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不受君命
084不受君命
赣北各军作战时间都比74军长,伤亡都比74军大,各军都未调下整补,对74军也请缓予调下整补!——薛岳
德安西南一个小村庄里,薛岳正在1兵团指挥部内,心绪烦乱。他低着头,两手插进裤袋,来回的踱着步子。时而又依靠在墙边,目光呆滞的望着屋顶;时而又紧锁着眉头,不知该把自己的手脚如何放置。他走向窗前,心事重重的久久凝望远方。贪婪的深吸一口沿窗闯入的新鲜空气,无奈的摇摇头,沉重的叹口气,又背离窗台踱去,移向墙角。他从裤袋中拉出双手,缓缓的顺着大腿划至膝盖,艰难地弯曲双膝,头微低。他猛然抬头,嘴唇微动,似乎要开口说些什么,却只见僵滞的口形而久久未闻其声。
薛岳的心里有两个小人在搏斗着,一个喊“放人”,一个喊“不能放”,弄得他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
1938年的9月,江南战场一片沉寂,可时而爆发间歇性的枪炮声在提醒人们,江南赣北是战场,这里正处于一场恶斗后的喘息阶段。
能让薛岳如此为难的自然不是别人,正是蒋委员长。两天前,老蒋来电,要调74军到长沙休整。
鉴于1兵团是机动兵团,不但要阻击敌人,更要大规模地向日军反击,所以薛岳舍不得放走一兵一卒,遂向武汉的老蒋回电:“调不下来。”
薛岳知道老蒋为什么如此关照俞济时,关照74军。
俞济时作为蒋家王朝的十三太保之一,像任何一个在老蒋面前得宠的将领一样,有两条关键因素起作用:一是老蒋的浙江老乡;二是黄埔军校毕业。但不同于其他人的最主要的是,早年俞济时的族叔俞飞鹏是黄埔军校的军需处长,后来俞飞鹏还担任了民国的交通部长,俞飞鹏还是老蒋的表哥,俞济时就是老蒋的远房外甥,加上济时刻苦学习,又有族叔在老蒋面前说好话,早在黄埔时期俞济时在jiangjie石脑中挂上了号。
从两次东征至黄埔毕业后几年内,他的这层特殊关系使俞济时紧随老蒋左右,担任侍卫。特殊的身份给他带来了无形的权势和接连的破格提升,同时也给了他一种勃勃野心和目空一切的骄傲。
俞济时有恃无恐,骄狂不已,很有关羽被封君侯后的架子,各地军政要员谁也不愿意惹这个蒋家太保,这使俞济时一时间更加狂妄。他走到哪里,与哪里的友军关系都搞得很僵。不久前金官桥一战中,他起初就没把顶头上司薛岳放在眼里,引起友军部队痛骂。后来率部解围了,但从金官桥一线撤下来的部队没人感激俞军长,没人领他的人情。
友军没人心疼他,可老蒋心疼他。南浔线大战两个月,日军的松浦、伊东师团死伤惨重,但中华官兵在装备、单兵素质都弱于日军的情况下,死伤自然更重。老蒋心疼部队,可也不能任由日军一口气打到武汉去。在两难取舍的情况下,自然要把恩惠施给嫡系部队,施给维系蒋家王朝的支柱军队。
无论是谁处于老蒋这个地位,都不得不区分嫡系部队和杂牌军。几十年来,嫡系部队对老蒋很是忠心,替他打下了江山,撑住了江山。但事物的两面性终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老蒋得到了嫡系,得到了一支表面上能震慑军队、控制政权的武力集团,但他失去了军心,失去了士气,结果丢掉了江山。
嫡系部队既是他一统天下的踏板,也是他落入深渊的断桥。真是成也嫡系,败也嫡系。
老蒋爱黄埔将领,疼嫡系部队。但是对待嫡系他又有去区别。由于和俞济时的这层关系,俞对蒋一生都忠心不二。这样,74军就能得到友军无法得到的优良装备,享有友军不能享有的庞大编制,战斗力自然也就更强大一些。
74军成了中“嫡系中的嫡系。”
大敌当前,jiangjie石不是不清楚一兵一卒的重要,但他的私心也太明显,在这节骨眼上抽走精干部队岂不是要下掉薛岳的臂膀?白崇禧说薛岳作战“果敢决断”,但薛岳对jiangjie石的这道命令却是思忖再三的。74军与老头子的关系,薛岳知道得清清楚楚。他虽然不想得罪老蒋,但他更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放走74军。赣北之战正进入前戏,好戏还在后头。放走74军不但会失去一支生力军,也会失去整个前线部队的军心。目前,74军的损失是最低的,仅凭委员长的面子就放人?不!绝不可能!
