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众生平等
兰绝尘和水涟漪却要看得透彻多了,这就是*裸的生存法则,种族与种族之间的生存规则,若是把人换成猪,牛,羊,等其他动物,妖兽,是否就会好受一点?
答案是肯定的。
这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秘密。
畜牧,畜生。
我为刀俎,人为鱼肉。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猎人和猎物的角色在不断的转换,很多的修行者踏上修行之路以后,无法接受这种残酷的法则,以至于心中有了魔障,佛教也是因此盛行于世。
佛教的疯狂渗透,其本质就在于让人们能够心平气和,心安理得的接受既定不可改变的事实。
众生平等,这一句话便是佛教的核心,水涟漪所修行的妙法莲华经之中言道:“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生者。此据业力五道流转也。”
一地狱道,二饿鬼道,三畜生道,四人道,五天道。
六道轮回便是最大的一个证明,去来往复,有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不遍。
“众生平等”这句话被很多人误解。
世间上一切众生之间、男女之间、甚至每一个兄弟姐妹之间,何曾平等过?有人穷,有人富,有人高高在上,有人卑贱如蝼蚁。
佛法中所谓的众生平等,是指众生法性平等,对众生的慈悲喜舍心平等,在因果规律面前,众生平等,而非说众生的际遇平等,地位平等。
众生的差别,站在因果这个大环境下,而且来得自然,也能让人心服口服。众生的不平等,是因为大家从无始以来,造的善业、恶业不平等引起的。
有人行善多,有人行善少,有人作恶多,有人作恶少。没有理由要求不论作恶行善,转世为人之后就要得到相同的待遇。
实际上,佛弟子四种也是有地位等级的,比如优婆塞、优婆夷见到比丘、比丘尼就要行礼,但比丘、比丘尼不用对优婆塞、优婆夷行礼,比丘尼见到比丘要行礼等等。
这并不是什么等级制度,而是境地差别,相当于晚辈向长辈行礼,后进向先进行礼一样。
因果是为佛法的最大核心,有因必有果,因果运转如是一个圈,像是一个涌动的车轮,称有人戏言,命运之轮便是上苍自成的一个精密的车轮。
带着众生之望驶向一个不确定的远方。
三世六道是佛教的大佛之祖参悟天地法则之后,维护天地稳定而建构的时空模式。
“三世”即是指过去、现在、将来三个世界,每一住世界又有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六道之分,“道”的意思是往来住所。
阿修罗、人、天是善道,地狱、饿鬼、畜生是恶道。佛教认为,有情众生无一例外地要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间无穷流转。
同时,因为它们在三世中的“业力”的各不相同,决定了他们在每一住世界六道中的位置也不同,有情众生在不断重复经历三世的过程的同时在六道中不断轮回,所以称作三世六道轮回。
所谓的“业”指的是有情众生之行为、所作、行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它能招感苦乐染净之果,即果报,并以轮回到六道中的善道或恶道的形式表现出来。
换言之,众生在前世为人道者、现世或许上升到天道,也可能下降到地狱道,来世则有可能轮回到阿修罗道或其他众生道。
至于轮回到六道的哪一道,取决于众生的“业力”。众生在过去世所作的“业”决定了它在现在世轮回中的苦乐果报,现在世的苦乐是过去世的业报.依此类推。
有情众生的“正报”必然同时伴随着无情众生的“依报”。有情众生依据在过去世的行为所产生的“业力”在现世获得的“果报”佛教称作“正报”。
所谓“依报”是指有情众生所依据的环境。亦即生命主体赖以生存的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等无情众生。
佛教认为“正报”必然伴随着“依报”,任何生命体必须依存其生存环境,因此环境与生命体自身的存在是合而为一的,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合而不二的,所以称之为“依正不二”。
也就是说,佛教把生命体与生存环境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显然,根据佛教的缘起理论,三世间六道众生本质上是相同的,否则,畜生、阿修罗、人、天等之间就不能互换角色,所谓的今生为人,来世做牛做马的说法也就没有了依据。因此,在佛教的观念中,一切有生命的物种在本性上是相同的,没有高下贵贱之分。
大佛之祖明确指出:“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
所以佛陀自称“我今亦是人数”,意思是佛与众生本来都是平等不二的,差别只是在能否灭除烦恼,能灭除烦恼的是佛,反之,是众生。
可以说,在对待生命的问题上,佛教的视野更为开阔,并没有仅仅局限于人类本身,以至于佛教子弟遍布全宇,没有种族门槛,没有天赋门槛,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参佛。
佛教的包容一切,只要你愿意,你要你肯,苦海永无涯,回头便是岸。
佛的本生故事“王子饲虎”、“尸毗贷鸽”向信众们传达的就是“众生平等”的教义,为了拯救鸽子和老虎幼子,尸毗王割去腿上的肉,小王子舍身。
或许,在人类中心主义者看来,这种说教有些不可思议,人的生命价值怎么能够与动物相提并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人的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吗?
