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武当山上
武当山上,只见展旗峰间,左是青龙背,右为白虎山,遥相呼应,负yīn抱阳,前面两个小山凸,一个是小宝珠峰,一个是大宝珠峰,巧妙地构成了一幅二龙戏珠的图案。对面隐隐看见的是照面山,山下是紫霄涧,山麓间的千层殿阁正是永乐年间修建的紫霄宫。
武当道当代掌教李玄宗正在宫中,听坐下弟子禀报,“启禀真人,昨rì内门弟子元正皓身负重伤,在山门处被巡山弟子发现。该弟子是五rì前下山采买,不知何故遭此重创,在昏迷前交代,务必要将此物交予掌门真人处置。”
李玄宗接过弟子交上来的物件,此物外观似木,sè呈七彩,叩之无声,入手沉重。“你先下去吧,伤者需好生看护,待他苏醒后速速报我。”“弟子领命。”
次rì,李玄宗手持一册典籍,反复核对,心中大喜过望,原来弟子上交的奇物,按典籍上的记录是一块七彩灵木,在修行界属于上等的木系灵材。
武当派自三丰真人创派以来,虽有金丹祖师坐镇,但历代弟子成就均不如人意。三丰真人以武入道,创太极丹法,丹法有言:“内药是jīng,外药是炁,内药养xìng,外药养命。”,所谓xìng命双修,门下弟子多只能得其形而不能得其神。究其原因,都是缺少外药相助。虽然武当功法属内丹丹法,但只靠自身搬运周天,也难得成就。
三丰真人当时突破金丹,延寿百载,也是因为得了灵材之助,此事外人不知,自己作为掌教是清楚这一点的。中华之地灵材已竭,数百年来也只有三丰真人偶得,这番境遇他人是可望而不可求的。
“如今突现七彩灵木,难道有灵材再现世间,眼下当务之急是弄清灵材的来历,这块青灵木可称奇珍,但自己的修道资质不如三丰祖师那般天资卓绝,仅仅凭借一块七彩灵木,冲击接丹,突破的机会不大。
但对整个武当派来说,如能获得大批灵材,不仅自身有突破金丹的希望,还能光大武当门户,重振宗门声威。”李玄宗心道,当即吩咐童子去查看元正皓伤势如何,半个时辰后童子回报,元正皓已经苏醒,尚不能起身。李玄宗按耐不住,亲身往其修养之处行来。
“弟子见过真人。”元正皓没想到掌教真人会亲自来看望自己,正yù挣扎起身。“你伤势未愈,不必多礼。你可将受伤缘由仔细道来,无论是谁人敢无故伤我武当弟子,宗门必将追查到底,以雪此辱。”李玄宗温言道。
“禀真人,弟子五rì前下山采买,途中偶遇一名独行妖媚女子,弟子观其神sè不似常人,言语试探间,女子暴起发难,弟子与之相斗,奈何修为浅薄,最终虽以法剑斩杀,但弟子自身也被其重创。其后那女子尸首竟显露出妖狐原形,弟子方知那女子实为妖孽化身。”
“弟子在查看妖狐遗物时,其中除了交予真人的那物,还有京城所发路引一份,零碎金银若干。那物被妖狐收藏严密,且弟子发现其质地奇特,绝非凡俗之物,恐是妖孽遗留的妖器,在弟子于山门获救之时,特地交代同门,务必要将此物交予真人处置。”
李玄宗心知弟子所言大多属实,但其中也有不尽不实之处:首先,元正皓身作道家打扮,发生冲突之处又靠近武当山,那妖狐避之唯恐不及,怎么敢与其动手。其次,如其所言“观其神sè不似常人,言语试探间,女子暴起发难”,这想必是弟子见sè起意,言语轻佻惹怒了对方,妖xìng无常,这才导致了冲突的发生。
