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人治法治
()第八章
士皓明本想带着典韦回府,转念一想没有什么事情,就带着典韦在街上闲逛,路过闹市的时候,看到有人坐在路边弹剑而歌。
“这是做什么呢?典韦咱们看看去。”已经为了一大圈看热闹的人,弹剑的青年儒生打扮,倚在墙边弹剑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士皓明听不懂青年唱的是什么,看了眼身边的典韦,典韦更听不懂什么意思。这时旁边的一个路人说道,“这人好大的口气,还自比孟尝君的食客冯谖。”一位老者心肠好,上前问道,“后生可是要求官?这你可得去招贤馆,在这大街上有什么用?”
青年微微一笑,露出八颗洁白的牙齿,“小子初到这里,四下看看,并不一定要求个一官半职。”青年操着一口浓郁的司州口音。
士皓明在人群中突然开口说道,“不知这位小先生感觉此地如何?”“此地甚好,天府之土,民殷国富。”围观的众人以为又要老生常谈,都打算散去了,谁料青年话音一转,“但法不足服众,民不知守法,赋税崩坏,表面上是一片繁荣,却不知已经祸根深种!”
“胡说!”“妖言惑众!”“哗众取宠!”围观的众人群情激奋,已经有人按耐不住要去收拾一下这个口出狂言的小子了。
“让开让开!都围着做什么呢?”一队巡逻的士兵恰好赶到,带队的拿着一双铁锏,正是太史慈。成都新投降不久,现在各路大军又出发和荆州军交战,郭嘉临走之前特意安排太史慈等几员猛将守城,用来震慑城中宵小。
不少百姓都认得太史慈,“太史将军,就是这人在此妖言惑众,说我蜀中祸根深种!”“就是,我等都可以作证,此人司州口音,难道是司州来的探子?”
太史慈看到了人群中的士皓明,想不看到都难,有典韦那么大块头在身边,能不显眼么,“主公!”
百姓们这才醒悟,纷纷行礼,“小民见过州牧大人。”士皓明略微抬手,“不必多礼,此人我看就是个游学的士子,只是不知道有什么高才能够如此大话?”
青年先对士皓明行礼,不卑不亢也没有一丝的紧张,“游学之人,所见所闻不吐不快,自入汉中、蜀地以来,多有观各地律法大相径庭,各地官员所审案件多有争论,更有甚者,不决之事,求仙问卜,乱象横行。”
“汉中、蜀地赋税本就不同,现两地互通,但税法不同,何有同人同地而不同税之说?长此以往,各地必然矛盾加剧。”
“再有……”士皓明立刻打断,“先生果然大才,恳请先生入府一叙,不知先生可愿赏光?”“头前引路。”典韦和太史慈忍不住怒视青年,士皓明却毫不迟疑,在前面给青年引路。
“快,派人请沮授前来相序!典韦你守住门外,除了沮授,任何人等不得进来。”“诺!”典韦又瞪了青年一眼才走到门外站着。
“手下人不识先生大才,先生不要见怪。”“怎么会,典将军勇武过人,是个不可多得的武将啊。”
“还未曾请教先生尊姓大名?”“在下姓商,名容帅,乃是司州一游学士子,谈不上先生一说。”
“主公,什么事情叫我过来?”“公与啊,你来的正好,这位商先生是我在路上遇到的大才,独具慧眼,我叫你过来一起听听先生的高论啊。”
“在下沮授,见过商先生,愿闻先生高见。”“沮大人不必如此,在下早就知道大人乃治国之才。”
“两位都是大才,就不要相互称赞了,商先生有什么高论,在下洗耳恭听。”“我看过士大人在扬州推行的一些律法,有些妙笔但不成体系,最终难成气候。”
士皓明自家事自家知,扬州现行的一些法规是他凭着印象把未来的一些法律稍稍改变一下拿来用的,可谁记得清多少法律呢?自然东一条西一条的,在街上看到商容帅,这是到汉末以来,头一个能分析律法的人,士皓明怎能不如获至宝?
“我也正为此发愁,不知道先生有什么高见?”“现在士大人所推行者,乃人治,我所说者,法治。”
“不知道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人治者,出自儒家,依靠君者贤明来治国理政,如遇明君良臣,则国泰民安,但一旦有昏君即位,轻则民不聊生,重则国灭朝改。”
“而法治者,出自先秦法家,国家的治理并非要靠君臣贤良,万事皆有法律,治国必询法而行。”
沮授问道,“如何询法?法又从何来?”“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如此以来,不论主政之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动摇国本,国本稳固,自然长治久安。”
人治还是法治,这种问题士皓明想都不想,汉朝得以延续这么久,因为汉朝所用外儒内法,后来各朝,一旦连续遇到昏庸无能的君主,再大的国家也很快败亡,这就是人治弊端,谁能保证子孙后代没有一个是废物的?
“先生,要想法治,该当如何?”商容帅眼睛一亮,“士大人现在坐拥两州之地,手下兵精粮足,正是推行法治的最佳时机。”
“哦?最佳时机?”“没错,现在士大人手下还没有形成盘根错节的关系,扬州、益州的本地豪族还没能渗入士大人手下势力,正是最好推行法治的时机,等到以后牵一发而动全身,难矣难矣。”
真实的历史上自汉朝以降,世家大族开始崛起,晋朝更有马王共天下一说,王氏家族和统治者司马氏同掌天下,这种势力直到唐朝,李渊、李世民也借此创立大唐,然后转过身来倾尽全国之力,才把世家大族铲除,但是国本因此动摇。可以说世家推动了历史的进程,但更多的是阻碍。
如果有机会将世家分解,对于士皓明以后的发展也是很好的助力,士皓明朝外看了一眼,“关于法治,先生有什么指教?”
