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述纷争篇
挞不也曾因荐磨古斯有旧恩,于是遣人招降磨古斯。磨古斯于是诈降。10月6日约降当天,磨古斯乘虚偷袭,耶律挞不也当场战死。阻卜各部落如乌古札、达里底、拔思母更是信心大振,纷纷响应,合兵进攻倒塌岭。8日,辽道宗下令诸路征兵。9日,郑家奴率兵火速增援倒塌岭。10日,辽道宗耶律洪基亲自驻跸藕丝淀。以耶律秃朵、撒八2人并为西北路行军都监,一定要把这次阻卜部叛乱镇压下去!11日,给乌古部3千良马。12日,阻卜辖底部劫掠辽国西路群牧。19日,乌古敌烈统军使萧朽哥奏捷。11月27日,南院大王耶律特末奏称:阻卜叛乱已平定。元祐9年(1094)1月,乌古札部投降。拔思母、达里底部继续造反。2月,拔思母部投降,达里底部继续造反。3月,达里底部投降…
视线转回宋朝国内:2月5日,亲政后的宋哲宗以提拔2个人开始了自己的‘绍圣绍述’之路:户部尚书李清臣被提拔为中书侍郎、兵部尚书邓温甫(曾因避讳高太皇太后之父高遵甫之故,改名邓温伯,现在又改回来了)被提拔为尚书右丞。而3月4日,尚书左仆射吕大防罢相。
14日,大事来了!皇帝亲政,国家照例举行恩科考试,各省考生云集京城,在殿试这一关上,他们遇到了一道改变历史进程的考题!
这道题之所以能出现,很大原因是因苏轼走了。如他不走,以他的资历、官职、文坛地位,考题必出他手。可惜,谁让他走了…
出题的这人很有来头,就是刚被提拔的李清臣!只以官方纪录来看。他绝不在苏轼之下,甚至有些地方还要超过。这人是神童,别人是7岁可作诗,他7岁时就写出了几千字的文章。与苏轼比较。三苏当年进京赶考。轰动一时,欧阳修说苏轼定会取代自己。成为下一代文坛领袖。可欧阳修还说过,李清臣的才华和苏轼同一级别。同样是进入馆阁,苏轼参加的是特试,李清臣和大家一起考。拿了 第 171 章 学识的表现。想当年二苏兄弟考馆阁就这么做过,为了成功率他们定下一正一反的策略,由苏轼演红脸。赞美仁宗抬高时政。苏辙反其道而行之,把仁宗骂了个狗血淋头,连带着韩琦等大臣也没跑了…事后怎样?苏辙啥事也没,这时都做到门下侍郎副宰相了!
第 171 章 , 第 171 章 里的一部分。为让自己理论更生动形象,苏辙接下来举了个例子:当年汉武帝对外开战、大修宫殿,把父祖两代积攒的国库都花光了。于是把盐、铁等国民命脉收归国有,弄得民不聊生,差点动乱。他儿子汉昭帝任用霍光,把苛政废除了,天下才重新安定…
言下之意,宋神宗就是汉武帝,同样对外开战、对内剥削、搞国家垄断,压榨民脂民膏,幸亏死得早。现在您登基,好比是汉昭帝,那么废除苛政是唯一出路。且您已这样做了…当然不管是不是高太皇太后的具体实施,都记在您的名下。现在盛世已来到,长达9年的内外平安,千万不要破坏它…
奏章到此结束,宋哲宗已气得说不出话来。一个人要有多大才华、怎样的胆魄,才能一次性否定两位政绩卓越、功在千秋的进取型皇帝呢?尤其是能逼着现任皇帝去否定、去更改、去补救自己父亲的“失德失政”
苏辙,这在文艺世界里一直保持着文雅温和形象的世外高人,在官场上完全是另一副截然相反的形象。在元祐时代的9年里,他是旧党里对敌人最凶狠、最彻底、最无情,尽一切可能打压的人。有两件事可证明:
第一件,蔡确被旧党围攻,贬过岭南,某天高太皇太后出宫,车驾行进中,突然从辆驮轿里传出一老妇人的喊声“太皇太后千岁,臣妾有表”这是蔡确的母亲明氏,她和高太皇太后有过一面之识,为救儿子,她冒险拦驾求情。这是宋朝前所没有的事,有宋一代善待士大夫,从不以文字之罪杀人,现在堂堂国家首相的母亲被逼到这份上,从情理上说,为了舆论上好看,也得饶蔡确一命了?
不!高太皇太后定要蔡确死!为达到这目的,她不惜**裸地说出真相,把之前公开定案的理由推翻。她说蔡确的罪不在那10首诗上,是他对国家利益有害!为了公义,他必须死!接着她问在场的顶级大佬:爱卿们,这事关系重大,你们怎么看?
当时在场的是刘挚、吕大防、苏辙。朔党党魁首先表态,刘挚一脸的不屑:这都是蔡家人看到吕惠卿贬职2年就换了地方,也想捡便宜。白日做梦,不必理会!
吕大防沉默…
苏辙发言,一句话就定性了“惠卿量移时,未有刑部三年之法”这句话说出去,高太皇太后脸皮微微发红。什么叫水平?既做了事,还不露痕迹,一切都推到法律上。蔡老夫人,不是我们不给你的儿子活路,此一时彼一时,他和吕惠卿没法比,法律变了!
哪像高太皇太后、刘挚那样穷凶极恶、剑拔弩张的?
第二件事,朔党独大时,是新党被打压得最狠的时候。得意中,吕大防、刘挚有点心里没底,私下商量了下,准备给新党一点甜头,稍微升点官,缓和下矛盾。上报后,高太皇太后也有点犹豫,也许之前真的太狠了?那就缓和点…
苏辙突然出现:停!都太不专业了,你们根本不懂什么是政治斗争“君子与小人势同冰炭,两处必争”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定要把批判进行到底!
