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1章 恩主
第两百零一章 恩主
杨玄挺两战两胜,三十个团六千精兵投诚而来,要做的事太多了,一时间根本顾不上裴弘策,事实上他也根本没把裴弘策放在眼里,不出意外的话,天亮之后挥军进击,裴弘策帐下的那些将军们走投无路,也只有投诚,裴弘策能活着逃回宫城就算万幸了,东都已是囊中之物。.
天亮之后,杨玄挺才知道裴弘策连夜撤离了宝刹寺,估计不是撤到金墉城,就是撤到了宫城城下,总而言之,裴弘策军心已失,再无一战之力。
同样是天亮之后,裴弘策已经站在了邙山北麓的一座山峦上,他的背后就是滔滔大河,前方半山腰上则是净域寺。在通往寺庙的蜿蜒山路上,旌旗飘扬,二千府兵正在急速行军。将士们虽疲惫不堪,但士气有所恢复,撤至北邙山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军心。北邙山南临东都,北依大河,进可攻退可守,就算东都丢失了,军队还可以渡河撤往河内,还可以卷土重来,还有希望,这显然鼓舞了士气。
昨日两战之后,军中该倒戈的都倒戈了,意志不坚定的摇摆者也顺应潮流而去,剩下的将军们虽然不敢说都绝对忠诚于皇帝,但只要不面临走投无路的绝境,也不会轻易叛变投敌。
裴弘策深吸了一口清鲜的空气,心里忽然涌出几分庆幸,假如没有伽蓝的及时报警,今日再战之后,自己就算逃回了宫城,估计也是孤家寡人一个,而在自己的威信遭到致命打击之后,是否还能依旧得到越王杨侗的支持,继续与留守樊子盖抗衡?退一步说,就算越王杨侗依旧支持自己,宫城里的那些先前站在自己这一边的贵族官僚是否还会继续支持自己?假如这一战不过是个陷阱,是山东人和以杨玄感为首的叛党要联手诛杀自己的奸计,那么自己还能保住项上人头吗?
自己死了,宫城里那些本来不支持杨玄感以暴力手段摧毁改革的贵族官僚,在失去自己这个魁首之后,是继续与樊子盖合作,还是投向杨玄感?樊子盖杀了自己,山东人和关陇人撕破了脸,他们当然投向杨玄感,而杨玄感失败之后,帝国的保守派贵族官僚势必被一网打尽,关陇贵族集团一旦遭到毁灭性打击,帝国这座大厦的基础严重动摇,帝国还能维持多久?
裴弘策越想越是后怕,越想越是愤怒,对以樊子盖为首的山东贵族官僚愈发的仇视和痛恨。
“明公,伽蓝来了。”
西行的声音传入裴弘策的耳中,喜悦之情瞬间淹没了愤懑。裴弘策转身望向远处,一支马军从郁郁葱葱的树林里狂飙而出,血鹰战旗和白龙战旗迎风狂舞,气势如虎。/非常文学/
伽蓝、傅端毅和布衣、江都候等西北狼脱离本队,打马如飞,疾驰山冈。
“末将参建明公!”
伽蓝等人单膝跪地,大礼参拜。
裴弘策大步上前,一一扶起,最后紧紧抓住伽蓝的手,用力拍打着伽蓝的胳膊,一切尽在不言中,“伽蓝,一路辛苦。”
这时裴弘策的亲信僚属、心腹侍卫也围了上来,昔日同僚、袍泽再度相聚,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角号长鸣,蹄声如雷,战马嘶鸣之声此起彼伏,禁军龙卫列阵于山冈之下,吹响大角,擂起战鼓,向裴弘策致敬。
猛烈的战鼓声回荡在北邙山上,威武矫健的身姿映入京畿卫府军的眼帘,这一刻,他们知道援军来了,而且还是皇帝的禁军,难道皇帝回来了?难道援军就在大河对岸?士气骤然膨胀,将士们心中的惶恐突然消散,欢呼声冲天而起,惊天动地。
“圣主……万岁……”
=
伽蓝抵挡东都战场的时机选择得非常好,大角一吹,大旗一举,战马一跑,京畿卫戍军的士气顿时恢复了,这让裴弘策非常高兴,对伽蓝更为欣赏。
裴弘策一直都很欣赏伽蓝,认为其武力和智慧都之选,假如不是出身卑微,未来不可限量。然而,这个始终藏在他心中的遗憾,突然就被傅端毅的几句话弥补了。伽蓝竟然是河内司马氏的血脉,虽然伽蓝至今没有承认,但司马同宪的出现足以证明这件事的真实性。既然司马同宪都出面了,那么伽蓝得到河内司马氏的支持也在情理之中。
卫戍军就地驻扎,禁军龙卫也扎下营帐。裴弘策和伽蓝忙里偷闲,寻了个荫凉角落,促膝长谈。
伽蓝从突伦川说起,事无巨细,详细告知,不过有关借着裴世矩的名头狐假虎威的“细节”,伽蓝却选择性地隐瞒了。伽蓝需要裴世矩这杆大旗赋予他隐权力,唯有如此,他才能让诸如裴弘策这等官员重视他的意见,误会他的建议均来自裴世矩的密令,这样他才有机会推动局势的发展。
