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戮
“你的意思是?”
吴零说完,想到对方的动作以及最近出现的事情,他好像听出了吴零话中的意思。
“既然杂草这么多的话,那么是不是需要清理一下呢?”吴零继续淡淡的说道。
这个想法让陆青一愣,他好像还真的没有想过这方面的事情,但是话说回来。如果可以将那些杂草全都扫除的话,那么对于他掌控玉兰来说是再好不过了。
但是,很快他就迟疑了一下:“只是虽然杂草很多,但是现在不只是有杂草,还有几块大石头呢,他们怎么办?”
吴零微微一笑,只是眼神中更加的冰冷:“石头?全都砸碎就是,又不算太过复杂!”
吴零突然的强势,让陆青微微一凝,他感受到吴零这话中的坚决了。但是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但是很快他就想了起来,现在吴零的身份并不比他低,甚至还在他之上,就算是拒绝的话,估计也不会起到太大的效果。
而且在他的心中,他何尝不想将那些大石头直接打碎。但是因为没有上面的吩咐,也没有足够的实力,虽然知道他们是不安定的因数,但是他却也没有办法出手。如果吴零真的出手的话,好像对他百利而无一害。
甚至在他的心中,还隐隐的期待起来,最好吴零可以跟对方同归于尽,这样他更是会高枕无忧。
当然,最后的念头他也只是随便想想,如果吴零到最后真的出什么事情的话。他肯定也会出手的。不为其他,以上面那些大佬对吴零的重视。如果对方有危险他不出手的话,那么到最后危险的肯定就是他了。
所以很快的收拾了心情。说道:“如果你决定这么做的话,那就按照你的决定,我这边会配合你的!”
吴零知道对方绝对不会拒绝,但是表面上还是微微一笑,说道:“好的,那就谢谢陆叔了!”
挂断电话,看着不远处的车来车往,吴零的嘴角扯出一个诡异的弧度:“教堂,看你们的了!”
没错。吴零之所以对李维出手,原因根本就不是因为李维得罪了他,他的目标一直都是教堂,而李维或者说整个李家都是他这一次的棋子罢了。
不要说吴零冷酷,这样的手段李家以前也经常做,他将别人看成棋子,自己也会成为棋子罢了。这个时间原本就是这么赤果果的,虽然进入了所谓的现代社会,但是整个社会追寻的一直都是赤果果的丛林法则。谁的实力强大,谁才能够决定一切。
一棵伟岸的大树,长在丛林中。它的顶端极力向上,以寻求最多的阳光雨露;它粗大的的枝干尽可能地占领着空间。以呼吸最新鲜的空气;它的根系极尽繁茂,以汲取大地最多的精华。然而,在大树旁边。几棵瘦弱的小树却在生存的边缘挣扎,它们枝干细脆。叶片已接近枯黄。
小树愤怒地盯着大树:“你已经足够强大,为什么还要限制我的生长?”大树漠然地看了它一眼。冷淡地说:“对于我来说,你的生长永远是个威胁,这就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是它最典型的特征。”
自然界中存在丛林法则是必然的。因为,整个自然界的生存资源在总数上是有限的,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自然就会出现有我没你、有你没我的竞争,实力不够的生物只好被淘汰,成为生物链上上一级生物口中餐。俗话“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就是对这一现象最通俗的描述。
春风将一棵草籽刮落在大树下,没几天,这棵种子就从泥土的缝隙中伸出幼嫩的小脸,羞涩地轻摇着身姿,张望着庞大的世界。一滴又一滴露水从大树的枝干上滴下,滋养着正在蓬勃生长的小草。草儿抬起头:“大树先生,谢谢您的帮助!”“哈哈哈哈……”大树浑厚的笑声在丛林中回荡:“别客气,丛林的法则似乎互相帮助的。你只管放心地长吧,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会尽我的一切力量帮助你的。”小草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它一次次地长高,一次次的倒下,终于长成一片嫩绿如茵的草坪。见此情景,一直没有作声的小树不解的问:“你疯了吗?为什么那么卖力地生长?”小草回答说:“我不能辜负大树先生的希望。”小树嗤之以鼻,摇头冷笑:“它很吝啬,你看他把我挤成这样,我都要无立足之地了。”“但为什么,它会这样如此不同地对我?”“因为你的存在不仅不会对它构成威胁,还会养护它脚下的土地,使它生存的土壤变得肥沃。”
丛林中,不仅仅只有血肉模糊的弱肉强食,互利互惠也是丛林法则的重要组成,和其他生物合作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鱼类和鸡类的群居可以壮声势,以避免出现被强者全体消灭的惨境;一只狼面对更强大的对手或许势单力薄,而一群狼则天下无敌,谁也惹不起。可见,互利互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是为了达到一种共赢的局面。
夜晚下了一场暴雨。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风住雨停了。大家惊讶的发现,大树的树干被折断了,庞大的身躯凌乱地躺在地上,而它旁边的小树却安然无恙地站在那儿。大树奇怪地问小树:“这么大的风你怎么会没事?我如此强大都不能幸免遇难,而弱小的你却能逃过一劫。”小树说:“正是你的高大招致了你的毁灭,难道你忘了‘树大招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古训了吗?”
