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66 五皇子袖手贾珍走险
朝中在由弹劾贾雨村引起的忠顺王和六皇子两党之争之后,一直是波澜不惊,如今贾政贾琼两道折子上去,就如一颗小石子投在湖心,谁也不知道这涟漪会传出多远。
当然,上折子的自然不是只有贾政贾琼,整个水部的人都被贾瑄设计之下拉下水了,因为这个事情要是谁不出头,大可以给扣上一个参与了贪污的帽子,虽然卑鄙,但是绝对有效。
不过这些被殃及池鱼的墙头草没什么用处,也就是帮忙搅浑这池水而已,至于真正开战的时候,自然是不能靠他们的。
另外,几个和贾瑄关系不错的御史也帮忙推波助澜了一把,不过火点的不大。
这种弹劾贪污的折子实在是没什么特别的,更何况贾政贾琼也就五六品的小官儿,真是没有什么震撼性,朝中并没有立刻引起什么大的风波,但是六皇子一党,远在黄河修堤的官员,以及五皇子麾下的户部众人知道后都是暗自紧绷了起来。
六皇子那里的人不必说,户部众人是怕这火一不小心烧大了,烧到了自己身上,虽然这一笔银子不是户部贪污的,可是这种事情,谁知道会不会有人狗急跳墙的乱咬人,要是胡乱攀咬之下,皇上下令彻查户部,那就糟糕了,谁还没有个手脚不干净的时候呢。
五皇子倒是老神在在,如果户部这里不是被牵扯的很厉害,他倒是不打算让自己的人出手。
一来,他其实对户部也不是很满意,那些在他眼皮底下贪污的人,他早就想整治了,若不是为了大位,他早动手了,略微让他们有些麻烦也好。
二么,他其实很想看看贾珍贾瑄两个到底有多少能量,像他这种人是习惯于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可是他一直觉得看不透贾珍这个人的行事,不知道他是真的问心无愧所以一片坦荡呢,还是暗中势力很大所以有恃无恐。
这个局他一眼就看得出是贾家被人算计后先行反击了,这种乱局最容易看出实力来,因为乱局通常都是没有定数,所以要防备的也多,想来贾家的动作不会太小。
皇帝的反应也是耐人寻味,这折子上去竟是不咸不淡的说了句让大理寺彻查就完了。
只是这么一来大理寺就挠头了,忠顺王爷因为跟着挠起头来。
这个事情上折子的虽然都是小人物,可是傻子都知道这事情绝对不是小事,那可是黄河的修堤银子,皇上这两年对黄河可是在乎的很。
再有两个月就到了涝雨季节,出要是今年夏天雨水多,黄河决堤了,那皇上怕是要雷霆震怒了,可是这个事情牵扯太大,大理寺还真是没魄力一查到底。
忠顺王爷挠头,是因为大理寺里大部分人都是他的,当初大理寺是在他舅舅手里掌管的,人脉最后就由他接管了,他不知道自己老爹是个什么意思,怕自己摸了老爷子屁股,惹得不痛快。
要是过去,这么个能打击自己兄弟的机会,忠顺王一定抓住好好的打击一下六皇子,虽然贾珍他也看着不顺眼吧,可是不管怎么说贾珍也不可能和他争夺储君之位。
但如今忠顺王却是不敢再胡来了,虽然六皇子已经彻底糟了厌弃,但是如今六皇子转而支持九皇子,九皇子圣宠正好,而他自己和六皇子也就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差别了,他不确定和自己兄弟在这种时候对上,会不会把自己也拉入那万劫不复之地。
但要他帮着六皇子打击贾家,他也做不到,毕竟他还没有死心,贾珍虽然不帮他,可是如今对于六皇子他们来说,更是个麻烦,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话他虽然没有听说,但是却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这位忠顺王爷纠结了。
