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红楼奋斗生涯

正文 259 雨村被参薛蟠被牵出

    自从进了吏部,贾珍的日子就极为忙碌,吏部这个地方就是个火炉子,谁不小心都是会被烤熟的。大文学

    说起来吏部是六部之首,吏部尚书自然是风光无限,可是这个吏部尚书要做起来也是困难无限。

    各方势力要动作基本离不开两个地方,吏部和户部,一个管官一个管钱,自然是要紧的,尤其是如今,因为几位皇子的争夺,吏部里不知道多少龌龊,搞得贾珍头大不已。

    贾珍知道皇帝让他来就是不希望各位皇子栽随意安插自己的人了,而且说不定会故意整掉一部分人,所以一上手就开始梳理几位皇子这几年在吏部搞过的人事活动,这一梳理贾珍真是瞠目结舌。

    忠顺王爷和五皇子倒还罢了,忠顺王爷的人脉这几年都没有什么变化,全是当初静妃的哥哥,也就是忠顺王的舅舅给忠顺王爷留下的,估计皇上也是清楚得很了,自己不必费力。

    而五皇子,其人脉活动都是极高明的,基本都是有理有据,再者,估计他就是皇帝属意的那一个,想来皇帝也不会找他的事情。

    唯独六皇子的人让贾珍无语,六皇子文采风流,在文人中名望不错,另外又和七皇子交好,七皇子之母家世好,给了六皇子极大的助力,以至于如今朝堂上六皇子的人极多。

    如此一来,在吏部搞过的活动也就多的过分,贾珍乍一看之下,都开始怀疑原本吏部的众官员是不是觉得六皇子已经即位了。

    贾珍细细梳理一遍之后,就做了两手准备,先是把过去在六皇子的人事活动中出力极多的吏部人员列了个表,以后凡是这些人参与的人事活动,定是要查清楚了才好,免得稀里糊涂的做了六皇子的枪。

    再是将六皇子做的实在过分的一些人事活动搞清楚,有什么把柄的也找出来,万一皇上需要整治人,自己也好有个刀递给皇上,或者干脆替皇上挥一刀,作为纯臣,一定要有这个觉悟。

    当然,皇帝如果没这个意思,一定不要自己主动把刀递过去,聪明人做官要记住一句话: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皇帝果然是存了整治人的心思,贾珍到了吏部三个月,刚刚把各项事务都整治清楚了,自己想找的刀也都握在手里了,皇上就开始冲着六皇子的人发难了。

    六皇子有了当初贾珍主持春闱的经历,自然是知道贾珍这个人有多么干脆的,自从贾珍一接掌吏部,就开始想着该怎么把贾珍给整下来了,他知道拉拢不了,所以也不再费那个力气。

    可是六皇子发现贾珍这个人太难弄了,倒不是说贾珍真的像外面文人们替贾珍宣扬的那样,廉洁如水,而是贾珍这个人既得皇帝信任,又不招一般的官员忌讳。

    也就是说,贾珍只听皇帝的,但是一般官场上例行的官员常收的那些银子他也收,偏还让皇帝知道他收了这些银子,但是皇帝不觉得怎么样了,皇帝也知道非收不可,所以一般官员并不觉得贾珍不合群,并不排挤他。大文学

    自己要拿这些整治他只能找自己这一派的铁杆儿人物才行,别人不愿意帮着自己整治贾珍,而且这种弹劾的折子,还会让自己得罪大批的官员,因为自己只要这么弹劾贾珍,就等于把天下官员的遮羞布给摘了。

    另外,自己一党的中心人物,皇帝也是门儿清的,自己的人一出手,皇帝首先就站在自己对立面了,就不可能相信,说不定觉得贾珍受了委屈,更加宠信贾珍呢。

    贾珍自然知道六皇子在思量着找他自己的麻烦,不过贾珍也不在意,除非六皇子栽赃陷害,否则是找不出什么事儿的,可是,贾珍还真是不怕他栽赃陷害。

    为什么呢?因为贾珍的当官历程太特别了。

    在去西北之前,他的官职一直不是很高,除了贪污没什么事情可以栽赃他,因为他就主持不了什么大事,可是贪污,这也太磕碜了,六皇子要是白痴到那个份儿上,早就在皇宫里被生吞活剥了。

    而在西北军中的那几年,都是和郑书华在一起,要想把贾珍扳倒,就得先把郑书华扳倒,事实是,同时扳倒这两个人,还意味着你要同时扳倒长公主,谁敢?