这也是丛林法则,丛林中的强弱位置不可能永远不变。你只有抓住一切机会,磨练意志,锻炼身体。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丛林法则是一个社会学政治学概念,指的是在法治不健全的社会。专.制生活,人际关系个人和组织关系都遵循弱肉强食的规则。武力成为决定命运、决定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力量。
角逐天下,惟强者为尊。在社会丛林中,只有竞争做强者,才能任意发挥,才不至于被人践踏。
武王伐纣后立周,不仅占居了商朝的原有领土,还挥师征服了周边的许多小国。为了牢固地控制这大片领土,武王把土地分封给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让他们在自己的领土上建立诸侯国。一方面守护着周王朝的安全,另一方面,各诸侯国君还必须向周王进贡。诸侯中如有不服者,都要受到严酷的惩罚,周王室为此还建立了专门的惩治机构。
还有,美国攻打伊拉克,没有什么道理,只是因为它强大,就可以说找大规模杀伤武器。也可以说是解放伊拉克实现民.主。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科技含量极高的“铁拳”肆意地砸向近乎无助的伊拉克,就像非洲草原上凶猛的豹子戏弄羚羊一样。这不禁让人想起巴顿将军的名言:“战争是人类最壮观的竞赛!”在竞赛中,人可以为所欲为。在战斗中,强者胜。弱者亡。
可是,想做强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因时、因势、因事。把握机会奋力抗争,才能争得强者之位。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然而。秦之灭六国统一天下,并不是单凭兵力上的优势取得的,而是和当时的整体形势、民心所向、一直以来的准备、秦国的实力、秦王嬴政的策略等都是分不开的。这一切都是秦为争霸天下所做的准备,都是秦争霸天下的必要条件。正是因为这些,东方六国才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秦才得以统一天下。
然而,“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夺得天下的霸主们想长久的维持领先地位也非易事。犬戎杀周幽王于骊山之后,周王室日益衰败,周平王被迫迁都洛邑。诸侯国中的强者群起逐鹿,吞并弱小国家。扩充自己的版图,建立自己的庞大势力,也求能争得天下。面对如此危局,周平王似乎并没有什么高招,只是甘心情愿地任人宰割。结果,新一轮的霸主又独霸天下。
相比周平王,秦始皇在这一点上就英明得多,他为巩固霸主地位,采取了一系列非常之措施,使得他当政期间,虽达不到四海升平,倒也安稳了12年。
回望失去霸主地位的“英雄”们所作所为,似乎也不难得出他们失利的原因:
主观上:过于执著于自己的优势,往往把落后的追赶者作为自己的参照物,以至于失去了向前超越的动力。
客观上:凡有野心者,都有取之天下之意,并且都在暗中不断地蓄势,一旦有了机会谁都不会手下留情的。
难怪宋太祖会说:“不须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别忘了:小心驶得万年船。
很显然,被领先者打压的滋味很不好受,所以,弱者经常会采取结盟的方法,让自己好过一些。
蒙.古刚刚统一的时候,由于势单力孤,饱受金国的欺辱和压迫,于是,成吉思汗就定下联宋攻金的策略,和宋结盟让蒙.古国受益匪浅,不但压制了金的嚣张气焰,还使自己不断强大起来。
经济学家钟朋荣的《“小狗经济”有优势》一文也很好地说明了,当你实力不足够和强大的对手对抗的时候,采取结盟不失为明智、智慧之举。在文中他先举出了在非洲大草原上经常会出现的场景:几条小狼狗,一个负责骚扰,一个负责赶,一个负责扑,居然能吃掉一匹大斑马。
然后他总结道:“三条小狗吃掉一匹大斑马的秘诀是分工明确,合作紧密。正因为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决不动摇,才产生了分工的优势,产生了合作的能量。在经济工作中,许多经济活动也是采取这种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的。我把这种经济活动称为小狗经济。”
在温.州经济发展中,有很多这样的“小狗经济”。比如说温.州的鞋。成品鞋多半不是由一家生产出来的,而是由许多与鞋子有关的厂家——生产鞋底的。生产鞋面的,负责上胶的。他们通过合作——生产出成品鞋的。这些厂家,单凭任何一只“小狗”,都会因为不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和技术优势,而无法独占市场,但是,通过这样的联合之后,“小狗经济”就有了对抗“大斑马
”的优势,这也是温.州经济如此活跃原因所在。
不过,虽然合作会很有效。但也不能丧失理智。
宝洁公司的“汰渍”洗衣粉与联合利华的“奥妙”洗衣粉是同一档次的竞争对手,因为双方都是知名的国际品牌,价位上也明显高于国内品牌,刚开始也算是和平共处,共享华国大陆高价位洗衣粉市场。但是好景不长,随着雕牌、奇强等洗衣粉的逐渐发展,1999年汰渍与奥妙都不能坐视不理了,于是,竞相降价。昔日的和平转瞬烟消云散。
由于外资企业产品的高成本,汰渍开始“想念”以前的黄金时期了,因为昔日的和平给双方都带来了较高的利益,于是。汰渍决定不但不再降价,还立即将汰渍提价,并希望借此市场行动向奥妙发出停止战信号。以达到双方继续在中高价位洗衣粉上和平共处的目的。可惜奥妙有自己的清醒认识,继续将价位格拉到2001年的中价位。其结果可想而知:汰渍损失惨重,销量创历史最低。奥妙却捡了个大便宜,稳坐中价位洗衣粉的领导地位。后来汰渍终于从挫折中缓过神来,在2002年把价格降得比奥妙还要低。
在这一案例中,奥妙和汰渍,虽然二者以前有过合作,但是不可能永远合作;当有利益冲突的时候,竞争是必然的,幻想“和平”就是幼稚的表现了。其实,“奥妙”和“汰渍”的殊死相争才是正常的现象。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是美国人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奉行的价值准则,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当然也包括华国,尽管它与华国传统价值观相左。因为华国传统的“财帛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价值观,不是很符合丛林法则。
有两句话说得好,“落后就要挨打”。“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把弱肉强食视作是天经地义”,所以,任何弱小都不应该自暴自弃,那样的话也就只有备受强者蹂躏的份儿了。
其实,弱小者也确实不该放弃自己和强者的差距,因为强弱只是在某种具体环境中产生的,如果环境变了,事态还不知道怎样发展呢,没听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吗?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说明环境不同、优劣立判的。
小路边上生长着“狗皮扒子”。这种草在“车碾人踩马复踏”的小路边上,总是成片成片地顽强地的生长着,并且经常侵占到不太宽的小路中央来。某日,有人见此草竟有如此顽强生命力,就突发奇想,将这种草移植到家中,在家中造一块小草坪,还经常给它浇水施肥。
一段时间后,小草坪中长出了许多杂草。此人就采用人工拔除杂草的办法保持这片草坪的“纯净”。可是杂草长得太快,最后只好放弃之不顾。
半年以后,这片原本应该长满“狗皮扒子”的“草坪”,竟然成了一片“百草园”,其中竟然“狗皮扒子”都没有了。
为什么在恶劣的环境下,“狗皮扒子”能够生长得很好,而在精心呵护之下,却反而生存不下去呢?原来这“狗皮扒子”特别耐“践踏”,在小路边不断受到“践踏”的环境中,其他杂草不能承受,不能生存,那里反而成了“狗皮扒子”的“天堂”。换一个相对优越的环境,其他杂草没了限制,就会没有机会疯长,天性要贴着地面生长的“狗皮扒子”则失去了竞争力,渐渐被杂草覆盖,直至失去生存的“权利”。