裴弘策是帝国重臣,也是皇帝非常信任的中枢大臣之一,虽不能与裴世矩比肩,甚至其在政治立场上与裴世矩还有冲突,但他在帝国的地位和权势也极其显赫。伽蓝是裴世矩一手培养的,在西北军里,薛世雄和冯孝慈对其有提携之恩,而在老狼府里,裴弘策对其也非常器重和信任。这些帝国权臣都是伽蓝的恩主,但如果没有裴世矩的栽培,也就没有伽蓝的今天,所以伽蓝对裴世矩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薛世雄、冯孝慈和裴弘策都清楚,他们三个人若想在仕途上走得更远,很需要裴世矩的帮助,而伽蓝就是他们与裴世矩之间的“桥梁”。
以裴弘策来说,他在伊吾道一战后受到连累,不得不离开老狼府,但旋即官升一级,出任将作监、检校河南赞务一职,从三品中枢大员,有资格列席尚都省参议国事,这其中裴世矩所起的作用非常关键。以今日东都严峻局势来说,裴弘策已经束手无策了,他所承担的罪责足以让他坠入地狱,这时候伽蓝就是他的救命稻草,而裴世矩通过伽蓝传递来的讯息,更是成了他逆转局势的救命法宝。
经过伽蓝的述说和分析之后,裴弘策拨开迷雾见明月,对当前局势总算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伽蓝南下黎阳的目的就是迫使杨玄感提前叛乱,以确保东征大军可以顺利、安全地撤回来。虽然皇帝想鱼与熊掌兼得,既击败以杨玄感为首的保守势力,又赢得二次东征的胜利,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皇帝可以痴心妄想,但裴世矩不能,皇帝和中枢已经不能承受战败之责,以国内形势动荡为借口结束东征,继而把全部力量集中在帝国的稳定和发展上,乃之策。连续的东征西讨已经严重损耗了国力,激化了国内矛盾,也该停下来休养生息了。改革的前提是稳定,没有稳定的国内环境,何谈改革?
伽蓝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迫使杨玄感提前叛乱,接下来就是皇帝挥军平叛,也就是说,皇帝料敌于先,掌握了主动,但是不是稳操胜券?不是。很明显,皇帝的行宫、禁军和远征军里,都有杨玄感的同党,皇帝能否在停止远征的同时肃清叛党,并保证远征军胜利归来,尚未可知。假如行宫和远征军陷入混乱,皇帝腹背受敌,必然影响到东都战场,到时谁胜谁负,就说不清了。
另外,皇帝击败了叛党之后,必然要血腥清洗,首当其冲的就是关陇贵族中的保守势力。当年太子废黜一案,一大批关陇人倒下了;今上继位后,又有一批关陇人倒下了;接着汉王杨谅叛乱,今上又借机清洗了一大批关陇贵族。十几年里,政治风暴一个接一个,每次遭到打击的都是当权的既得利益的关陇贵族集团。这一次的清洗,首要对象是河洛贵族集团,而河洛贵族集团是杨氏皇族赖以立国的根本,可见改革导致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何种程度,一旦河洛贵族集团遭到血腥杀戮,杨氏皇族的立国根本必然动摇,帝国的未来不堪设想。
裴弘策不会单纯去考虑河洛贵族集团的未来,但他必须考虑帝国的未来,帝国倒塌了,中土分崩离析,群雄混战,生灵涂炭,那就是天大的灾难,而受到伤害的不仅是中土庶民,中土的贵族也同样面临灭顶之灾。
所以,当务之急是坚守东都,给皇帝掌控全局赢得足够时间,给那些摇摆不定、冷眼旁观的贵族官僚们更多的考虑时间,只待皇帝掌控了全局,局势明朗了,那些明哲保身、伺机取利的贵族官僚们也就不会倒向杨玄感,继而保住了他们的身家性命,一定程度上也保住了整个关陇贵族集团的实力,保住了帝国的根本。而要坚守东都,当务之急就是削弱杨玄感的实力,若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阻止更多的关陇贵族官僚支持杨玄感,阻止山东贵族官僚暗中帮助杨玄感,为此,必须设法让宫城内的关陇贵族官僚和山东贵族官僚暂时搁置矛盾,联手对抗杨玄感。
=
“杨玄感杀了游元?”
