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万象(下)
春暖花开,匆匆又是一年。
翠柳堤的湖畔边,一群孩童扯着风筝,拽着衣襟,相互厮闹着在长堤边跑过。
突然有一根风筝断了线,飘飘荡荡落向远方,直落到一座祠堂上。
那风筝的主人是个约莫七八岁的孩童,见了便跑过去,手脚灵活的往祠上爬。那庙挺高,小家伙手脚却是颇灵便,竟真让他爬了上去,一步步向着祠堂顶爬去。
有那正来进香的妇人见了,便喝骂起来:“哪家来的小崽子,竟在这万象祠登高爬低,都爬到神君头上来了,就不怕触怒神君,一个雷下来劈死么?”
自有那庙祝出来,见此等情况也喝道:“快快下来!”
小孩被喝得惊慌,正巧头前刚下过一阵雨,瓦片湿滑,一时没抓稳下,就是从庙上滑落下来。众人同时惊呼,这祠堂正高,若摔实了纵不死也多半残疾。
恰在此时,一阵风拂现,正托住坠落小孩,就这么轻飘飘落于地面,孩子竟丝毫无损。
众人看得呆了,突然同时醒悟过来,一起喊着“神君显灵了”,跪将下来。
这些呼声汇聚一起,涌向祠中,香火鼎盛处,就见一尊雕像矗立,正是唐劫的样貌,只是在巧匠手下,比之本人又多了几分气派与威严。脚下还有一只玉兔,正是图图。在这塑像的左右还各有一女,却是许妙然与伊伊,皆有道号。许妙然身披紫霞衣,手持两仪镜,脚踏如意梭,被唤作妙法仙子。伊伊手持碧海青金莲,头戴翠羽花环,脚踩八宝白玉台,却是绿萼圣女。
在香烟笼罩中,三尊雕塑庄严肃穆。颂念声传入这殿堂,就见为首的唐劫像上,眉心光芒一闪,那些祷语便化作一缕缕看不见的细丝,进入泥像中。
透过你像,可以看到像中有一滴殷红血液,新鲜如初落,在像中盘旋。那些意念之丝进入你像中后就来到这血液中,为其吸收,再进一步升华,化做一缕神念之丝,飘向远方。穿过千山万水,来到一处山崖间落下,飞入其中一座岩洞内,没入一人眉心后不见。
正是唐劫。
吸收了这一缕精纯意念,唐劫睁开眼:“果然如此。这股意念之力一旦吸收了,就可壮大元神,正是元婴化神的法门。”
小河除妖一事后,给了唐劫一个启发。
他意识到自己入世行善的做法完全可以再深入些,再彻底些。
反正自己有浮生万象只能。为何不好好利用一下,真正为各地百姓造些福音?
在这种情况下,唐劫每到一地就立像留血,庇佑当地。
时间长了,当地百姓发现神像有灵,自然就为身像建祠立碑,祈求保佑。这种事若换了别人来做,还要分神关注,到了唐劫这里,分神都不必,浮生万象所化分身自行变解决了。唯有那解决不了的麻烦才需要劳动唐劫本身。
如此一来,这万象神君祠就比别家任何一尊神明都要应验得多,立时引来信众无数。
唐劫本来对信众并无要求,他所做不过是希望借助造福世界来造福自己,以摆脱这天人感应时庞大的人间疾苦,对于成为万家生佛并无兴致。但是因为天人感应的缘故,唐劫到是明白了香火于仙人的意义,不是因为要吸收什么信仰之力,而是因为这份天人感应,与天地同悲喜的情愁。
香火让唐劫与芸芸终生之间建立了一份特殊的联系,通过香火唐劫可以迅速感到发生在各地的事情,并做出处理,同时得到天地同喜的反馈。
这也正是为什么大能之士在人间多有显圣的原因,和唐劫一样,他们也要借此度过天人感应关。如当年天神宫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当年的广法天尊将一缕心神系于天神宫上,感其心志。天神宫昌则自身昌,故后有下界留念。至于那些门派大能也是一样,会将一部分心神留于派中,门派兴则本人兴。
当然等以后度过了这一关,正式超脱。羽化成仙,就不必再理会凡间事务,大多数香火就会凋零。到那时自有新人崛起,取而代之。
正因此,星罗大千界里,神仙供奉虽有,却从无久远,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换个信仰,乃是常有之事。
落实到唐劫这里,又有些不同。
改变天地,度化自身本是件庞大繁杂的事,每时每刻都要分神留意各地事宜,无疑极为消耗心力,影响修炼。正因此,绝大多数修者并不试图改变太大地方。通常只以自身所处一隅之地为界,护佑身周即可。毕竟这天人合一也不是没有界限,没有人真的能和整个世界融为一体,大多数修者能够融入的也只是当时所处,又或是意念关注的那片天地。
唐劫却是个异类。
浮生万象让他可以管理庇佑的区域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唐劫突发奇想,想知道在自己极限扩张天人感应的区域后,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一试,还真让他试出不一般来。
翠柳堤的湖畔边,一群孩童扯着风筝,拽着衣襟,相互厮闹着在长堤边跑过。
突然有一根风筝断了线,飘飘荡荡落向远方,直落到一座祠堂上。
那风筝的主人是个约莫七八岁的孩童,见了便跑过去,手脚灵活的往祠上爬。那庙挺高,小家伙手脚却是颇灵便,竟真让他爬了上去,一步步向着祠堂顶爬去。
有那正来进香的妇人见了,便喝骂起来:“哪家来的小崽子,竟在这万象祠登高爬低,都爬到神君头上来了,就不怕触怒神君,一个雷下来劈死么?”