人们常说,市场竞争就是优胜劣汰。但是仔细想想,什么是“优”,什么是“劣”?这个似乎很明显的问题实在是难以回答的。因为。优势与劣势,是与环境条件相关的。
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不必怀疑这一点。前微软华国公司总经理吴士宏说:“华国有太多的优秀人才,许许多多平凡人的一生中都充满了突转、发现和奇遇。有着许多埋藏在每个人心底的动听的、抑或是悲惨的故事。很多人天份很好,可能是这与我相似或者更艰难的经历,有些可能也会随机遇慢慢地浮出水面,找自己在社会上的一个显眼或不显眼的舞台。可是许多人在未找到这样一个聚焦点之前,永远只能是藏龙卧虎。”
所以,即便是弱者,也要坚信戴高乐的那句名言——谁说败局已定?只要不打到最后一刻,我们仍有成为强者的可能——
“我们确实打了败仗,我们已经被敌人陆、空军的机械化部队所困。我们之所以落败。不仅因为德军的人数众多,更其重要的是他们的飞机、坦克和战略。正是敌人的飞机、坦克和战略使我们的将领们惊慌失措,以至出此下策。
“但是难道败局已定,胜利已经无望?不,不能这样说。
“请相信我的话,因为我对自己所说的话完全有把握。我要告诉你们,法兰西并未落败,总有一天我们会用目前战胜我们的同样手段使自己转败为胜。”
这是戴高乐将军在法军遭受重大挫折时发表的广播演讲中的一部分内容。此处摘录这段文字,不过是想说明:只要信念还在。强弱势是可以逆转的。
但是,有一点是绝对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千万不能为了成为强者,而盲目扩张。尤其在企业经营中。盲目地扩张往往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创伤。
德.州仪器是美国数一数二的仪器制造商。看到ibm、苹果等企业因为制造电脑而大赚其钱,也投入巨资企图进入这个新兴领域分一杯羮。但是,在仪器制造领域做得好并不代表就会制造电脑。德州仪器的电脑公司表现很差,结果在损失了十几亿美元之后狼狈退出电脑领域。
可见。商业运作要讲究实力和策略,企业不能光凭勇气任意而为。一切决定必须在公司本身能力范围内做出,否则,轻者会负债压身,重者会落得破产而终的下场。
人们总是在讲国际社会的丛林法则,什么是丛林法则?其实也没什么高深的理论,你只要看看“动物世界”这个节目就全都明白了。在非洲大草原上,虽说动物的种类繁多,但只有两大类,一类是食草的,一类是食肉的,食肉动物处于食物链的顶端,食草动物处于中间。这两种动物哪一种过的更安逸更舒适呢?显然是食肉动物,狮子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睡觉休息,用于捕猎的时间很少,因为肉类的营养丰富,热量高,吃一顿能顶好几天。而那些食草动物,特别是那些体型大一些的,则是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进食,否则就满足不了身体的需要。食草动物辛辛苦苦吃了半天,好不容易长了一点肉,最后弄不好还是成了狮子、猎豹、鬣狗的盘中餐了。这就是丛林法则中最基本的一点:弱肉强食。但在食肉动物之间还有另外一套规则,就是划分势力范围,依体型的大小、在群体中的地位来决定进食的顺序。在食肉动物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为消灭潜在的对手,为提升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进而获得优先进食的权力也会发生争斗,但这种争斗与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矛盾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狮子再强壮,它也不会去主动攻击鬣狗,除非鬣狗对它产生了重大威胁。因为鬣狗也有利齿,它有自卫的能力,如果为了解决一顿午饭而冒受伤的危险,成本就太高了。
在非洲大草原上,虽说动物的种类繁多,但只有两大类,一类是食草的,一类是食肉的,食肉动物处于食物链的顶端,食草动物处于中间。
这两种动物哪一种过的更安逸更舒适呢?显然是食肉动物,狮子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睡觉休息,用于捕猎的时间很少,因为肉类的营养丰富,热量高。吃一顿能顶好几天。而那些食草动物,特别是那些体型大一些的。则是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进食,否则就满足不了身体的需要。
食草动物辛辛苦苦吃了半天。好不容易长了一点肉,最后弄不好还是成了狮子、猎豹、鬣狗的盘中餐了。这就是丛林法则中最基本的一点:弱肉强食。但在食肉动物之间还有另外一套规则,就是划分势力范围,依体型的大小、在群体中的地位来决定进食的顺序。在食肉动物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为消灭潜在的对手,为提升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进而获得优先进食的权力也会发生争斗,但这种争斗与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矛盾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狮子再强壮,它也不会去主动攻击鬣狗,除非鬣狗对它产生了重大威胁。因为鬣狗也有利齿。它有自卫的能力,如果为了解决一顿午饭而冒受伤的危险,成本就太高了。
上帝把两群羊放在草原上,一群在东,一群在西。上帝还给羊群找了两种天敌,一种是狮子,一种是狼。上帝对羊群说:“如果你们要狼,就给一只,任它随意咬你们。如果你们要狮子。就给两头,你们可以在两头狮子中任选一头,还可以随时更换。”
东边那群羊想,狮子比狼凶猛得多。还是要狼吧。于是,它们就要了一只狼。西边那群羊想,狮子虽然比狼凶猛得多。但我们有选择权,还是要狮子吧。于是。它们就要了两头狮子。
那只狼进了东边的羊群后,就开始吃羊。狼身体小。食量也小,一只羊够它吃几天了。这样羊群几天才被追杀一次。西边那群羊挑选了一头狮子,另一头则留在上帝那里。这头狮子进入羊群后,也开始吃羊。狮子不但比狼凶猛,而且食量惊人,每天都要吃一只羊。这样羊群就天天都要被追杀,惊恐万状。羊群赶紧请上帝换一头狮子。不料,上帝保管的那头狮子一直没有吃东西,正饥饿难耐,它扑进羊群,比前面那头狮子咬得更疯狂。羊群一天到晚只是逃命,连草都快吃不成了。
东边的羊群庆幸自己选对了天敌,又嘲笑西边的羊群没有眼光。西边的羊群非常后悔,向上帝大倒苦水,要求更换天敌,改要一只狼。上帝说:“天敌一旦确定,就不能更改,必须世代相随,你们唯一的权利是在两头狮子中选择。”
西边的羊群只好把两头狮子不断更换。可两头狮子同样凶残,换哪一头都比东边的羊群悲惨得多,它们索性不换了,让一头狮子吃得膘肥体壮,另一头狮子则饿得精瘦。眼看那头瘦狮子快要饿死了,羊群才请上帝换一头。
这头瘦狮子经过长时间的饥饿后,慢慢悟出了一个道理:自己虽然凶猛异常,一百只羊都不是对手,可是自己的命运是操纵在羊群手里的。羊群随时可以把自己送回上帝那里,让自己饱受饥饿的煎熬,甚至有可能饿死。想通这个道理后,瘦狮子就对羊群特别客气,只吃死羊和病羊,凡是健康的羊它都不吃了。羊群喜出望外,有几只小羊提议干脆固定要瘦狮子,不要那头肥狮子了。一只老公羊提醒说:“瘦狮子是怕我们送它回上帝那里挨饿,才对我们这么好。万一肥狮子饿死了,我们没有了选择的余地,瘦狮子很快就会恢复凶残的本性。”羊群觉得老羊说得有理,为了不让另一头狮子饿死,它们赶紧把它换回来。
原先膘肥体壮的那头狮子,已经饿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了,并且也懂得了自己的命运是操纵在羊群手里的道理。为了能在草原上待久一点,它竟百般讨好起羊群来。为羊群寻找水源和草场,甚至为了保护羊群不被前来骚扰东边的那头狼吃掉,去恐吓威胁殴打东边的狼。而那头被送交给上帝的狮子,则难过得流下了眼泪。
