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三国干涉还辽
《天津条约》割占辽东半岛给日本的消息在随后的几天时间传遍了中国大江南北,激起国民们的强烈不满和抗议,跟李鸿章敌对的政客们已经开始攻击李鸿章卖国了。请记住我们的网址)(**小说 手打)
对此,李鸿章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反正他已经相信王辰浩的策略可以最终力挽狂澜,因此就不在乎这段时间的呼骂声了。
光绪皇帝于1894年12月30日这天在紫禁城对《天津条约》中英日三种文字合约文件分别用印,《天津条约》正式在清帝国国内具备法律效力。日本方面,陆奥宗光派人火速将条约文件送回东京交由日本天皇签字。
1895年1月4日,日本明治天皇在《天津条约》上签字,该条约正式在日本国内生效。
清日双方于1月9日在天津正式交换《天津条约》签字文件,宣布清日甲午战争结束。
李鸿章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准备,他跟周复、杨士骧和王辰浩等幕僚们商议过,不会把赌注都压在俄国人身上,因此趁着战争结束后立即要求各国列强解除对华武器禁运。
清日战争已经签字结束,各国列强没有理由再冻结清帝国的军火,于是纷纷命各自海关放行,搭载着大量武器装备和弹药的军火船迅速驶离各国海关踏上回国之路。其中购自美国和法国的军火速度最快,分别从马尼拉和法属越南出发,很快便运抵至天津大沽口。
辽东半岛威胁清帝国首都安全,清廷知李鸿章是缓兵之计,因此李鸿章依然是清帝国海陆军统帅,全国各地海陆军依然归他调遣。
全国各地勤王部队陆续进抵山海关、锦州、奉天一线,对外宣传是整编全国陆军,进行陆军改革。
列强们都知道清帝国陆军在甲午战争中被打得一败涂地,因此战后陆军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没有理由干涉。而日本方面虽然怀疑其用途,但却没有借口和证据,从而无法得到列强支持。
当然,此时日本方面已经没有精力去关注清帝国的陆军调动了,因为德法俄三国已经正式抱团照会日本,公开提出辽东主权问题,干涉日本对其占领。
1月16日,经过半个月的磋商,俄国公使库曼已经先后照会英、法、美、德、意、奥、比、葡、荷等国,就辽东半岛割让问题影响清帝国首都安全,进而影响各国在华利益为由发出抗议。
由于俄国拉拢了法国和德国,三国抱团后其强大的力量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抗衡他们。因此俄国的提议得到了除英国之外的所有列强国家的精神支持,英国虽然拒绝,但是选择了中立,因为英国实在不敢同时得罪三国。
这样一来,俄国取得了国际列强们的支持和默许,联合法国和德国一起向日本外务省提出备忘录。
俄国的备忘录称:“俄国皇帝陛下之新政府,兹查阅由日本国向中国所要求之讲和条件,对辽东半岛归日本所有一节,认为不仅将危及中国之首都安全,同时亦使朝鲜国之独立成为有名无实。上述情形将妨碍远东之持久和平。俄国政府为再次向日本国皇帝陛下之政府表示诚挚友谊,兹特劝告日本国政府须应确然放弃对辽东半岛之占领。”
德、法两国的备忘录也采取类似口吻。德国公使海靖还在宣读备忘录后,又发表了一段威胁性的谈话,说“同三国开战,对日本国乃是毫无希望之事。故认为贵国对此事件并非不能让步。”法国公使则称“日本海军覆灭,法国远东舰队和俄国舰队可轻易在东京湾登陆。顾日本国没有拒绝让步的能力!”
