌,直言不讳地告诉了他。

    俞彰冷哼一声,早在调孟祭酒到吏为侍郎时,这步棋表哥就布下了。姓沈的还真迫不及待了。以为送他连襟到国子监就职,是为他打开方便之门了。

    “华驰,你刚才说不突出的,是指哪一位?”俞彰故作不解地问道。

    丁锦骅答道:“谢阁老之子谢玉廷·仅得了个三十七名。乡试中他可是江南的解元!”

    “或许他的思路不合阅卷官的喜好,不过不要紧,殿试时,圣上定会给所有参加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俞彰心里又补充了一句,也会给那些靠搞小动作挤进榜的,一次无所遁形的机会。

    望了一眼下面的学子·丁锦骅不禁出声问道:“对了,听说内务府将掇芳园收回重建,将会改成揽萃苑,新科进士的琼林宴也会在那里举行,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听到他提起“掇芳园”,俞彰嘴角几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淡淡地答道:“那园子设计之初,是按皇家园林的规格建的,重建本就是理所当然之事。少得邀请你们这些文人雅士·到时入园侍驾。听说会招揽六艺出众的天下名家·和鸿儒在那里研究、讲学。倒也不辜负那里的景致。”

    听到这一消息,丁锦骅不觉得两眼冒光:“哦?!那真是太好了,看来不久后的未来,将会有天下饱学之士齐集京城的盛况了。”

    俞彰心里难免嘀咕:这帮从小锦衣玉食的贵胄公子哥·就知道附庸风雅。

    就像他将此事告之妻子和那帮舅兄时,他们也是这副表情。整日不事生产,就想着吟诗作画·……提起作画,兰蕙郡主答应得倒挺爽快的。看来,不久的将来,暗部就会有人精于此道了。那他的夙愿就可达成。

    罗擎云那小气巴拉的家伙,真是个妻管严······

    他恨恨的埋怨道。

    本来会试能上榜,就是喜讯一则。可明俨却为只考了五十九名,心里很是纠结。

    妙-如少不得在家里多留了一天,特意为他分析劝解了一番。

    “不错了!你才多大的年纪?再说,不是耽误了几年吗?廷表弟人家都没说什么。说不定到殿试时,你会有超常发挥呢?!”拍了拍明俨的肩膀,妙如。劝慰道。

    “什么超常发挥,这次我是失了水准,平日不会这样的······”明俨并不买帐,抬起头不甘地嚷道。

    “好好好,你想过没有?科举取仕并不是挑选那些读死书的人。有人会写花团锦簇文章,文采斐然;也有人善于针砭时弊,言词犀利。各花入各眼罢了!科举为朝廷选送从政之人,你的阅毕竟还浅,而且也缺乏历练,难免一些地方会有缺失。人家延表弟,从小跟谢家舅舅在任上历练、教导。还不是只得了三十多名,他还是解元呢!”妙-如跟他一条条分析,尽力开解这苦闷的考生。

    “父亲当年也不是起于微末。他怎么一考就中了探花?”明俨并没被说服,立刻反驳道。

    “爹爹不同,他十多岁之前,一直跟祖父在任上。后来又生活在底层,许多想法经过多年锤炼。想法比较成熟······毕竟他的经历比较丰富。”妙如。跟着又解释道。

    她心里却在暗暗摇头,这家伙就爱钻牛角尖,爹爹本来还担心他情绪不好,上不了杏榜的。设想到,他不仅上了,还跑回来纠结名次。

    接着,妙-如在他耳边轻声交待了几句。把这些年来她跟圣上相处的经验、感观,悄悄告诉了兄长。以助他在殿试时,能从容以对。

    明俨两眼冒出炫目的光彩,喃喃地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六七岁就有幸认识他了,这么多年观察下来,多多少少有些感受。”妙如。轻描淡写地一句话带过。

    “只要记住,秉持一颗忠君爱民之心,持务实之道。到时在金銮上,自然会大放异彩。”她又补充道。

    明俨点了点头,不再跟她讨论这个话题。转而问起妹妹回罗府的事:“真不等我殿试结果出来后,你再回去?”

    “不了,省得别人说闲话。如今不比之前了。等你殿试取得好成绩了,我会赶回来替你庆祝的。到时,你可真要大小登科,双喜临门了。”妙如。趁机揶揄他。

    听到妹妹拿亲事打趣自己,明俨有些不好意思,犹豫了片刻,轻声问道:“希望我帮你找怎样的嫂子?”

    帮她找嫂子?妙-如有些意外,心下感动之余,柔声劝道:“还是要看你,到底中意哪样的?”

    “跟妹妹一样识大体,能吃苦耐劳,体贴温柔的。还有,最重要是得心善……”明俨列出了一大堆。

    妙如a点了点头,哥哥小时候吃过不少苦,难怪会对女方的品性要求甚多。几乎没有一点,是提到对方的家世和外貌。在这一点上,倒跟自己想法不谋而合。

    “这样吧!三月底国丧过后,让二伯母帮你挑一挑吧!等殿试结果出来后,我再找机会帮你把把关。若是有机会,你能亲眼见见,自己决定就最好······”妙-如很难想像,两个从来没见过面的陌生人,要通过媒妁之言,捆在一起度过大半生。

    她跟罗擎云是机缘巧合,打小就认识。加之两人的亲戚朋友,彼此间都互有交往,他俩比起盲婚哑嫁,要靠谱多了。加上那家伙早已起了心思,隔三差五地出现在她面前,特意百般讨好、积极表现。想无视都些难……

    想到这里,她唇边不由绽出,自己都没意识到的笑容。

    前往昌平罗府温泉别庄的马车上,罗擎云非要挤进车厢,跟妻子呆在一起。

    妙如a随口跟他提起了此事。

    “那有何难?未脱孝期你是不好出面,到时,为夫替他想办法把关吧!”罗擎云拍胸脯作了保证。

    “怎么想办法?陪他去相亲?你该不会想借机,多瞧一些美人吧?!”妙-如斜睨了他一眼,眸光中有不怀好意的调侃。

    自那日两人闹了一场后,夫妻俩就彼此间坦诚相待有了共识。跟他私底下说话,妙-如也松快随便了许多,差不多恢复了她自己的本性。

    听出妻子的语气里,有打趣的意味。罗擎云扳过她的身子,在女子的额头上狠狠敲了一记:“淘气!家有醋妻,你上哪儿借我一个胆子去瞧美人?”

    妙如a捂着前额,反击道:“那就是有贼心,没贼胆喽?!原来你还真想去看美人。”说着,她装出伤心欲绝的表情。

    见她难得在自己面前耍宝,不动声音地看着妻子表演,罗擎云也不吱声。

    又要跟自己抬扛?!鉴于每次斗嘴都落于下风的惨痛经历,他决定最好的法子,就是闭嘴禁声。

    这丫头从六岁起,就有把他绕晕的本事,好汉不吃眼前亏。如今况且记着,等到温泉别庄,看到水里了怎么收拾她。罗擎云咬牙切齿地暗中想到。

    妙如a见他不作声,也懒得再玩了,问道:“你到底有何办法?”

    罗擎云收起脸上戏谑之色,反问了一句:“你知道,为夫以前是怎样破坏,跟三婶找来的那些议亲对象吗?”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