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民国之纺织霸主

第四十九章 珍妮机挫折

    ()“邵文,我觉得以机械部的能力,制造出铁轮机不难。http:/dudu/0/773/关键的是可靠xìng和制造成本。许多铁制零件我们自己可以制造,但质量不太有保障,如轴承等jīng密零件则是根本只能从洋行引进,这样一来,又给降低制造成本带来了难度。”

    袁峄城以他专业的角度,给铁轮机的制造做出点评。杨邵文的铁轮机项目,对于目前的木工铁匠等手工业者来说,非常具有挑战xìng,基本上已经摸到了这些手工作坊铺的制造能力极限。这也是袁峄城自己作坊不呆,喜欢三天两头往南丫镇跑的原因。

    卢佟海比较关心经济效益:“这个铁轮机比起我们目前的手拉机,效率能提高多少?”

    杨邵文道:“差不多能在目前的手拉机织布效率上再翻一番吧!”

    “这样啊,似乎还行!”其实卢佟海心里有些失望,他见这台动力织机明显比手拉机复杂许多,那小幅修改的铁轮机也简单不到哪里去,可最后的结果却也只是织布效率增加一倍。

    “什么叫也还行啊!一个技术进步,能增加一倍的效率,那还不值得我们花大力气研究吗?”

    杨邵文拍拍卢佟海肩头,笑骂道:“你小子可别不知足。不是什么技术进步,只要加个简单的飞梭装置效率就能提高一倍的。手拉机那只是个例。大部分的技术革新,还是需要投资成本的大笔投入的。即使如此,只要是对提高生产效率有帮助,我还是会不遗余力的去推动。”

    卢佟海提醒道:“技术进步要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咱们找到推广手拉机的商业模式可也费了不少功夫,别人却是将咱们的商业模式和手拉机轻轻松松就学去了,倒真是省事的很。真是!”言罢,又是一阵叹息。

    杨邵文知道他对对手目前咄咄逼人的市场竞争还有些芥蒂,对推广新纺织工具的态度变得有些消极。

    不过铁轮机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产品还需要一段时间,倒时再考虑怎么推广的问题也不迟。

    他烦恼的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心心念念想着的珍妮纺纱机。将整个土纱市场拱手让给洋纱,他自己心里也很不甘心。虽然只是很简单的纱线产品,但当中却蕴藏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和从棉花种植、棉花加工、到纺纱等环节的众多就业机会。如果他能整出珍妮机,虽然效率上还是不能与洋人的机器纺纱相比,但却比手摇纺纱效率高出好几倍,依靠着本地优势,那还是能与洋纱板板手腕的。

    只是珍妮机的制造却不如铁轮机那么顺利。铁轮机有现成的动力织机参考,制造起来问题不大。而机器纺织厂的纺纱机器都是几十上百锭的大型设备,却是不怎么适合改造成手工设备。所以,只能凭空设计。

    无论是他杨邵文还是袁峄城,在机械设计上都是个二把刀子,功底实在有限的很。要想从头设计一种新型纺纱工具谈何容易。袁峄城查了些古代的典籍后,倒是制造了一台三锭手摇纺车。那个机器是对手摇纺车的简单改造,需要人工一只手控制三个纱锭的给棉和拉伸,对纺纱工的cāo作技能要求很高,并不具备推广价值。

    杨邵文是个执拗的xìng子,越是设计不出,他就越沉浸其中。一条路走不通,他就另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既然以他的机械设计功底,没法凭空设计出珍妮机。他便利用起自己另一项优势,那就是宝贵的记忆。

    珍妮机长什么模样,他以前在书本或是网络上多多少少都看过几眼,虽然以前没有细究过它的原理,但这不妨碍他凭着头脑中模糊的记忆将珍妮机的模样大致画出来。每天想一点,画一点,修改一点,然后再去推测它的工作原理,根据推测的原理继续修改继续完善。

    这是个很不错的法子,杨邵文觉得自己越来越接近最终的答案了。

    当他最后在修改多次的机器设计图上画上一条表示横条的直线时,珍妮机算是正式设计完成了。杨邵文能肯定,目前图纸上的这台机器就是珍妮纺纱机。因为它与杨邵文脑海中的珍妮机的模样非常吻合,而他也能依照图纸,分析出这台机器的工作原理。

    这种纺纱机是在一个框架的底部安上有若干绕满粗纱的线轴,框架上有若干个锭子。每一个线轴都用带子连在一个锭子上。在两个横条之间通过的锭子形成一根杆,杆在框架上前后滑动。纺纱工人把杆向后移动抽出粗纱,然后横条挤拢来把带子夹紧,同时杆向后移,转动轮子,轮子转动锭子。待绞合到一定程度时,杆又向前移动,同时锭子慢慢转动,把纱线绕上。此时,纺纱工人拉动控制杆,控制杆压下一根铁丝,铁丝将线推到能被锭子绕起来的位置。

    这就是珍妮纺纱机的原理,似乎这意味着大功告成了。可杨邵文悲哀的发现,这珍妮机的功能,是能将粗纱牵伸加捻纺成细纱。但他需要的并不是细纱!无论是原来的土纱还是公司目前引进的机纱,都是10—12支左右的粗纱。国内市场上最大宗的纺织商品是土布,土布需要的就是粗疏坚韧的粗纱,也只有这样的粗纱织成的土布才能厚实耐磨,才能赢得国内劳动人民的喜爱。珍妮纺纱机将粗纱纺成细纱,对目前的杨氏布业公司来说纯粹就是多此一举。

    这对杨邵文打击实在太大了!这不仅意味着以前花的那些心思全白费了,而且也让他在纱线市场上分一杯羹的期望彻底泡汤。

    哎,原本就不应该对珍妮机寄予太大期望。要是珍妮机能纺土布用纱,人家八路军也不会到二十世纪三十四年代组织生产合作社时,还在用手摇纺车纺纱。

    杨邵文看着图纸呆呆愣神,有不甘,有懊恼,有自嘲。可不知怎么的,他觉得事情似乎还没完全绝望。珍妮机的过程是将粗纱纺成细纱,他如果需要粗纱,那就是将棉条牵伸加捻,最后卷绕成粗纱线轴的过程。原理上其实大同小异。当然,棉条毕竟不是粗纱,不能将珍妮机的纺纱过程简单照搬。但珍妮机的传动机以及工作机的原理部分,都有许多值得参考的地方。

    虽然还没要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但杨邵文又一次燃起了希望,重新将自己埋于图纸设计当中。

    注:支是纱线的计量单位,分英制和公制,这里指的是英支。英制支数(定重制)是指单位重量(1磅=453.6克)的纤维或者纱线在公定回cháo率(英制)时的长度为840(码=0.9144米)的倍数。公制支数是指单位重量(每公斤)纱线在公定回cháo率时的长度为千米的倍数。在旧中国,特别是棉纺织企业,广泛使用的计量单位是英支。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