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谈
会议室里的一切都和往常没什么两样,四周光滑的墙壁,悬挂在上面的字画,还有室内其他的一些摆设。〖就来读 www.9laidu.org〗从总统府竣工之后,这里几乎没有过任何的变动。
而严绍他们平时讨论公事的桌子,其实和后世的一些电影也没什么区别。仅仅只是一张长桌而已,桌脚略微有些圆滑。
严绍的位置在主位,而内阁的成员则分坐在两旁。
平时的会议,除了一年一度的总结报告之外,内阁人的很少会全都到齐。这大概也和严绍的一些作风有关,他通常都是只找那些和公事相关的人谈论,至于其他人则是该忙什么忙什么。
严绍很清楚其实每个部门的事情都很多,自然不愿意因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就烦到其他的部门。
这一点其他部门也很认同,这个时候国社政府虽然已经成立一年多,但中国的领土又多广阔恐怕谁都清楚,在这片土地上究竟有多少人口更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再加上过去那一大堆的烂摊子,虽说已经成立一年多的,但整个国家其实还处于百废待举的状态,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政府去处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每天都要发生不知道多少的事情,让他们这些各部门的一把手抽出一天半天的时间来开一个和他们没多少关系的会——————这种会开完之后,恐怕他们要加一宿的班才能把需要做的工作给补回来。
何况有些事情事情不是加班就能弥补的,一些事情哪怕只是晚上一秒钟,都有可能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尽管这种事情直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发生过。
往常会议的时候,会议室的气氛也很不错。
严绍从来都不是一个刻薄的人,对那些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兄弟一直不错,对段祺瑞和徐世昌这些过去和自己是敌对阵营的人,也没有做些区别对待的事情,甚至就连宋教仁这种国民党的人,严绍也让他坐上了廉政部长的位置。让他替自己做一个维持政府纯洁性的啄木鸟。
也正因为这样,无论是原来皖系的人,还是后来的人跟着严绍都很放心。不是因为别的,仅仅只是因为他们都很清楚严绍并不是一个刻薄的人,除非是做了些枉法的事情,不然哪怕是当面冒犯,只要你没做错事。严绍也不会拿你怎么样——————当然,如果让他找到证据的话,那你就自认倒霉吧。
而且有特事局的存在,严绍完全没必要担心证据的问题。
基本上除了几个实在是清廉正直到极点的人外,还很少有人能在当面冒犯严绍之后有个好下场。而即便那些人最终都被司法部门领走了,人们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因为特事局提供的证据都是货真价实的,非要指责什么的话,也只能指责为什么不找一些把这些蛀虫和败类从政府内揪出来…
不过今天的话,会议室里的气氛明显有些古怪。
没错,古怪…
“大总统…”轻轻的缕了缕胡须,段祺瑞有些迟疑起来。“您的意思是说,要加入到协约国阵营里去吗…”
“没错。”严绍点头道。直接坦承起来。“我这次叫大家来,就是说明一下这件事。这次欧洲发生的战争是一个机会,我认为我国应该从其中挑选一个阵营加入,而协约国,就是最好的一个选择…”
“可问题是…”皱了皱眉,一旁的徐世昌也开口道。“我们为什么要卷入到这场战争里去,这场战争根本和我们没什么关系…”
“是啊,他们欧洲人打他们的。我们又何必掺和进去呢…”
“没错,而且欧洲的战事极为惨烈,那些战役动辄就是几百上千们火炮,我们去了………又有什么用呢…”
反对的人声音并不少,基本上政府方面的人都持反对意见。在他们看来这场战争和他们的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从人种上看,这是一场白人的战争,他们一群黄种人何必掺和进去。从地域上看。这是一场欧洲人的战争,他们亚洲人没有理由掺和。而从其他角度上看,这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是列强之间的狗咬狗。他们这个半殖民地的国家又何必卷入进去呢?