上面主子不发话,自己没有魄力,大理寺的官员们就开始和稀泥,皇帝的行为出乎自己意料,贾珍和贾瑄也开始准备找新的出路把事情折腾的动静稍微大些,毕竟,这个事情拖得越久,线索越模糊,于自己越不利。
随着贾瑄的活动,这件事情关注的人越来越多,皇帝也是不得不正经的在朝堂上提起这件事情,因为几个御史已经扯着黄河即将进入汛期,将此事上升到关系万民的高度,再不管皇帝脸上就挂不住了。
贾珍这一边有心把事情往大里闹腾,即便六皇子九皇子等人依旧撑得住,那些底下人也是撑不住的,恶人总是欺软怕硬的,要是贾家息事宁人,他们自然是要抓紧时间咬一口,可如今贾家一副拿着板砖想拍人的架势,那些给人做走狗的自然是想把脖子缩回去了。
不过事已至此,他们想回头,六皇子等人也是不答应,只好硬着头皮同贾家及贾瑄拉扯的一些人打起口水仗。
李庭如今当着工部侍郎,又和贾珍是好友,六皇子本来就打算把他牵扯进去的,他自然也不会和六皇子客气,借着自己职务之便,工部里六皇子的人,不管有没有贪污河工上的银子,只要平日里有毛病的,都被他七拐八拐的给牵扯了出来。
李庭是那种很标准的酸腐文人,能力不错,但是平日里绝对是又臭又硬的典型,这些年能爬到这么高,还多亏了贾珍和于子言这两个当初在国子监的好友兼同年帮衬,所以,对上他这种人,即便他跑题乱扯了,六皇子也是拿着没辙。
毕竟,李庭揭发出来的罪名或许和河工银子无关,但都实实在在,你要找他的麻烦,他有贾家在后面护着不说,自己也真的是两袖清风,所以还真是无从下口。
但是六皇子的优势也是有的,那就是这件事情是他先布置起来的,他早就制造了证据证明这件事情牵扯到了贾政贾琼甚至李庭等人,就算是伪证,可是也是证据不是?贾家这边可是连伪证都没有的。
如此一来,这一局棋就成了真正的乱局,而且不是一般的乱,因为这乱局没多久就把户部的人也牵扯了进来。
然后众人就无语的发现,事情从贾家叔侄二人弹劾工部几个负责银两转运的官员和治河官员贪污治河银子,变成了治河银子有没有被贪污,再变成是谁贪污了治河银子,最后变成了大家平日里都有没有干什么贪污的事情。。。整个儿就是没了主题!
那些小官儿不算,朝中能说的上话的大员们都是明白这件事怎么回事的,因此都等着贾珍和六皇子出手,奈何两个人都是沉得住气的,一个动弹的也没有。
贾家出面最高人物就是贾瑄,外带着不得不被拉进来的李庭这个至交,六皇子那边,也是一些不打紧的外围官员在折腾。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多,真正忧国忧民的自然也是有的,贾家和六皇子的乱战一看就不会立马结束,而河工银子又确定被人贪污了,那自然就是意味着黄河大堤没有修好,所以接着又有人站出来提议无论如何,皇帝得先把治河官员换了,先修河堤要紧。
修堤是好事,这想法也是忧国忧民,奈何,这个时候,谁愿意去修堤?
先不说这银子还剩多少,皇上在没有查清原本的贪污案子之前会不会再拨款,就算是皇帝拨款了,谁能保证你这个时候接手,不会也被绕进去?
另外,剩了不到两个月就进入黄河涝雨季节,等到上了任还剩几天?没人可以这么短的时间内修好河堤,先不说修不好会不会面对皇帝的怒火,说不好黄河发大水,你连见着皇上发火的机会都没了。
所以,这位忧国忧民的大人私下里被众人骂个狗血淋头,皇上询问何人可以担此重任的时候,也是没有人开口,这时候一直在这件事情上三缄其口的贾珍,做了一件,令满朝文武,不管是盟友还是对手甚至一边看戏的众人都震惊的事情——主动要求去修堤!
