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圣前劝谏
待众人于亭中坐定,炭盆、茶点皆一一奉上。大文学
尹依依静静伺候在一旁,眼神有意无意扫过几位公子,却见诸人都面无异色,心底一阵不甘。
这个亭子,正是当日尹依依假扮宫女,最后被李恪识破并拿其大做文章的地方,本以为故地重游,能让这几位公子心下不快,却没想到事与愿违,真是白费了苦心,倒是为难了自己。
李渊端起茶杯,没有入口却长叹一声,随即放下,道:“众位王爷公子对于突厥侵犯我太原作何想法?”
“父皇,儿臣认为,不妨效仿先朝,将公主送去和亲,如此一来,可解忧国之苦。”太子李建成朗声禀奏。
李建成说完,看到李渊不发一言继续品茶,面色一凝,不敢多言。
尹依依心底对太子的评价几乎为负,想想大唐国运昌盛数十年,是断断不能交与这位有着妇人之仁,却无爱民之心的接班人。
“秦王呢?”李渊眼光一转,直视李世民。大文学
李世民微微起身,谦恭的答道:“儿臣以为,当今大唐正是内外树威之时,不可轻言言和。儿臣愿亲自带兵讨伐,以期扬我大唐雄威!”
李渊不置可否,依旧品茶。
接下来,几位王爷公子各抒己见,不外乎主战主和,一时竟也热闹起来。
尹依依看着眼前父慈子孝的天伦之象,想到不久的将来一场又一场殊死争斗,不免感叹世事无常,悲从中来。
“小姐,小姐,皇上叫你呢!”尹依依正陷入内心的挣扎中,却被身旁的宫女轻轻推了推。
略一抬头,却发现满亭子的人目光尽数落在自己身上,才知道再一次走神被逮了个正着。
“快去吧,皇上都喊你几遍了!”又一个太监轻声提醒。
尹依依本以为这些男人商量战事,是断然不会再与自己有何牵扯,久病初愈的身子,也经不得如此寒气,虽说有炭盆,却离自己甚远,就等着茶话会尽快结束,好回屋抱着炭盆发呆呢。大文学
如此这般,尹依依只得走上前去,跪地便拜。
李渊眯着眼,似无意般问道:“丫头,让朕听听你的看法如何!”
尹依依一愣,不清楚为何国家大事何时准予女子干预。
思索片刻,尹依依不顾风寒后留下的沙哑,提高声调,应道:“国家大事,小女子不敢多言。只是民女这里有一件趣事,不知道皇上有没有兴趣一听。”
“讲!”李渊和众人眉宇间都是一片好奇之色。
尹依依顿了顿,继续道:“民女小时候特别喜欢吃一种食物,叫大杂烩。吃久了,民女也想自己学着做,去请教厨子,却发现这种食物却有着最简单的烹制方法。”
看见众人侧耳倾听,尹依依故意卖了个关子,轻轻嗓子然后继续,“原来啊,这道美味的食物,竟然是将平日素不起眼的各种材料,一锅给煮了,没想到如此一来,激发了所有食物的鲜美,所以,大杂烩有另一个别名叫一锅鲜。”
尹依依讲完故事,诸位王孙公子皆是吃惊的看着尹依依,不发一言。
尹依依看着李渊淡定的神色,久久没有出声,心底却又忐忑起来,不知道这种寓言劝谏能否取得成效。能否替自己解围。
“妙极!”李渊突然放下茶杯,抚掌大笑,“朕只是想问问你女孩子家中意什么样的男子,却不料你给朕讲了一个如此奇妙的故事,当真是妙极!”
皇上一笑,众人纷纷应和着,气氛轻松了许多。
唯有跪在地上的尹依依面红耳赤,听着众人的议论,才知道原来在走神的当口,话题已经转移到给宫中郡主指婚上了。李渊只是想知道女孩子家的心意,于是就当场拿自己充了数。
尹依依心底叹息,女子无才便是德是这些人的宗旨,自己居然还自作多情,以为可以特例独行。
李渊笑罢,却是对着一旁的李涯说道:“想不到这丫头的见解竟与涯儿如此相似,真是难得!”
李涯微微一笑,起身走到尹依依身边,道:“皇爷爷有所不知,这丫头见识不错,胆识却不足,不然的话,怎会在和蔼的皇爷爷面前长跪不起。”李涯说着,不露痕迹地将跪在地上的尹依依拉了起来。
尹依依任由李涯将其拉起,带着浓重的鼻音轻声致谢。
李涯眉头微微一皱,淡淡的问:“身子还没有好?”
尹依依还没有来得及答话,这边李渊却早已朗声叫道:“丫头,难道身体还没有复原,朕那些贡品可都是及时送到你屋里了!”
尹依依低声答道:“多谢皇上关心,正是因为皇上赐给民女的那些补品见效,民女今天才能站在这里得见天颜。”
“谢我就不用了,只是有几个人你确实要谢!”李渊话毕目光轻轻掠过一众公子,轻咳一声,“要不是有几个人每天在朕耳边恳求赐药,朕可没有那么大方。”
尹依依心中一紧,却见李恪、李泰一众脸上皆有些许不自在,自是明白了个中缘由,只得向诸位公子致谢。
李渊笑看着,紧追着问:“想我宫中珍惜药材、名贵补品,可是被搜罗去了不少,丫头你要养好身子,才不枉朕舍了那些赏赐!”