然而,在佛教看来,众生平等,任何生灵没有高下之分,因此,慈悲的对象不只是人类,也包括一切有情众生。在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都需要受到保护的思想前提下,佛教提出慈悲为怀,善待一切生命的观念。
并以此作为**道德的善恶标准,评判和发放众生在来世轮回果报的门票,第一善业就是不杀生,凡行善积德者上天堂,入善道;杀生则是十恶不赦的第一条,凡行恶作孽下地狱成饿鬼。
《华严经》有云:“于中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
佛教用一种平等的视角和心态去护持一切有生命的物种——一切众生,使得佛教没有其他教派人类中心主义对待其他生命物种的傲慢与偏见。
相对于这里的佛教的强势,兰绝尘上一世所在的宇宙时空,那里的佛教将不杀生是佛教全部戒条的首戒。
在古中国,中国儒家认为人可以为神、上帝。儒家相信人毕竟有体现至善、上通神明、天人合一的可能。孟子认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之趋善,如水之就下。
人有天生的善端,本此善端,便可成德、成圣。荀子认为:途之人可以为禹。程朱理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路,也是把国家、组织的管理权柄最终交给圣人。
到陆王心学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心即理,心外无物”,也是这样。而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佛教吸收儒家的有教无类也发展出众生平等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说法。
尽管佛教的起源来自邻国的古印度,但它在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融合中逐步发展为中国的佛教,佛教的包容性显露无疑。
其中的佛性论代表了中国佛教的基本特征,它为佛教的“众生”观念注入了新的内容,即以佛性作为众生平等的理论依据,把人类对生命的关爱和平等的理念由“有情众生”进一步扩展到了“无情众生”,提出了“无情有性”的观点。
通俗的说法就是认为不但一切有情众生,而且如草木瓦石等无情众生亦有佛性。从中国佛教的圆融观点来看,不仅人类能够成佛、有生命的众生能够成佛,而且,那些在人们眼里可以任人宰割、任意践踏的“无情众生”同样具有佛性。
从逻辑的角度讲,既然佛佛平等,具有佛性的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也平等无碍。因此,在中国佛教的天台宗、三论宗以及禅宗的牛头宗那里,众生平等指的不只是印度佛教中的有情众生之间的平等,同时也包括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之间的平等。
《大般涅槃经》道:“一切众生皆可成佛”,认为:“以佛性等故,视众生无有差别。”这一思想被佛教僧众们广泛接受以及疯狂的推崇。
不过《涅槃经》中的众生指的是有情众生。
在中国文化的氛围中,尤其是在儒家的心性理论影响下,经过魏晋南北朝有关心性与佛性的大争论之后,佛教开始形成有关佛性论的系统观点和理论,在隋唐时期就以创宗的形式宣告中国佛教的形成。
其中,三论宗的吉藏、天台宗的湛然等高僧从中国佛教特有的视角——“圆融”的角度开始探讨佛性论问题——无情众生的佛性问题。
禅宗的牛头宗则进一步发展出“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的观点,把佛与黄花、翠竹平等看待,使众生平等的理念更为广泛和充实。
“圆融”是中国佛学的特色和精神,所谓圆者,积周遍之义;融者,为融通、融和之义。因此,圆融从基本词义上讲,就是圆满融通,无所障碍的意思。
当然,这种中国佛教的圆满融通、毫无隔历的前提是各种事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的状态和各自的**性、完整性。也就是说圆融是干差万别事物之间的相即相入,相摄相容或者说圆满融通,毫无隔历。
换言之,圆融强调的是一种对立同一关系,是一切有差别的现象、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关系。
“若就分别妄执之见言之,则万差之诸法尽事事差别,就诸法本具之理性言之,则事理之万法遍为融通无碍,无二无别,犹如水波,谓为圆融。”
