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打仗打的是钱 第四节 一枚金戒指
讲后面的故事前先问一个问题,如果在战乱的时期,你和一些人要押运一大批的金银财宝转移,这时候部队被打散了,上级主管部门也失去联系了,而敌兵也离的很近了,怎么办?是接着押运走去找组织呢,还是就地私分了一哄而散呢?
我想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因为没有几个人真正清楚自己的道德底线是什么样的?不到真的去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个有着什么样操守的人!
这也就是像包拯啊海瑞啊柳下惠啊等等吧,能一直千古留好名声的原因,人家是确实是做到了见财和见色都不起意,大多数的人,还是抵制不了诱惑的!
比如俺,有一次和一位土豪朋友去内蒙古,他们是去那边做生意,我是顺便搭车去游山逛水的,中途停车吃饭加油的时候,这朋友毫不避讳地当着我得面打开汽车后备厢,里面是用编织袋子装的整整一千万现金!他们是去买矿的,那地方的老百姓不认银行,认现金!
从见到这一千万,老实说,这一路上直到分手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起过杀人夺财的想法!或者是趁他们不备把车开走的想法也冒出来了,还想的很详细的,怎么骗他们都下车,怎么假装去厕所,怎么找借口回来开车等等吧,反正脑子里就是抑制不住的想得到那笔巨款。
当然,最后我只是想想而已,没真的去那么做。否则现在也就不能给各位讲故事了。这说明再真的面对诱惑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里不可能不起贪欲的!好了讲故事!
1946年3月以后,国共和谈之后的**军校,凡具有教员(军事教员、政治教员、文化教员)身份的干部,好像是当年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吧?一度向“薪金制”看齐,增加了某种“津贴”式的补贴。当然,受当年“平等”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员是不领这些钱的,就放在供给处主任那里。随他用在大家伙食补贴或用作什么。
1946年的7-8月间,内战的形势日趋紧张。尤其在8月的大同集宁战役晋察冀八路军战败之后,部队撤回张家口、宣化,许多熟悉的面孔看不见了。后来知道,大同集宁战役中,晋察冀八路军主力损失达两万多,所以回来后都急着补充兵员,补充武器装备。尽管上面没有说放弃,但晋察冀八路军撤退出张家口、宣化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当时冀察军校的政教主任杨浩名下有一些钱,军校供给处主任乔新松托人。将这些不断变毛了的钱——**发行的晋察冀边区银行钱币,在宣化街面上换了一枚金戒指。杨浩将这枚金戒指给了准备随冀察军区大队撤退的老乡彭夫人。因为他们当时已经有了一个女孩。让他们身边有这点值钱的物件,一旦需要时,拿出来给孩子换点“吃喝穿”什么的。
也有朋友指出这个 “在宣化街面上换金戒指”的分析,有点牵强。因为那个时候,是没有任何人再想要快变成废纸的晋察冀边币的。他的分析,是刘道生下令,将这些财宝中拿出极少又零碎的一部分,用作一些善后事宜的开支。比如,安置一些干部家属什么的。杨浩当时不过是赶上了这趟便车,经刘道生批准,同样是贺龙部队红军干部资历的乔新松,为杨浩换取了这枚金戒指,总之,是换了一枚金戒指的。
1946年8月国共内战全面爆发,晋察冀八路军大同集宁战败后,形势一天比一天紧张。尽管郭天民在怀来南线战场上取得小胜,形势缓解,但北线国民党绥远军一个偷袭,张家口危在旦夕,晋察冀军区领导不得不做出“主动”撤退,放弃张家口的决定。