“是!”尹依依默默退到一旁,潮湿的心不觉有了些暖意。
尹依依静静伺候在一旁,眼神有意无意扫过几位公子,却见诸人都面无异色,心底一阵不甘。
这个亭子,正是当日尹依依假扮宫女,最后被李恪识破并拿其大做文章的地方,本以为故地重游,能让这几位公子心下不快,却没想到事与愿违,真是白费了苦心,倒是为难了自己。
李渊端起茶杯,没有入口却长叹一声,随即放下,道:“众位王爷公子对于突厥侵犯我太原作何想法?”
“父皇,儿臣认为,不妨效仿先朝,将公主送去和亲,如此一来,可解忧国之苦。”太子李建成朗声禀奏。
李建成说完,看到李渊不发一言继续品茶,面色一凝,不敢多言。
尹依依心底对太子的评价几乎为负,想想大唐国运昌盛数十年,是断断不能交与这位有着妇人之仁,却无爱民之心的接班人。
“秦王呢?”李渊眼光一转,直视李世民。大文学
李世民微微起身,谦恭的答道:“儿臣以为,当今大唐正是内外树威之时,不可轻言言和。儿臣愿亲自带兵讨伐,以期扬我大唐雄威!”
李渊不置可否,依旧品茶。
接下来,几位王爷公子各抒己见,不外乎主战主和,一时竟也热闹起来。
尹依依看着眼前父慈子孝的天伦之象,想到不久的将来一场又一场殊死争斗,不免感叹世事无常,悲从中来。
“小姐,小姐,皇上叫你呢!”尹依依正陷入内心的挣扎中,却被身旁的宫女轻轻推了推。
略一抬头,却发现满亭子的人目光尽数落在自己身上,才知道再一次走神被逮了个正着。
“快去吧,皇上都喊你几遍了!”又一个太监轻声提醒。
尹依依本以为这些男人商量战事,是断然不会再与自己有何牵扯,久病初愈的身子,也经不得如此寒气,虽说有炭盆,却离自己甚远,就等着茶话会尽快结束,好回屋抱着炭盆发呆呢。大文学
如此这般,尹依依只得走上前去,跪地便拜。
李渊眯着眼,似无意般问道:“丫头,让朕听听你的看法如何!”
尹依依一愣,不清楚为何国家大事何时准予女子干预。
思索片刻,尹依依不顾风寒后留下的沙哑,提高声调,应道:“国家大事,小女子不敢多言。只是民女这里有一件趣事,不知道皇上有没有兴趣一听。”
“讲!”李渊和众人眉宇间都是一片好奇之色。
尹依依顿了顿,继续道:“民女小时候特别喜欢吃一种食物,叫大杂烩。吃久了,民女也想自己学着做,去请教厨子,却发现这种食物却有着最简单的烹制方法。”
看见众人侧耳倾听,尹依依故意卖了个关子,轻轻嗓子然后继续,“原来啊,这道美味的食物,竟然是将平日素不起眼的各种材料,一锅给煮了,没想到如此一来,激发了所有食物的鲜美,所以,大杂烩有另一个别名叫一锅鲜。”
尹依依讲完故事,诸位王孙公子皆是吃惊的看着尹依依,不发一言。
尹依依看着李渊淡定的神色,久久没有出声,心底却又忐忑起来,不知道这种寓言劝谏能否取得成效。能否替自己解围。
“妙极!”李渊突然放下茶杯,抚掌大笑,“朕只是想问问你女孩子家中意什么样的男子,却不料你给朕讲了一个如此奇妙的故事,当真是妙极!”
皇上一笑,众人纷纷应和着,气氛轻松了许多。
唯有跪在地上的尹依依面红耳赤,听着众人的议论,才知道原来在走神的当口,话题已经转移到给宫中郡主指婚上了。李渊只是想知道女孩子家的心意,于是就当场拿自己充了数。
尹依依心底叹息,女子无才便是德是这些人的宗旨,自己居然还自作多情,以为可以特例独行。
李渊笑罢,却是对着一旁的李涯说道:“想不到这丫头的见解竟与涯儿如此相似,真是难得!”
李涯微微一笑,起身走到尹依依身边,道:“皇爷爷有所不知,这丫头见识不错,胆识却不足,不然的话,怎会在和蔼的皇爷爷面前长跪不起。”李涯说着,不露痕迹地将跪在地上的尹依依拉了起来。
尹依依任由李涯将其拉起,带着浓重的鼻音轻声致谢。
李涯眉头微微一皱,淡淡的问:“身子还没有好?”
尹依依还没有来得及答话,这边李渊却早已朗声叫道:“丫头,难道身体还没有复原,朕那些贡品可都是及时送到你屋里了!”
尹依依低声答道:“多谢皇上关心,正是因为皇上赐给民女的那些补品见效,民女今天才能站在这里得见天颜。”
“谢我就不用了,只是有几个人你确实要谢!”李渊话毕目光轻轻掠过一众公子,轻咳一声,“要不是有几个人每天在朕耳边恳求赐药,朕可没有那么大方。”
尹依依心中一紧,却见李恪、李泰一众脸上皆有些许不自在,自是明白了个中缘由,只得向诸位公子致谢。
李渊笑看着,紧追着问:“想我宫中珍惜药材、名贵补品,可是被搜罗去了不少,丫头你要养好身子,才不枉朕舍了那些赏赐!”
“是!”尹依依默默退到一旁,潮湿的心不觉有了些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