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四章 海峡两岸
今天秋天法国北部的雨水格外多。从拉罗谢尔到南特,从布雷斯特到勒阿弗尔,从巴黎到敦刻尔克,没有一处不在忍受着泥泞潮湿的天气以及由此带来的农业生产商的歉收。
农业歉收了,意味着法国人要花费额外的现金从外国采购粮食,这在法国迫害胡格诺教徒愈演愈烈,大量资金通过合法或不合法的渠道流出法国的情况下,多少显得有些艰难。毕竟,胡格诺教徒掌控的资金还是非常可观的,他们多是商人、银行家、航海家、熟练工匠、艺术家等社会中上层人士,本身就比较有钱,因此即便受到了迫害,即便法国政府下令不得协助任何胡格诺教徒离境,不得协助他们转移财产,但在具体的执行层面,还是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以至于大部分有钱有势的胡格诺教徒都安然离开了。继续留在法国境内受苦的,不过是那些充当农夫、水手、一般工匠的底层胡格诺教徒罢了,他们其实是没多少钱的。
而这么多资金通过各种途径流到英格兰及联合省了,法国市场上的货币便有些不足,政府能够收到的税收也开始减少,因此无论是公还是私,都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从外界采购粮食——当然这么说有些夸张,因为法国有两千多万人口,创造的财富并不是什么小数目,不至于到了进口不起粮食的地步。但这方面用的钱多了,其他方面肯定就会少,比如军费开支什么的。
不过,东岸驻巴黎大使林定之帮助法国人解决了这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他创造性地帮助法国人从黑海北岸介绍了价值超过一百万利佛尔的粮食生意,同时建议法国人继续在著名粮食产区叙利亚和埃及极大采购力度。奥斯曼帝国今年获得了粮食大丰收,因此虽然他们在战场上被打得有些狼狈,但终究地大物博,没有卷入战争的地区秩序还算安定,粮食生产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再加上今年天气给力,因此获得了大丰收。
林定之通过高文刚得到了这个消息,然后便直接联系上了法国人,表示可以通过克里米亚汗国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一部分粮食缺口。法国人对这条路子也比较感兴趣,盖因多年来奥斯曼帝国一直对黑海比较重视,视作自己的后花园,轻易不让外人进来,除非你得到他们的特批。因此,能够进入黑海乃至亚速海的法国商人,其数量其实是很有限的,这就导致了对克里米亚汗国发生的一切不是很清楚的。他们只隐隐约约知道熱那*亚人、威尼斯人都纷纷在那里开设商站,采购粮食、牲畜,但究竟规模有多大,却并不了解,或者说他们懒得去了解。
但这次他们发现,克里米亚汗国这个印象中骑兵比较彪悍的游牧国家,居然也能一口气甩出这么多粮食供应他们(据说还是在准备战争禁止太多粮食出口的情况下),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草原民族,不是向来不会生产,比较缺粮么?克里米亚汗国,这到底是什么路数?难道这个国家全面转型了?是在东岸人的影响下完成的吗?
不过不管怎样,东岸介绍的粮食生意帮了法国人很大的忙,同时也给克里米亚汗国带来了宝贵的资金。尤其是在这么一个剑拔弩张的时刻,他们获得每一笔金钱或物资方面的援助都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打赢战争的希望又大了一分。
从黑海和白海运来的粮食被商人们运回了法国北部各个港口,然后再通过运河或公路分流到了各个城镇,销售到了饥饿的人们的手里。法国人曾经询问过东岸能够向他们转让蒸汽列车技术,帮助法兰西修建一条从巴黎通往斯特拉斯堡的铁路,但这被林定之毫不迟疑地拒绝了,即便法国人愿意给予东岸商品低关税税率的特权也不行,因为火车这种东西压根就不在本土商品出口的名录之内。
不过,或许是为了安抚法国人,或许是真的对法国市场感兴趣,总之东岸人答应对法国进行一定程度的技术扶持,比如蒸汽机技术。众所周知,现在蒸汽机在英国已经应用得非常广泛了,且早就走出了矿山、码头之类的地方,开始向机械加工、磨面、锻锤等行当发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英国人相比,法国这边的进度就要慢很多了,目前仍然只能在矿坑抽水、码头吊东西的低水平应用上打转,仅有的一些深层次应用也仅仅是大型磨坊拿来磨面罢了,远不如英国人玩得那么溜,因此这就造成了英法两国在生产效率方面的差距。
或许目前这种差距还不是很大,法国人口也比较众多,因此在两国国力差距的体现上还不够明显。不过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及外来资本、技术和人口的注入,一直处于和平状态的英国人口的增长率是要超过战争不断的法兰西王国一筹的,因此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是,未来英法两国之间的国力对比慢慢会变得更倾向英国一方,这是毫无疑问的。