张家口决定放弃,小城宣化自然就保不住了。郭天民指挥冀察军区的纵队主力在前线打仗,宣化这边,一切由刘道生当家作主,安排冀察军区的全面撤退。
当年,冀察军区的大队撤退,出宣化不渡河往南,而是沿铁路线直接走下花园、怀来,渡过洋河、桑干河的汇合处,便可进入平西根据地。因为国民党飞机的轰炸,这条铁路线上的火车早已经不通了,据说国民党那边的铁路线平民只通到昌平,军队可以到南口、青龙桥。冀察军区因为有大批伤员一起同行,所以配备了大批车辆,老旧的卡车和马车并行,其中还夹杂着跟着一起撤退的宣化市民的手推车。
正是在渡过这两条河流的汇合口、今天官厅水库的西边的时候,国民党飞机来轰炸了。
在傅作义给**的一封信中,曾用生动形象的记述,描绘了大同集宁战败的八路军悲惨的景象:“摆在战场的尸体,至少在两万人以上,我们流着眼泪,已经将他们掩埋了。你们在溃退途中,因恐惧**追击,竟至拼命奔逃,口鼻冒血倒身路边者比比皆是,这是一幅如何悲惨的图画。”
其实冀察军队在渡河中的被轰炸,景象更加凄惨,这完全是一场钢铁对人肉的屠杀。老同志对我讲,敌机的轰炸和机枪扫射,河面上根本无处可躲,只能干挨着。在敌机的轰炸中,水面上到处漂浮着人的尸体被炸后的碎块,河水都被染红了。
被炸毁的卡车、大车更是随处可见,阻挡着部队无法尽快渡河。给我讲述这次撤退经历的老人,当年是冀察军区总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渡河时被炸弹的气浪掀入到河中,险些遇难。时过半个世纪,她在讲述这件往事的时候,仍心有余悸,讲完后沉默了老半天。
冀察军区大队撤退,刘道生没有一起走,而是单独走,因为有随行的电台和要运送财宝,这批财宝就是前面说的那笔数目不可估量的财宝。经历了几次敌机轰炸和国名党军队的突然包抄,总算是最后在东灵山和小五台山之间,刘道生与损失惨重的冀察军区大队汇合在了一起。
沿山路再往南走,就是原冀察军区总医院所在的涿鹿县大河南,而从大河南向东南再走几里,就是冀察军区的原驻地涞水县李各庄,这里晋察冀军区正在紧急召开“涞源会议”。涞源会议召开的结果就是刘道生要带一批干部到冀东去,同时把那批从张家口带出来的财宝再转运到冀东去。
迄今为止,我知道刘道生带到冀东的干部班子,大都是冀察军区政治部的直管干部。比如有原一分区的干部钱丹辉、朱利、罗拉、彭澎,原平西的干部肖大鹏、王万声,原平北的干部王志廉等等。我举的这几个干部都是团级干部,营连以下的干部还有不少。其中,肖大鹏和王志廉都是红军干部。据说他们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带着看管财宝的教导队押运着财宝一起走的。这支东去的冀察队伍,应该在两三百人左右。
1947年的4-5月间,中央军委确定将冀东的冀热察军区脱离晋察冀,交给东北管理。当时在干部的管辖权和去留上,采取了比较灵活的态度,原晋察冀干部,许多人选择了回来,留在晋察冀。
这些两次押运着巨额财宝南下北上的人们回来了,当然不是空着手回来,是押运着财宝一起回来的。老战友们问起这段冀东之行,他们一直说;是跟着刘政委看地形去了。看看冀东的赤峰一带适不适合进行大部队的游击战争。查看后因为不适合,就回来了。
你们自己回来了,把刘政委扔在冀东不管了?谁信呀!
那枚金戒指的故事还没有完。王、肖、彭回到已经改名的察哈尔军区,把护送了一年的财物上交后,均证明自己两手空空,没有贪污一文钱。此外,杨浩、乔新松也要写证明材料,说明那枚金戒指的出处,不是贪污那批财宝中的一个。1948年晋察冀野战军“三查三整”中再次证明。那时,处在上升时期的**,真的是廉洁得很。
几百人要押送的财宝一年多的时间里,转移来转移去的走了几千里地,一分钱都没少!够奇迹的吧!更绝的就是用自己的津贴换的一枚戒指,还是送给了战友的夫人用了,自己没用,也得反复地写材料证明和公家的钱没有关系!
这就回到了最前面说的,换做是朋友你们,能不能做到守着大笔的钱财不沾一分呢?