西边的羊群在经历了重重磨难后,终于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东边的那群羊的处境却越来越悲惨了,那只狼因为没有竞争对手,羊群又无法更换它,它就胡作非为,每天都要咬死几十只羊,这只狼早已不吃羊肉了,它只喝羊心里的血。它还不准羊叫,哪只叫就立刻咬死哪只。更可恨的是。那匹狼为了不让它肯定打不过的西边那头狮子来寻它的晦气,竟定时向西边的狮子提供从东边羊群里精挑细选出来的肥羊。讨好从来吃不到活羊的狮子。东边的羊群只能在心中哀叹:“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要两头狮子。”
这只是动物之间的关系。其实在整个国际之中也何尝不是如此。
国际社会与非洲草原没什么两样,国际斗争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我有和平愿望,说和平发展是人类共同愿望,但人类战争从原始社会就开始了。所以不能一厢情愿地想问题,愿望归愿望,解决问题还是要现实些我们生活得比以前要好,但我们不希望看到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在西方国家制定的对他们有利的国际经贸规则下。我们辛辛苦苦劳作了半天的血汗钱被别人轻而易举的拿了去世界上为争夺各种资源的斗争已日趋白热化,你不能总是猫在家里没完没了的韬光养晦,华国如果不能尽快平等的参与国际资源分配,恐怕是你薪也卧了,胆也尝了,到头来还是两手纂空拳。
实力不够,等实力强了再争霸也不晚,如果当初日本人也是这么想,那日本恐怕还不如华国呢。美国可能不会给华国充裕时间让华国在渐进式改革中崛起。为什么?你现在是最弱的时期。谁都明白你渐进的结果是什么。邓.小.平说的韬光养晦,这话也都翻成英文了,人家也不是不知道霸权国家目的是要把华国国内的资源掏光,然后叫你后悔。还是在2001年的时候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美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上说:他过去经商时得到的经验是。在对手还没有崛起的时候,打倒他所用的力气最小。我们应该明白这一点,时不我待。华国要想更好的发展,就得尽快挤到“食肉动物”的行列里去。
而最明显的其实就是当初几十年的冷战时代。
冷战是西方精英主义者的“底线反弹”。是西方以扩军备战方式为名,行内部思想整肃和认识统一之实。以挽救西方基于丛林法则的精英主义制度。
冷战在表面上表现为东西方关系,而后冷战在实质上是南北关系。冷战在表面上被安排为发展权和优先权的争夺,而后冷战是对世界上多数人口生存权的威胁。冷战被西方刻意包装为意识形态分歧,而后冷战则是基于西方追求排他性的资源分配地位所引发的深刻矛盾。冷战根据西方的说法是以和平的制度竞赛收场,而后冷战根据美国的安排,越来越指向核战争和种族灭绝,按美国最著名策士亨庭顿的说法是“文明冲突”。
总而言之,冷战是西方白人民兵在守势下的“以攻代守”,而后冷战则是结束守势转为彻底的攻势,经济全球化就是服务于把丛林法则从一国推广到全球尺度,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利益金字塔,目的在于把处于边缘生存状态上世界绝大多数人口,再把他们向毁灭的悬崖推进一步。
冷战是西方白人种族主义者蓄意发动的“攘外以安其内”的内部思想清洗运动,其目标有三个:压制和清洗西方社会内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怀疑和否定思潮,对外推销并协助确立以现代化和民主为意识形态标志的精英主义;以资源和经济军事方面的优势拖苏东集团进入常规军备竞赛增加其经济困难;扶持一些没有普遍意义的发展典型如四小龙最终促使华国的精英主义者进行改革开放,华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使世界同类产品价格的竞争性下降,有利于西方垄断利润得以顺利实现,使得西方顺利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巨额垄断利润的交换和输入机制。
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苏联曾经有足够的意愿和实力对西方构成过严重威胁,现实中对西方社会制度的严重威胁,来自西方内部知识精英和民众对西方基本社会制度的深刻反省。西方以外在威胁为借口,营造战争恐怖,并以此为手段梳理精英和民众思想,西方在外部进行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只是为了服务于内部思想整肃的需要。
美国和西方主导冷战的产生,具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追求打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并把苏联拖入军备竞赛之中去;二是在国内以战争恐怖对待因反省大战已经达到怀疑西方根本制度的知识精英。前一个目标是表,后一个目标是里,因为苏联始终没有发展起足以威胁西方社会的军事力量,也没有适当证据表面苏联有威胁西方的足够意愿;但是西方社会内部的精英和民众阶层,对西方精英主义制度的普遍怀疑和深刻反省,却足以导致西方社会根本制度的崩溃和颠覆。这两个目的一是对内一是对外,对内目标居于主要地位,按照毛.泽.东在1946年的说法,目的是“进攻美国人民”;对外需要完成的任务是需要树立垄断资本的国际优势地位,这两个目标都是为了维持西方资本家对整个世界(包括国内与国外)的统治地位。
由于对西方根本制度被抛弃的深刻担心,西方精英主义者产生强烈的“底线反弹”情绪,使用了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来挽救资本主义制度。马歇尔计划就极极端地违背了美国的极端现世主义原则,扶持竞争者的根本目的在于挽救垂死的资本主义制度;而扩军备战与麦卡锡清洗的目的,同样在于以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为理由,来执行清除思想上的反对派之实。
1919年3月,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一份秘密备忘录中写道“在反对战前形势的工人中间,存在着一种不仅是不满,而且是愤怒和反抗的强烈意识。所有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秩序都受到欧洲各地广大人民的怀疑。”而到1931年的大萧条时期,这种情绪更加高涨,汤因比指出“1931年这一年因一显著特征而不同于‘战后’前几年,也不同于‘战前’前几年。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到了1945年二战之后,这种反思有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种高度因为苏联的巨大威望而更加放大。即便是最最自私的美国白人种族主义者也看到问题的严重性,破天荒地对欧洲竞争者进行输血治疗。而欧洲虚弱正是美国培植的德国法西斯的功劳和最初追求的效果,由于这种良好效果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对西方根本制度的深刻反省,使得美国再也无法无动于衷---因为欧洲精英主义制度面临瓦解的危险。这种危险迫使美国资本家阶层不得不进行“马歇尔计划”,目的是要拯救资本主义制度出水火。
同时,西方进行思想清洗也是非常积极的,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后,思想清洗最典型地表现在美国法西斯的“麦卡锡清洗”和德国法西斯两次对.gcd.进行的大屠杀上。由于西方的雇佣制度所提供的特殊便利,麦卡锡清洗虽然在表面上不如德国纳粹那么血腥,但是在思想清洗效果上更为成功和彻底。
吴零说完,想到对方的动作以及最近出现的事情,他好像听出了吴零话中的意思。
“既然杂草这么多的话,那么是不是需要清理一下呢?”吴零继续淡淡的说道。
这个想法让陆青一愣,他好像还真的没有想过这方面的事情,但是话说回来。如果可以将那些杂草全都扫除的话,那么对于他掌控玉兰来说是再好不过了。
但是,很快他就迟疑了一下:“只是虽然杂草很多,但是现在不只是有杂草,还有几块大石头呢,他们怎么办?”