自三丰真人坐化后,丹法修行后继无人,门风rì渐散漫,门人弟子行事轻佻。李玄宗回想当初正一道张宇初定《道门十规》,虽是借朝廷之手推行天下,却也不是为了行他正一道一家之言,其中规条确合道门修行宗旨,要求出家之人“应以清静为本,离情割爱,舍妄归真,究明心地,修养xìng天。”如今武当弟子能做到这一点的,屈指可数,李玄宗虽有心整顿门风,但自身威信不足。朝廷派人提督武当,度牒名录都由其掌控,自己虽名为掌教,实在是有心无力。
“不过,妖狐现形之事,料想他也不敢妄言,否则只需验看他身上伤痕,再派人前去查验遗骸,真相自然大白。前些时rì,均州提督太监府曾传言京城有“妖狐夜出”事,难道妖狐自京城而来?”李玄宗暗道。
灵材之事关宗门兴衰以及自身结丹之望,李玄宗不敢懈怠。自二十年前三丰祖师坐化以来,在修行界武当威仪已不复当年,自己身为掌教,这些年来为了维护宗门兢兢业业,幸好武当还有朝廷看顾,俗世场面尚能支撑,但这也非长久之计。
看来自己必须要入京一趟了。李玄宗身为武当掌教,不能随意离山,如要远行,还需向均州城的提督太监报备。
遥想当年三丰真人云游天下,面对天子数度诏请,避而不见,是何等自在,而历代大明天子对武当派仍是礼遇有加,天顺三年诏封祖师为“通微显化真人”。所谓“一颗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不成金丹,不为真人,仍需受俗世规条约束。
两rì后,均州提督太监府,“真人仙驾均州,不知所为何事?”提督太监韦贵笑道,“贫道近闻京城有“妖狐夜出”,yù入京以清妖氛,为天子分忧。”李玄庆道,“此事杂家也有耳闻,万岁前些时rì已传召正一道张真人入京,想必也是为了此事。不过真人为朝廷分忧之心可嘉,杂家也不好阻拦。这样吧,待杂家替真人安排驿马,明rì就可上路。”
“正一道掌教已经入京?张玄庆虽然是天师嫡传,但其父当年之事令龙虎山在修行界几乎成了笑柄,如今他接掌正一道,想必是yù借此事重振龙虎山声名,我进京查探灵材之事,应该不会与他冲突。”李玄宗暗道。;
武当道当代掌教李玄宗正在宫中,听坐下弟子禀报,“启禀真人,昨rì内门弟子元正皓身负重伤,在山门处被巡山弟子发现。该弟子是五rì前下山采买,不知何故遭此重创,在昏迷前交代,务必要将此物交予掌门真人处置。”
李玄宗接过弟子交上来的物件,此物外观似木,sè呈七彩,叩之无声,入手沉重。“你先下去吧,伤者需好生看护,待他苏醒后速速报我。”“弟子领命。”
次rì,李玄宗手持一册典籍,反复核对,心中大喜过望,原来弟子上交的奇物,按典籍上的记录是一块七彩灵木,在修行界属于上等的木系灵材。
武当派自三丰真人创派以来,虽有金丹祖师坐镇,但历代弟子成就均不如人意。三丰真人以武入道,创太极丹法,丹法有言:“内药是jīng,外药是炁,内药养xìng,外药养命。”,所谓xìng命双修,门下弟子多只能得其形而不能得其神。究其原因,都是缺少外药相助。虽然武当功法属内丹丹法,但只靠自身搬运周天,也难得成就。
三丰真人当时突破金丹,延寿百载,也是因为得了灵材之助,此事外人不知,自己作为掌教是清楚这一点的。中华之地灵材已竭,数百年来也只有三丰真人偶得,这番境遇他人是可望而不可求的。
“如今突现七彩灵木,难道有灵材再现世间,眼下当务之急是弄清灵材的来历,这块青灵木可称奇珍,但自己的修道资质不如三丰祖师那般天资卓绝,仅仅凭借一块七彩灵木,冲击接丹,突破的机会不大。
但对整个武当派来说,如能获得大批灵材,不仅自身有突破金丹的希望,还能光大武当门户,重振宗门声威。”李玄宗心道,当即吩咐童子去查看元正皓伤势如何,半个时辰后童子回报,元正皓已经苏醒,尚不能起身。李玄宗按耐不住,亲身往其修养之处行来。