当年的**干部很廉洁,周昆想贪污一一五师的军费,但也只贪了一半,送还了另一半:他也顾及到一一五师一万五千多人的吃饭问题。就是贪,也没有把事情做得太绝。
我想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因为没有几个人真正清楚自己的道德底线是什么样的?不到真的去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个有着什么样操守的人!
这也就是像包拯啊海瑞啊柳下惠啊等等吧,能一直千古留好名声的原因,人家是确实是做到了见财和见色都不起意,大多数的人,还是抵制不了诱惑的!
比如俺,有一次和一位土豪朋友去内蒙古,他们是去那边做生意,我是顺便搭车去游山逛水的,中途停车吃饭加油的时候,这朋友毫不避讳地当着我得面打开汽车后备厢,里面是用编织袋子装的整整一千万现金!他们是去买矿的,那地方的老百姓不认银行,认现金!
从见到这一千万,老实说,这一路上直到分手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起过杀人夺财的想法!或者是趁他们不备把车开走的想法也冒出来了,还想的很详细的,怎么骗他们都下车,怎么假装去厕所,怎么找借口回来开车等等吧,反正脑子里就是抑制不住的想得到那笔巨款。
当然,最后我只是想想而已,没真的去那么做。否则现在也就不能给各位讲故事了。这说明再真的面对诱惑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里不可能不起贪欲的!好了讲故事!
1946年3月以后,国共和谈之后的**军校,凡具有教员(军事教员、政治教员、文化教员)身份的干部,好像是当年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吧?一度向“薪金制”看齐,增加了某种“津贴”式的补贴。当然,受当年“平等”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员是不领这些钱的,就放在供给处主任那里。随他用在大家伙食补贴或用作什么。
1946年的7-8月间,内战的形势日趋紧张。尤其在8月的大同集宁战役晋察冀八路军战败之后,部队撤回张家口、宣化,许多熟悉的面孔看不见了。后来知道,大同集宁战役中,晋察冀八路军主力损失达两万多,所以回来后都急着补充兵员,补充武器装备。尽管上面没有说放弃,但晋察冀八路军撤退出张家口、宣化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当时冀察军校的政教主任杨浩名下有一些钱,军校供给处主任乔新松托人。将这些不断变毛了的钱——**发行的晋察冀边区银行钱币,在宣化街面上换了一枚金戒指。杨浩将这枚金戒指给了准备随冀察军区大队撤退的老乡彭夫人。因为他们当时已经有了一个女孩。让他们身边有这点值钱的物件,一旦需要时,拿出来给孩子换点“吃喝穿”什么的。
也有朋友指出这个 “在宣化街面上换金戒指”的分析,有点牵强。因为那个时候,是没有任何人再想要快变成废纸的晋察冀边币的。他的分析,是刘道生下令,将这些财宝中拿出极少又零碎的一部分,用作一些善后事宜的开支。比如,安置一些干部家属什么的。杨浩当时不过是赶上了这趟便车,经刘道生批准,同样是贺龙部队红军干部资历的乔新松,为杨浩换取了这枚金戒指,总之,是换了一枚金戒指的。
1946年8月国共内战全面爆发,晋察冀八路军大同集宁战败后,形势一天比一天紧张。尽管郭天民在怀来南线战场上取得小胜,形势缓解,但北线国民党绥远军一个偷袭,张家口危在旦夕,晋察冀军区领导不得不做出“主动”撤退,放弃张家口的决定。
张家口决定放弃,小城宣化自然就保不住了。郭天民指挥冀察军区的纵队主力在前线打仗,宣化这边,一切由刘道生当家作主,安排冀察军区的全面撤退。
