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胡惟庸的自省
看着中书省群情激奋的大臣们,胡惟庸面无表情,谁也不知道他在考虑什么。只是阴沉着脸坐在那儿,任由下面的人发表着意见,但却不做任何表示。
这些年,胡惟庸发福得厉害。肚子挺挺的,全身都像发酵了一般,膨胀得将朝服都塞得满满实实的。
长期安逸的生活,使他面肌松懈,两个大眼泡垂得很低。整个一个人,让人看后都会有一种疏懒的印象。
但谁也不敢相信这种只流于表面上的东西,胡丞相的长袖善舞,在整个大明朝野之间都是相当有影响的,这个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
看着胡丞相不发表任何态度,大臣们的心思都飞快的转动着,想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应对之策,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中书舍人陈坤道:“所谓祥瑞,大都是为了邀功媚上之举,驸马都尉身为外戚,又被委以巡抚军镇之重任,仍然不满足,要以祥瑞媚惑君王,目的不言而喻,肯定是想获得更高的恩宠,一个外戚,要如此高的恩宠做什么,狼子之心昭然,必为不轨也。”
中书省左司郎中周宁接着道:“所以对于陛下的一时沉迷,我们身为臣子的要尽力的去劝谏,真的不行,发动六部给事中联合封驳皇上的此次决议,否则恐怕祥瑞一起,以后各地祥瑞接踵而来,岂非助长了官员的投机之心!”
另一个中书舍人张赟,皱着眉头说道:“肯定不能让祥瑞送至京师,否则万一皇上龙颜大悦。其后果不可估量,丞相大人可以召见御史台御史大夫。对其进行弹劾.......。”
“够了!”
正在众说纷纭之时,上面端坐的胡惟庸轻喝了一声。顿时整个中书省议事厅内,都鸦雀无声了。
“汪大人,此时您怎么看。”
没有理会被自己举止吓住的属下官员,胡惟庸反而向坐在他右首的汪广洋询问了一句,汪广洋更是不堪,可能是昨夜酒喝的太多了,眼皮都快耷拉到脸上,两颊之上还有泛着一丝潮红,典型的一副酒精中毒的模样。
听到胡惟庸问他。不由一愣,因为他刚才根本就在打瞌睡,什么也没有听到,又不好明说,无奈之下,只得应付了一句道:“此法大善,单凭胡大人做主就是,老夫昨夜偶感风寒,精力却是越来越不济了。”
中书省众人听说此言。不由眼中都露出鄙夷之色,这个酒色丞相,果然是扶不上台面的阿斗,胡大人好不容易才垂询一下你的意见。你就这样应付了事,要知道,胡丞相还没有表态。你就此言大善,到底是那一句话大善呢?
但是下首坐着的官员神情。丝毫没有影响到中书省左丞相和右丞相之间的情绪,汪广洋依旧是那副沉醉不醒的模样。而胡惟庸显出来谦虚更是让很多官员闻所未闻,只听他说道:
“那对于这些决议,汪大人是没有什么意见了?”
汪广洋眼里露出意思诧异,但还是强笑道:“胡丞相既然没有意见,老夫当然也无异议,该怎么办,老夫照做就是。”
下面有看明白事情的人,不由发出一阵叹息,这可能也就是最近几年的汪广洋典型的表现吧,被胡惟庸玩弄于鼓掌之间,却好像没有一点感觉。
这件事明明就是胡惟庸不好表态,真的要按照刚才中书省属官那般说辞去处理,肯定会引起皇上的不喜,最后不但不会起到丝毫作用,反而可能会因此让皇上反感。
这些属官们不是不知道此中的厉害,但无论出什么主意,都不会轮到自己出头,正所谓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一些无关自己痛痒,而又可以讨好胡丞相的话,为什么不说呢?
