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卖菜记(上)
“小圆圆,快起来,不是说好要带你去市里的吗?”天刚蒙蒙亮,关成就把还在和周公约会的女儿给唤醒了。(请记住我们的www.Dukankan.com)
“嗯,我马上起来。”关耳有些不耐烦,她还想要睡觉呢。她勉强自己睁开眼,看了下窗外,天还是暗暗的。爸爸也太积极了吧。这才几点啊。正想再缩回被窝里再睡会的时候,就听见妈妈说,“你起不起来?不起来的话你爸就不带你去市里了。”钱兰也很想和他们一起去市里卖菜,不过想到她还要上班,只能作罢。
一听这话,关耳赶紧强迫自己爬起来。话说她还没去过市里呢。她也很想见见现在市里是什么样子的。前世的时候她可是上了高中才有机会去市里的啊。看来她的蝴蝶翅膀还是蛮强的,现在已经偏离了前世的方向了。
匆匆吃罢早饭,他们父女就上路了。因为市里离家还不算太远,骑车也就一个小时,再加上家里面实在没多少钱坐车,能省则省,关成还是选择骑着他那辆大国防带着女儿。为了怕宝贝女儿在路上颠簸的难受,他还特定去问别人家借了个小孩子的座椅固定在车后座。这次他们是要去离他们厂有点远、靠近市中心的一个菜市场去卖菜,因为以前陪着同事去那边的街道转过几次,知道有这么个菜场。
虽说妈妈已经很贴心的在座椅上铺了厚厚一层,但等到了市里的时候,关耳还是觉得自己快要僵掉了。一直都缩在那么小的地方不能动弹,伸个手脚都不方便。
不愧是省城,比镇上相比繁华多了。不过还是比不上二十几年后的一个普通城市。几乎很少见到什么高楼,仅有的几座也都是省城的标志性建筑,是饭店、酒店什么的。街道也不够宽,仅是双向四车道。还不如她们村前面后来建的那条县级公路。路上的车辆基本上是公交车,仅有的小车还都是挂着政府的牌子。
因为快到早晨上班的时候了,已经或多或少有人去上班了。很多人几乎都骑着自行车往相同的方向去。那场面,可壮观了。关耳看得啧啧称奇。关成因为看得多了,每次上班下班几乎都和他们一样,倒是没那么惊奇了。只瞥了一眼,就自顾自的骑着车了。
“小圆圆,现在就吃惊啦?还早着呢,现在还有好多人都没出家门呢。再过个半个小时,你再来看,这街上的人就更多了。黑压压的一片呢。我们要快点到菜市场去了,不然人家都买好菜回家了。”
比这还多?那得多少啊?关耳咋舌,那估计就能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这里毕竟是市里,好歹是个沿江的省城,人怎么可能不多呢?
关成带着女儿去了厂里,把自行车随便丢在车棚里,就抱着她离开了厂里,把其他看到他的同事搞糊涂了,今天小关不是休息吗?咋又跑到厂里来了呢?后来想想他抱着的小姑娘,估计是趁着轮休带着闺女来省城玩吧。
两人在离菜场不远的地方找了个没人经过的小巷子,关耳把空间里面爸爸去邻村借的板车和装好的蔬菜变了出来(不去自己村借板车是怕村上的人起疑),同时把在家拿的秤也拿出来。
关成则赶紧推着板车去了菜场。也没进去,就把板车往菜场入口的地方一停,拿起板车上的小木扎让女儿坐着。
等了半天都没有一个人过来看。
关耳先急了,“爸爸,你看赶集的时候人家要卖什么东西不都是要喊出来的吗?”
“哦,好像是啊。我都忘了。”关成挠挠头,“卖。。。卖菜了。。。”憋了半天,还是没喊出来。他看赶集的时候人家叫卖不是很容易吗?怎么轮到自己就这么困难啦?
“爸爸,你这样不行的啊,就像蚊子哼哼,谁听得到啊?”关耳很是无语。
关成刚要争辩,就听到旁边有人问“小伙子,这是你女儿吗?几岁啦?”
刘大妈已经60多了,自打从退休之后,就习惯早起去小区附近的菜市场买菜,不早不行啊,现在的月份,蔬菜少的可怜,又没有什么大棚菜,基本上蔬菜一到菜场,晚去个一会儿就没了。今天一大早,她像往常一样提溜个篮子去菜场买菜,还没进去,就看见有个小年轻的推着个板车在那卖菜。旁边还有个小马扎,上面坐着个扎着朝天辫的小女孩,两人的衣服看起来都不是很新,但是洗得很干净。还没走进,就听见父女两人搞笑的对话,忍不住开口了。
“嗯,她是我女儿,今年已经四岁了。”
“什么?小丫头才四岁?才四岁就这么聪明啦?”刘大妈很吃惊,就算是6岁的孩子说话也不会像这样啊。
关成倒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小丫头从小就这样,村里人都说她是小大人了呢。”
“奶奶,您要买菜吗?”关耳不干了,虽然眼前这位老奶奶看起来慈眉善目的,但是也不能这么看着她啊。
关成也附和,“大妈,您来看看。这些菜都是今早刚从地里摘上来的。可新鲜了。”
刘大妈这才注意到板车上的菜,大概的看了一下,有芹菜、青菜、韭菜、白菜、萝卜、黄瓜,西红柿。她更吃惊了,怎么连青菜什么的都有了呢?“哟,怎么还有青菜的啊?”