    从西北回来以后,就更不用说了,贾珍就捧着明史没放下过,你栽赃他什么?篡改历史?

    所以贾珍很淡定,任由六皇子的人把自己的事情查了个底儿朝天,自己依旧该干什么干什么。

    六皇子最后实在是无可奈何了,让人查找了一圈贾家交往过的人家,找到了一个人,贾雨村,这个人是他们自己人,但是六皇子决定把他舍出去了,就为了给贾珍制造麻烦,让贾珍没功夫管自己的事情,反正知道贾雨村投靠了自己的人很少,不怕寒了底下人的心。

    六皇子的打算其实很好,贾雨村是王子腾推荐的,而王子腾会推荐贾雨村是因为贾政,贾政那里连着林如海,贾珍和林如海交好,这个,可以扯到贾珍身上,说是他也和贾雨村关系密切。

    贾雨村自从复官就没干好事,而且其中一件薛家的事情还和贾家很有关系,因为薛家现在还在贾家住着。

    六皇子觉得自己的计算很不错,弹劾贾雨村,然后把贾政王子腾拉进来,让贾珍为了贾政忙活,一点点把贾珍绕进去。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贾珍才不在乎贾雨村,也不在乎薛家,甚至不在乎贾政当不当官,反正贾政就是被牵连了也不至于砍头流放。

    贾珍自从听说贾雨村被弹劾,立马就明白这是冲着自己的了,立即暗地里拐了个弯儿让人给王子腾送信,也透了气给忠顺王,谁让王子腾靠上了忠顺王爷呢。

    因为六皇子弹劾贾雨村的第一步就是为了把王子腾拉出来,所以根本不用贾珍再做什么,王子腾知道了折子内容,立马就以为自己做了两党党争的炮灰了,很快活动起来。

    忠顺王一党也是强烈反扑,谁让王子腾投靠了他,还位高权重呢。大文学

    结果六皇子就悲催的发现,没等到绕到贾珍身上,自己这两党就已经陷入了掐架漩涡,欲罢不能了。

    这下子倒是皇帝省事了,借着两边掐架的功夫,对照着贾珍给他的吏部的各种证据,没几天就来了一次大清扫。

    贾政倒是不曾扯进去,因为六皇子发现根本顾不上贾珍了,光拉个贾政屁用没有,唯独贾雨村的事情牵扯太多,薛蟠的案子不可避免的被牵连了出来。

    王子腾虽然卷入了这场政治斗争,但是人根本不在京师,对于薛蟠的事情也是鞭长莫及,另外,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他能保住自己就不错了,哪里还有余力顾及薛蟠,便只好撒手不管。

    薛姨妈哭着求王夫人,想让贾政贾珠打着贾家的旗号帮忙活动一二,王夫人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便想让贾珠帮着活动一二,她是不敢和贾政说的。

    刚开口,贾珠就告诉她,这个事情根本就是两党党争引起的,谁插手谁就是找死,自己爹现在正求神拜佛巴望着事情不要牵连到自己身上呢,要是这个时候插手,别说救不出薛蟠,怕是自己爹也要搭上。