裴弘策望着伽蓝,抚须而笑。杨玄感怎会杀死游元?游元的死,迫使杨玄感不得不仓促举旗,由此可见游元肯定不是死在杨玄感手上,而是死在伽蓝手上,死在裴世矩的谋算之下。裴世矩为什么不远万里从西土调来西北狼?游元的死,就是答案。若要保证机密,若要保证计策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若要确保计策的成功,最好的办法就是征调最可靠的能力最强的而且与中土贵族官僚几乎没有任何利益纠葛的亲信,伽蓝和西北狼就是最好的人选。
伽蓝笑而不语。
“好计谋。”裴弘策轻轻拍了一下巴掌,“河内司马氏,也在谋算之内?”
伽蓝摇头,“或许……裴阁老从未提及。”
裴弘策微微颔首,笑道,“某这条命已经保住了,现在某屯兵邙山,背靠大河,帐下有两千精兵,还有西北精骑,进可攻退可守,不过,此策虽可与东都遥相呼应,却无法保证东都的安全。”裴弘策神情凝重,正色说道,“伽蓝,某命令你即刻赶赴皇城,面呈越王。”
伽蓝稍有迟疑。裴弘策必须马上与越王取得联系,并保持这种联系,一内一外,联手操控战局,而这中间就需要一个可靠的人,这个人无疑就是伽蓝。还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吗?
“河内司马氏至今还没有做出承诺。”伽蓝担心地说道。
“你的出现,对河内司马氏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裴弘策非常自信地说道,“温城不会错失这个机会。你毋须担心,某会亲自写信给温城,相信温城会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决断。”
伽蓝再不犹豫,躬身领命。
=
=
=
!#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杨玄挺两战两胜,三十个团六千精兵投诚而来,要做的事太多了,一时间根本顾不上裴弘策,事实上他也根本没把裴弘策放在眼里,不出意外的话,天亮之后挥军进击,裴弘策帐下的那些将军们走投无路,也只有投诚,裴弘策能活着逃回宫城就算万幸了,东都已是囊中之物。.
天亮之后,杨玄挺才知道裴弘策连夜撤离了宝刹寺,估计不是撤到金墉城,就是撤到了宫城城下,总而言之,裴弘策军心已失,再无一战之力。
同样是天亮之后,裴弘策已经站在了邙山北麓的一座山峦上,他的背后就是滔滔大河,前方半山腰上则是净域寺。在通往寺庙的蜿蜒山路上,旌旗飘扬,二千府兵正在急速行军。将士们虽疲惫不堪,但士气有所恢复,撤至北邙山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军心。北邙山南临东都,北依大河,进可攻退可守,就算东都丢失了,军队还可以渡河撤往河内,还可以卷土重来,还有希望,这显然鼓舞了士气。
昨日两战之后,军中该倒戈的都倒戈了,意志不坚定的摇摆者也顺应潮流而去,剩下的将军们虽然不敢说都绝对忠诚于皇帝,但只要不面临走投无路的绝境,也不会轻易叛变投敌。
裴弘策深吸了一口清鲜的空气,心里忽然涌出几分庆幸,假如没有伽蓝的及时报警,今日再战之后,自己就算逃回了宫城,估计也是孤家寡人一个,而在自己的威信遭到致命打击之后,是否还能依旧得到越王杨侗的支持,继续与留守樊子盖抗衡?退一步说,就算越王杨侗依旧支持自己,宫城里的那些先前站在自己这一边的贵族官僚是否还会继续支持自己?假如这一战不过是个陷阱,是山东人和以杨玄感为首的叛党要联手诛杀自己的奸计,那么自己还能保住项上人头吗?