吴零微微一笑,只是眼神中更加的冰冷:“石头?全都砸碎就是,又不算太过复杂!”
吴零突然的强势,让陆青微微一凝,他感受到吴零这话中的坚决了。但是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但是很快他就想了起来,现在吴零的身份并不比他低,甚至还在他之上,就算是拒绝的话,估计也不会起到太大的效果。
而且在他的心中,他何尝不想将那些大石头直接打碎。但是因为没有上面的吩咐,也没有足够的实力,虽然知道他们是不安定的因数,但是他却也没有办法出手。如果吴零真的出手的话,好像对他百利而无一害。
甚至在他的心中,还隐隐的期待起来,最好吴零可以跟对方同归于尽,这样他更是会高枕无忧。
当然,最后的念头他也只是随便想想,如果吴零到最后真的出什么事情的话。他肯定也会出手的。不为其他,以上面那些大佬对吴零的重视。如果对方有危险他不出手的话,那么到最后危险的肯定就是他了。
所以很快的收拾了心情。说道:“如果你决定这么做的话,那就按照你的决定,我这边会配合你的!”
吴零知道对方绝对不会拒绝,但是表面上还是微微一笑,说道:“好的,那就谢谢陆叔了!”
挂断电话,看着不远处的车来车往,吴零的嘴角扯出一个诡异的弧度:“教堂,看你们的了!”
没错。吴零之所以对李维出手,原因根本就不是因为李维得罪了他,他的目标一直都是教堂,而李维或者说整个李家都是他这一次的棋子罢了。
不要说吴零冷酷,这样的手段李家以前也经常做,他将别人看成棋子,自己也会成为棋子罢了。这个时间原本就是这么赤果果的,虽然进入了所谓的现代社会,但是整个社会追寻的一直都是赤果果的丛林法则。谁的实力强大,谁才能够决定一切。
一棵伟岸的大树,长在丛林中。它的顶端极力向上,以寻求最多的阳光雨露;它粗大的的枝干尽可能地占领着空间。以呼吸最新鲜的空气;它的根系极尽繁茂,以汲取大地最多的精华。然而,在大树旁边。几棵瘦弱的小树却在生存的边缘挣扎,它们枝干细脆。叶片已接近枯黄。
小树愤怒地盯着大树:“你已经足够强大,为什么还要限制我的生长?”大树漠然地看了它一眼。冷淡地说:“对于我来说,你的生长永远是个威胁,这就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是它最典型的特征。”
自然界中存在丛林法则是必然的。因为,整个自然界的生存资源在总数上是有限的,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自然就会出现有我没你、有你没我的竞争,实力不够的生物只好被淘汰,成为生物链上上一级生物口中餐。俗话“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就是对这一现象最通俗的描述。
春风将一棵草籽刮落在大树下,没几天,这棵种子就从泥土的缝隙中伸出幼嫩的小脸,羞涩地轻摇着身姿,张望着庞大的世界。一滴又一滴露水从大树的枝干上滴下,滋养着正在蓬勃生长的小草。草儿抬起头:“大树先生,谢谢您的帮助!”“哈哈哈哈……”大树浑厚的笑声在丛林中回荡:“别客气,丛林的法则似乎互相帮助的。你只管放心地长吧,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会尽我的一切力量帮助你的。”小草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它一次次地长高,一次次的倒下,终于长成一片嫩绿如茵的草坪。见此情景,一直没有作声的小树不解的问:“你疯了吗?为什么那么卖力地生长?”小草回答说:“我不能辜负大树先生的希望。”小树嗤之以鼻,摇头冷笑:“它很吝啬,你看他把我挤成这样,我都要无立足之地了。”“但为什么,它会这样如此不同地对我?”“因为你的存在不仅不会对它构成威胁,还会养护它脚下的土地,使它生存的土壤变得肥沃。”
丛林中,不仅仅只有血肉模糊的弱肉强食,互利互惠也是丛林法则的重要组成,和其他生物合作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鱼类和鸡类的群居可以壮声势,以避免出现被强者全体消灭的惨境;一只狼面对更强大的对手或许势单力薄,而一群狼则天下无敌,谁也惹不起。可见,互利互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是为了达到一种共赢的局面。
夜晚下了一场暴雨。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风住雨停了。大家惊讶的发现,大树的树干被折断了,庞大的身躯凌乱地躺在地上,而它旁边的小树却安然无恙地站在那儿。大树奇怪地问小树:“这么大的风你怎么会没事?我如此强大都不能幸免遇难,而弱小的你却能逃过一劫。”小树说:“正是你的高大招致了你的毁灭,难道你忘了‘树大招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古训了吗?”