毕竟不管从哪个角度讲,这场战争都是两大阵营打的越热闹越好,他们只需要在一旁围观就可以。如果是在后世的话,甚至会有人提议爆米花可乐什么的。
显然,政府内部对加入这场战争有很大的抵触,更不用提掺和进去了。
————————————————————
反对的声音很多,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赞同的提议,不过这些早就已经在严绍的预料之中,所以他到是并没有觉得奇怪。
因为他很清楚,目前无论是政府内还是国内都属于看热闹的心态。
而且虽然中国已经在山东击败了来犯的日本,但任谁都清楚,日本在列强当中只能算是末尾的。和其他的列强相比,日本的差距还显得有些大。即便是已经击败了日本,这也不能证明他们就可以击败其他列强。
这时国人的民心士气虽然比历史上强了不少,但在面对列强的时候始终还是有些心虚及自卑感。如今听到严绍说要挑选一个阵营加入,帮帮忙什么的,内阁的这些人顿时有少心虚起来。
虽然内阁的这些人都在反对,不过严绍并没有气馁,而是打算继续劝说。他到是可以强制推动这项政策,但如果不想被拖后腿的话,最好还是能获得大部分人的支持。
不过就在严绍打算劝说一下在场众人的时候,一直沉默着的蔡锷突然开口道。“大总统,您为什么要选择协约国呢?”
这时的蔡锷在山东战事胜利之后,便在参谋部担任参谋部长一职。
其实这个参谋部,就和后世的总参谋部差不多。只是在这时的中国参谋部就是参谋部,严绍也只能按照这个习惯来称呼。
山东战役的胜利,给蔡锷带来了巨大的威望和功绩,这些已经足够让蔡锷在内阁得到一个荣耀的职位。
国防部是付修明的,严绍很清楚付修明的能力只能算是中上到上等。在能力上面绝对不如蔡锷和蒋百里。甚至不如冯国璋,当初和北洋的战争之所以能赢,归根结底还是后勤及装备的问题。
没办法,谁叫当时国社军的装备实在是太厉害了呢?有着极为优秀的装备,再加上彼此部队的训练水平相差不多,北洋的那些老将最终也只能含恨认输。
对付修明的能力严绍还是比较清楚的,中上或是勉强达到上等。做个国防部长很称职。但在能力上绝对不如蔡锷和蒋百里。问题是他毕竟从安徽时期就开始跟随严绍的老人,同时也是皖系的领头人物之一,就算能力不足,严绍也不愿亏待了他,所以才会给他一个国防部长的位置——————这个位置是文职的,主要负责协调陆军与海军之间的问题。因此也算是内阁中的一个部门。
名义上国防部长的位置很高,大概就和兵部尚书差不多,用这个职位来安排一个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兄弟,无论怎么看也是足够了的。
至于国防部为什么也会在内阁里面……………二战接近尾声前后,美国陆军部向国会建议,建立一个只受一名军官领导和受一名文职国防部长监督的国防参谋机构,以此来统一武装力量。1947年美国设立‘国家军事机构’和国防部长一职。国防部长只有少量的工作人员,级别与三军部长平等,同属内阁部成员,是‘各有一套人马的三个军种部的人质’。各军种之间的关系仍由没有主席的参联会进行协商,各军种部拥有**的指挥权,这就是最初的美国国防部。
这时的国防部,和历史上最初的美国国防部差不多,但主要是负责两个军种之间的协调问题。
不过和美国的国防部相比。付修明的这个国防部长职权明显要大上一些。毕竟除了两个兵种的协调问题之外,后勤装备什么的多多少少也是归国防部管辖的,而这些付修明显然也应付得来。所以虽然没有直接的领兵权利,但这个位置也不是享清福用的。
————————————————————
除了国防部之外,在内阁还有陆军部和海军部。
名义上这两个部门也是真正执掌陆军及海军的两个部门,其中陆军部的部长由冯国璋担任,而海军部的部长则是萨镇冰。
前者的话。打仗的能力暂且不提,资历却是绝对足够的。后者,海军恐怕也没有谁比他更适合这个位置了。
至于为什么不认命刚刚才在山东立了大功的蔡锷和蒋百里…