自有那庙祝出来,见此等情况也喝道:“快快下来!”
小孩被喝得惊慌,正巧头前刚下过一阵雨,瓦片湿滑,一时没抓稳下,就是从庙上滑落下来。众人同时惊呼,这祠堂正高,若摔实了纵不死也多半残疾。
恰在此时,一阵风拂现,正托住坠落小孩,就这么轻飘飘落于地面,孩子竟丝毫无损。
众人看得呆了,突然同时醒悟过来,一起喊着“神君显灵了”,跪将下来。
这些呼声汇聚一起,涌向祠中,香火鼎盛处,就见一尊雕像矗立,正是唐劫的样貌,只是在巧匠手下,比之本人又多了几分气派与威严。脚下还有一只玉兔,正是图图。在这塑像的左右还各有一女,却是许妙然与伊伊,皆有道号。许妙然身披紫霞衣,手持两仪镜,脚踏如意梭,被唤作妙法仙子。伊伊手持碧海青金莲,头戴翠羽花环,脚踩八宝白玉台,却是绿萼圣女。
在香烟笼罩中,三尊雕塑庄严肃穆。颂念声传入这殿堂,就见为首的唐劫像上,眉心光芒一闪,那些祷语便化作一缕缕看不见的细丝,进入泥像中。
透过你像,可以看到像中有一滴殷红血液,新鲜如初落,在像中盘旋。那些意念之丝进入你像中后就来到这血液中,为其吸收,再进一步升华,化做一缕神念之丝,飘向远方。穿过千山万水,来到一处山崖间落下,飞入其中一座岩洞内,没入一人眉心后不见。
正是唐劫。
吸收了这一缕精纯意念,唐劫睁开眼:“果然如此。这股意念之力一旦吸收了,就可壮大元神,正是元婴化神的法门。”
小河除妖一事后,给了唐劫一个启发。
他意识到自己入世行善的做法完全可以再深入些,再彻底些。
反正自己有浮生万象只能。为何不好好利用一下,真正为各地百姓造些福音?
在这种情况下,唐劫每到一地就立像留血,庇佑当地。
时间长了,当地百姓发现神像有灵,自然就为身像建祠立碑,祈求保佑。这种事若换了别人来做,还要分神关注,到了唐劫这里,分神都不必,浮生万象所化分身自行变解决了。唯有那解决不了的麻烦才需要劳动唐劫本身。
如此一来,这万象神君祠就比别家任何一尊神明都要应验得多,立时引来信众无数。
唐劫本来对信众并无要求,他所做不过是希望借助造福世界来造福自己,以摆脱这天人感应时庞大的人间疾苦,对于成为万家生佛并无兴致。但是因为天人感应的缘故,唐劫到是明白了香火于仙人的意义,不是因为要吸收什么信仰之力,而是因为这份天人感应,与天地同悲喜的情愁。
香火让唐劫与芸芸终生之间建立了一份特殊的联系,通过香火唐劫可以迅速感到发生在各地的事情,并做出处理,同时得到天地同喜的反馈。
这也正是为什么大能之士在人间多有显圣的原因,和唐劫一样,他们也要借此度过天人感应关。如当年天神宫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当年的广法天尊将一缕心神系于天神宫上,感其心志。天神宫昌则自身昌,故后有下界留念。至于那些门派大能也是一样,会将一部分心神留于派中,门派兴则本人兴。
当然等以后度过了这一关,正式超脱。羽化成仙,就不必再理会凡间事务,大多数香火就会凋零。到那时自有新人崛起,取而代之。
正因此,星罗大千界里,神仙供奉虽有,却从无久远,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换个信仰,乃是常有之事。
落实到唐劫这里,又有些不同。
改变天地,度化自身本是件庞大繁杂的事,每时每刻都要分神留意各地事宜,无疑极为消耗心力,影响修炼。正因此,绝大多数修者并不试图改变太大地方。通常只以自身所处一隅之地为界,护佑身周即可。毕竟这天人合一也不是没有界限,没有人真的能和整个世界融为一体,大多数修者能够融入的也只是当时所处,又或是意念关注的那片天地。
唐劫却是个异类。
浮生万象让他可以管理庇佑的区域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唐劫突发奇想,想知道在自己极限扩张天人感应的区域后,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一试,还真让他试出不一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