胡惟庸当然知道其中大部分的说辞是为了讨好自己,而实际操作绝对不行,但是作为上位者,就是看不得身边有人轻松,汪广洋就是最明显的,虽然汪广洋身为右丞相,真的要是和他唱反调,肯定会给他造成一些麻烦。
但是当汪广洋什么事情都不管,凡事都依从自己的时候,胡惟庸又看不得他那么舒心的样子,要不是朝野之间暂时没有可以替代汪广洋的人,胡惟庸真恨不得立即把这高邮咸鸭蛋有多远赶多远。
“高邮咸鸭蛋”是胡惟庸私下喊汪广洋的一个蔑称,却不是以高邮人喜好养鸭,腌制咸鸭蛋出名为典故。
“高邮咸鸭蛋”是胡惟庸暗指汪广洋上不得席面,只能偶尔拿来佐餐,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而已。
这件事,无缘无故的,被胡惟庸推到了懵懂的汪广洋身上,分明是想用汪广洋做探路石,那样的话,无论成败都和他胡丞相没有半点关系。
果其不然,象征性的问问汪广洋之后,胡惟庸下了结论,道:“既然右丞相觉得你们的建议不错,不妨去做做看看,不要辜负了汪大人对你们的期望啊。”
众人哑然,遂躬身听命,汪广洋眼角露出一丝苦意,却是一闪即逝,又恢复了老眼昏花的情景。
胡惟庸却是没有和众人纠缠,定下结论了以后,就拂袖进了属于自己的单间,他要梳理一下皇上的用意,还有驸马都尉庞煌到底是什么意思。
说一句心里话,对于这两封奏折,胡惟庸都没有太放在心上,不就是一个呈献祥瑞,一个弹劾刘忠吗?
在胡惟庸眼里算不得什么大事情,就说弹劾刘忠那一条,有什么意思呢?六年的丞相生涯已经在大明的朝堂上形成了一个定律,皇上要处理臣子,自己这个丞相不点头,皇上也不好太过于执着。
就比如说现在的御史大夫陈宁,当初出任苏州知府时,为了尽快完成督粮任务。不惜让手下采取烧铁烙人肌肤的办法,吓得苏州人胆战心惊。背后给起了个外号“陈烙铁”。引起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极大愤慨。
记得那一年,弹劾陈宁的奏疏就像是雪花一般涌到了中书省和皇上的面前。皇上也曾经大发雷霆要治罪于陈宁,结果呢,现在陈宁不是还站在朝堂之上,端端正正的做着御史大夫吗?
胡惟庸不怕刘忠被弹劾,因为他有足够的信心保住刘忠的仕途,真的不行的话,就把刘忠调到中书省来,正好通政司那边,胡惟庸想再安插一些人进去。不过一时间没有合适的人选而已。
在保住刘忠之前,首先要弄明白的,就是这个庞煌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心思,为什么突然会扭头对准了刘忠开火呢?
而且胡惟庸更要弄明白的是,庞煌此举,和皇上有没有关系,是皇上授意的还是临时起意,更仰或是庞煌已经和北平布政司的关系水火不容。
这每一个因素,胡惟庸都要考虑周全。这就是他为官之后的生存之道,凡事事无巨细都必躬亲自省多遍,觉得万无一失方可实行。
坐在自己的办事单间内,胡惟庸自己倒了一杯茶。浅浅自酌着反复思量着这件事情的关联性。
像是绝大多数大臣的心思一样,胡惟庸对于皇上任用外戚甚至分封藩王这些做法,怀着很大的不满。这一点先不论胡惟庸本人是忠是奸,是贪是清。他都是这样想的。
曾经在一段时间之内,他对于皇上分封诸王也曾经表示过反对。但是总能让皇上找到合适的交换条件,来让他妥协。对于庞煌,初露头角时,胡惟庸也曾经想过拉拢这个人,并和李善长商议过,怎么给当初那个小小的怀柔知县一些好处,但是当他们发现庞煌可能被发展成检校时,就望而退却了。
身为正统的官员,对于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职业,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厌恶,所以当时胡惟庸就终止了自己拉拢庞煌的想法。
但是随着日后事态的发展,看着庞煌好像竹子般的升迁速度,胡惟庸也愈加对其感到忌惮起来,怀柔县丞、怀柔县令、北平知府到驸马都尉,一方的钦差巡抚,几乎是一年一个台阶啊。
要不是有个驸马都尉的身份,而且又是大明王朝第一位驸马的光环,胡惟庸就几乎快要忍不住想要对其出手了。
这明明就是皇上故意栽培的结果,就像是自己当初被栽培的时候一样,从基层上一步一步的往上面走来,谁也阻挡不住。
胡惟庸曾经有一个错觉,这个庞煌甚至就是皇上有意提拔上来对付自己的,也有心腹亲信说,驸马都尉这个身份制约着庞煌的发展,但是胡惟庸心里却是知道,这一切都不算是什么,皇上只要愿意,有上千种办法,让庞煌步入朝堂。
因为他们所侍候的这个皇帝,从来都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都没有看见吗?华夏几千年上下,自从汉朝以来,谁敢对孔子有所微词,就连蒙元鞑子,不也乖乖的封孔子后裔为衍圣公,尊崇有加吗?