一来主要是资历问题,二来。陆军部长的位置虽然不错,可轻易却没法动弹,也没法像其他人那样带兵打仗。何况陆军部长的职责更多是行政性的,而不是均实行的。而参谋部就不同了,必要的时候严绍完全可以让蔡锷这个参谋部长(总参谋长)外出领兵,负责指挥部队作战。
顺带一提,目前担任参谋部副参谋长的是蒋百里,没办法,谁叫蒋百里虽然名气大,可是却资历差呢。如果说蔡锷勉强够格的话,那么受到严绍重视才能指挥一个师的蒋百里,哪怕有在山东的功绩也是没法担任一部部长的,副参谋部长,算是最适合他的位置了。
其实会弄成这样,与军队最初的规划也有很大的关系。
最初的时候,严绍原本是想在国内划分多个军区,一般的冲突或者是局部战争,完全可以由军区的司令来负责。
这样一来,无论是冯国璋亦或者是蔡锷他们,都可以在北京负责制定作战计划,而不是像严绍原本打算的那样,到前线去做指挥官,直接负责领兵。
问题是国社政府刚成立的时候,地方还很不稳定。严绍的国社党虽然在击败了北洋之后,成为国内地盘最大的一个‘军阀’,可其他势力的地盘也不算小,真的动手的话,拖延的时间又太长了些。甚至可能直到一战爆发了都没能解决掉所有的地方军阀。
最后没办法,严绍也只能采取一些妥协措施。
比如说,每个省一个步兵师之类的…
做出这种决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严绍必须要安抚地方上的实力派,不能把他们逼上绝路,不然那样最高兴的肯定是列强。
再加上这时的民风又十分的排外,想像后世那样把各地的兵员打混了然后整编起来。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所以只能以一省一个师的方式,来整编地方上的部队。
结果就是虽然地方上稳定了,可短时间内军区的问题却没戏了。
这也是山东战事时,严绍会认命蔡锷和蒋百里来指挥的一个原因。
万幸,虽说当初也有些让步,不过在进行了整编外加全民抗日的情况下。那些部队到是十分服从命令。在山东战役时没有哪个部队丢人。
不过就算这样,严绍依旧打算在国内划分军区。
这样一来,便可以不用像现在这样,打仗还给指派一个领兵的大将。真要有什么事情的话军区内的军区司令便可以解决,甚至是指挥作战。
————————————————————
听了蔡锷的话,其他人全都看了过来,显然也有些奇怪。为什么严绍刚刚说要加入协约国而不是同盟国。
其中到有些人想到了伊莱诺的法国人身份,甚至联想到了枕边风什么的。不过即便是想到的人恐怕也不会把这点当真,毕竟他们都很了解严绍,很清楚他或许在某些事情上会徇私,比方说在亲信的任命上,但在这种事上还从来都没含糊过。
所以他们很奇怪为什么严绍选择的是协约国,而不是同盟国。
没错,现在协约国看上去的确是势大。可同盟国也很出色,尤其是德国,在东线战场上揍的俄国人丢盔弃甲。在西线战场上也是不落下风。
这也是在场众人不愿意卷入到这场战争的一个原因,虽说看上去协约国的胜算更大,可谁也不敢保证,同盟国就一定不能赢——————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德国人还有奥匈帝国等也不可能和协约国开战。奥斯曼土耳其更不可能在战争爆发后才加入同盟国阵营。
战列舰?那的确是一个理由,可如果仅仅只是如此的话,早就喜欢了受到侮辱的土耳其人,显然不会在这么大的问题上站在同盟国一方。
一切只能说。同盟国的确有胜算,并且就算没有协约国大,但也绝对不能算少。
而从目前的战场形势上看,这并非是不可能的…
如果最终获胜的是协约国,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可如果最后获胜的是同盟国,那他们就不得不面对同盟国哦报复了。
————————————————————
看了眼蔡锷,再看了眼蒋百里,发现这两个自己最看重的人都在认真的看着自己之后,严绍缓缓的开口道。
