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圣手风流

第57章 一字之差,药效迥异

    很快,小方就拿着方子进入了总经理办公室,朱总接过,亲自递给了苏愈。虽然,他心底里不抱多大希望,但是真做起来,该有的态度还是要有的,要不然,还不如不向人请教呢。再说,这里也有张天泽的面子。

    那名档案室的负责人也在角落里坐下,与其他同事一起,都好奇打量苏愈。

    苏愈接过方子,仔细检查,没过片刻,就发现了问题,里面有一味中药,根据方药的功能,不是特别合适,配伍上也略有怪异,按理说,就不该用这味药!难道,方子是错了吗?仔细看看,其他的药都是相当精妙,贴切的,嗯,多半有可能是代代相传的时候搞错了吧!

    “如果不是这味药的话,那应该用什么药适合呢?……”苏愈摆弄着方子,沉吟着,忽然明白了过来,嘴角泛起一缕微笑。

    “怎么?小苏你看出问题在哪了?”张天泽略有几分兴奋地问道。人是他带来的,他自然希望苏愈能立马解决!在场的人中,对苏愈最有信心的,莫过于张天泽。

    大家也都期待地看着苏愈。每个人都想,难道这小伙子真的这么厉害?该不是瞎忽悠人吧?

    苏愈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我怀疑,这个方子是对方抄录的时候出了点小错,你们看,这里面写的是桃仁!”出示给对方,大家都凑了过来!

    “怎么?有问题吗?”朱总一愣。其他的人也都一头雾水。

    苏愈道:“当然有问题,我认为,这里应该是胡桃仁,而不是桃仁!”

    “有区别?不都是桃仁吗?”有人问道。

    苏愈一看,正是那个年轻女孩小方,就道:“当然有区别了,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的干燥成熟种子,味甘、苦,性平,有活血、祛瘀、润肠之功效,多用于闭经、痛经、腹部肿块、跌打损伤、肠燥便秘等症。胡桃仁则是胡桃科植物胡桃的干燥成熟种子,味甘性温,能温肾定喘、益肾、固精,多用于虚寒咳喘、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诸症。这是两种不同的中药材,虽然名字很相近,一般的人可能会混淆,以为是同一物,但其实不然。”

    “那你的意思是说,应该是胡桃仁,而不是桃仁?是对方方子传下来的时候少抄了一个字?”

    “极有可能!”苏愈说道。

    旁人也都有些相信了,毕竟,那个卖方子给朱总的败家子,可是个半吊子中医,虽然现在还在这一行混,但是,却早已没有他祖辈当年的名望!

    苏愈继续说道:“你们这个方子主要是用于补肾,壮阳,所以我认为应该是胡桃仁。另外,你们这个方子里面有几种药材的份量略微有些误差……”

    “哦,是哪几个?差多少?”朱总略有几分惊喜地问道,这时候,他其实已经非常相信苏愈了,至少,人家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以前找的那些所谓“专家”,可是弄半天都找不到症结所在的。

    苏愈笑道:“喏~,像这里面的淫羊藿、五味子、菟丝子、山萸肉,我认为都应该是20克,而不是12克,份量差一点,药效就差了许多了!另外,这个巴戟天要稍微少一点,10克就够了!金樱子改为15克,……”

    苏愈一边看,一边逐个给对方纠正其中的份量误差,倒不是说原本的古方有问题,估计还是换算的时候出了岔子!

    要知道,古代的度量单位跟我们现在是不一样的。古方用药分量,尤其是唐代以前的方剂,从数字看,和现在相差很大,这是由于古代度量衡制度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古称以黍、铢、两、斤计量,而无分名。到了晋代,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即以铢、分、两、斤计量)。及至宋代,遂立两、钱、分、厘、毫之目,即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钱,十钱为一两,以十累计,积十六两为一斤。元、明以至清代,沿用宋制,很少变量,故宋、明、清之方,凡言分者,是分厘之分,不同于晋代二钱半为一分之分。清代之称量称为库平,后来通用市称。

    古方容量,有斛、斗、升、合、勺之名,但其大小,历代亦多变易,考证亦有差异,例如李时珍认为“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古之一升,即今之二两。”同时明代人张景岳则认为“古之一两,为今之六钱,古之一升,为今之三合三勺。”

