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章 艰难
第二十七章艰难
当何家辉和刘义夫回到酒店时,发现李总和王一凡已经在大厅里等候他们了。请记住我)(**:** )李总对由于自己的考虑不周,加上台里面要忙着给剧本定性的缘故,没有安排好何家辉白天的行踪一事表示了歉意,同时以私人的名义邀请他去品尝品尝香港的地方特色小吃。
何家辉知道李总说的是实情,也很体谅他的难处,加上他在自己出机场时细心周到的安排也给自己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何况这样还正好方便了自己,既去拜访了赵总,又给自己弄了点零花钱,所以心里面对他的疏忽根本就没在意,甚至还有种窃喜的感觉。
早就听说香港是个美食的天堂,自己的前世却是与之无缘,对于今天能有见识见识的机会,自己的内心还是充满着向往和期待的,何况还有李总的一番盛情和好意。
在香港吃饭,尤其是光顾各色酒肆茶寮,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仔细想来,大约就是人气吧。香港人爱吃也懂吃,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华洋杂处的历史背景,所以香港的饮食文化蔚为大观。
都说香港人生活节奏快,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你不需要特别的观察,就会发现,街边的酒楼、粥店、甜品店永远不缺少食客,鱼丸小吃大排档的锅里永远汤水沸腾,等着过路的行人涮一把就走。
德昌鱼蛋粉店是香港一家出名的小吃店,鱼丸是这里的招牌。
尽管我们去的时候虽已经过了高峰期,但是屋里人还是满满的,店铺之简陋出乎我的意料,大约只能用我们印象中的“大排挡”来形容。小小的店面不过**张桌子,四五个素不相识的人挤在桌子旁,如果点的多一点儿,桌上就放不下了,所以必须尽快吃完。好像有很多年前那种国营的老字号的感觉似的,这边几个人吃,边上就站着几个等座的。德昌的门口还是有人等座,老板也不催你,等的人也极有耐心。鱼皮饺的汤头很足,云吞面里的虾仁个大饱满,足有完整的两三个。香港人极爱吃鱼丸,这里的个大筋道,用料实在,不像有些人家的用面粉来掺混。
至今德昌也不过只有这样小小的两家店铺。香港是个很讲专业能力的地方,做鱼丸不在做到店面多少还是大小,只要做到有名,在鱼丸行业里是个状元,老板也很心满意足。
最大最贵不一定是最好,就拿德昌来说,敞胸露怀、脖子上挂条粗粗晃晃金链子的计程车司机,会在德昌停下来打尖;而身着考究制服、面孔精致的白领也会侧身其中,而且没有丝毫的不适感。那些在内地贵得离谱、菜品差强人意,抑或靠包装主题便可顾客盈门的餐厅酒楼,在香港似乎很难有人缘。口舌之欢上的务实品味多少能影射出香港人的特质。正如香港著名食评家蔡澜所说:“最原始最基本的平民菜肴才是最佳的美味。”
一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将何家辉吃得是腰滚肚圆,酣畅淋漓。即使是春寒料峭的这个时节,可也是出了一身细汗,被海风一吹,竟是有了种滑腻腻的感觉。
滨海的堤岸上,李总和何家辉在一前一后地走着,后面远远的跟着刘义夫和王一凡,好象有着什么默契似的。
犹豫了半晌之后,李总终于还是开口说话了,不过还是很富有策略性的。
“何先生,您的剧本确实写得非常不错,尤其我个人更是很看好她,不知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何家辉知道,李总这是明知故问,更何况他在江滨市时就已知道了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也明白自己坚持的原因,现在他既然重提此事,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电视台方面对自己坚持拍摄上的主导权上有着相当大的异议和分岐。
回想起自己当初为何坚持拍摄上的主导权的动机时,脑海中却不断闪过电视剧亮剑那令人热血沸腾的场景,还有国人心中那永远不息的军人情结!想起当初王一凡隐隐约约地提到电视台现在的处境时,何家辉的忧虑又更进了一步,何家辉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初衷,那就是宁可舍弃也不可放弃。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李总望着何家辉那年轻面孔下坚毅的神情,狠狠地吸了一口手中的烟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只有那在夜色中一闪一闪的烟头,仿佛在说明着,其实他的心也是热的!只是上命难违啊!
于是,左右为难的他郁闷得一路无语,直到和刘义夫他们会合后。
王一凡见气氛有些沉闷,似乎也明白了什么,只是碍于自己的身份,不便也不能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感,只有提出早点回去休息的建议。因为在这样的场合下,他发觉自己才可能是最适合提出这个建议的人。
回到酒店的何家辉心事重重,心情也变得烦躁起来。
1997年7月1日,香港就要回归了。这样的时机、这样的地点,在中央人民政府一切以维护安定团结的主旨下,显然是不合适拍摄这样的题材和剧本的,尤其象香港中文电视这样的本土媒体,否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因为已到了讲政治的高度了。而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凡事只要和政治沾上边,那就意味着只有靠边站了。
肥肉人人都想吃,可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吃?你又是否能吃得下?你吃后是否还能够不给你带来一身的骚?