“我会提议选择一个阵营是有我的想法的,首先,这场战争如果我们能成为参战国的话,肯定能得到一些好处。比方说如果我们向同盟国宣战,那么过去我们对同盟国的外债就可以直接免除,德国在中国的租界也可以直接收回,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除了同盟国之外,其他任何列强都找不出我们的理由来…”
“第二点,眼下我们正在和英国人谈威海卫的问题…”说到这里严绍看了眼顾维钧,和英国人的谈判,就是顾维钧带队进行的。
“虽说英国人曾经答应过,只要旅顺的租界期到期,他们就会归还威海卫,可是直到现在他们还是拖延着,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加入到协约国阵营,支持协约国在欧洲的所谓事业,那么英国便必须要拿出一些好处来作为回报,威海卫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说到这里的时候,严绍的语气中带了丝丝的恼怒。
本来按照当初的协议,只要旅顺到期了,英国人就应该归还威海卫,因为他们当初抢走这块地是为了对付日渐扩张的俄国人的。可现在旅顺已经回归中国,英国人也该履行自己的诺言了,这帮所谓的‘绅士’却又开始反悔了,虽然没有明着说不归还,可却一直都在拖延着,让严绍十分恼怒。
“还有第三点,我们都清楚,作为战胜国是可以要求战败国拿出一笔赔款出来的,过去我们都是战败国,从来都是拿赔款的一方。而以这场战争的规模,如果同盟国失败,相信协约国一定会在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身上狠狠宰一刀,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站在胜利者的一方,说不定也能得到许多赔款,这对国内的工业建设还有政府目前的赤字也是有好处的…”
虽然严绍拿出了至少三个理由,但其实就连严绍自己也觉得这三点要求有些勉强。
就连他自己都觉得勉强,更何况是在坐的其他人,所以想了想之后,严绍决定袒露一些真实的想法…
或者说是目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9
而严绍他们平时讨论公事的桌子,其实和后世的一些电影也没什么区别。仅仅只是一张长桌而已,桌脚略微有些圆滑。
严绍的位置在主位,而内阁的成员则分坐在两旁。
平时的会议,除了一年一度的总结报告之外,内阁人的很少会全都到齐。这大概也和严绍的一些作风有关,他通常都是只找那些和公事相关的人谈论,至于其他人则是该忙什么忙什么。
严绍很清楚其实每个部门的事情都很多,自然不愿意因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就烦到其他的部门。
这一点其他部门也很认同,这个时候国社政府虽然已经成立一年多,但中国的领土又多广阔恐怕谁都清楚,在这片土地上究竟有多少人口更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再加上过去那一大堆的烂摊子,虽说已经成立一年多的,但整个国家其实还处于百废待举的状态,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政府去处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每天都要发生不知道多少的事情,让他们这些各部门的一把手抽出一天半天的时间来开一个和他们没多少关系的会——————这种会开完之后,恐怕他们要加一宿的班才能把需要做的工作给补回来。
何况有些事情事情不是加班就能弥补的,一些事情哪怕只是晚上一秒钟,都有可能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尽管这种事情直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发生过。