自己死了,宫城里那些本来不支持杨玄感以暴力手段摧毁改革的贵族官僚,在失去自己这个魁首之后,是继续与樊子盖合作,还是投向杨玄感?樊子盖杀了自己,山东人和关陇人撕破了脸,他们当然投向杨玄感,而杨玄感失败之后,帝国的保守派贵族官僚势必被一网打尽,关陇贵族集团一旦遭到毁灭性打击,帝国这座大厦的基础严重动摇,帝国还能维持多久?
裴弘策越想越是后怕,越想越是愤怒,对以樊子盖为首的山东贵族官僚愈发的仇视和痛恨。
“明公,伽蓝来了。”
西行的声音传入裴弘策的耳中,喜悦之情瞬间淹没了愤懑。裴弘策转身望向远处,一支马军从郁郁葱葱的树林里狂飙而出,血鹰战旗和白龙战旗迎风狂舞,气势如虎。/非常文学/
伽蓝、傅端毅和布衣、江都候等西北狼脱离本队,打马如飞,疾驰山冈。
“末将参建明公!”
伽蓝等人单膝跪地,大礼参拜。
裴弘策大步上前,一一扶起,最后紧紧抓住伽蓝的手,用力拍打着伽蓝的胳膊,一切尽在不言中,“伽蓝,一路辛苦。”
这时裴弘策的亲信僚属、心腹侍卫也围了上来,昔日同僚、袍泽再度相聚,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角号长鸣,蹄声如雷,战马嘶鸣之声此起彼伏,禁军龙卫列阵于山冈之下,吹响大角,擂起战鼓,向裴弘策致敬。
猛烈的战鼓声回荡在北邙山上,威武矫健的身姿映入京畿卫府军的眼帘,这一刻,他们知道援军来了,而且还是皇帝的禁军,难道皇帝回来了?难道援军就在大河对岸?士气骤然膨胀,将士们心中的惶恐突然消散,欢呼声冲天而起,惊天动地。
“圣主……万岁……”
=
伽蓝抵挡东都战场的时机选择得非常好,大角一吹,大旗一举,战马一跑,京畿卫戍军的士气顿时恢复了,这让裴弘策非常高兴,对伽蓝更为欣赏。
裴弘策一直都很欣赏伽蓝,认为其武力和智慧都之选,假如不是出身卑微,未来不可限量。然而,这个始终藏在他心中的遗憾,突然就被傅端毅的几句话弥补了。伽蓝竟然是河内司马氏的血脉,虽然伽蓝至今没有承认,但司马同宪的出现足以证明这件事的真实性。既然司马同宪都出面了,那么伽蓝得到河内司马氏的支持也在情理之中。
卫戍军就地驻扎,禁军龙卫也扎下营帐。裴弘策和伽蓝忙里偷闲,寻了个荫凉角落,促膝长谈。
伽蓝从突伦川说起,事无巨细,详细告知,不过有关借着裴世矩的名头狐假虎威的“细节”,伽蓝却选择性地隐瞒了。伽蓝需要裴世矩这杆大旗赋予他隐权力,唯有如此,他才能让诸如裴弘策这等官员重视他的意见,误会他的建议均来自裴世矩的密令,这样他才有机会推动局势的发展。
裴弘策是帝国重臣,也是皇帝非常信任的中枢大臣之一,虽不能与裴世矩比肩,甚至其在政治立场上与裴世矩还有冲突,但他在帝国的地位和权势也极其显赫。伽蓝是裴世矩一手培养的,在西北军里,薛世雄和冯孝慈对其有提携之恩,而在老狼府里,裴弘策对其也非常器重和信任。这些帝国权臣都是伽蓝的恩主,但如果没有裴世矩的栽培,也就没有伽蓝的今天,所以伽蓝对裴世矩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薛世雄、冯孝慈和裴弘策都清楚,他们三个人若想在仕途上走得更远,很需要裴世矩的帮助,而伽蓝就是他们与裴世矩之间的“桥梁”。
以裴弘策来说,他在伊吾道一战后受到连累,不得不离开老狼府,但旋即官升一级,出任将作监、检校河南赞务一职,从三品中枢大员,有资格列席尚都省参议国事,这其中裴世矩所起的作用非常关键。以今日东都严峻局势来说,裴弘策已经束手无策了,他所承担的罪责足以让他坠入地狱,这时候伽蓝就是他的救命稻草,而裴世矩通过伽蓝传递来的讯息,更是成了他逆转局势的救命法宝。
经过伽蓝的述说和分析之后,裴弘策拨开迷雾见明月,对当前局势总算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伽蓝南下黎阳的目的就是迫使杨玄感提前叛乱,以确保东征大军可以顺利、安全地撤回来。虽然皇帝想鱼与熊掌兼得,既击败以杨玄感为首的保守势力,又赢得二次东征的胜利,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皇帝可以痴心妄想,但裴世矩不能,皇帝和中枢已经不能承受战败之责,以国内形势动荡为借口结束东征,继而把全部力量集中在帝国的稳定和发展上,乃之策。连续的东征西讨已经严重损耗了国力,激化了国内矛盾,也该停下来休养生息了。改革的前提是稳定,没有稳定的国内环境,何谈改革?