尽管从现象上看,世界上存在着千差万别的事物,但是它们本质上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国佛教的这种“圆融”思想,在吉藏那里被理解为“一切诸法依正不二”。“二”即是“异”、差别、对立、矛盾。不二,亦即无差异、无矛盾。
《大乘义章》解释说:“言不二者,无异之谓也,即是经中一实义也。一实之理,妙理寂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云不二。”
“如如”是真如之意;亡于彼此即无分别之意;实义则指宇宙万物的实相。因此,一切现象的真如、实相离一切差别相,而是超越二与不二的分别,一如无二、平等无二。
吉藏在这种“如如平等,亡于彼此”的基础上推论出无情众生也有佛性的观点。吉藏论证说:“以依正不二故,众生有佛性,则草木有佛性。
以是义故,不但众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也。若悟诸法平等,不见依正二相故,理实无有成不成相,假言成佛。以此义故,若众生成佛时,一切草木亦得成佛。
吉藏在这里明确地表明,一切众生都是处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中,离开无情众生,有情众生就不可能存在。
因此,生命主体同生命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天台宗的“圆融”思想是通过智颤“一念三千”说体现出来的。
“一念三千”是“一念心具三千世界”的略称。所谓“一念”在智颧那里指的是一念心、一心,即心的一念,是心念活动的最短时刻,用佛教的概念就是“一刹那”。
那么“心”又是何物?智颇在《摩诃止观》指出“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
至于“三千”或“三千世界”,智额解释为: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就爱网)
答案是肯定的。
这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秘密。
畜牧,畜生。
我为刀俎,人为鱼肉。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猎人和猎物的角色在不断的转换,很多的修行者踏上修行之路以后,无法接受这种残酷的法则,以至于心中有了魔障,佛教也是因此盛行于世。
佛教的疯狂渗透,其本质就在于让人们能够心平气和,心安理得的接受既定不可改变的事实。
众生平等,这一句话便是佛教的核心,水涟漪所修行的妙法莲华经之中言道:“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生者。此据业力五道流转也。”
一地狱道,二饿鬼道,三畜生道,四人道,五天道。
六道轮回便是最大的一个证明,去来往复,有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不遍。
“众生平等”这句话被很多人误解。
世间上一切众生之间、男女之间、甚至每一个兄弟姐妹之间,何曾平等过?有人穷,有人富,有人高高在上,有人卑贱如蝼蚁。
佛法中所谓的众生平等,是指众生法性平等,对众生的慈悲喜舍心平等,在因果规律面前,众生平等,而非说众生的际遇平等,地位平等。
众生的差别,站在因果这个大环境下,而且来得自然,也能让人心服口服。众生的不平等,是因为大家从无始以来,造的善业、恶业不平等引起的。
有人行善多,有人行善少,有人作恶多,有人作恶少。没有理由要求不论作恶行善,转世为人之后就要得到相同的待遇。
实际上,佛弟子四种也是有地位等级的,比如优婆塞、优婆夷见到比丘、比丘尼就要行礼,但比丘、比丘尼不用对优婆塞、优婆夷行礼,比丘尼见到比丘要行礼等等。
这并不是什么等级制度,而是境地差别,相当于晚辈向长辈行礼,后进向先进行礼一样。
因果是为佛法的最大核心,有因必有果,因果运转如是一个圈,像是一个涌动的车轮,称有人戏言,命运之轮便是上苍自成的一个精密的车轮。
带着众生之望驶向一个不确定的远方。
三世六道是佛教的大佛之祖参悟天地法则之后,维护天地稳定而建构的时空模式。
“三世”即是指过去、现在、将来三个世界,每一住世界又有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六道之分,“道”的意思是往来住所。
阿修罗、人、天是善道,地狱、饿鬼、畜生是恶道。佛教认为,有情众生无一例外地要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间无穷流转。
同时,因为它们在三世中的“业力”的各不相同,决定了他们在每一住世界六道中的位置也不同,有情众生在不断重复经历三世的过程的同时在六道中不断轮回,所以称作三世六道轮回。