思索至此的何家辉,终于将那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了,终于有正式的理由说服他们了。心中大定的他于是很快就进入了梦乡。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的缘故,梦中,他又梦到了心爱的她……
当何家辉和刘义夫回到酒店时,发现李总和王一凡已经在大厅里等候他们了。请记住我)(**:** )李总对由于自己的考虑不周,加上台里面要忙着给剧本定性的缘故,没有安排好何家辉白天的行踪一事表示了歉意,同时以私人的名义邀请他去品尝品尝香港的地方特色小吃。
何家辉知道李总说的是实情,也很体谅他的难处,加上他在自己出机场时细心周到的安排也给自己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何况这样还正好方便了自己,既去拜访了赵总,又给自己弄了点零花钱,所以心里面对他的疏忽根本就没在意,甚至还有种窃喜的感觉。
早就听说香港是个美食的天堂,自己的前世却是与之无缘,对于今天能有见识见识的机会,自己的内心还是充满着向往和期待的,何况还有李总的一番盛情和好意。
在香港吃饭,尤其是光顾各色酒肆茶寮,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仔细想来,大约就是人气吧。香港人爱吃也懂吃,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华洋杂处的历史背景,所以香港的饮食文化蔚为大观。
都说香港人生活节奏快,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你不需要特别的观察,就会发现,街边的酒楼、粥店、甜品店永远不缺少食客,鱼丸小吃大排档的锅里永远汤水沸腾,等着过路的行人涮一把就走。
德昌鱼蛋粉店是香港一家出名的小吃店,鱼丸是这里的招牌。
尽管我们去的时候虽已经过了高峰期,但是屋里人还是满满的,店铺之简陋出乎我的意料,大约只能用我们印象中的“大排挡”来形容。小小的店面不过**张桌子,四五个素不相识的人挤在桌子旁,如果点的多一点儿,桌上就放不下了,所以必须尽快吃完。好像有很多年前那种国营的老字号的感觉似的,这边几个人吃,边上就站着几个等座的。德昌的门口还是有人等座,老板也不催你,等的人也极有耐心。鱼皮饺的汤头很足,云吞面里的虾仁个大饱满,足有完整的两三个。香港人极爱吃鱼丸,这里的个大筋道,用料实在,不像有些人家的用面粉来掺混。
至今德昌也不过只有这样小小的两家店铺。香港是个很讲专业能力的地方,做鱼丸不在做到店面多少还是大小,只要做到有名,在鱼丸行业里是个状元,老板也很心满意足。
最大最贵不一定是最好,就拿德昌来说,敞胸露怀、脖子上挂条粗粗晃晃金链子的计程车司机,会在德昌停下来打尖;而身着考究制服、面孔精致的白领也会侧身其中,而且没有丝毫的不适感。那些在内地贵得离谱、菜品差强人意,抑或靠包装主题便可顾客盈门的餐厅酒楼,在香港似乎很难有人缘。口舌之欢上的务实品味多少能影射出香港人的特质。正如香港著名食评家蔡澜所说:“最原始最基本的平民菜肴才是最佳的美味。”
一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将何家辉吃得是腰滚肚圆,酣畅淋漓。即使是春寒料峭的这个时节,可也是出了一身细汗,被海风一吹,竟是有了种滑腻腻的感觉。
滨海的堤岸上,李总和何家辉在一前一后地走着,后面远远的跟着刘义夫和王一凡,好象有着什么默契似的。
犹豫了半晌之后,李总终于还是开口说话了,不过还是很富有策略性的。
“何先生,您的剧本确实写得非常不错,尤其我个人更是很看好她,不知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何家辉知道,李总这是明知故问,更何况他在江滨市时就已知道了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也明白自己坚持的原因,现在他既然重提此事,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电视台方面对自己坚持拍摄上的主导权上有着相当大的异议和分岐。
回想起自己当初为何坚持拍摄上的主导权的动机时,脑海中却不断闪过电视剧亮剑那令人热血沸腾的场景,还有国人心中那永远不息的军人情结!想起当初王一凡隐隐约约地提到电视台现在的处境时,何家辉的忧虑又更进了一步,何家辉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初衷,那就是宁可舍弃也不可放弃。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李总望着何家辉那年轻面孔下坚毅的神情,狠狠地吸了一口手中的烟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只有那在夜色中一闪一闪的烟头,仿佛在说明着,其实他的心也是热的!只是上命难违啊!
于是,左右为难的他郁闷得一路无语,直到和刘义夫他们会合后。
王一凡见气氛有些沉闷,似乎也明白了什么,只是碍于自己的身份,不便也不能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感,只有提出早点回去休息的建议。因为在这样的场合下,他发觉自己才可能是最适合提出这个建议的人。
回到酒店的何家辉心事重重,心情也变得烦躁起来。
1997年7月1日,香港就要回归了。这样的时机、这样的地点,在中央人民政府一切以维护安定团结的主旨下,显然是不合适拍摄这样的题材和剧本的,尤其象香港中文电视这样的本土媒体,否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因为已到了讲政治的高度了。而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凡事只要和政治沾上边,那就意味着只有靠边站了。
肥肉人人都想吃,可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吃?你又是否能吃得下?你吃后是否还能够不给你带来一身的骚?
思索至此的何家辉,终于将那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了,终于有正式的理由说服他们了。心中大定的他于是很快就进入了梦乡。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的缘故,梦中,他又梦到了心爱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