因此,东岸人打算给法国人一点点礼物,那就是向他们出口国内早就淘汰的那种老旧的蒸汽机生产线设计,帮助他们照此重新订造一条全新的生产线,技术比英国佬刚捣鼓出来的也就先进上那么一点点,或者干脆就是同等水平。
比如拟出口到巴黎近郊奥尔良的一条机制面粉生产线,就是使用比较原始、古旧的蒸汽机设计,全新打制出来,然后与生产线一起全套打包卖到法国。这既能让法国人大幅度放开市场,让东岸商品进入,同时也变相增强了法兰西的国力,让他们更有精力去怼天怼地怼空气,拖住奥地利、普鲁士、瑞典、英格兰、联合省等主要强国的精力,让他们没心思在外面搞风搞雨,同时让西班牙看到其中的厉害,靠东岸人靠得更紧。
所以这完全是一石数鸟的生意,目前已经征得高文刚批准,并通过专用船只运回国内交由上级审阅,相信通过的阻碍不会很大,因为他们真的非常渴望法国佬让出来的市场,这对于滋养南美本土的工业至关重要。
而就在东岸大使林定之频繁在法国上层社会各个贵族府邸之间“流窜”的时候,海峡对面的伦敦铁公馆内,东岸大使蔡振国正在接待刚从莫斯科撤回来的一些商务人员。
这些人多是活跃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和莫斯科的东岸商人,既有国营商站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有一些勇敢无畏的私人批发商。他们多年来一直做着东岸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简单来说就是把东岸国内生产的机械及其零部件、军事物资、书籍及其他一些准许出口的商品弄到俄国,卖给那些穷哈哈的俄国佬,然后从他们这里采购诸如毛皮、粮食、木材、鲸鱼制品、蜡、蜂蜜、大麻之类的商品,转卖到英格兰、法国或意大利获利。
可以看得出来,俄国对东岸商品的需求比较大,但东岸人对俄国商品的需求却不大,或者即便有也是为了转口贸易而采买的,并不是自用。考虑到东岸人在欧洲并没有强大的航运及销售网络——这年头没有船基本做不了生意,船长同时就是商人的代名词,很少有纯运输商人的存在——因此他们真的无法从俄国大量采购上述商品,故与俄国人的贸易其实是不对等的,很容易就把俄国人的现金给套出去了,因此规模始终上不上去,俄国人也时不时发一些神经,勒索一下东岸商人,故生意一直做得磕磕绊绊的。
这次因为维也纳之战惨败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危机,俄国在波兰人的劝说下缔结了盟约,对奥斯曼帝国及克里米亚汗国动手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东岸人权衡利弊之后,最终还是决定逐步减少在俄罗斯的生意规模,慢慢回笼资金,人员也逐步分流到伦敦、阿姆斯特丹和里加三地,以免未来俄国人迁怒他们,导致不应有的经济和人员方面的损失。
蔡振国今天接见的已经是撤离的第二批人员了,他们之中甚至有一些是在阿尔汉格尔斯克枪炮修理厂、小星星造船厂工作的东岸工程师。这些人的离去,已经让莫斯科方面有些不安了,不过他们目前内斗比较激烈,宫廷阴谋一个连着一个,掌握大权的索菲亚公主压根就没空理东岸,因此这些人的撤离并没有引起什么滔天巨浪。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即便俄国人不高兴,这次东岸也铁了心要撤人了。他们力保克里米亚的决心非常强,为此不惜放弃多年来在俄国经营的关系(其实也没经营到多少东西),全方位支持克里米亚汗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其国力,以对抗俄罗斯的侵略。
“俄国随时可能南下。”蔡振国在会议室内举办了茶会,与撤退回来的人员一起闲聊,只听他说道:“我们预计,俄国人会出动十万军队,东乌克兰也能集结起五万哥萨克,这就是十五万人了,战争经验不能算不丰富,并不是可以轻视的对手。因此,为了支援克里米亚汗国,我们必定会采取一些比较激进的措施,这肯定会引起俄国人的不喜,因此短时间内诸位怕是无法再回到俄国了。这个时候,我真心建议大家可以暂时到海峡对岸的法兰西王国,利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帮助林定之林大使,好好开拓下法兰西的市场,为大东岸的产品在法国的大量销售打好基础。”
“法国有两千多万人,素成富裕,即便这会因为打仗而打得有些穷了,但整体市场仍然不小,值得我们重点攻关。”蔡振国继续说道:“进军法国市场是还不容易才得来的机会,我们为此努力了整整好几年的时间,因此必须懂得珍惜。当然如果你们谁愿意留在英国打拼的话,我也不反对,因为这其实也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新兴市场,机会也非常多,留下未尝不可。总之我要说的一句就是,俄国短时间内是无法回去了,高文刚特使、毛君司令的决心已定,数千人马已经分批东行前往黑海之滨的哈吉县驻守,并不是没有参与战争的可能。总之我们这次是把俄国人得罪惨了,两国关系注定会进入低潮,一切小心为妙。”
“当然如果大家想要回国的话,也不是不可以,毕竟现在国内诸多行业在持续发展,一些新技术开始广泛应用,商机还是比较多的。”蔡振国最后说道。