所谓的“业”指的是有情众生之行为、所作、行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它能招感苦乐染净之果,即果报,并以轮回到六道中的善道或恶道的形式表现出来。
换言之,众生在前世为人道者、现世或许上升到天道,也可能下降到地狱道,来世则有可能轮回到阿修罗道或其他众生道。
至于轮回到六道的哪一道,取决于众生的“业力”。众生在过去世所作的“业”决定了它在现在世轮回中的苦乐果报,现在世的苦乐是过去世的业报.依此类推。
有情众生的“正报”必然同时伴随着无情众生的“依报”。有情众生依据在过去世的行为所产生的“业力”在现世获得的“果报”佛教称作“正报”。
所谓“依报”是指有情众生所依据的环境。亦即生命主体赖以生存的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等无情众生。
佛教认为“正报”必然伴随着“依报”,任何生命体必须依存其生存环境,因此环境与生命体自身的存在是合而为一的,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合而不二的,所以称之为“依正不二”。
也就是说,佛教把生命体与生存环境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显然,根据佛教的缘起理论,三世间六道众生本质上是相同的,否则,畜生、阿修罗、人、天等之间就不能互换角色,所谓的今生为人,来世做牛做马的说法也就没有了依据。因此,在佛教的观念中,一切有生命的物种在本性上是相同的,没有高下贵贱之分。
大佛之祖明确指出:“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
所以佛陀自称“我今亦是人数”,意思是佛与众生本来都是平等不二的,差别只是在能否灭除烦恼,能灭除烦恼的是佛,反之,是众生。
可以说,在对待生命的问题上,佛教的视野更为开阔,并没有仅仅局限于人类本身,以至于佛教子弟遍布全宇,没有种族门槛,没有天赋门槛,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参佛。
佛教的包容一切,只要你愿意,你要你肯,苦海永无涯,回头便是岸。
佛的本生故事“王子饲虎”、“尸毗贷鸽”向信众们传达的就是“众生平等”的教义,为了拯救鸽子和老虎幼子,尸毗王割去腿上的肉,小王子舍身。
或许,在人类中心主义者看来,这种说教有些不可思议,人的生命价值怎么能够与动物相提并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人的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吗?
然而,在佛教看来,众生平等,任何生灵没有高下之分,因此,慈悲的对象不只是人类,也包括一切有情众生。在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都需要受到保护的思想前提下,佛教提出慈悲为怀,善待一切生命的观念。
并以此作为**道德的善恶标准,评判和发放众生在来世轮回果报的门票,第一善业就是不杀生,凡行善积德者上天堂,入善道;杀生则是十恶不赦的第一条,凡行恶作孽下地狱成饿鬼。
《华严经》有云:“于中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
佛教用一种平等的视角和心态去护持一切有生命的物种——一切众生,使得佛教没有其他教派人类中心主义对待其他生命物种的傲慢与偏见。
相对于这里的佛教的强势,兰绝尘上一世所在的宇宙时空,那里的佛教将不杀生是佛教全部戒条的首戒。
在古中国,中国儒家认为人可以为神、上帝。儒家相信人毕竟有体现至善、上通神明、天人合一的可能。孟子认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之趋善,如水之就下。
人有天生的善端,本此善端,便可成德、成圣。荀子认为:途之人可以为禹。程朱理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路,也是把国家、组织的管理权柄最终交给圣人。
到陆王心学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心即理,心外无物”,也是这样。而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佛教吸收儒家的有教无类也发展出众生平等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说法。
尽管佛教的起源来自邻国的古印度,但它在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融合中逐步发展为中国的佛教,佛教的包容性显露无疑。