贾珍这话一出,本来见着皇帝越来越黑的脸色,大气都不敢出的满朝文武更是惊得险些断气,这位贾大人太不按常理出牌了!
众人看着本来最应该避嫌的贾珍,一脸正气的站出来,躬身道:“启禀皇上,臣愿意前往黄河,暂代这修堤之任,另外臣想求皇上个恩典,请皇上恩准。”
贾珍话说完,明显感觉到了周围气压突然降低,低眉顺眼之间眼角余光瞥到站在斜前方的五皇子眉头紧锁,心里哀叹,你皱个屁眉头,要不是因为你不动弹,我至于铤而走险么。
贾珍虽然不明白五皇子为什么不出手,但是,他已经知道这一次五皇子是不打算掺和一脚了,本来他和贾瑄的计划里,这五皇子能起到的作用绝对不小,可是如今这位不动弹,贾珍还真是没有把握了。
他不在意这场乱斗贾家受些损失,但是他能承受的最大损失也就是贾政这个这段时间代管水部的被判个玩忽职守,贾琼被斥责一二,贾家的人脉露出一部分过去没露出来的,再多了他就受不了了。
可如今五皇子不动弹,户部那边不给力,不能很明白的证明银子出了京城,他要是还按照原计划走,怕贾琼就得跟着贾政一起致仕回家了,李庭说不定也得被牵连降级,贾家所有的底牌也都得翻出来才行。
虽然贾珍有把握六皇子到头来也会损失一大堆的人,可是他却是不愿意如此的,六皇子到底是皇子,那是肖想过大位的人,人脉不是贾家能比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话,贾家人死光了也就是搞得六皇子一个元气大伤罢了,可是这种结局贾珍要不起,要是这样,他还不如直接上书请辞呢。
算计再三之后,贾珍还是决定铤而走险,让局面再乱一点儿,也让自己有一个莫名其妙又理直气壮的理由明着参与这件事情。
皇帝见贾珍出列,也是愣了愣,半晌暗自叹了口气,他倒是能够猜出贾珍一二分心思,虽然他并不是特别清楚贾家的实力,但是他却是知道,真的正面对抗贾家无论如何也是斗不过自己儿子的,贾珍这是要拿着自己的功名前程冒险保存贾家的实力。
“看样子自己是不得不动手了,自己老了,本来是不想在退位之前,再打压这个曾经很宠爱的儿子,没想到,他到底不明白自己的苦心,若是自己打太极的时候,他退一步,自然就没有事情了。
如今他把贾珍逼到这一步,贾珍到了河工任上,自然是要卯足了劲儿查个水落石出,贾家被逼到这地步,要是朕不先下手了断了这个事情,贾珍就是想保全朕的面子也不成了。”
这么想着,皇帝看了看已经恢复了冰山面孔的五皇子,心里叹口气,但愿这些孽子在老五登基之后能够死心吧,不然,总有一天他们是要知道,兄弟当皇帝和自己爹当皇帝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又看了贾珍一眼,皇帝方开口道:“君玉你虽然以前没有治过水,但是朕记得你在翰林院时的习作里倒是有关于治水的文章,也是言之有物,想来暂代这河道总督一职也是没什么不能的,有什么请求不防说说,朕看看要是没什么妨碍,一定答应。”
“爷虽然不是工程专业的,可是上辈子的数理化可是比这里高明多了,这辈子博览群书,这玩意儿还是懂一点的,只不过如今去却不是为了修堤了,这么短的时间,这堤神仙也是修不起来了。”
心里这么想着,贾珍面上却是一片恭敬,躬身回皇帝话道:“回皇上,臣想请皇上在户部、工部、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各派一个谨慎清廉之人,同臣一起前去清点如今河堤款项,同现在的治河官员交接账目。
另外将现有账目誊抄一份送回京师,免得耽误了这里大理寺查案,而且,这样一来,要是有什么银两不足的地方,臣才好开口。”