有可能出现的历史拐点,就这样被苏辙掐断了…
回到当下,宋哲宗决心为了目标能顺利达成,忍住!他选择了继续沉默,他绝不想重演元祐年间那些大臣们隔着帘子和高太皇太后互吼的那一幕…
但他想静,苏辙却不想!第二封奏章紧接着就到了。
视线转回宋朝国内:2月5日,亲政后的宋哲宗以提拔2个人开始了自己的‘绍圣绍述’之路:户部尚书李清臣被提拔为中书侍郎、兵部尚书邓温甫(曾因避讳高太皇太后之父高遵甫之故,改名邓温伯,现在又改回来了)被提拔为尚书右丞。而3月4日,尚书左仆射吕大防罢相。
14日,大事来了!皇帝亲政,国家照例举行恩科考试,各省考生云集京城,在殿试这一关上,他们遇到了一道改变历史进程的考题!
这道题之所以能出现,很大原因是因苏轼走了。如他不走,以他的资历、官职、文坛地位,考题必出他手。可惜,谁让他走了…
出题的这人很有来头,就是刚被提拔的李清臣!只以官方纪录来看。他绝不在苏轼之下,甚至有些地方还要超过。这人是神童,别人是7岁可作诗,他7岁时就写出了几千字的文章。与苏轼比较。三苏当年进京赶考。轰动一时,欧阳修说苏轼定会取代自己。成为下一代文坛领袖。可欧阳修还说过,李清臣的才华和苏轼同一级别。同样是进入馆阁,苏轼参加的是特试,李清臣和大家一起考。拿了 第 171 章 学识的表现。想当年二苏兄弟考馆阁就这么做过,为了成功率他们定下一正一反的策略,由苏轼演红脸。赞美仁宗抬高时政。苏辙反其道而行之,把仁宗骂了个狗血淋头,连带着韩琦等大臣也没跑了…事后怎样?苏辙啥事也没,这时都做到门下侍郎副宰相了!
第 171 章 , 第 171 章 里的一部分。为让自己理论更生动形象,苏辙接下来举了个例子:当年汉武帝对外开战、大修宫殿,把父祖两代积攒的国库都花光了。于是把盐、铁等国民命脉收归国有,弄得民不聊生,差点动乱。他儿子汉昭帝任用霍光,把苛政废除了,天下才重新安定…
言下之意,宋神宗就是汉武帝,同样对外开战、对内剥削、搞国家垄断,压榨民脂民膏,幸亏死得早。现在您登基,好比是汉昭帝,那么废除苛政是唯一出路。且您已这样做了…当然不管是不是高太皇太后的具体实施,都记在您的名下。现在盛世已来到,长达9年的内外平安,千万不要破坏它…
奏章到此结束,宋哲宗已气得说不出话来。一个人要有多大才华、怎样的胆魄,才能一次性否定两位政绩卓越、功在千秋的进取型皇帝呢?尤其是能逼着现任皇帝去否定、去更改、去补救自己父亲的“失德失政”
苏辙,这在文艺世界里一直保持着文雅温和形象的世外高人,在官场上完全是另一副截然相反的形象。在元祐时代的9年里,他是旧党里对敌人最凶狠、最彻底、最无情,尽一切可能打压的人。有两件事可证明:
第一件,蔡确被旧党围攻,贬过岭南,某天高太皇太后出宫,车驾行进中,突然从辆驮轿里传出一老妇人的喊声“太皇太后千岁,臣妾有表”这是蔡确的母亲明氏,她和高太皇太后有过一面之识,为救儿子,她冒险拦驾求情。这是宋朝前所没有的事,有宋一代善待士大夫,从不以文字之罪杀人,现在堂堂国家首相的母亲被逼到这份上,从情理上说,为了舆论上好看,也得饶蔡确一命了?
不!高太皇太后定要蔡确死!为达到这目的,她不惜**裸地说出真相,把之前公开定案的理由推翻。她说蔡确的罪不在那10首诗上,是他对国家利益有害!为了公义,他必须死!接着她问在场的顶级大佬:爱卿们,这事关系重大,你们怎么看?
当时在场的是刘挚、吕大防、苏辙。朔党党魁首先表态,刘挚一脸的不屑:这都是蔡家人看到吕惠卿贬职2年就换了地方,也想捡便宜。白日做梦,不必理会!
吕大防沉默…
苏辙发言,一句话就定性了“惠卿量移时,未有刑部三年之法”这句话说出去,高太皇太后脸皮微微发红。什么叫水平?既做了事,还不露痕迹,一切都推到法律上。蔡老夫人,不是我们不给你的儿子活路,此一时彼一时,他和吕惠卿没法比,法律变了!
哪像高太皇太后、刘挚那样穷凶极恶、剑拔弩张的?
第二件事,朔党独大时,是新党被打压得最狠的时候。得意中,吕大防、刘挚有点心里没底,私下商量了下,准备给新党一点甜头,稍微升点官,缓和下矛盾。上报后,高太皇太后也有点犹豫,也许之前真的太狠了?那就缓和点…
苏辙突然出现:停!都太不专业了,你们根本不懂什么是政治斗争“君子与小人势同冰炭,两处必争”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定要把批判进行到底!
有可能出现的历史拐点,就这样被苏辙掐断了…
回到当下,宋哲宗决心为了目标能顺利达成,忍住!他选择了继续沉默,他绝不想重演元祐年间那些大臣们隔着帘子和高太皇太后互吼的那一幕…
但他想静,苏辙却不想!第二封奏章紧接着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