往常会议的时候,会议室的气氛也很不错。
严绍从来都不是一个刻薄的人,对那些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兄弟一直不错,对段祺瑞和徐世昌这些过去和自己是敌对阵营的人,也没有做些区别对待的事情,甚至就连宋教仁这种国民党的人,严绍也让他坐上了廉政部长的位置。让他替自己做一个维持政府纯洁性的啄木鸟。
也正因为这样,无论是原来皖系的人,还是后来的人跟着严绍都很放心。不是因为别的,仅仅只是因为他们都很清楚严绍并不是一个刻薄的人,除非是做了些枉法的事情,不然哪怕是当面冒犯,只要你没做错事。严绍也不会拿你怎么样——————当然,如果让他找到证据的话,那你就自认倒霉吧。
而且有特事局的存在,严绍完全没必要担心证据的问题。
基本上除了几个实在是清廉正直到极点的人外,还很少有人能在当面冒犯严绍之后有个好下场。而即便那些人最终都被司法部门领走了,人们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因为特事局提供的证据都是货真价实的,非要指责什么的话,也只能指责为什么不找一些把这些蛀虫和败类从政府内揪出来…
不过今天的话,会议室里的气氛明显有些古怪。
没错,古怪…
“大总统…”轻轻的缕了缕胡须,段祺瑞有些迟疑起来。“您的意思是说,要加入到协约国阵营里去吗…”
“没错。”严绍点头道。直接坦承起来。“我这次叫大家来,就是说明一下这件事。这次欧洲发生的战争是一个机会,我认为我国应该从其中挑选一个阵营加入,而协约国,就是最好的一个选择…”
“可问题是…”皱了皱眉,一旁的徐世昌也开口道。“我们为什么要卷入到这场战争里去,这场战争根本和我们没什么关系…”
“是啊,他们欧洲人打他们的。我们又何必掺和进去呢…”
“没错,而且欧洲的战事极为惨烈,那些战役动辄就是几百上千们火炮,我们去了………又有什么用呢…”
反对的人声音并不少,基本上政府方面的人都持反对意见。在他们看来这场战争和他们的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从人种上看,这是一场白人的战争,他们一群黄种人何必掺和进去。从地域上看。这是一场欧洲人的战争,他们亚洲人没有理由掺和。而从其他角度上看,这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是列强之间的狗咬狗。他们这个半殖民地的国家又何必卷入进去呢?
毕竟不管从哪个角度讲,这场战争都是两大阵营打的越热闹越好,他们只需要在一旁围观就可以。如果是在后世的话,甚至会有人提议爆米花可乐什么的。
显然,政府内部对加入这场战争有很大的抵触,更不用提掺和进去了。
————————————————————
反对的声音很多,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赞同的提议,不过这些早就已经在严绍的预料之中,所以他到是并没有觉得奇怪。
因为他很清楚,目前无论是政府内还是国内都属于看热闹的心态。
而且虽然中国已经在山东击败了来犯的日本,但任谁都清楚,日本在列强当中只能算是末尾的。和其他的列强相比,日本的差距还显得有些大。即便是已经击败了日本,这也不能证明他们就可以击败其他列强。
这时国人的民心士气虽然比历史上强了不少,但在面对列强的时候始终还是有些心虚及自卑感。如今听到严绍说要挑选一个阵营加入,帮帮忙什么的,内阁的这些人顿时有少心虚起来。
虽然内阁的这些人都在反对,不过严绍并没有气馁,而是打算继续劝说。他到是可以强制推动这项政策,但如果不想被拖后腿的话,最好还是能获得大部分人的支持。
不过就在严绍打算劝说一下在场众人的时候,一直沉默着的蔡锷突然开口道。“大总统,您为什么要选择协约国呢?”