最后,他决定来一个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叫来机要秘书,复电蒋说:“调不下来”。蒋暗自吃惊,自已的部将竟会给他难堪!所以再来电说:“第74军伤亡甚大,应予调下整补”。
薛岳到底就是薛岳,他寸步不让地发电给蒋说:“赣北各军作战时间都比74军长,伤亡都比74军大,各军都未调下整补,对74军也请缓予调下整补!”jiangjie石没法,其命令只得让薛岳给“修正”了!
这时,广东方面情况吃紧,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又来电调64军赴粤作战,这也是老蒋死要面子,不从薛岳身上找回点可笑的尊严,大概不会罢手的。(如今许多机关、国企、家族企业中的领导在下属那里吃了瘪,总要想点方法找回点尊严和老蒋何其相似。)
薛岳这次真的难办。64军是一支广东部队,现在家乡危急,调他们回去保卫家园,名正言顺,况且俗话说,事不过三,倘使薛岳一再坚持已见,只怕jiangjie石对他就有看法了,所以权衡之后,薛岳放走了半个64军,却将187师强留了下来!
薛岳的这两手干得漂亮。战争的胜败往往存乎一念之间。历史有时是在看似偶然中写下的。倘使薛岳完全听从了jiangjie石和军委会的意见,半个月之后的万家岭之战恐怕就很难说是中华的胜利了。
后来,在武汉军委会的老蒋得知日军一个整编师团落入薛岳的罗网中后,并知道74军和187师所起的关键作用后,一声不吭,只是嘴角露出一丝欣喜的笑容。心底里,他觉得薛岳是对的,薛伯陵的反击意识比自己强啊。向来以成败论英雄的老蒋,振奋之余,把前段时间那场不愉快的争执抛到了脑后,对薛岳的怨恨一时间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这一天起直至以后若干年,老蒋一直没有提起这段旧事,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骨子里,老蒋对嫡系以外的将领是个喜欢记仇的人,尤其是对那些手握军政大权还敢流露出不驯服态度的人。这一次,薛岳在七、八年内是个例外。不过,抗战一胜利,老蒋还是夺了薛伯陵的兵权。
赣北各军作战时间都比74军长,伤亡都比74军大,各军都未调下整补,对74军也请缓予调下整补!——薛岳
德安西南一个小村庄里,薛岳正在1兵团指挥部内,心绪烦乱。他低着头,两手插进裤袋,来回的踱着步子。时而又依靠在墙边,目光呆滞的望着屋顶;时而又紧锁着眉头,不知该把自己的手脚如何放置。他走向窗前,心事重重的久久凝望远方。贪婪的深吸一口沿窗闯入的新鲜空气,无奈的摇摇头,沉重的叹口气,又背离窗台踱去,移向墙角。他从裤袋中拉出双手,缓缓的顺着大腿划至膝盖,艰难地弯曲双膝,头微低。他猛然抬头,嘴唇微动,似乎要开口说些什么,却只见僵滞的口形而久久未闻其声。
薛岳的心里有两个小人在搏斗着,一个喊“放人”,一个喊“不能放”,弄得他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
1938年的9月,江南战场一片沉寂,可时而爆发间歇性的枪炮声在提醒人们,江南赣北是战场,这里正处于一场恶斗后的喘息阶段。
能让薛岳如此为难的自然不是别人,正是蒋委员长。两天前,老蒋来电,要调74军到长沙休整。
鉴于1兵团是机动兵团,不但要阻击敌人,更要大规模地向日军反击,所以薛岳舍不得放走一兵一卒,遂向武汉的老蒋回电:“调不下来。”
薛岳知道老蒋为什么如此关照俞济时,关照74军。
俞济时作为蒋家王朝的十三太保之一,像任何一个在老蒋面前得宠的将领一样,有两条关键因素起作用:一是老蒋的浙江老乡;二是黄埔军校毕业。但不同于其他人的最主要的是,早年俞济时的族叔俞飞鹏是黄埔军校的军需处长,后来俞飞鹏还担任了民国的交通部长,俞飞鹏还是老蒋的表哥,俞济时就是老蒋的远房外甥,加上济时刻苦学习,又有族叔在老蒋面前说好话,早在黄埔时期俞济时在jiangjie石脑中挂上了号。
从两次东征至黄埔毕业后几年内,他的这层特殊关系使俞济时紧随老蒋左右,担任侍卫。特殊的身份给他带来了无形的权势和接连的破格提升,同时也给了他一种勃勃野心和目空一切的骄傲。