    不管夫妻再怎么不和,薛蟠终究是比不上丈夫重要的,王夫人立马闭嘴不言语了。

    可是薛姨妈那里,王夫人已经收了钱,自然是不愿意再退回去的,便对薛姨妈言语不详的应付着。

    薛姨妈自来论心机就不是这个姐姐的对手,再加上此时已经是方寸全无,倒是不曾看出什么来,但宝钗却是没有那么好糊弄。

    宝钗虽然只有十二岁,可是天生心思细腻深沉,再加上父亲早逝,帮着母亲管家多年,已经是很有几分见地了,一两次过后,就发现王夫人像是在虚与委蛇。

    细想想,贾珠的为人倒是个不长于说假话的,此时为了自己哥哥,也顾不得那些避讳,况且表兄妹之间,说几句话也无妨,就亲自找上贾珠打听自己哥哥的情况。

    贾珠自然也是看出来宝钗的来意,只是他生性端方正直,却是不肯和自己母亲一起诳人家孤儿寡母,自然是明说了自己帮不上忙,宝钗听了,一颗心都沉到谷底。

    宝钗从贾珠那里出来,只觉浑浑噩噩,全无主意,任她怎么厉害,也只是个闺阁弱质,怎么能管得了这种事情,如今自己舅舅姨母都是撒手不管,自己又能奈何。

    回到梨香院,见自己母亲又要到自己姨母那里去,宝钗不禁悲从中来,落下泪来,自己母女还在这里巴望着姨母帮忙,姨母却是还在算计自家那几个银钱,自己孤儿寡母,怎么就这般命苦。

    薛姨妈见一向沉稳大度的女儿这般,本就一团乱麻的心更是慌了神儿,抱着宝钗“儿啊”,“肉啊”的问了半天,等到宝钗说了缘由,薛姨妈如同五雷轰顶,立时就昏了过去。

    宝钗和一屋子丫鬟婆子哭喊了半天,又是掐人中,又是灌水,薛姨妈才醒过来,母女两个抱头痛哭一场,薛姨妈就要跑去问问自己姐姐,到底是个什么心思。

    宝钗此时也是全无心思了,自己哥哥已经是必死无疑,自家没了顶门立户的男人,皇商的名头也是被割了,自己也就不能再参加选秀,这些种种贾家都帮不上自己,自己家还要赔着小心做什么?

    自己姨母到如今竟是还为了那到手的几两银子欺瞒自己母女,想到这些,宝钗心里也是一股不甘不忿,竟是再不能像平日般四角周全,没有拦着自己母亲。

    薛姨妈一路扶着婆子的手,跌跌撞撞跑到王夫人院里,坐下就大哭起来,一行哭一行质问王夫人,为何到这种时候,还要欺瞒自己亲妹妹亲侄女。

    王夫人在没想到自己平日里没多少主意好拿捏的妹妹会来这么一下子,正不知道该怎么把薛姨妈哄住了,不惊动人的送回去,就听见外面丫头一声惊呼“老爷!”,把王夫人吓得险些丢了魂魄,到门前掀帘子一看,就见贾政甩袖子出了院子。

    原来,贾政正好下了衙,进内院换衣服,王夫人因为薛姨妈在这里大哭大闹,把人都遣出了院子,以至于外面也没个人守着,贾政进来就听到薛姨妈又哭又骂的声音,知道金钏儿进来看见才离开。

    宝钗在薛姨妈走了之后,自己又愣愣坐了半天,才慢慢回过神来,细想了想,如今舅舅姨母都是已经没有指望,倒是凤姐儿虽然没有出多少力,可是也没有虚与委蛇,自己哥哥在牢里没有吃苦头,多亏了贾琏打点,说不定可以再想想办法,把自己哥哥一条命保住。

    如今其他的都是虚的了,自己哥哥能保住性命才是要紧,要不然自家就要断子绝孙了。

    想到这些,宝钗方扶着莺儿的手,一路到王夫人这里来,进门就听见王夫人和薛姨妈吵得不可开交。

    宝钗听到自己姨母王夫人道:“妹妹说什么我骗你们孤儿寡母,不说咱们是亲姐妹,就说贾家是何等门第,我好歹也是贾府的二太太,何必骗你们,你们有什么可图的呢。

    那些银子,虽然到现在没能救出蟠儿,可是也是拿出去打点用了,怎么就说是我欺骗你们,至于珠儿的话,那不过是那个孩子实诚,觉得没能救出蟠儿就算是没办事,所以才说自己插不了手,哪里就是说我们什么没做了?”