这时的蔡锷在山东战事胜利之后,便在参谋部担任参谋部长一职。
其实这个参谋部,就和后世的总参谋部差不多。只是在这时的中国参谋部就是参谋部,严绍也只能按照这个习惯来称呼。
山东战役的胜利,给蔡锷带来了巨大的威望和功绩,这些已经足够让蔡锷在内阁得到一个荣耀的职位。
国防部是付修明的,严绍很清楚付修明的能力只能算是中上到上等。在能力上面绝对不如蔡锷和蒋百里。甚至不如冯国璋,当初和北洋的战争之所以能赢,归根结底还是后勤及装备的问题。
没办法,谁叫当时国社军的装备实在是太厉害了呢?有着极为优秀的装备,再加上彼此部队的训练水平相差不多,北洋的那些老将最终也只能含恨认输。
对付修明的能力严绍还是比较清楚的,中上或是勉强达到上等。做个国防部长很称职。但在能力上绝对不如蔡锷和蒋百里。问题是他毕竟从安徽时期就开始跟随严绍的老人,同时也是皖系的领头人物之一,就算能力不足,严绍也不愿亏待了他,所以才会给他一个国防部长的位置——————这个位置是文职的,主要负责协调陆军与海军之间的问题。因此也算是内阁中的一个部门。
名义上国防部长的位置很高,大概就和兵部尚书差不多,用这个职位来安排一个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兄弟,无论怎么看也是足够了的。
至于国防部为什么也会在内阁里面……………二战接近尾声前后,美国陆军部向国会建议,建立一个只受一名军官领导和受一名文职国防部长监督的国防参谋机构,以此来统一武装力量。1947年美国设立‘国家军事机构’和国防部长一职。国防部长只有少量的工作人员,级别与三军部长平等,同属内阁部成员,是‘各有一套人马的三个军种部的人质’。各军种之间的关系仍由没有主席的参联会进行协商,各军种部拥有**的指挥权,这就是最初的美国国防部。
这时的国防部,和历史上最初的美国国防部差不多,但主要是负责两个军种之间的协调问题。
不过和美国的国防部相比。付修明的这个国防部长职权明显要大上一些。毕竟除了两个兵种的协调问题之外,后勤装备什么的多多少少也是归国防部管辖的,而这些付修明显然也应付得来。所以虽然没有直接的领兵权利,但这个位置也不是享清福用的。
————————————————————
除了国防部之外,在内阁还有陆军部和海军部。
名义上这两个部门也是真正执掌陆军及海军的两个部门,其中陆军部的部长由冯国璋担任,而海军部的部长则是萨镇冰。
前者的话。打仗的能力暂且不提,资历却是绝对足够的。后者,海军恐怕也没有谁比他更适合这个位置了。
至于为什么不认命刚刚才在山东立了大功的蔡锷和蒋百里…
一来主要是资历问题,二来。陆军部长的位置虽然不错,可轻易却没法动弹,也没法像其他人那样带兵打仗。何况陆军部长的职责更多是行政性的,而不是均实行的。而参谋部就不同了,必要的时候严绍完全可以让蔡锷这个参谋部长(总参谋长)外出领兵,负责指挥部队作战。
顺带一提,目前担任参谋部副参谋长的是蒋百里,没办法,谁叫蒋百里虽然名气大,可是却资历差呢。如果说蔡锷勉强够格的话,那么受到严绍重视才能指挥一个师的蒋百里,哪怕有在山东的功绩也是没法担任一部部长的,副参谋部长,算是最适合他的位置了。
其实会弄成这样,与军队最初的规划也有很大的关系。
最初的时候,严绍原本是想在国内划分多个军区,一般的冲突或者是局部战争,完全可以由军区的司令来负责。
这样一来,无论是冯国璋亦或者是蔡锷他们,都可以在北京负责制定作战计划,而不是像严绍原本打算的那样,到前线去做指挥官,直接负责领兵。
问题是国社政府刚成立的时候,地方还很不稳定。严绍的国社党虽然在击败了北洋之后,成为国内地盘最大的一个‘军阀’,可其他势力的地盘也不算小,真的动手的话,拖延的时间又太长了些。甚至可能直到一战爆发了都没能解决掉所有的地方军阀。
最后没办法,严绍也只能采取一些妥协措施。
比如说,每个省一个步兵师之类的…
做出这种决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严绍必须要安抚地方上的实力派,不能把他们逼上绝路,不然那样最高兴的肯定是列强。
再加上这时的民风又十分的排外,想像后世那样把各地的兵员打混了然后整编起来。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所以只能以一省一个师的方式,来整编地方上的部队。
结果就是虽然地方上稳定了,可短时间内军区的问题却没戏了。