但是皇上呢,却可以限制孔子的祭祀,可以想起把孟子请出孔庙不受祭祀,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要知道皇帝得天下,读书人治天下,而孔子又是天下读书人的老师,在用读书人治理天下的同时,却又打了他们的老师一个耳光,这绝对不是常人能办到的事情。
再说说关于科举,从隋朝延续至今的科举制度,到了皇上这里,说停就停,丝毫不顾及千万读书人的怨怼,为什么,还不是怕自己的门生故吏满天下,到时候不好收拾吗?
所以,在皇帝对胡惟庸充满戒心和防备的同时,胡惟庸怎么可能毫无所觉,一点也没有反应呢?
当丞相难,当大明的丞相更难,最近两年,朝廷建通政司,朝廷不让六部的奏章通过中书省,都是在一点点的打压丞相的权力,胡惟庸不是不知道,所以他最近一两年,做事已经是非常小心了。
在没有想通其中关键的情况下,胡惟庸绝对不会轻举妄动,最好先让汪广洋出面抵挡一下。等自己看清楚形式之后,在做决断。
因为这两年。胡惟庸已经渐渐的清醒过来一些了,也看出了皇上的一些心思。不敢再像之前那样恣意妄为了。
去年,也就是洪武十年,一次偶然的谈话中,皇上在朝廷之上说道:“凡是清明的朝廷,都是上下相通,耳目相连;凡是昏暗的朝廷,都是上下隔绝,聪明内蔽。国家能否大治,其实和这点有很大的关系。我经常担心下情不能上达。因此不能知道治政的得失,所以要广开言路,以求直言。”
听到这话的胡惟庸还以为这只是每个开国皇帝的老生常谈而已,他并不在意,反正再怎么上下相通,广开言路,所有的表章奏疏中书省都是有权先过目的。
然而过了不到一个月,一个大棒突然打到他的头上,通政使司正式宣告成立。这是皇上新创立的一个部门。所谓通政,乃是皇上将政务比作水,认为水需要流通才好,所以起名为通政使司。
这个通政使司最重要的职能是“凡在外之题本、奏本。在京之奏本,并受之,于早朝汇而进之。”——所有的奏章必须先经过这个通政使司收纳整理。再转交相关职能部门。
明承元制,所有奏章都先进中书省。一般的小事就由中书省直接处理了,丞相给出意见后发往吏、户、礼、兵、刑、工这六部以及大都督府和御史台等各相关职能部门。若是大事,再呈给皇帝裁决。
与此同时,所有奏章都不能直接呈给皇帝,什么东西能让皇帝看到什么东西不能让皇帝看到,都由中书省来决定。这,就是丞相制度最大的权力所在。
通政使司的成立,宣告了皇帝改变旧有制度的决心,给胡惟庸当头浇了一盆冷水。胡惟庸不是笨蛋,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他逐渐意识到了皇上不会允许丞相再有以往的大权。
先前废除平章政事和参知政事,原来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给设立通政使司铺路,这下将最能谋私的“奏事不许隔越中书”的老规矩改了,以后自己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制度虽然改变,但旧的习惯一时很难完全扭转,何况虽然成立了通政使司,但丞相制度并没有消失。通政使司收上来的奏章还是要送到中书省。
皇帝当然不能容忍这种情况长久的出现,今年年初,又在朝堂上说:“做皇帝的人深居独处,能明见万里,主要是由于他兼听广览,了解民情。胡元之世,政令都出于中书省,凡事必先关报中书,然后才奏闻给皇帝,元朝又多昏君,所以民情不通,以至大乱。这是我们要深以为诫的。”于是下诏,诸司奏事勿关白中书省,直接奏报皇帝。
这一下对于丞相权力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从根本上动摇了丞相专权的基础。
胡惟庸之所以这些年能够左右逢源,春风得意,靠的就是旧制“奏事不许隔越中书”,这个制度方便他扣压奏章,欺下瞒上。六部长官本来有事情都是通过中书省和皇帝联系,但这个诏书使六部直接和朱元璋联系上了,若果真如此,则宰相的权力就会被完全架空。
扳倒那么多政敌,好不容易从大明立国初年的地方小官爬到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位置上,还没怎么好好享受呢,就眼睁睁地被皇帝一点一点削弱手中的权力,这是胡惟庸所不能接受的。
而如今,皇上又将一个弹劾刘忠的奏章转到中书省,让他们商议,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刘忠的事情,要爆发,在去年伪钞出现的时候,就该爆发了。
但是皇上那时候选择了沉默,或者说是选择了换取自己对于分封藩王和成立通政司沉默的筹码,但是为什么到了此时此刻,皇上却是又要旧调重弹呢?