    接着薛姨妈的声音道:“姐姐还知道我们是亲姐妹,竟是这般没有半点儿亲情!

    说什么给我们蟠儿打点用了,倒是敢问姐姐到哪里打点了?

    蟠儿在牢里的事情,都是凤哥儿让琏二爷打点的,其他的珠儿都说了他半点儿做不得,姐姐倒是说说,我给了姐姐的五万两银子都打点到哪里去了?”

    “妈妈,那五万银子打点到哪里了,珠大哥哥不都说了么,既然救不出来,我们就当孝敬姨妈了!

    至于哥哥的事情,我们另想别的办法,妈妈,我们先家去再说。”

    宝钗想着不管是凤姐儿还是王夫人,到底如今都是贾家人,自家还打算劳烦凤姐儿,也不好在这里闹的太不像,就进屋对薛姨妈道,只是到底心里不满,回头满含不甘的看了王夫人一眼。

    宝钗扶着薛姨妈回到梨香院,薛姨妈尚自哭个不住,宝钗劝慰道:“妈妈如今哭也是无用,倒是自己保重身体要紧,我们再想想,说不定能想出法子来。

    如今姨母那里是没有路子了,珠大哥说了自己插不上手,应该就是不会管了,倒是想想凤姐姐那里,能不能再使上些力。

    其实不管是找珠大哥哥还是找琏二哥哥,要想真的救哥哥,怕是要通过他们,请动了东府珍大爷才好,原本以为,珠大哥会过去找珍大爷,可是如今看,是指望不上了,倒是琏二哥那里,说不定有些指望。

    珠大哥那个人,做事没个还转,不知变通,我们托了他本就是下策,如今趁早不要指望他了,我们和凤姐姐说说,最好能直接求到东府去,不管花了多少银子,总是保住了哥哥是正经。”

    薛姨妈听了,方道:“我的儿啊,多亏了你还在,要不然妈都不知道要做什么好了,只是那府里一直都和我们不亲近,虽然平日里做事滴水不漏,看不出轻视的样子,可是,你也知道,那珍大爷平日很是看不上你哥哥行事,这如今。。。”

    宝钗道:“如今也只好死马当做活马医了,那府里珍大爷和瑄二爷都是不知生产的,妈妈也知道他们和这府里借银子的事情,想来如今府里是比不得往年了。

    可是如今贾蓉又娶了个郡主媳妇回来,多了个正经亲王府要来往,外带着亲王府那一堆亲戚,想来花销更大了,就算那府里两位爷平日里给人送礼都是不很讲究的,可是到底也要撑个脸面,咱们多花些银子,说不定就有转机。

    还有那边琼大爷,如今正是在刑部的,说不定就能用的到,他想来也只听珍大爷兄弟的,我们也和他通通气儿,要是各方面都使些力,说不定这杀头就成了流放了。

    只要能先保住了命,其他再慢慢来,就算是那时候东府里不肯再多掺和,等着舅舅从现在的麻烦里腾出手来,总是会帮帮哥哥的,不管用什么法子,总是能把哥哥救回来的。”

    宝钗心里也没底,只是如今这是她唯一能想到的了,本来指望贾珠找东府,可是如今也只好自己求上去了。

    薛姨妈此时也全无其他办法,听宝钗说的似是有理,就忙着去开箱子,道:“既这么着,我们就舍了脸面过去求求珍大爷,你哥哥都这样了,我还要这脸面干什么,只要能救出你哥哥,他要多少银子我都给他!”

    宝钗叹口气,道:“东府珍大爷兄弟两个都不是贪财的,家里现有的银子,怕是撑不起东府兄弟两个的眼,我们怕是得再凑些才好了。”

    薛姨妈此时已经将锁在箱子里的银票拿了出来,听见宝钗这样说,道:“若是一时实在凑不出,大不了,我们就把家里的庄子给他们,咱家庄子虽说不多,可是也值个六七万两银子,反正咱家也是指着铺子吃饭的。”

    宝钗听了,似是没别的法子,也只好点点头。</p>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