最后,三国要求日本归还辽东予中国,并限定在十五日之内答复,无疑等于最后通牒。
三国政府公开干涉日本还辽后,李鸿章立即游走三国公使馆,表示如果三国政府肯出兵威慑帮助清帝国收回辽东半岛,军费由清帝国方面负责。
三国政府见李鸿章愿意出钱,这个人情等于是白送给他们的,于是在外交上对日本提出“劝告”的同时,又在军事上向倭国施加压力,俄国命令停泊在日本各港口过冬的军舰,在二十四小时内做好随时起锚的准备。其远东舰队在东海黄海和日本海游弋示威;同时俄国调东西伯利亚的两万兵力集中海参崴待命,并实行“临时地区戒严令”。法国和德国的部分军舰也到朝鲜海峡附近抽热闹,制造紧张气氛。
德法俄三国对日本剑拔弩张,大有战争一触即发之势。
这一行动给了日本政府很大震动,它试图求援于英国,组织反干涉联盟,但英国见德法俄三国抱团实力强大的要命,因此不愿为此得罪俄德法三国,所以不予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看到外交交涉既无回旋余地,军事上又绝非三国对手。如果不接受三国“劝告”,迁延不决,而清帝国又在组织陆军可能反扑,就有可能落得辽东半岛既不能保,《天津条约》规定的承认日本占领朝鲜一事也泡汤了,最终换的狼狈处境。
日本仍然尽努力保住在条约所得。1月20日,日本提出只占领旅顺与大连两海港,加上一些赔款。但三国依然态度强硬,毫不退让。
日本并非真正意义上战胜清帝国,清帝国还有完整的北洋水师,加上日本黑田清隆内阁主和最终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占领。
1月22日,日本与三国达成初步协议。日本保留朝鲜归还辽东予中国,但清廷要付出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赔偿。
关于赔款数额,俄、德、法均认为,日本放弃辽东半岛,并非对中国让步,而是对三国的让步,所以日本国不能因此对中国提要求。当天,李鸿章严词拒绝赔偿。日本以开战相威胁,但李鸿章不惧,称各国海关扣押的清帝**火船已经陆续运回国内,不惧开战。
直到这时,日本方面方才知道他们被李鸿章耍了,因为现在德法俄三国已经介入干涉,再开战责任在他们三国而不在清帝国,因为三国肯定不允许爆发战争,李鸿章有恃无恐是以强硬无比。
陆奥宗光悔恨自己当初不该被利益冲昏了头脑,现在不但辽东半岛拱手还给了李鸿章,反而连赔款也没有了。
不该,毕竟李鸿章也不想真打起了,因此依然承认朝鲜归日本占领。
陆奥宗光权衡利弊,日本政府不得不最后决定完全接受三国的“劝告”,忍痛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占领。1月23日,日本驻三国公使将此决定分别通知各国政府。
当天,日本无条件撤离辽东,退回朝鲜。李鸿章电令奉天、锦州一线清军向前推进,收复失地。
公元1895年1月26日,农历甲午年最后一天,乙未年春节。日本第一军和第二军退回朝鲜,清军恢复鸭绿江防线,日军彻底离开中国本土,国朝上下一片欢腾。
对此,李鸿章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反正他已经相信王辰浩的策略可以最终力挽狂澜,因此就不在乎这段时间的呼骂声了。
光绪皇帝于1894年12月30日这天在紫禁城对《天津条约》中英日三种文字合约文件分别用印,《天津条约》正式在清帝国国内具备法律效力。日本方面,陆奥宗光派人火速将条约文件送回东京交由日本天皇签字。
1895年1月4日,日本明治天皇在《天津条约》上签字,该条约正式在日本国内生效。
清日双方于1月9日在天津正式交换《天津条约》签字文件,宣布清日甲午战争结束。
李鸿章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准备,他跟周复、杨士骧和王辰浩等幕僚们商议过,不会把赌注都压在俄国人身上,因此趁着战争结束后立即要求各国列强解除对华武器禁运。
清日战争已经签字结束,各国列强没有理由再冻结清帝国的军火,于是纷纷命各自海关放行,搭载着大量武器装备和弹药的军火船迅速驶离各国海关踏上回国之路。其中购自美国和法国的军火速度最快,分别从马尼拉和法属越南出发,很快便运抵至天津大沽口。
辽东半岛威胁清帝国首都安全,清廷知李鸿章是缓兵之计,因此李鸿章依然是清帝国海陆军统帅,全国各地海陆军依然归他调遣。
全国各地勤王部队陆续进抵山海关、锦州、奉天一线,对外宣传是整编全国陆军,进行陆军改革。
列强们都知道清帝国陆军在甲午战争中被打得一败涂地,因此战后陆军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没有理由干涉。而日本方面虽然怀疑其用途,但却没有借口和证据,从而无法得到列强支持。
当然,此时日本方面已经没有精力去关注清帝国的陆军调动了,因为德法俄三国已经正式抱团照会日本,公开提出辽东主权问题,干涉日本对其占领。
1月16日,经过半个月的磋商,俄国公使库曼已经先后照会英、法、美、德、意、奥、比、葡、荷等国,就辽东半岛割让问题影响清帝国首都安全,进而影响各国在华利益为由发出抗议。
由于俄国拉拢了法国和德国,三国抱团后其强大的力量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抗衡他们。因此俄国的提议得到了除英国之外的所有列强国家的精神支持,英国虽然拒绝,但是选择了中立,因为英国实在不敢同时得罪三国。
这样一来,俄国取得了国际列强们的支持和默许,联合法国和德国一起向日本外务省提出备忘录。
俄国的备忘录称:“俄国皇帝陛下之新政府,兹查阅由日本国向中国所要求之讲和条件,对辽东半岛归日本所有一节,认为不仅将危及中国之首都安全,同时亦使朝鲜国之独立成为有名无实。上述情形将妨碍远东之持久和平。俄国政府为再次向日本国皇帝陛下之政府表示诚挚友谊,兹特劝告日本国政府须应确然放弃对辽东半岛之占领。”
德、法两国的备忘录也采取类似口吻。德国公使海靖还在宣读备忘录后,又发表了一段威胁性的谈话,说“同三国开战,对日本国乃是毫无希望之事。故认为贵国对此事件并非不能让步。”法国公使则称“日本海军覆灭,法国远东舰队和俄国舰队可轻易在东京湾登陆。顾日本国没有拒绝让步的能力!”