看来自己真的小看了那个驸马都尉,更是小看了我们的皇帝陛下,说不定庞煌的奏章,就是皇上授意写就的,为的是又要进一步削弱自己的权柄了。
难道自己真的一动都不动,任凭皇上把自己这个丞相的权柄削成空架子吗?
不由自主的摇摇头,胡惟庸冷笑着将杯中的凉茶一饮而尽。对刚刚敲门而入的中书舍人陈坤说道:“皇上今天发下的两封奏折,全部按照圣意照发下去,另外,用最快的方式,召驸马都尉庞煌进京!同时让北平布政使刘忠上书自辩。”
“那刚才所议,不是说要御史台和给事中们联合驳回陛下的决议吗?”陈坤本来就是拿着中书省刚才的商议结果等待胡惟庸的签名画押,但是却听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不由诧异的问道。
“方才的决议,是右丞相汪大人的看法,本官的看法,就是按照皇上的意思去执行,就这样办,你下去吧。”
陈坤一呆,中书省对于皇上的意思,同时出现两种声音,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至少胡丞相掌权以来,这是头一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不敢多问,怀着满腹的疑惑,陈坤只好退下,按照胡惟庸的意思去办事了。
这些年,胡惟庸发福得厉害。肚子挺挺的,全身都像发酵了一般,膨胀得将朝服都塞得满满实实的。
长期安逸的生活,使他面肌松懈,两个大眼泡垂得很低。整个一个人,让人看后都会有一种疏懒的印象。
但谁也不敢相信这种只流于表面上的东西,胡丞相的长袖善舞,在整个大明朝野之间都是相当有影响的,这个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
看着胡丞相不发表任何态度,大臣们的心思都飞快的转动着,想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应对之策,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中书舍人陈坤道:“所谓祥瑞,大都是为了邀功媚上之举,驸马都尉身为外戚,又被委以巡抚军镇之重任,仍然不满足,要以祥瑞媚惑君王,目的不言而喻,肯定是想获得更高的恩宠,一个外戚,要如此高的恩宠做什么,狼子之心昭然,必为不轨也。”
中书省左司郎中周宁接着道:“所以对于陛下的一时沉迷,我们身为臣子的要尽力的去劝谏,真的不行,发动六部给事中联合封驳皇上的此次决议,否则恐怕祥瑞一起,以后各地祥瑞接踵而来,岂非助长了官员的投机之心!”
另一个中书舍人张赟,皱着眉头说道:“肯定不能让祥瑞送至京师,否则万一皇上龙颜大悦。其后果不可估量,丞相大人可以召见御史台御史大夫。对其进行弹劾.......。”
“够了!”
正在众说纷纭之时,上面端坐的胡惟庸轻喝了一声。顿时整个中书省议事厅内,都鸦雀无声了。
“汪大人,此时您怎么看。”
没有理会被自己举止吓住的属下官员,胡惟庸反而向坐在他右首的汪广洋询问了一句,汪广洋更是不堪,可能是昨夜酒喝的太多了,眼皮都快耷拉到脸上,两颊之上还有泛着一丝潮红,典型的一副酒精中毒的模样。
听到胡惟庸问他。不由一愣,因为他刚才根本就在打瞌睡,什么也没有听到,又不好明说,无奈之下,只得应付了一句道:“此法大善,单凭胡大人做主就是,老夫昨夜偶感风寒,精力却是越来越不济了。”
中书省众人听说此言。不由眼中都露出鄙夷之色,这个酒色丞相,果然是扶不上台面的阿斗,胡大人好不容易才垂询一下你的意见。你就这样应付了事,要知道,胡丞相还没有表态。你就此言大善,到底是那一句话大善呢?