其中的佛性论代表了中国佛教的基本特征,它为佛教的“众生”观念注入了新的内容,即以佛性作为众生平等的理论依据,把人类对生命的关爱和平等的理念由“有情众生”进一步扩展到了“无情众生”,提出了“无情有性”的观点。
通俗的说法就是认为不但一切有情众生,而且如草木瓦石等无情众生亦有佛性。从中国佛教的圆融观点来看,不仅人类能够成佛、有生命的众生能够成佛,而且,那些在人们眼里可以任人宰割、任意践踏的“无情众生”同样具有佛性。
从逻辑的角度讲,既然佛佛平等,具有佛性的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也平等无碍。因此,在中国佛教的天台宗、三论宗以及禅宗的牛头宗那里,众生平等指的不只是印度佛教中的有情众生之间的平等,同时也包括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之间的平等。
《大般涅槃经》道:“一切众生皆可成佛”,认为:“以佛性等故,视众生无有差别。”这一思想被佛教僧众们广泛接受以及疯狂的推崇。
不过《涅槃经》中的众生指的是有情众生。
在中国文化的氛围中,尤其是在儒家的心性理论影响下,经过魏晋南北朝有关心性与佛性的大争论之后,佛教开始形成有关佛性论的系统观点和理论,在隋唐时期就以创宗的形式宣告中国佛教的形成。
其中,三论宗的吉藏、天台宗的湛然等高僧从中国佛教特有的视角——“圆融”的角度开始探讨佛性论问题——无情众生的佛性问题。
禅宗的牛头宗则进一步发展出“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的观点,把佛与黄花、翠竹平等看待,使众生平等的理念更为广泛和充实。
“圆融”是中国佛学的特色和精神,所谓圆者,积周遍之义;融者,为融通、融和之义。因此,圆融从基本词义上讲,就是圆满融通,无所障碍的意思。
当然,这种中国佛教的圆满融通、毫无隔历的前提是各种事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的状态和各自的**性、完整性。也就是说圆融是干差万别事物之间的相即相入,相摄相容或者说圆满融通,毫无隔历。
换言之,圆融强调的是一种对立同一关系,是一切有差别的现象、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关系。
“若就分别妄执之见言之,则万差之诸法尽事事差别,就诸法本具之理性言之,则事理之万法遍为融通无碍,无二无别,犹如水波,谓为圆融。”
尽管从现象上看,世界上存在着千差万别的事物,但是它们本质上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国佛教的这种“圆融”思想,在吉藏那里被理解为“一切诸法依正不二”。“二”即是“异”、差别、对立、矛盾。不二,亦即无差异、无矛盾。
《大乘义章》解释说:“言不二者,无异之谓也,即是经中一实义也。一实之理,妙理寂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云不二。”
“如如”是真如之意;亡于彼此即无分别之意;实义则指宇宙万物的实相。因此,一切现象的真如、实相离一切差别相,而是超越二与不二的分别,一如无二、平等无二。
吉藏在这种“如如平等,亡于彼此”的基础上推论出无情众生也有佛性的观点。吉藏论证说:“以依正不二故,众生有佛性,则草木有佛性。
以是义故,不但众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也。若悟诸法平等,不见依正二相故,理实无有成不成相,假言成佛。以此义故,若众生成佛时,一切草木亦得成佛。
吉藏在这里明确地表明,一切众生都是处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中,离开无情众生,有情众生就不可能存在。
因此,生命主体同生命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天台宗的“圆融”思想是通过智颤“一念三千”说体现出来的。
“一念三千”是“一念心具三千世界”的略称。所谓“一念”在智颧那里指的是一念心、一心,即心的一念,是心念活动的最短时刻,用佛教的概念就是“一刹那”。
那么“心”又是何物?智颇在《摩诃止观》指出“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
至于“三千”或“三千世界”,智额解释为: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就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