“这是我们在家试验的点大棚菜,因为成本太高,所以就弄了点。”关成赶紧把前晚在空间里和老婆想好的说辞搬出来。
刘大妈点点头,她也听说过大棚菜。她走到板车跟前,随便打开一袋,里面是青菜,看起来碧绿的,用手掐了掐还有汁液淌出来。“那这菜怎么卖的啊?”
就这会儿工夫,已经有好几个买菜的人围了过来。这菜真不错,对于经常买菜的人来说,好的坏的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关成指指板车上的菜,“大妈,这菜都是在家就弄好的,一袋一袋的,都是一斤,您要是不信,这边有秤,您可以自己称称。我也不乱开价,一袋8毛,喜欢您就拿着。”说着,随便取了袋菜,用秤称了,在四周转了圈。
“一袋8毛?你想钱想疯了吧?”刘大妈还没开口,旁边几个看热闹的人就起哄了。开玩笑,一斤猪肉才1块2,就一斤蔬菜,他还敢开口要8毛?这小伙子看起来蛮实诚的,怎么胃口这么大啊?还带着个小孩子,都不怕教坏了闺女。“而且谁知道你这菜口味怎么样啊?”
关成利索的从板车上拿下几根黄瓜,每个撇开几段,“好不好大家可以自己吃吃看。”
众人将信将疑,尝了几口,味道真的太好了,比平时在菜场买的黄瓜好吃多了。
刘大妈首先反应过来,“小伙子,给我每样都来一袋,不,黄瓜和番茄各来两袋。多少钱啊?”
“好嘞”关成忙把大妈要的菜拿出来给她,“大妈,一共是9斤,每斤8毛,7块2,零头去掉,您就给7块吧。”
刘大妈付完钱,拎着沉甸甸的篮子回家了。这么多菜可得好好放着。
也有几个吃过黄瓜之后彻底喜欢上那个味了,买了几斤黄瓜走了。贵是贵,不过真的好吃谁也不差那点钱。
其他人一看,板车上的菜已经卖了不少了,也都抢着上去买了。再不买,可就迟了啊。
看着板车上面的菜越来越少,关耳那个高兴啊。这可是好几百斤的菜啊,就这么一会儿就没了?
“嗯,我马上起来。”关耳有些不耐烦,她还想要睡觉呢。她勉强自己睁开眼,看了下窗外,天还是暗暗的。爸爸也太积极了吧。这才几点啊。正想再缩回被窝里再睡会的时候,就听见妈妈说,“你起不起来?不起来的话你爸就不带你去市里了。”钱兰也很想和他们一起去市里卖菜,不过想到她还要上班,只能作罢。
一听这话,关耳赶紧强迫自己爬起来。话说她还没去过市里呢。她也很想见见现在市里是什么样子的。前世的时候她可是上了高中才有机会去市里的啊。看来她的蝴蝶翅膀还是蛮强的,现在已经偏离了前世的方向了。
匆匆吃罢早饭,他们父女就上路了。因为市里离家还不算太远,骑车也就一个小时,再加上家里面实在没多少钱坐车,能省则省,关成还是选择骑着他那辆大国防带着女儿。为了怕宝贝女儿在路上颠簸的难受,他还特定去问别人家借了个小孩子的座椅固定在车后座。这次他们是要去离他们厂有点远、靠近市中心的一个菜市场去卖菜,因为以前陪着同事去那边的街道转过几次,知道有这么个菜场。
虽说妈妈已经很贴心的在座椅上铺了厚厚一层,但等到了市里的时候,关耳还是觉得自己快要僵掉了。一直都缩在那么小的地方不能动弹,伸个手脚都不方便。
不愧是省城,比镇上相比繁华多了。不过还是比不上二十几年后的一个普通城市。几乎很少见到什么高楼,仅有的几座也都是省城的标志性建筑,是饭店、酒店什么的。街道也不够宽,仅是双向四车道。还不如她们村前面后来建的那条县级公路。路上的车辆基本上是公交车,仅有的小车还都是挂着政府的牌子。
因为快到早晨上班的时候了,已经或多或少有人去上班了。很多人几乎都骑着自行车往相同的方向去。那场面,可壮观了。关耳看得啧啧称奇。关成因为看得多了,每次上班下班几乎都和他们一样,倒是没那么惊奇了。只瞥了一眼,就自顾自的骑着车了。
“小圆圆,现在就吃惊啦?还早着呢,现在还有好多人都没出家门呢。再过个半个小时,你再来看,这街上的人就更多了。黑压压的一片呢。我们要快点到菜市场去了,不然人家都买好菜回家了。”
比这还多?那得多少啊?关耳咋舌,那估计就能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这里毕竟是市里,好歹是个沿江的省城,人怎么可能不多呢?