贾珍这话一出,五皇子眉头微微一动,又立马恢复,低着头时却是悄悄弯起了嘴角。
六皇子等人则是目瞪口呆之后,狠狠骂了一句“该死的狐狸!”。
当然,上折子的自然不是只有贾政贾琼,整个水部的人都被贾瑄设计之下拉下水了,因为这个事情要是谁不出头,大可以给扣上一个参与了贪污的帽子,虽然卑鄙,但是绝对有效。
不过这些被殃及池鱼的墙头草没什么用处,也就是帮忙搅浑这池水而已,至于真正开战的时候,自然是不能靠他们的。
另外,几个和贾瑄关系不错的御史也帮忙推波助澜了一把,不过火点的不大。
这种弹劾贪污的折子实在是没什么特别的,更何况贾政贾琼也就五六品的小官儿,真是没有什么震撼性,朝中并没有立刻引起什么大的风波,但是六皇子一党,远在黄河修堤的官员,以及五皇子麾下的户部众人知道后都是暗自紧绷了起来。
六皇子那里的人不必说,户部众人是怕这火一不小心烧大了,烧到了自己身上,虽然这一笔银子不是户部贪污的,可是这种事情,谁知道会不会有人狗急跳墙的乱咬人,要是胡乱攀咬之下,皇上下令彻查户部,那就糟糕了,谁还没有个手脚不干净的时候呢。
五皇子倒是老神在在,如果户部这里不是被牵扯的很厉害,他倒是不打算让自己的人出手。
一来,他其实对户部也不是很满意,那些在他眼皮底下贪污的人,他早就想整治了,若不是为了大位,他早动手了,略微让他们有些麻烦也好。
二么,他其实很想看看贾珍贾瑄两个到底有多少能量,像他这种人是习惯于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可是他一直觉得看不透贾珍这个人的行事,不知道他是真的问心无愧所以一片坦荡呢,还是暗中势力很大所以有恃无恐。
这个局他一眼就看得出是贾家被人算计后先行反击了,这种乱局最容易看出实力来,因为乱局通常都是没有定数,所以要防备的也多,想来贾家的动作不会太小。
皇帝的反应也是耐人寻味,这折子上去竟是不咸不淡的说了句让大理寺彻查就完了。
只是这么一来大理寺就挠头了,忠顺王爷因为跟着挠起头来。
这个事情上折子的虽然都是小人物,可是傻子都知道这事情绝对不是小事,那可是黄河的修堤银子,皇上这两年对黄河可是在乎的很。
再有两个月就到了涝雨季节,出要是今年夏天雨水多,黄河决堤了,那皇上怕是要雷霆震怒了,可是这个事情牵扯太大,大理寺还真是没魄力一查到底。
忠顺王爷挠头,是因为大理寺里大部分人都是他的,当初大理寺是在他舅舅手里掌管的,人脉最后就由他接管了,他不知道自己老爹是个什么意思,怕自己摸了老爷子屁股,惹得不痛快。
要是过去,这么个能打击自己兄弟的机会,忠顺王一定抓住好好的打击一下六皇子,虽然贾珍他也看着不顺眼吧,可是不管怎么说贾珍也不可能和他争夺储君之位。
但如今忠顺王却是不敢再胡来了,虽然六皇子已经彻底糟了厌弃,但是如今六皇子转而支持九皇子,九皇子圣宠正好,而他自己和六皇子也就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差别了,他不确定和自己兄弟在这种时候对上,会不会把自己也拉入那万劫不复之地。
但要他帮着六皇子打击贾家,他也做不到,毕竟他还没有死心,贾珍虽然不帮他,可是如今对于六皇子他们来说,更是个麻烦,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话他虽然没有听说,但是却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这位忠顺王爷纠结了。