最后,三国要求日本归还辽东予中国,并限定在十五日之内答复,无疑等于最后通牒。
三国政府公开干涉日本还辽后,李鸿章立即游走三国公使馆,表示如果三国政府肯出兵威慑帮助清帝国收回辽东半岛,军费由清帝国方面负责。
三国政府见李鸿章愿意出钱,这个人情等于是白送给他们的,于是在外交上对日本提出“劝告”的同时,又在军事上向倭国施加压力,俄国命令停泊在日本各港口过冬的军舰,在二十四小时内做好随时起锚的准备。其远东舰队在东海黄海和日本海游弋示威;同时俄国调东西伯利亚的两万兵力集中海参崴待命,并实行“临时地区戒严令”。法国和德国的部分军舰也到朝鲜海峡附近抽热闹,制造紧张气氛。
德法俄三国对日本剑拔弩张,大有战争一触即发之势。
这一行动给了日本政府很大震动,它试图求援于英国,组织反干涉联盟,但英国见德法俄三国抱团实力强大的要命,因此不愿为此得罪俄德法三国,所以不予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看到外交交涉既无回旋余地,军事上又绝非三国对手。如果不接受三国“劝告”,迁延不决,而清帝国又在组织陆军可能反扑,就有可能落得辽东半岛既不能保,《天津条约》规定的承认日本占领朝鲜一事也泡汤了,最终换的狼狈处境。
日本仍然尽努力保住在条约所得。1月20日,日本提出只占领旅顺与大连两海港,加上一些赔款。但三国依然态度强硬,毫不退让。
日本并非真正意义上战胜清帝国,清帝国还有完整的北洋水师,加上日本黑田清隆内阁主和最终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占领。
1月22日,日本与三国达成初步协议。日本保留朝鲜归还辽东予中国,但清廷要付出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赔偿。
关于赔款数额,俄、德、法均认为,日本放弃辽东半岛,并非对中国让步,而是对三国的让步,所以日本国不能因此对中国提要求。当天,李鸿章严词拒绝赔偿。日本以开战相威胁,但李鸿章不惧,称各国海关扣押的清帝**火船已经陆续运回国内,不惧开战。
直到这时,日本方面方才知道他们被李鸿章耍了,因为现在德法俄三国已经介入干涉,再开战责任在他们三国而不在清帝国,因为三国肯定不允许爆发战争,李鸿章有恃无恐是以强硬无比。
陆奥宗光悔恨自己当初不该被利益冲昏了头脑,现在不但辽东半岛拱手还给了李鸿章,反而连赔款也没有了。
不该,毕竟李鸿章也不想真打起了,因此依然承认朝鲜归日本占领。
陆奥宗光权衡利弊,日本政府不得不最后决定完全接受三国的“劝告”,忍痛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占领。1月23日,日本驻三国公使将此决定分别通知各国政府。
当天,日本无条件撤离辽东,退回朝鲜。李鸿章电令奉天、锦州一线清军向前推进,收复失地。
公元1895年1月26日,农历甲午年最后一天,乙未年春节。日本第一军和第二军退回朝鲜,清军恢复鸭绿江防线,日军彻底离开中国本土,国朝上下一片欢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