“弟子见过真人。”元正皓没想到掌教真人会亲自来看望自己,正yù挣扎起身。“你伤势未愈,不必多礼。你可将受伤缘由仔细道来,无论是谁人敢无故伤我武当弟子,宗门必将追查到底,以雪此辱。”李玄宗温言道。
“禀真人,弟子五rì前下山采买,途中偶遇一名独行妖媚女子,弟子观其神sè不似常人,言语试探间,女子暴起发难,弟子与之相斗,奈何修为浅薄,最终虽以法剑斩杀,但弟子自身也被其重创。其后那女子尸首竟显露出妖狐原形,弟子方知那女子实为妖孽化身。”
“弟子在查看妖狐遗物时,其中除了交予真人的那物,还有京城所发路引一份,零碎金银若干。那物被妖狐收藏严密,且弟子发现其质地奇特,绝非凡俗之物,恐是妖孽遗留的妖器,在弟子于山门获救之时,特地交代同门,务必要将此物交予真人处置。”
李玄宗心知弟子所言大多属实,但其中也有不尽不实之处:首先,元正皓身作道家打扮,发生冲突之处又靠近武当山,那妖狐避之唯恐不及,怎么敢与其动手。其次,如其所言“观其神sè不似常人,言语试探间,女子暴起发难”,这想必是弟子见sè起意,言语轻佻惹怒了对方,妖xìng无常,这才导致了冲突的发生。
自三丰真人坐化后,丹法修行后继无人,门风rì渐散漫,门人弟子行事轻佻。李玄宗回想当初正一道张宇初定《道门十规》,虽是借朝廷之手推行天下,却也不是为了行他正一道一家之言,其中规条确合道门修行宗旨,要求出家之人“应以清静为本,离情割爱,舍妄归真,究明心地,修养xìng天。”如今武当弟子能做到这一点的,屈指可数,李玄宗虽有心整顿门风,但自身威信不足。朝廷派人提督武当,度牒名录都由其掌控,自己虽名为掌教,实在是有心无力。
“不过,妖狐现形之事,料想他也不敢妄言,否则只需验看他身上伤痕,再派人前去查验遗骸,真相自然大白。前些时rì,均州提督太监府曾传言京城有“妖狐夜出”事,难道妖狐自京城而来?”李玄宗暗道。
灵材之事关宗门兴衰以及自身结丹之望,李玄宗不敢懈怠。自二十年前三丰祖师坐化以来,在修行界武当威仪已不复当年,自己身为掌教,这些年来为了维护宗门兢兢业业,幸好武当还有朝廷看顾,俗世场面尚能支撑,但这也非长久之计。
看来自己必须要入京一趟了。李玄宗身为武当掌教,不能随意离山,如要远行,还需向均州城的提督太监报备。
遥想当年三丰真人云游天下,面对天子数度诏请,避而不见,是何等自在,而历代大明天子对武当派仍是礼遇有加,天顺三年诏封祖师为“通微显化真人”。所谓“一颗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不成金丹,不为真人,仍需受俗世规条约束。
两rì后,均州提督太监府,“真人仙驾均州,不知所为何事?”提督太监韦贵笑道,“贫道近闻京城有“妖狐夜出”,yù入京以清妖氛,为天子分忧。”李玄庆道,“此事杂家也有耳闻,万岁前些时rì已传召正一道张真人入京,想必也是为了此事。不过真人为朝廷分忧之心可嘉,杂家也不好阻拦。这样吧,待杂家替真人安排驿马,明rì就可上路。”
“正一道掌教已经入京?张玄庆虽然是天师嫡传,但其父当年之事令龙虎山在修行界几乎成了笑柄,如今他接掌正一道,想必是yù借此事重振龙虎山声名,我进京查探灵材之事,应该不会与他冲突。”李玄宗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