伽蓝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迫使杨玄感提前叛乱,接下来就是皇帝挥军平叛,也就是说,皇帝料敌于先,掌握了主动,但是不是稳操胜券?不是。很明显,皇帝的行宫、禁军和远征军里,都有杨玄感的同党,皇帝能否在停止远征的同时肃清叛党,并保证远征军胜利归来,尚未可知。假如行宫和远征军陷入混乱,皇帝腹背受敌,必然影响到东都战场,到时谁胜谁负,就说不清了。
另外,皇帝击败了叛党之后,必然要血腥清洗,首当其冲的就是关陇贵族中的保守势力。当年太子废黜一案,一大批关陇人倒下了;今上继位后,又有一批关陇人倒下了;接着汉王杨谅叛乱,今上又借机清洗了一大批关陇贵族。十几年里,政治风暴一个接一个,每次遭到打击的都是当权的既得利益的关陇贵族集团。这一次的清洗,首要对象是河洛贵族集团,而河洛贵族集团是杨氏皇族赖以立国的根本,可见改革导致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何种程度,一旦河洛贵族集团遭到血腥杀戮,杨氏皇族的立国根本必然动摇,帝国的未来不堪设想。
裴弘策不会单纯去考虑河洛贵族集团的未来,但他必须考虑帝国的未来,帝国倒塌了,中土分崩离析,群雄混战,生灵涂炭,那就是天大的灾难,而受到伤害的不仅是中土庶民,中土的贵族也同样面临灭顶之灾。
所以,当务之急是坚守东都,给皇帝掌控全局赢得足够时间,给那些摇摆不定、冷眼旁观的贵族官僚们更多的考虑时间,只待皇帝掌控了全局,局势明朗了,那些明哲保身、伺机取利的贵族官僚们也就不会倒向杨玄感,继而保住了他们的身家性命,一定程度上也保住了整个关陇贵族集团的实力,保住了帝国的根本。而要坚守东都,当务之急就是削弱杨玄感的实力,若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阻止更多的关陇贵族官僚支持杨玄感,阻止山东贵族官僚暗中帮助杨玄感,为此,必须设法让宫城内的关陇贵族官僚和山东贵族官僚暂时搁置矛盾,联手对抗杨玄感。
=
“杨玄感杀了游元?”
裴弘策望着伽蓝,抚须而笑。杨玄感怎会杀死游元?游元的死,迫使杨玄感不得不仓促举旗,由此可见游元肯定不是死在杨玄感手上,而是死在伽蓝手上,死在裴世矩的谋算之下。裴世矩为什么不远万里从西土调来西北狼?游元的死,就是答案。若要保证机密,若要保证计策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若要确保计策的成功,最好的办法就是征调最可靠的能力最强的而且与中土贵族官僚几乎没有任何利益纠葛的亲信,伽蓝和西北狼就是最好的人选。
伽蓝笑而不语。
“好计谋。”裴弘策轻轻拍了一下巴掌,“河内司马氏,也在谋算之内?”
伽蓝摇头,“或许……裴阁老从未提及。”
裴弘策微微颔首,笑道,“某这条命已经保住了,现在某屯兵邙山,背靠大河,帐下有两千精兵,还有西北精骑,进可攻退可守,不过,此策虽可与东都遥相呼应,却无法保证东都的安全。”裴弘策神情凝重,正色说道,“伽蓝,某命令你即刻赶赴皇城,面呈越王。”
伽蓝稍有迟疑。裴弘策必须马上与越王取得联系,并保持这种联系,一内一外,联手操控战局,而这中间就需要一个可靠的人,这个人无疑就是伽蓝。还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吗?
“河内司马氏至今还没有做出承诺。”伽蓝担心地说道。
“你的出现,对河内司马氏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裴弘策非常自信地说道,“温城不会错失这个机会。你毋须担心,某会亲自写信给温城,相信温城会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决断。”
伽蓝再不犹豫,躬身领命。
=
=
=
!#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