但是下首坐着的官员神情。丝毫没有影响到中书省左丞相和右丞相之间的情绪,汪广洋依旧是那副沉醉不醒的模样。而胡惟庸显出来谦虚更是让很多官员闻所未闻,只听他说道:
“那对于这些决议,汪大人是没有什么意见了?”
汪广洋眼里露出意思诧异,但还是强笑道:“胡丞相既然没有意见,老夫当然也无异议,该怎么办,老夫照做就是。”
下面有看明白事情的人,不由发出一阵叹息,这可能也就是最近几年的汪广洋典型的表现吧,被胡惟庸玩弄于鼓掌之间,却好像没有一点感觉。
这件事明明就是胡惟庸不好表态,真的要按照刚才中书省属官那般说辞去处理,肯定会引起皇上的不喜,最后不但不会起到丝毫作用,反而可能会因此让皇上反感。
这些属官们不是不知道此中的厉害,但无论出什么主意,都不会轮到自己出头,正所谓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一些无关自己痛痒,而又可以讨好胡丞相的话,为什么不说呢?
胡惟庸当然知道其中大部分的说辞是为了讨好自己,而实际操作绝对不行,但是作为上位者,就是看不得身边有人轻松,汪广洋就是最明显的,虽然汪广洋身为右丞相,真的要是和他唱反调,肯定会给他造成一些麻烦。
但是当汪广洋什么事情都不管,凡事都依从自己的时候,胡惟庸又看不得他那么舒心的样子,要不是朝野之间暂时没有可以替代汪广洋的人,胡惟庸真恨不得立即把这高邮咸鸭蛋有多远赶多远。
“高邮咸鸭蛋”是胡惟庸私下喊汪广洋的一个蔑称,却不是以高邮人喜好养鸭,腌制咸鸭蛋出名为典故。
“高邮咸鸭蛋”是胡惟庸暗指汪广洋上不得席面,只能偶尔拿来佐餐,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而已。
这件事,无缘无故的,被胡惟庸推到了懵懂的汪广洋身上,分明是想用汪广洋做探路石,那样的话,无论成败都和他胡丞相没有半点关系。
果其不然,象征性的问问汪广洋之后,胡惟庸下了结论,道:“既然右丞相觉得你们的建议不错,不妨去做做看看,不要辜负了汪大人对你们的期望啊。”
众人哑然,遂躬身听命,汪广洋眼角露出一丝苦意,却是一闪即逝,又恢复了老眼昏花的情景。
胡惟庸却是没有和众人纠缠,定下结论了以后,就拂袖进了属于自己的单间,他要梳理一下皇上的用意,还有驸马都尉庞煌到底是什么意思。
说一句心里话,对于这两封奏折,胡惟庸都没有太放在心上,不就是一个呈献祥瑞,一个弹劾刘忠吗?
在胡惟庸眼里算不得什么大事情,就说弹劾刘忠那一条,有什么意思呢?六年的丞相生涯已经在大明的朝堂上形成了一个定律,皇上要处理臣子,自己这个丞相不点头,皇上也不好太过于执着。
就比如说现在的御史大夫陈宁,当初出任苏州知府时,为了尽快完成督粮任务。不惜让手下采取烧铁烙人肌肤的办法,吓得苏州人胆战心惊。背后给起了个外号“陈烙铁”。引起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极大愤慨。
记得那一年,弹劾陈宁的奏疏就像是雪花一般涌到了中书省和皇上的面前。皇上也曾经大发雷霆要治罪于陈宁,结果呢,现在陈宁不是还站在朝堂之上,端端正正的做着御史大夫吗?