士皓明本想带着典韦回府,转念一想没有什么事情,就带着典韦在街上闲逛,路过闹市的时候,看到有人坐在路边弹剑而歌。
“这是做什么呢?典韦咱们看看去。”已经为了一大圈看热闹的人,弹剑的青年儒生打扮,倚在墙边弹剑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士皓明听不懂青年唱的是什么,看了眼身边的典韦,典韦更听不懂什么意思。这时旁边的一个路人说道,“这人好大的口气,还自比孟尝君的食客冯谖。”一位老者心肠好,上前问道,“后生可是要求官?这你可得去招贤馆,在这大街上有什么用?”
青年微微一笑,露出八颗洁白的牙齿,“小子初到这里,四下看看,并不一定要求个一官半职。”青年操着一口浓郁的司州口音。
士皓明在人群中突然开口说道,“不知这位小先生感觉此地如何?”“此地甚好,天府之土,民殷国富。”围观的众人以为又要老生常谈,都打算散去了,谁料青年话音一转,“但法不足服众,民不知守法,赋税崩坏,表面上是一片繁荣,却不知已经祸根深种!”
“胡说!”“妖言惑众!”“哗众取宠!”围观的众人群情激奋,已经有人按耐不住要去收拾一下这个口出狂言的小子了。
“让开让开!都围着做什么呢?”一队巡逻的士兵恰好赶到,带队的拿着一双铁锏,正是太史慈。成都新投降不久,现在各路大军又出发和荆州军交战,郭嘉临走之前特意安排太史慈等几员猛将守城,用来震慑城中宵小。
不少百姓都认得太史慈,“太史将军,就是这人在此妖言惑众,说我蜀中祸根深种!”“就是,我等都可以作证,此人司州口音,难道是司州来的探子?”
太史慈看到了人群中的士皓明,想不看到都难,有典韦那么大块头在身边,能不显眼么,“主公!”
百姓们这才醒悟,纷纷行礼,“小民见过州牧大人。”士皓明略微抬手,“不必多礼,此人我看就是个游学的士子,只是不知道有什么高才能够如此大话?”
青年先对士皓明行礼,不卑不亢也没有一丝的紧张,“游学之人,所见所闻不吐不快,自入汉中、蜀地以来,多有观各地律法大相径庭,各地官员所审案件多有争论,更有甚者,不决之事,求仙问卜,乱象横行。”
“汉中、蜀地赋税本就不同,现两地互通,但税法不同,何有同人同地而不同税之说?长此以往,各地必然矛盾加剧。”
“再有……”士皓明立刻打断,“先生果然大才,恳请先生入府一叙,不知先生可愿赏光?”“头前引路。”典韦和太史慈忍不住怒视青年,士皓明却毫不迟疑,在前面给青年引路。
“快,派人请沮授前来相序!典韦你守住门外,除了沮授,任何人等不得进来。”“诺!”典韦又瞪了青年一眼才走到门外站着。
“手下人不识先生大才,先生不要见怪。”“怎么会,典将军勇武过人,是个不可多得的武将啊。”
“还未曾请教先生尊姓大名?”“在下姓商,名容帅,乃是司州一游学士子,谈不上先生一说。”
“主公,什么事情叫我过来?”“公与啊,你来的正好,这位商先生是我在路上遇到的大才,独具慧眼,我叫你过来一起听听先生的高论啊。”
“在下沮授,见过商先生,愿闻先生高见。”“沮大人不必如此,在下早就知道大人乃治国之才。”
“两位都是大才,就不要相互称赞了,商先生有什么高论,在下洗耳恭听。”“我看过士大人在扬州推行的一些律法,有些妙笔但不成体系,最终难成气候。”
士皓明自家事自家知,扬州现行的一些法规是他凭着印象把未来的一些法律稍稍改变一下拿来用的,可谁记得清多少法律呢?自然东一条西一条的,在街上看到商容帅,这是到汉末以来,头一个能分析律法的人,士皓明怎能不如获至宝?
“我也正为此发愁,不知道先生有什么高见?”“现在士大人所推行者,乃人治,我所说者,法治。”
“不知道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人治者,出自儒家,依靠君者贤明来治国理政,如遇明君良臣,则国泰民安,但一旦有昏君即位,轻则民不聊生,重则国灭朝改。”
“而法治者,出自先秦法家,国家的治理并非要靠君臣贤良,万事皆有法律,治国必询法而行。”
沮授问道,“如何询法?法又从何来?”“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如此以来,不论主政之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动摇国本,国本稳固,自然长治久安。”
人治还是法治,这种问题士皓明想都不想,汉朝得以延续这么久,因为汉朝所用外儒内法,后来各朝,一旦连续遇到昏庸无能的君主,再大的国家也很快败亡,这就是人治弊端,谁能保证子孙后代没有一个是废物的?
“先生,要想法治,该当如何?”商容帅眼睛一亮,“士大人现在坐拥两州之地,手下兵精粮足,正是推行法治的最佳时机。”
“哦?最佳时机?”“没错,现在士大人手下还没有形成盘根错节的关系,扬州、益州的本地豪族还没能渗入士大人手下势力,正是最好推行法治的时机,等到以后牵一发而动全身,难矣难矣。”
真实的历史上自汉朝以降,世家大族开始崛起,晋朝更有马王共天下一说,王氏家族和统治者司马氏同掌天下,这种势力直到唐朝,李渊、李世民也借此创立大唐,然后转过身来倾尽全国之力,才把世家大族铲除,但是国本因此动摇。可以说世家推动了历史的进程,但更多的是阻碍。
如果有机会将世家分解,对于士皓明以后的发展也是很好的助力,士皓明朝外看了一眼,“关于法治,先生有什么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