    根据我国国`务院的指示,从1979年1月1日起,全国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g”为单位的公制。兹附十六进制与公制计量单位换算率如下:1斤(16两)=0.5kg=500g,1市两=31.25g,1市钱=3.125g,1市分=0.3125g,1市厘=0.03125g。

    “小方,小方,快,拿笔来,将苏医生说的那些差错之处全部记下来!”朱总见苏愈说的越来越多,惊喜的同时,连忙让文员小方拿纸笔过来记录。

    苏愈笑笑,只好重新说一遍,至于为什么要这样改,他就不说了,一来,说了对方也不懂,二来,这也是不传之秘。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一眼看出这么多不合适之处的!这需要相当深厚的功底,非名家大医不可为。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斯坦门茨是一位著名的德国技术专家,一次美国福物公司的一台电机坏了,几经努力都没修好。于是他们请来了斯坦门茨。

    斯坦门茨检查之后,就在电机外壳划了一条线,说:“打开电机,记号处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毛病就好了。”人们将信将疑地照办了,果然成功。电机修好后,斯坦门茨向老板收取1万美元的报酬。老板说:“用粉笔划一道线就要1万美元,这也太贵了吧!”

    斯坦门茨言道:“用粉笔划一道线并不贵,只要1美元,但知道在哪里划线却要9999美元。”老板折服,照付了钱,并重金聘用了他。

    现在,苏愈在这里改进对方的古方,就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在场不少人,尤其是一些外行,还是一头雾水的,并不明白其中的玄妙,心里头也在嘀咕,这人是不是瞎诌啊?胡乱扯的吧?这医药无小事,万一这个方子吃出了问题,那可就问题大了!

    “你们如果不信的话,现在就按我改过的这个方子进行实验,绝对神效!”苏愈见有些人依旧将信将疑,就笑着说道。

    张天泽也在一旁作保,道:“老朱,苏愈可是济世堂的名医,台柱子,每天看诊,不知道多少人排队,还要事先预约,可是一方难求的!他说是这样,那就一定是这样!”言之凿凿。

    “赶快,拿去进行小试,测定成药里面的有效成分含量!”朱总当然相信啊,再说,就算失败了他也没损失,顶多跟以前一样,当即,大手一挥,意气风发,直觉告诉他,这次真的有戏了!

    一名技术人员就连忙接过方子,匆匆离去。

    随后,朱总便邀请苏愈和张天泽参观自己的厂子,参观完之后,又请他们去豪华大饭店里吃饭,基本上吃完饭,又稍微等了一下,液相色谱结果就出来了,以前始终不达标的有效成分,现在含量突然之间就涨了上去!

    朱总立马知道,事情基本上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是进行临床试验研究,报批,过审,放大生产,上市之类,但那基本上都与方子本身没关系了!

    “苏医生啊,神乎其技啊!”朱总是真心佩服,握着苏愈的手,久久不愿意松开。后来,又热情邀请苏愈,想要聘请他当药厂里的首席顾问。

    苏愈摆摆手,笑道:“我现在还在读书呢,这马上就要开学了,这个顾问的事情恐怕胜任不来,也没什么时间。”

    朱总就十分遗憾,说道:“那是,那是,现阶段自然要以学业为主!”心里头则暗暗惊骇,这苏愈可真是医学天才啊,这才高二而已呢,就已经如此厉害了,将来那还了得!看来,得多搞好关系,以后少不了要他照拂。说不定,此人将来能成为全国有名的专家教授,杏林国手!

    一个药厂,若是能跟一个知名的专家搭上关系,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将来的产品销售,那都是有天大的好处的!这位朱总在商言商,最喜欢的便是“抄底”,在对方未起之时,进行“投资”,因此,下定了决心,要跟苏愈拉好关系。这都是有长远眼光的商人,只有这样的人,生意才能做得越来越大!

    在若干年后,这位朱总成为了国内知名的豪商,公司也上了市,但是,无论是公众场合还是私底下聚会,都对苏愈恭敬有加,推崇备至,常常言道,他能有今天,苏神医的帮助,指点,功不可没!那个时候,苏愈早已名动全球,这位朱总以能和苏愈搭上关系为荣!当然,那都是后话,暂且不表。

    ……

    (求收藏、推荐票!看书的兄弟姐妹们,若还没有收藏的,麻烦动动手指,或者鼠标,将《圣手风流》加入您的书架,情节刚刚展开,会越写越好的!谢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