这也是山东战事时,严绍会认命蔡锷和蒋百里来指挥的一个原因。
万幸,虽说当初也有些让步,不过在进行了整编外加全民抗日的情况下。那些部队到是十分服从命令。在山东战役时没有哪个部队丢人。
不过就算这样,严绍依旧打算在国内划分军区。
这样一来,便可以不用像现在这样,打仗还给指派一个领兵的大将。真要有什么事情的话军区内的军区司令便可以解决,甚至是指挥作战。
————————————————————
听了蔡锷的话,其他人全都看了过来,显然也有些奇怪。为什么严绍刚刚说要加入协约国而不是同盟国。
其中到有些人想到了伊莱诺的法国人身份,甚至联想到了枕边风什么的。不过即便是想到的人恐怕也不会把这点当真,毕竟他们都很了解严绍,很清楚他或许在某些事情上会徇私,比方说在亲信的任命上,但在这种事上还从来都没含糊过。
所以他们很奇怪为什么严绍选择的是协约国,而不是同盟国。
没错,现在协约国看上去的确是势大。可同盟国也很出色,尤其是德国,在东线战场上揍的俄国人丢盔弃甲。在西线战场上也是不落下风。
这也是在场众人不愿意卷入到这场战争的一个原因,虽说看上去协约国的胜算更大,可谁也不敢保证,同盟国就一定不能赢——————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德国人还有奥匈帝国等也不可能和协约国开战。奥斯曼土耳其更不可能在战争爆发后才加入同盟国阵营。
战列舰?那的确是一个理由,可如果仅仅只是如此的话,早就喜欢了受到侮辱的土耳其人,显然不会在这么大的问题上站在同盟国一方。
一切只能说。同盟国的确有胜算,并且就算没有协约国大,但也绝对不能算少。
而从目前的战场形势上看,这并非是不可能的…
如果最终获胜的是协约国,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可如果最后获胜的是同盟国,那他们就不得不面对同盟国哦报复了。
————————————————————
看了眼蔡锷,再看了眼蒋百里,发现这两个自己最看重的人都在认真的看着自己之后,严绍缓缓的开口道。
“我会提议选择一个阵营是有我的想法的,首先,这场战争如果我们能成为参战国的话,肯定能得到一些好处。比方说如果我们向同盟国宣战,那么过去我们对同盟国的外债就可以直接免除,德国在中国的租界也可以直接收回,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除了同盟国之外,其他任何列强都找不出我们的理由来…”
“第二点,眼下我们正在和英国人谈威海卫的问题…”说到这里严绍看了眼顾维钧,和英国人的谈判,就是顾维钧带队进行的。
“虽说英国人曾经答应过,只要旅顺的租界期到期,他们就会归还威海卫,可是直到现在他们还是拖延着,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加入到协约国阵营,支持协约国在欧洲的所谓事业,那么英国便必须要拿出一些好处来作为回报,威海卫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说到这里的时候,严绍的语气中带了丝丝的恼怒。
本来按照当初的协议,只要旅顺到期了,英国人就应该归还威海卫,因为他们当初抢走这块地是为了对付日渐扩张的俄国人的。可现在旅顺已经回归中国,英国人也该履行自己的诺言了,这帮所谓的‘绅士’却又开始反悔了,虽然没有明着说不归还,可却一直都在拖延着,让严绍十分恼怒。
“还有第三点,我们都清楚,作为战胜国是可以要求战败国拿出一笔赔款出来的,过去我们都是战败国,从来都是拿赔款的一方。而以这场战争的规模,如果同盟国失败,相信协约国一定会在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身上狠狠宰一刀,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站在胜利者的一方,说不定也能得到许多赔款,这对国内的工业建设还有政府目前的赤字也是有好处的…”
虽然严绍拿出了至少三个理由,但其实就连严绍自己也觉得这三点要求有些勉强。
就连他自己都觉得勉强,更何况是在坐的其他人,所以想了想之后,严绍决定袒露一些真实的想法…
或者说是目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