俞济时有恃无恐,骄狂不已,很有关羽被封君侯后的架子,各地军政要员谁也不愿意惹这个蒋家太保,这使俞济时一时间更加狂妄。他走到哪里,与哪里的友军关系都搞得很僵。不久前金官桥一战中,他起初就没把顶头上司薛岳放在眼里,引起友军部队痛骂。后来率部解围了,但从金官桥一线撤下来的部队没人感激俞军长,没人领他的人情。
友军没人心疼他,可老蒋心疼他。南浔线大战两个月,日军的松浦、伊东师团死伤惨重,但中华官兵在装备、单兵素质都弱于日军的情况下,死伤自然更重。老蒋心疼部队,可也不能任由日军一口气打到武汉去。在两难取舍的情况下,自然要把恩惠施给嫡系部队,施给维系蒋家王朝的支柱军队。
无论是谁处于老蒋这个地位,都不得不区分嫡系部队和杂牌军。几十年来,嫡系部队对老蒋很是忠心,替他打下了江山,撑住了江山。但事物的两面性终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老蒋得到了嫡系,得到了一支表面上能震慑军队、控制政权的武力集团,但他失去了军心,失去了士气,结果丢掉了江山。
嫡系部队既是他一统天下的踏板,也是他落入深渊的断桥。真是成也嫡系,败也嫡系。
老蒋爱黄埔将领,疼嫡系部队。但是对待嫡系他又有去区别。由于和俞济时的这层关系,俞对蒋一生都忠心不二。这样,74军就能得到友军无法得到的优良装备,享有友军不能享有的庞大编制,战斗力自然也就更强大一些。
74军成了中“嫡系中的嫡系。”
大敌当前,jiangjie石不是不清楚一兵一卒的重要,但他的私心也太明显,在这节骨眼上抽走精干部队岂不是要下掉薛岳的臂膀?白崇禧说薛岳作战“果敢决断”,但薛岳对jiangjie石的这道命令却是思忖再三的。74军与老头子的关系,薛岳知道得清清楚楚。他虽然不想得罪老蒋,但他更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放走74军。赣北之战正进入前戏,好戏还在后头。放走74军不但会失去一支生力军,也会失去整个前线部队的军心。目前,74军的损失是最低的,仅凭委员长的面子就放人?不!绝不可能!
最后,他决定来一个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叫来机要秘书,复电蒋说:“调不下来”。蒋暗自吃惊,自已的部将竟会给他难堪!所以再来电说:“第74军伤亡甚大,应予调下整补”。
薛岳到底就是薛岳,他寸步不让地发电给蒋说:“赣北各军作战时间都比74军长,伤亡都比74军大,各军都未调下整补,对74军也请缓予调下整补!”jiangjie石没法,其命令只得让薛岳给“修正”了!
这时,广东方面情况吃紧,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又来电调64军赴粤作战,这也是老蒋死要面子,不从薛岳身上找回点可笑的尊严,大概不会罢手的。(如今许多机关、国企、家族企业中的领导在下属那里吃了瘪,总要想点方法找回点尊严和老蒋何其相似。)
薛岳这次真的难办。64军是一支广东部队,现在家乡危急,调他们回去保卫家园,名正言顺,况且俗话说,事不过三,倘使薛岳一再坚持已见,只怕jiangjie石对他就有看法了,所以权衡之后,薛岳放走了半个64军,却将187师强留了下来!
薛岳的这两手干得漂亮。战争的胜败往往存乎一念之间。历史有时是在看似偶然中写下的。倘使薛岳完全听从了jiangjie石和军委会的意见,半个月之后的万家岭之战恐怕就很难说是中华的胜利了。
后来,在武汉军委会的老蒋得知日军一个整编师团落入薛岳的罗网中后,并知道74军和187师所起的关键作用后,一声不吭,只是嘴角露出一丝欣喜的笑容。心底里,他觉得薛岳是对的,薛伯陵的反击意识比自己强啊。向来以成败论英雄的老蒋,振奋之余,把前段时间那场不愉快的争执抛到了脑后,对薛岳的怨恨一时间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这一天起直至以后若干年,老蒋一直没有提起这段旧事,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骨子里,老蒋对嫡系以外的将领是个喜欢记仇的人,尤其是对那些手握军政大权还敢流露出不驯服态度的人。这一次,薛岳在七、八年内是个例外。不过,抗战一胜利,老蒋还是夺了薛伯陵的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