关成带着女儿去了厂里,把自行车随便丢在车棚里,就抱着她离开了厂里,把其他看到他的同事搞糊涂了,今天小关不是休息吗?咋又跑到厂里来了呢?后来想想他抱着的小姑娘,估计是趁着轮休带着闺女来省城玩吧。
两人在离菜场不远的地方找了个没人经过的小巷子,关耳把空间里面爸爸去邻村借的板车和装好的蔬菜变了出来(不去自己村借板车是怕村上的人起疑),同时把在家拿的秤也拿出来。
关成则赶紧推着板车去了菜场。也没进去,就把板车往菜场入口的地方一停,拿起板车上的小木扎让女儿坐着。
等了半天都没有一个人过来看。
关耳先急了,“爸爸,你看赶集的时候人家要卖什么东西不都是要喊出来的吗?”
“哦,好像是啊。我都忘了。”关成挠挠头,“卖。。。卖菜了。。。”憋了半天,还是没喊出来。他看赶集的时候人家叫卖不是很容易吗?怎么轮到自己就这么困难啦?
“爸爸,你这样不行的啊,就像蚊子哼哼,谁听得到啊?”关耳很是无语。
关成刚要争辩,就听到旁边有人问“小伙子,这是你女儿吗?几岁啦?”
刘大妈已经60多了,自打从退休之后,就习惯早起去小区附近的菜市场买菜,不早不行啊,现在的月份,蔬菜少的可怜,又没有什么大棚菜,基本上蔬菜一到菜场,晚去个一会儿就没了。今天一大早,她像往常一样提溜个篮子去菜场买菜,还没进去,就看见有个小年轻的推着个板车在那卖菜。旁边还有个小马扎,上面坐着个扎着朝天辫的小女孩,两人的衣服看起来都不是很新,但是洗得很干净。还没走进,就听见父女两人搞笑的对话,忍不住开口了。
“嗯,她是我女儿,今年已经四岁了。”
“什么?小丫头才四岁?才四岁就这么聪明啦?”刘大妈很吃惊,就算是6岁的孩子说话也不会像这样啊。
关成倒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小丫头从小就这样,村里人都说她是小大人了呢。”
“奶奶,您要买菜吗?”关耳不干了,虽然眼前这位老奶奶看起来慈眉善目的,但是也不能这么看着她啊。
关成也附和,“大妈,您来看看。这些菜都是今早刚从地里摘上来的。可新鲜了。”
刘大妈这才注意到板车上的菜,大概的看了一下,有芹菜、青菜、韭菜、白菜、萝卜、黄瓜,西红柿。她更吃惊了,怎么连青菜什么的都有了呢?“哟,怎么还有青菜的啊?”
“这是我们在家试验的点大棚菜,因为成本太高,所以就弄了点。”关成赶紧把前晚在空间里和老婆想好的说辞搬出来。
刘大妈点点头,她也听说过大棚菜。她走到板车跟前,随便打开一袋,里面是青菜,看起来碧绿的,用手掐了掐还有汁液淌出来。“那这菜怎么卖的啊?”
就这会儿工夫,已经有好几个买菜的人围了过来。这菜真不错,对于经常买菜的人来说,好的坏的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关成指指板车上的菜,“大妈,这菜都是在家就弄好的,一袋一袋的,都是一斤,您要是不信,这边有秤,您可以自己称称。我也不乱开价,一袋8毛,喜欢您就拿着。”说着,随便取了袋菜,用秤称了,在四周转了圈。
“一袋8毛?你想钱想疯了吧?”刘大妈还没开口,旁边几个看热闹的人就起哄了。开玩笑,一斤猪肉才1块2,就一斤蔬菜,他还敢开口要8毛?这小伙子看起来蛮实诚的,怎么胃口这么大啊?还带着个小孩子,都不怕教坏了闺女。“而且谁知道你这菜口味怎么样啊?”
关成利索的从板车上拿下几根黄瓜,每个撇开几段,“好不好大家可以自己吃吃看。”
众人将信将疑,尝了几口,味道真的太好了,比平时在菜场买的黄瓜好吃多了。
刘大妈首先反应过来,“小伙子,给我每样都来一袋,不,黄瓜和番茄各来两袋。多少钱啊?”
“好嘞”关成忙把大妈要的菜拿出来给她,“大妈,一共是9斤,每斤8毛,7块2,零头去掉,您就给7块吧。”
刘大妈付完钱,拎着沉甸甸的篮子回家了。这么多菜可得好好放着。
也有几个吃过黄瓜之后彻底喜欢上那个味了,买了几斤黄瓜走了。贵是贵,不过真的好吃谁也不差那点钱。
其他人一看,板车上的菜已经卖了不少了,也都抢着上去买了。再不买,可就迟了啊。
看着板车上面的菜越来越少,关耳那个高兴啊。这可是好几百斤的菜啊,就这么一会儿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