这也是丛林法则,丛林中的强弱位置不可能永远不变。你只有抓住一切机会,磨练意志,锻炼身体。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丛林法则是一个社会学政治学概念,指的是在法治不健全的社会。专.制生活,人际关系个人和组织关系都遵循弱肉强食的规则。武力成为决定命运、决定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力量。
角逐天下,惟强者为尊。在社会丛林中,只有竞争做强者,才能任意发挥,才不至于被人践踏。
武王伐纣后立周,不仅占居了商朝的原有领土,还挥师征服了周边的许多小国。为了牢固地控制这大片领土,武王把土地分封给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让他们在自己的领土上建立诸侯国。一方面守护着周王朝的安全,另一方面,各诸侯国君还必须向周王进贡。诸侯中如有不服者,都要受到严酷的惩罚,周王室为此还建立了专门的惩治机构。
还有,美国攻打伊拉克,没有什么道理,只是因为它强大,就可以说找大规模杀伤武器。也可以说是解放伊拉克实现民.主。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科技含量极高的“铁拳”肆意地砸向近乎无助的伊拉克,就像非洲草原上凶猛的豹子戏弄羚羊一样。这不禁让人想起巴顿将军的名言:“战争是人类最壮观的竞赛!”在竞赛中,人可以为所欲为。在战斗中,强者胜。弱者亡。
可是,想做强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因时、因势、因事。把握机会奋力抗争,才能争得强者之位。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然而。秦之灭六国统一天下,并不是单凭兵力上的优势取得的,而是和当时的整体形势、民心所向、一直以来的准备、秦国的实力、秦王嬴政的策略等都是分不开的。这一切都是秦为争霸天下所做的准备,都是秦争霸天下的必要条件。正是因为这些,东方六国才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秦才得以统一天下。
然而,“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夺得天下的霸主们想长久的维持领先地位也非易事。犬戎杀周幽王于骊山之后,周王室日益衰败,周平王被迫迁都洛邑。诸侯国中的强者群起逐鹿,吞并弱小国家。扩充自己的版图,建立自己的庞大势力,也求能争得天下。面对如此危局,周平王似乎并没有什么高招,只是甘心情愿地任人宰割。结果,新一轮的霸主又独霸天下。
相比周平王,秦始皇在这一点上就英明得多,他为巩固霸主地位,采取了一系列非常之措施,使得他当政期间,虽达不到四海升平,倒也安稳了12年。
回望失去霸主地位的“英雄”们所作所为,似乎也不难得出他们失利的原因:
主观上:过于执著于自己的优势,往往把落后的追赶者作为自己的参照物,以至于失去了向前超越的动力。
客观上:凡有野心者,都有取之天下之意,并且都在暗中不断地蓄势,一旦有了机会谁都不会手下留情的。
难怪宋太祖会说:“不须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别忘了:小心驶得万年船。
很显然,被领先者打压的滋味很不好受,所以,弱者经常会采取结盟的方法,让自己好过一些。
蒙.古刚刚统一的时候,由于势单力孤,饱受金国的欺辱和压迫,于是,成吉思汗就定下联宋攻金的策略,和宋结盟让蒙.古国受益匪浅,不但压制了金的嚣张气焰,还使自己不断强大起来。
经济学家钟朋荣的《“小狗经济”有优势》一文也很好地说明了,当你实力不足够和强大的对手对抗的时候,采取结盟不失为明智、智慧之举。在文中他先举出了在非洲大草原上经常会出现的场景:几条小狼狗,一个负责骚扰,一个负责赶,一个负责扑,居然能吃掉一匹大斑马。
然后他总结道:“三条小狗吃掉一匹大斑马的秘诀是分工明确,合作紧密。正因为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决不动摇,才产生了分工的优势,产生了合作的能量。在经济工作中,许多经济活动也是采取这种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的。我把这种经济活动称为小狗经济。”
在温.州经济发展中,有很多这样的“小狗经济”。比如说温.州的鞋。成品鞋多半不是由一家生产出来的,而是由许多与鞋子有关的厂家——生产鞋底的。生产鞋面的,负责上胶的。他们通过合作——生产出成品鞋的。这些厂家,单凭任何一只“小狗”,都会因为不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和技术优势,而无法独占市场,但是,通过这样的联合之后,“小狗经济”就有了对抗“大斑马
”的优势,这也是温.州经济如此活跃原因所在。
不过,虽然合作会很有效。但也不能丧失理智。
宝洁公司的“汰渍”洗衣粉与联合利华的“奥妙”洗衣粉是同一档次的竞争对手,因为双方都是知名的国际品牌,价位上也明显高于国内品牌,刚开始也算是和平共处,共享华国大陆高价位洗衣粉市场。但是好景不长,随着雕牌、奇强等洗衣粉的逐渐发展,1999年汰渍与奥妙都不能坐视不理了,于是,竞相降价。昔日的和平转瞬烟消云散。
由于外资企业产品的高成本,汰渍开始“想念”以前的黄金时期了,因为昔日的和平给双方都带来了较高的利益,于是。汰渍决定不但不再降价,还立即将汰渍提价,并希望借此市场行动向奥妙发出停止战信号。以达到双方继续在中高价位洗衣粉上和平共处的目的。可惜奥妙有自己的清醒认识,继续将价位格拉到2001年的中价位。其结果可想而知:汰渍损失惨重,销量创历史最低。奥妙却捡了个大便宜,稳坐中价位洗衣粉的领导地位。后来汰渍终于从挫折中缓过神来,在2002年把价格降得比奥妙还要低。
在这一案例中,奥妙和汰渍,虽然二者以前有过合作,但是不可能永远合作;当有利益冲突的时候,竞争是必然的,幻想“和平”就是幼稚的表现了。其实,“奥妙”和“汰渍”的殊死相争才是正常的现象。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是美国人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奉行的价值准则,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当然也包括华国,尽管它与华国传统价值观相左。因为华国传统的“财帛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价值观,不是很符合丛林法则。
有两句话说得好,“落后就要挨打”。“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把弱肉强食视作是天经地义”,所以,任何弱小都不应该自暴自弃,那样的话也就只有备受强者蹂躏的份儿了。
其实,弱小者也确实不该放弃自己和强者的差距,因为强弱只是在某种具体环境中产生的,如果环境变了,事态还不知道怎样发展呢,没听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吗?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说明环境不同、优劣立判的。
小路边上生长着“狗皮扒子”。这种草在“车碾人踩马复踏”的小路边上,总是成片成片地顽强地的生长着,并且经常侵占到不太宽的小路中央来。某日,有人见此草竟有如此顽强生命力,就突发奇想,将这种草移植到家中,在家中造一块小草坪,还经常给它浇水施肥。
一段时间后,小草坪中长出了许多杂草。此人就采用人工拔除杂草的办法保持这片草坪的“纯净”。可是杂草长得太快,最后只好放弃之不顾。
半年以后,这片原本应该长满“狗皮扒子”的“草坪”,竟然成了一片“百草园”,其中竟然“狗皮扒子”都没有了。
为什么在恶劣的环境下,“狗皮扒子”能够生长得很好,而在精心呵护之下,却反而生存不下去呢?原来这“狗皮扒子”特别耐“践踏”,在小路边不断受到“践踏”的环境中,其他杂草不能承受,不能生存,那里反而成了“狗皮扒子”的“天堂”。换一个相对优越的环境,其他杂草没了限制,就会没有机会疯长,天性要贴着地面生长的“狗皮扒子”则失去了竞争力,渐渐被杂草覆盖,直至失去生存的“权利”。