上面主子不发话,自己没有魄力,大理寺的官员们就开始和稀泥,皇帝的行为出乎自己意料,贾珍和贾瑄也开始准备找新的出路把事情折腾的动静稍微大些,毕竟,这个事情拖得越久,线索越模糊,于自己越不利。
随着贾瑄的活动,这件事情关注的人越来越多,皇帝也是不得不正经的在朝堂上提起这件事情,因为几个御史已经扯着黄河即将进入汛期,将此事上升到关系万民的高度,再不管皇帝脸上就挂不住了。
贾珍这一边有心把事情往大里闹腾,即便六皇子九皇子等人依旧撑得住,那些底下人也是撑不住的,恶人总是欺软怕硬的,要是贾家息事宁人,他们自然是要抓紧时间咬一口,可如今贾家一副拿着板砖想拍人的架势,那些给人做走狗的自然是想把脖子缩回去了。
不过事已至此,他们想回头,六皇子等人也是不答应,只好硬着头皮同贾家及贾瑄拉扯的一些人打起口水仗。
李庭如今当着工部侍郎,又和贾珍是好友,六皇子本来就打算把他牵扯进去的,他自然也不会和六皇子客气,借着自己职务之便,工部里六皇子的人,不管有没有贪污河工上的银子,只要平日里有毛病的,都被他七拐八拐的给牵扯了出来。
李庭是那种很标准的酸腐文人,能力不错,但是平日里绝对是又臭又硬的典型,这些年能爬到这么高,还多亏了贾珍和于子言这两个当初在国子监的好友兼同年帮衬,所以,对上他这种人,即便他跑题乱扯了,六皇子也是拿着没辙。
毕竟,李庭揭发出来的罪名或许和河工银子无关,但都实实在在,你要找他的麻烦,他有贾家在后面护着不说,自己也真的是两袖清风,所以还真是无从下口。
但是六皇子的优势也是有的,那就是这件事情是他先布置起来的,他早就制造了证据证明这件事情牵扯到了贾政贾琼甚至李庭等人,就算是伪证,可是也是证据不是?贾家这边可是连伪证都没有的。
如此一来,这一局棋就成了真正的乱局,而且不是一般的乱,因为这乱局没多久就把户部的人也牵扯了进来。
然后众人就无语的发现,事情从贾家叔侄二人弹劾工部几个负责银两转运的官员和治河官员贪污治河银子,变成了治河银子有没有被贪污,再变成是谁贪污了治河银子,最后变成了大家平日里都有没有干什么贪污的事情。。。整个儿就是没了主题!
那些小官儿不算,朝中能说的上话的大员们都是明白这件事怎么回事的,因此都等着贾珍和六皇子出手,奈何两个人都是沉得住气的,一个动弹的也没有。
贾家出面最高人物就是贾瑄,外带着不得不被拉进来的李庭这个至交,六皇子那边,也是一些不打紧的外围官员在折腾。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多,真正忧国忧民的自然也是有的,贾家和六皇子的乱战一看就不会立马结束,而河工银子又确定被人贪污了,那自然就是意味着黄河大堤没有修好,所以接着又有人站出来提议无论如何,皇帝得先把治河官员换了,先修河堤要紧。
修堤是好事,这想法也是忧国忧民,奈何,这个时候,谁愿意去修堤?
先不说这银子还剩多少,皇上在没有查清原本的贪污案子之前会不会再拨款,就算是皇帝拨款了,谁能保证你这个时候接手,不会也被绕进去?
另外,剩了不到两个月就进入黄河涝雨季节,等到上了任还剩几天?没人可以这么短的时间内修好河堤,先不说修不好会不会面对皇帝的怒火,说不好黄河发大水,你连见着皇上发火的机会都没了。
所以,这位忧国忧民的大人私下里被众人骂个狗血淋头,皇上询问何人可以担此重任的时候,也是没有人开口,这时候一直在这件事情上三缄其口的贾珍,做了一件,令满朝文武,不管是盟友还是对手甚至一边看戏的众人都震惊的事情——主动要求去修堤!
贾珍这话一出,本来见着皇帝越来越黑的脸色,大气都不敢出的满朝文武更是惊得险些断气,这位贾大人太不按常理出牌了!