当年,冀察军区的大队撤退,出宣化不渡河往南,而是沿铁路线直接走下花园、怀来,渡过洋河、桑干河的汇合处,便可进入平西根据地。因为国民党飞机的轰炸,这条铁路线上的火车早已经不通了,据说国民党那边的铁路线平民只通到昌平,军队可以到南口、青龙桥。冀察军区因为有大批伤员一起同行,所以配备了大批车辆,老旧的卡车和马车并行,其中还夹杂着跟着一起撤退的宣化市民的手推车。
正是在渡过这两条河流的汇合口、今天官厅水库的西边的时候,国民党飞机来轰炸了。
在傅作义给**的一封信中,曾用生动形象的记述,描绘了大同集宁战败的八路军悲惨的景象:“摆在战场的尸体,至少在两万人以上,我们流着眼泪,已经将他们掩埋了。你们在溃退途中,因恐惧**追击,竟至拼命奔逃,口鼻冒血倒身路边者比比皆是,这是一幅如何悲惨的图画。”
其实冀察军队在渡河中的被轰炸,景象更加凄惨,这完全是一场钢铁对人肉的屠杀。老同志对我讲,敌机的轰炸和机枪扫射,河面上根本无处可躲,只能干挨着。在敌机的轰炸中,水面上到处漂浮着人的尸体被炸后的碎块,河水都被染红了。
被炸毁的卡车、大车更是随处可见,阻挡着部队无法尽快渡河。给我讲述这次撤退经历的老人,当年是冀察军区总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渡河时被炸弹的气浪掀入到河中,险些遇难。时过半个世纪,她在讲述这件往事的时候,仍心有余悸,讲完后沉默了老半天。
冀察军区大队撤退,刘道生没有一起走,而是单独走,因为有随行的电台和要运送财宝,这批财宝就是前面说的那笔数目不可估量的财宝。经历了几次敌机轰炸和国名党军队的突然包抄,总算是最后在东灵山和小五台山之间,刘道生与损失惨重的冀察军区大队汇合在了一起。
沿山路再往南走,就是原冀察军区总医院所在的涿鹿县大河南,而从大河南向东南再走几里,就是冀察军区的原驻地涞水县李各庄,这里晋察冀军区正在紧急召开“涞源会议”。涞源会议召开的结果就是刘道生要带一批干部到冀东去,同时把那批从张家口带出来的财宝再转运到冀东去。
迄今为止,我知道刘道生带到冀东的干部班子,大都是冀察军区政治部的直管干部。比如有原一分区的干部钱丹辉、朱利、罗拉、彭澎,原平西的干部肖大鹏、王万声,原平北的干部王志廉等等。我举的这几个干部都是团级干部,营连以下的干部还有不少。其中,肖大鹏和王志廉都是红军干部。据说他们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带着看管财宝的教导队押运着财宝一起走的。这支东去的冀察队伍,应该在两三百人左右。
1947年的4-5月间,中央军委确定将冀东的冀热察军区脱离晋察冀,交给东北管理。当时在干部的管辖权和去留上,采取了比较灵活的态度,原晋察冀干部,许多人选择了回来,留在晋察冀。
这些两次押运着巨额财宝南下北上的人们回来了,当然不是空着手回来,是押运着财宝一起回来的。老战友们问起这段冀东之行,他们一直说;是跟着刘政委看地形去了。看看冀东的赤峰一带适不适合进行大部队的游击战争。查看后因为不适合,就回来了。
你们自己回来了,把刘政委扔在冀东不管了?谁信呀!
那枚金戒指的故事还没有完。王、肖、彭回到已经改名的察哈尔军区,把护送了一年的财物上交后,均证明自己两手空空,没有贪污一文钱。此外,杨浩、乔新松也要写证明材料,说明那枚金戒指的出处,不是贪污那批财宝中的一个。1948年晋察冀野战军“三查三整”中再次证明。那时,处在上升时期的**,真的是廉洁得很。
几百人要押送的财宝一年多的时间里,转移来转移去的走了几千里地,一分钱都没少!够奇迹的吧!更绝的就是用自己的津贴换的一枚戒指,还是送给了战友的夫人用了,自己没用,也得反复地写材料证明和公家的钱没有关系!
这就回到了最前面说的,换做是朋友你们,能不能做到守着大笔的钱财不沾一分呢?
当年的**干部很廉洁,周昆想贪污一一五师的军费,但也只贪了一半,送还了另一半:他也顾及到一一五师一万五千多人的吃饭问题。就是贪,也没有把事情做得太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