胡惟庸不怕刘忠被弹劾,因为他有足够的信心保住刘忠的仕途,真的不行的话,就把刘忠调到中书省来,正好通政司那边,胡惟庸想再安插一些人进去。不过一时间没有合适的人选而已。
在保住刘忠之前,首先要弄明白的,就是这个庞煌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心思,为什么突然会扭头对准了刘忠开火呢?
而且胡惟庸更要弄明白的是,庞煌此举,和皇上有没有关系,是皇上授意的还是临时起意,更仰或是庞煌已经和北平布政司的关系水火不容。
这每一个因素,胡惟庸都要考虑周全。这就是他为官之后的生存之道,凡事事无巨细都必躬亲自省多遍,觉得万无一失方可实行。
坐在自己的办事单间内,胡惟庸自己倒了一杯茶。浅浅自酌着反复思量着这件事情的关联性。
像是绝大多数大臣的心思一样,胡惟庸对于皇上任用外戚甚至分封藩王这些做法,怀着很大的不满。这一点先不论胡惟庸本人是忠是奸,是贪是清。他都是这样想的。
曾经在一段时间之内,他对于皇上分封诸王也曾经表示过反对。但是总能让皇上找到合适的交换条件,来让他妥协。对于庞煌,初露头角时,胡惟庸也曾经想过拉拢这个人,并和李善长商议过,怎么给当初那个小小的怀柔知县一些好处,但是当他们发现庞煌可能被发展成检校时,就望而退却了。
身为正统的官员,对于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职业,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厌恶,所以当时胡惟庸就终止了自己拉拢庞煌的想法。
但是随着日后事态的发展,看着庞煌好像竹子般的升迁速度,胡惟庸也愈加对其感到忌惮起来,怀柔县丞、怀柔县令、北平知府到驸马都尉,一方的钦差巡抚,几乎是一年一个台阶啊。
要不是有个驸马都尉的身份,而且又是大明王朝第一位驸马的光环,胡惟庸就几乎快要忍不住想要对其出手了。
这明明就是皇上故意栽培的结果,就像是自己当初被栽培的时候一样,从基层上一步一步的往上面走来,谁也阻挡不住。
胡惟庸曾经有一个错觉,这个庞煌甚至就是皇上有意提拔上来对付自己的,也有心腹亲信说,驸马都尉这个身份制约着庞煌的发展,但是胡惟庸心里却是知道,这一切都不算是什么,皇上只要愿意,有上千种办法,让庞煌步入朝堂。
因为他们所侍候的这个皇帝,从来都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都没有看见吗?华夏几千年上下,自从汉朝以来,谁敢对孔子有所微词,就连蒙元鞑子,不也乖乖的封孔子后裔为衍圣公,尊崇有加吗?
但是皇上呢,却可以限制孔子的祭祀,可以想起把孟子请出孔庙不受祭祀,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要知道皇帝得天下,读书人治天下,而孔子又是天下读书人的老师,在用读书人治理天下的同时,却又打了他们的老师一个耳光,这绝对不是常人能办到的事情。
再说说关于科举,从隋朝延续至今的科举制度,到了皇上这里,说停就停,丝毫不顾及千万读书人的怨怼,为什么,还不是怕自己的门生故吏满天下,到时候不好收拾吗?
所以,在皇帝对胡惟庸充满戒心和防备的同时,胡惟庸怎么可能毫无所觉,一点也没有反应呢?