众人看着本来最应该避嫌的贾珍,一脸正气的站出来,躬身道:“启禀皇上,臣愿意前往黄河,暂代这修堤之任,另外臣想求皇上个恩典,请皇上恩准。”
贾珍话说完,明显感觉到了周围气压突然降低,低眉顺眼之间眼角余光瞥到站在斜前方的五皇子眉头紧锁,心里哀叹,你皱个屁眉头,要不是因为你不动弹,我至于铤而走险么。
贾珍虽然不明白五皇子为什么不出手,但是,他已经知道这一次五皇子是不打算掺和一脚了,本来他和贾瑄的计划里,这五皇子能起到的作用绝对不小,可是如今这位不动弹,贾珍还真是没有把握了。
他不在意这场乱斗贾家受些损失,但是他能承受的最大损失也就是贾政这个这段时间代管水部的被判个玩忽职守,贾琼被斥责一二,贾家的人脉露出一部分过去没露出来的,再多了他就受不了了。
可如今五皇子不动弹,户部那边不给力,不能很明白的证明银子出了京城,他要是还按照原计划走,怕贾琼就得跟着贾政一起致仕回家了,李庭说不定也得被牵连降级,贾家所有的底牌也都得翻出来才行。
虽然贾珍有把握六皇子到头来也会损失一大堆的人,可是他却是不愿意如此的,六皇子到底是皇子,那是肖想过大位的人,人脉不是贾家能比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话,贾家人死光了也就是搞得六皇子一个元气大伤罢了,可是这种结局贾珍要不起,要是这样,他还不如直接上书请辞呢。
算计再三之后,贾珍还是决定铤而走险,让局面再乱一点儿,也让自己有一个莫名其妙又理直气壮的理由明着参与这件事情。
皇帝见贾珍出列,也是愣了愣,半晌暗自叹了口气,他倒是能够猜出贾珍一二分心思,虽然他并不是特别清楚贾家的实力,但是他却是知道,真的正面对抗贾家无论如何也是斗不过自己儿子的,贾珍这是要拿着自己的功名前程冒险保存贾家的实力。
“看样子自己是不得不动手了,自己老了,本来是不想在退位之前,再打压这个曾经很宠爱的儿子,没想到,他到底不明白自己的苦心,若是自己打太极的时候,他退一步,自然就没有事情了。
如今他把贾珍逼到这一步,贾珍到了河工任上,自然是要卯足了劲儿查个水落石出,贾家被逼到这地步,要是朕不先下手了断了这个事情,贾珍就是想保全朕的面子也不成了。”
这么想着,皇帝看了看已经恢复了冰山面孔的五皇子,心里叹口气,但愿这些孽子在老五登基之后能够死心吧,不然,总有一天他们是要知道,兄弟当皇帝和自己爹当皇帝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又看了贾珍一眼,皇帝方开口道:“君玉你虽然以前没有治过水,但是朕记得你在翰林院时的习作里倒是有关于治水的文章,也是言之有物,想来暂代这河道总督一职也是没什么不能的,有什么请求不防说说,朕看看要是没什么妨碍,一定答应。”
“爷虽然不是工程专业的,可是上辈子的数理化可是比这里高明多了,这辈子博览群书,这玩意儿还是懂一点的,只不过如今去却不是为了修堤了,这么短的时间,这堤神仙也是修不起来了。”
心里这么想着,贾珍面上却是一片恭敬,躬身回皇帝话道:“回皇上,臣想请皇上在户部、工部、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各派一个谨慎清廉之人,同臣一起前去清点如今河堤款项,同现在的治河官员交接账目。
另外将现有账目誊抄一份送回京师,免得耽误了这里大理寺查案,而且,这样一来,要是有什么银两不足的地方,臣才好开口。”
贾珍这话一出,五皇子眉头微微一动,又立马恢复,低着头时却是悄悄弯起了嘴角。
六皇子等人则是目瞪口呆之后,狠狠骂了一句“该死的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