人们常说,市场竞争就是优胜劣汰。但是仔细想想,什么是“优”,什么是“劣”?这个似乎很明显的问题实在是难以回答的。因为。优势与劣势,是与环境条件相关的。
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不必怀疑这一点。前微软华国公司总经理吴士宏说:“华国有太多的优秀人才,许许多多平凡人的一生中都充满了突转、发现和奇遇。有着许多埋藏在每个人心底的动听的、抑或是悲惨的故事。很多人天份很好,可能是这与我相似或者更艰难的经历,有些可能也会随机遇慢慢地浮出水面,找自己在社会上的一个显眼或不显眼的舞台。可是许多人在未找到这样一个聚焦点之前,永远只能是藏龙卧虎。”
所以,即便是弱者,也要坚信戴高乐的那句名言——谁说败局已定?只要不打到最后一刻,我们仍有成为强者的可能——
“我们确实打了败仗,我们已经被敌人陆、空军的机械化部队所困。我们之所以落败。不仅因为德军的人数众多,更其重要的是他们的飞机、坦克和战略。正是敌人的飞机、坦克和战略使我们的将领们惊慌失措,以至出此下策。
“但是难道败局已定,胜利已经无望?不,不能这样说。
“请相信我的话,因为我对自己所说的话完全有把握。我要告诉你们,法兰西并未落败,总有一天我们会用目前战胜我们的同样手段使自己转败为胜。”
这是戴高乐将军在法军遭受重大挫折时发表的广播演讲中的一部分内容。此处摘录这段文字,不过是想说明:只要信念还在。强弱势是可以逆转的。
但是,有一点是绝对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千万不能为了成为强者,而盲目扩张。尤其在企业经营中。盲目地扩张往往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创伤。
德.州仪器是美国数一数二的仪器制造商。看到ibm、苹果等企业因为制造电脑而大赚其钱,也投入巨资企图进入这个新兴领域分一杯羮。但是,在仪器制造领域做得好并不代表就会制造电脑。德州仪器的电脑公司表现很差,结果在损失了十几亿美元之后狼狈退出电脑领域。
可见。商业运作要讲究实力和策略,企业不能光凭勇气任意而为。一切决定必须在公司本身能力范围内做出,否则,轻者会负债压身,重者会落得破产而终的下场。
人们总是在讲国际社会的丛林法则,什么是丛林法则?其实也没什么高深的理论,你只要看看“动物世界”这个节目就全都明白了。在非洲大草原上,虽说动物的种类繁多,但只有两大类,一类是食草的,一类是食肉的,食肉动物处于食物链的顶端,食草动物处于中间。这两种动物哪一种过的更安逸更舒适呢?显然是食肉动物,狮子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睡觉休息,用于捕猎的时间很少,因为肉类的营养丰富,热量高,吃一顿能顶好几天。而那些食草动物,特别是那些体型大一些的,则是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进食,否则就满足不了身体的需要。食草动物辛辛苦苦吃了半天,好不容易长了一点肉,最后弄不好还是成了狮子、猎豹、鬣狗的盘中餐了。这就是丛林法则中最基本的一点:弱肉强食。但在食肉动物之间还有另外一套规则,就是划分势力范围,依体型的大小、在群体中的地位来决定进食的顺序。在食肉动物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为消灭潜在的对手,为提升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进而获得优先进食的权力也会发生争斗,但这种争斗与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矛盾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狮子再强壮,它也不会去主动攻击鬣狗,除非鬣狗对它产生了重大威胁。因为鬣狗也有利齿,它有自卫的能力,如果为了解决一顿午饭而冒受伤的危险,成本就太高了。
在非洲大草原上,虽说动物的种类繁多,但只有两大类,一类是食草的,一类是食肉的,食肉动物处于食物链的顶端,食草动物处于中间。
这两种动物哪一种过的更安逸更舒适呢?显然是食肉动物,狮子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睡觉休息,用于捕猎的时间很少,因为肉类的营养丰富,热量高。吃一顿能顶好几天。而那些食草动物,特别是那些体型大一些的。则是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进食,否则就满足不了身体的需要。
食草动物辛辛苦苦吃了半天。好不容易长了一点肉,最后弄不好还是成了狮子、猎豹、鬣狗的盘中餐了。这就是丛林法则中最基本的一点:弱肉强食。但在食肉动物之间还有另外一套规则,就是划分势力范围,依体型的大小、在群体中的地位来决定进食的顺序。在食肉动物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为消灭潜在的对手,为提升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进而获得优先进食的权力也会发生争斗,但这种争斗与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矛盾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狮子再强壮,它也不会去主动攻击鬣狗,除非鬣狗对它产生了重大威胁。因为鬣狗也有利齿。它有自卫的能力,如果为了解决一顿午饭而冒受伤的危险,成本就太高了。
上帝把两群羊放在草原上,一群在东,一群在西。上帝还给羊群找了两种天敌,一种是狮子,一种是狼。上帝对羊群说:“如果你们要狼,就给一只,任它随意咬你们。如果你们要狮子。就给两头,你们可以在两头狮子中任选一头,还可以随时更换。”
东边那群羊想,狮子比狼凶猛得多。还是要狼吧。于是,它们就要了一只狼。西边那群羊想,狮子虽然比狼凶猛得多。但我们有选择权,还是要狮子吧。于是。它们就要了两头狮子。
那只狼进了东边的羊群后,就开始吃羊。狼身体小。食量也小,一只羊够它吃几天了。这样羊群几天才被追杀一次。西边那群羊挑选了一头狮子,另一头则留在上帝那里。这头狮子进入羊群后,也开始吃羊。狮子不但比狼凶猛,而且食量惊人,每天都要吃一只羊。这样羊群就天天都要被追杀,惊恐万状。羊群赶紧请上帝换一头狮子。不料,上帝保管的那头狮子一直没有吃东西,正饥饿难耐,它扑进羊群,比前面那头狮子咬得更疯狂。羊群一天到晚只是逃命,连草都快吃不成了。
东边的羊群庆幸自己选对了天敌,又嘲笑西边的羊群没有眼光。西边的羊群非常后悔,向上帝大倒苦水,要求更换天敌,改要一只狼。上帝说:“天敌一旦确定,就不能更改,必须世代相随,你们唯一的权利是在两头狮子中选择。”
西边的羊群只好把两头狮子不断更换。可两头狮子同样凶残,换哪一头都比东边的羊群悲惨得多,它们索性不换了,让一头狮子吃得膘肥体壮,另一头狮子则饿得精瘦。眼看那头瘦狮子快要饿死了,羊群才请上帝换一头。
这头瘦狮子经过长时间的饥饿后,慢慢悟出了一个道理:自己虽然凶猛异常,一百只羊都不是对手,可是自己的命运是操纵在羊群手里的。羊群随时可以把自己送回上帝那里,让自己饱受饥饿的煎熬,甚至有可能饿死。想通这个道理后,瘦狮子就对羊群特别客气,只吃死羊和病羊,凡是健康的羊它都不吃了。羊群喜出望外,有几只小羊提议干脆固定要瘦狮子,不要那头肥狮子了。一只老公羊提醒说:“瘦狮子是怕我们送它回上帝那里挨饿,才对我们这么好。万一肥狮子饿死了,我们没有了选择的余地,瘦狮子很快就会恢复凶残的本性。”羊群觉得老羊说得有理,为了不让另一头狮子饿死,它们赶紧把它换回来。
原先膘肥体壮的那头狮子,已经饿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了,并且也懂得了自己的命运是操纵在羊群手里的道理。为了能在草原上待久一点,它竟百般讨好起羊群来。为羊群寻找水源和草场,甚至为了保护羊群不被前来骚扰东边的那头狼吃掉,去恐吓威胁殴打东边的狼。而那头被送交给上帝的狮子,则难过得流下了眼泪。