当丞相难,当大明的丞相更难,最近两年,朝廷建通政司,朝廷不让六部的奏章通过中书省,都是在一点点的打压丞相的权力,胡惟庸不是不知道,所以他最近一两年,做事已经是非常小心了。
在没有想通其中关键的情况下,胡惟庸绝对不会轻举妄动,最好先让汪广洋出面抵挡一下。等自己看清楚形式之后,在做决断。
因为这两年。胡惟庸已经渐渐的清醒过来一些了,也看出了皇上的一些心思。不敢再像之前那样恣意妄为了。
去年,也就是洪武十年,一次偶然的谈话中,皇上在朝廷之上说道:“凡是清明的朝廷,都是上下相通,耳目相连;凡是昏暗的朝廷,都是上下隔绝,聪明内蔽。国家能否大治,其实和这点有很大的关系。我经常担心下情不能上达。因此不能知道治政的得失,所以要广开言路,以求直言。”
听到这话的胡惟庸还以为这只是每个开国皇帝的老生常谈而已,他并不在意,反正再怎么上下相通,广开言路,所有的表章奏疏中书省都是有权先过目的。
然而过了不到一个月,一个大棒突然打到他的头上,通政使司正式宣告成立。这是皇上新创立的一个部门。所谓通政,乃是皇上将政务比作水,认为水需要流通才好,所以起名为通政使司。
这个通政使司最重要的职能是“凡在外之题本、奏本。在京之奏本,并受之,于早朝汇而进之。”——所有的奏章必须先经过这个通政使司收纳整理。再转交相关职能部门。
明承元制,所有奏章都先进中书省。一般的小事就由中书省直接处理了,丞相给出意见后发往吏、户、礼、兵、刑、工这六部以及大都督府和御史台等各相关职能部门。若是大事,再呈给皇帝裁决。
与此同时,所有奏章都不能直接呈给皇帝,什么东西能让皇帝看到什么东西不能让皇帝看到,都由中书省来决定。这,就是丞相制度最大的权力所在。
通政使司的成立,宣告了皇帝改变旧有制度的决心,给胡惟庸当头浇了一盆冷水。胡惟庸不是笨蛋,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他逐渐意识到了皇上不会允许丞相再有以往的大权。
先前废除平章政事和参知政事,原来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给设立通政使司铺路,这下将最能谋私的“奏事不许隔越中书”的老规矩改了,以后自己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制度虽然改变,但旧的习惯一时很难完全扭转,何况虽然成立了通政使司,但丞相制度并没有消失。通政使司收上来的奏章还是要送到中书省。
皇帝当然不能容忍这种情况长久的出现,今年年初,又在朝堂上说:“做皇帝的人深居独处,能明见万里,主要是由于他兼听广览,了解民情。胡元之世,政令都出于中书省,凡事必先关报中书,然后才奏闻给皇帝,元朝又多昏君,所以民情不通,以至大乱。这是我们要深以为诫的。”于是下诏,诸司奏事勿关白中书省,直接奏报皇帝。
这一下对于丞相权力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从根本上动摇了丞相专权的基础。
胡惟庸之所以这些年能够左右逢源,春风得意,靠的就是旧制“奏事不许隔越中书”,这个制度方便他扣压奏章,欺下瞒上。六部长官本来有事情都是通过中书省和皇帝联系,但这个诏书使六部直接和朱元璋联系上了,若果真如此,则宰相的权力就会被完全架空。
扳倒那么多政敌,好不容易从大明立国初年的地方小官爬到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位置上,还没怎么好好享受呢,就眼睁睁地被皇帝一点一点削弱手中的权力,这是胡惟庸所不能接受的。
而如今,皇上又将一个弹劾刘忠的奏章转到中书省,让他们商议,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刘忠的事情,要爆发,在去年伪钞出现的时候,就该爆发了。
但是皇上那时候选择了沉默,或者说是选择了换取自己对于分封藩王和成立通政司沉默的筹码,但是为什么到了此时此刻,皇上却是又要旧调重弹呢?
看来自己真的小看了那个驸马都尉,更是小看了我们的皇帝陛下,说不定庞煌的奏章,就是皇上授意写就的,为的是又要进一步削弱自己的权柄了。
难道自己真的一动都不动,任凭皇上把自己这个丞相的权柄削成空架子吗?
不由自主的摇摇头,胡惟庸冷笑着将杯中的凉茶一饮而尽。对刚刚敲门而入的中书舍人陈坤说道:“皇上今天发下的两封奏折,全部按照圣意照发下去,另外,用最快的方式,召驸马都尉庞煌进京!同时让北平布政使刘忠上书自辩。”
“那刚才所议,不是说要御史台和给事中们联合驳回陛下的决议吗?”陈坤本来就是拿着中书省刚才的商议结果等待胡惟庸的签名画押,但是却听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不由诧异的问道。
“方才的决议,是右丞相汪大人的看法,本官的看法,就是按照皇上的意思去执行,就这样办,你下去吧。”
陈坤一呆,中书省对于皇上的意思,同时出现两种声音,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至少胡丞相掌权以来,这是头一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不敢多问,怀着满腹的疑惑,陈坤只好退下,按照胡惟庸的意思去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