西边的羊群在经历了重重磨难后,终于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东边的那群羊的处境却越来越悲惨了,那只狼因为没有竞争对手,羊群又无法更换它,它就胡作非为,每天都要咬死几十只羊,这只狼早已不吃羊肉了,它只喝羊心里的血。它还不准羊叫,哪只叫就立刻咬死哪只。更可恨的是。那匹狼为了不让它肯定打不过的西边那头狮子来寻它的晦气,竟定时向西边的狮子提供从东边羊群里精挑细选出来的肥羊。讨好从来吃不到活羊的狮子。东边的羊群只能在心中哀叹:“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要两头狮子。”
这只是动物之间的关系。其实在整个国际之中也何尝不是如此。
国际社会与非洲草原没什么两样,国际斗争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我有和平愿望,说和平发展是人类共同愿望,但人类战争从原始社会就开始了。所以不能一厢情愿地想问题,愿望归愿望,解决问题还是要现实些我们生活得比以前要好,但我们不希望看到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在西方国家制定的对他们有利的国际经贸规则下。我们辛辛苦苦劳作了半天的血汗钱被别人轻而易举的拿了去世界上为争夺各种资源的斗争已日趋白热化,你不能总是猫在家里没完没了的韬光养晦,华国如果不能尽快平等的参与国际资源分配,恐怕是你薪也卧了,胆也尝了,到头来还是两手纂空拳。
实力不够,等实力强了再争霸也不晚,如果当初日本人也是这么想,那日本恐怕还不如华国呢。美国可能不会给华国充裕时间让华国在渐进式改革中崛起。为什么?你现在是最弱的时期。谁都明白你渐进的结果是什么。邓.小.平说的韬光养晦,这话也都翻成英文了,人家也不是不知道霸权国家目的是要把华国国内的资源掏光,然后叫你后悔。还是在2001年的时候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美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上说:他过去经商时得到的经验是。在对手还没有崛起的时候,打倒他所用的力气最小。我们应该明白这一点,时不我待。华国要想更好的发展,就得尽快挤到“食肉动物”的行列里去。
而最明显的其实就是当初几十年的冷战时代。
冷战是西方精英主义者的“底线反弹”。是西方以扩军备战方式为名,行内部思想整肃和认识统一之实。以挽救西方基于丛林法则的精英主义制度。
冷战在表面上表现为东西方关系,而后冷战在实质上是南北关系。冷战在表面上被安排为发展权和优先权的争夺,而后冷战是对世界上多数人口生存权的威胁。冷战被西方刻意包装为意识形态分歧,而后冷战则是基于西方追求排他性的资源分配地位所引发的深刻矛盾。冷战根据西方的说法是以和平的制度竞赛收场,而后冷战根据美国的安排,越来越指向核战争和种族灭绝,按美国最著名策士亨庭顿的说法是“文明冲突”。
总而言之,冷战是西方白人民兵在守势下的“以攻代守”,而后冷战则是结束守势转为彻底的攻势,经济全球化就是服务于把丛林法则从一国推广到全球尺度,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利益金字塔,目的在于把处于边缘生存状态上世界绝大多数人口,再把他们向毁灭的悬崖推进一步。
冷战是西方白人种族主义者蓄意发动的“攘外以安其内”的内部思想清洗运动,其目标有三个:压制和清洗西方社会内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怀疑和否定思潮,对外推销并协助确立以现代化和民主为意识形态标志的精英主义;以资源和经济军事方面的优势拖苏东集团进入常规军备竞赛增加其经济困难;扶持一些没有普遍意义的发展典型如四小龙最终促使华国的精英主义者进行改革开放,华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使世界同类产品价格的竞争性下降,有利于西方垄断利润得以顺利实现,使得西方顺利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巨额垄断利润的交换和输入机制。
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苏联曾经有足够的意愿和实力对西方构成过严重威胁,现实中对西方社会制度的严重威胁,来自西方内部知识精英和民众对西方基本社会制度的深刻反省。西方以外在威胁为借口,营造战争恐怖,并以此为手段梳理精英和民众思想,西方在外部进行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只是为了服务于内部思想整肃的需要。
美国和西方主导冷战的产生,具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追求打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并把苏联拖入军备竞赛之中去;二是在国内以战争恐怖对待因反省大战已经达到怀疑西方根本制度的知识精英。前一个目标是表,后一个目标是里,因为苏联始终没有发展起足以威胁西方社会的军事力量,也没有适当证据表面苏联有威胁西方的足够意愿;但是西方社会内部的精英和民众阶层,对西方精英主义制度的普遍怀疑和深刻反省,却足以导致西方社会根本制度的崩溃和颠覆。这两个目的一是对内一是对外,对内目标居于主要地位,按照毛.泽.东在1946年的说法,目的是“进攻美国人民”;对外需要完成的任务是需要树立垄断资本的国际优势地位,这两个目标都是为了维持西方资本家对整个世界(包括国内与国外)的统治地位。
由于对西方根本制度被抛弃的深刻担心,西方精英主义者产生强烈的“底线反弹”情绪,使用了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来挽救资本主义制度。马歇尔计划就极极端地违背了美国的极端现世主义原则,扶持竞争者的根本目的在于挽救垂死的资本主义制度;而扩军备战与麦卡锡清洗的目的,同样在于以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为理由,来执行清除思想上的反对派之实。
1919年3月,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一份秘密备忘录中写道“在反对战前形势的工人中间,存在着一种不仅是不满,而且是愤怒和反抗的强烈意识。所有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秩序都受到欧洲各地广大人民的怀疑。”而到1931年的大萧条时期,这种情绪更加高涨,汤因比指出“1931年这一年因一显著特征而不同于‘战后’前几年,也不同于‘战前’前几年。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到了1945年二战之后,这种反思有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种高度因为苏联的巨大威望而更加放大。即便是最最自私的美国白人种族主义者也看到问题的严重性,破天荒地对欧洲竞争者进行输血治疗。而欧洲虚弱正是美国培植的德国法西斯的功劳和最初追求的效果,由于这种良好效果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对西方根本制度的深刻反省,使得美国再也无法无动于衷---因为欧洲精英主义制度面临瓦解的危险。这种危险迫使美国资本家阶层不得不进行“马歇尔计划”,目的是要拯救资本主义制度出水火。
同时,西方进行思想清洗也是非常积极的,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后,思想清洗最典型地表现在美国法西斯的“麦卡锡清洗”和德国法西斯两次对.gcd.进行的大屠杀上。由于西方的雇佣制度所提供的特殊便利,麦卡锡清洗虽然在表面上不如德国纳粹那么血腥,但是在思想清洗效果上更为成功和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