农业歉收了,意味着法国人要花费额外的现金从外国采购粮食,这在法国迫害胡格诺教徒愈演愈烈,大量资金通过合法或不合法的渠道流出法国的情况下,多少显得有些艰难。毕竟,胡格诺教徒掌控的资金还是非常可观的,他们多是商人、银行家、航海家、熟练工匠、艺术家等社会中上层人士,本身就比较有钱,因此即便受到了迫害,即便法国政府下令不得协助任何胡格诺教徒离境,不得协助他们转移财产,但在具体的执行层面,还是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以至于大部分有钱有势的胡格诺教徒都安然离开了。继续留在法国境内受苦的,不过是那些充当农夫、水手、一般工匠的底层胡格诺教徒罢了,他们其实是没多少钱的。
而这么多资金通过各种途径流到英格兰及联合省了,法国市场上的货币便有些不足,政府能够收到的税收也开始减少,因此无论是公还是私,都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从外界采购粮食——当然这么说有些夸张,因为法国有两千多万人口,创造的财富并不是什么小数目,不至于到了进口不起粮食的地步。但这方面用的钱多了,其他方面肯定就会少,比如军费开支什么的。
不过,东岸驻巴黎大使林定之帮助法国人解决了这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他创造性地帮助法国人从黑海北岸介绍了价值超过一百万利佛尔的粮食生意,同时建议法国人继续在著名粮食产区叙利亚和埃及极大采购力度。奥斯曼帝国今年获得了粮食大丰收,因此虽然他们在战场上被打得有些狼狈,但终究地大物博,没有卷入战争的地区秩序还算安定,粮食生产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再加上今年天气给力,因此获得了大丰收。
林定之通过高文刚得到了这个消息,然后便直接联系上了法国人,表示可以通过克里米亚汗国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一部分粮食缺口。法国人对这条路子也比较感兴趣,盖因多年来奥斯曼帝国一直对黑海比较重视,视作自己的后花园,轻易不让外人进来,除非你得到他们的特批。因此,能够进入黑海乃至亚速海的法国商人,其数量其实是很有限的,这就导致了对克里米亚汗国发生的一切不是很清楚的。他们只隐隐约约知道熱那*亚人、威尼斯人都纷纷在那里开设商站,采购粮食、牲畜,但究竟规模有多大,却并不了解,或者说他们懒得去了解。
但这次他们发现,克里米亚汗国这个印象中骑兵比较彪悍的游牧国家,居然也能一口气甩出这么多粮食供应他们(据说还是在准备战争禁止太多粮食出口的情况下),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草原民族,不是向来不会生产,比较缺粮么?克里米亚汗国,这到底是什么路数?难道这个国家全面转型了?是在东岸人的影响下完成的吗?
不过不管怎样,东岸介绍的粮食生意帮了法国人很大的忙,同时也给克里米亚汗国带来了宝贵的资金。尤其是在这么一个剑拔弩张的时刻,他们获得每一笔金钱或物资方面的援助都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打赢战争的希望又大了一分。
从黑海和白海运来的粮食被商人们运回了法国北部各个港口,然后再通过运河或公路分流到了各个城镇,销售到了饥饿的人们的手里。法国人曾经询问过东岸能够向他们转让蒸汽列车技术,帮助法兰西修建一条从巴黎通往斯特拉斯堡的铁路,但这被林定之毫不迟疑地拒绝了,即便法国人愿意给予东岸商品低关税税率的特权也不行,因为火车这种东西压根就不在本土商品出口的名录之内。
不过,或许是为了安抚法国人,或许是真的对法国市场感兴趣,总之东岸人答应对法国进行一定程度的技术扶持,比如蒸汽机技术。众所周知,现在蒸汽机在英国已经应用得非常广泛了,且早就走出了矿山、码头之类的地方,开始向机械加工、磨面、锻锤等行当发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英国人相比,法国这边的进度就要慢很多了,目前仍然只能在矿坑抽水、码头吊东西的低水平应用上打转,仅有的一些深层次应用也仅仅是大型磨坊拿来磨面罢了,远不如英国人玩得那么溜,因此这就造成了英法两国在生产效率方面的差距。
或许目前这种差距还不是很大,法国人口也比较众多,因此在两国国力差距的体现上还不够明显。不过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及外来资本、技术和人口的注入,一直处于和平状态的英国人口的增长率是要超过战争不断的法兰西王国一筹的,因此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是,未来英法两国之间的国力对比慢慢会变得更倾向英国一方,这是毫无疑问的。
因此,东岸人打算给法国人一点点礼物,那就是向他们出口国内早就淘汰的那种老旧的蒸汽机生产线设计,帮助他们照此重新订造一条全新的生产线,技术比英国佬刚捣鼓出来的也就先进上那么一点点,或者干脆就是同等水平。
比如拟出口到巴黎近郊奥尔良的一条机制面粉生产线,就是使用比较原始、古旧的蒸汽机设计,全新打制出来,然后与生产线一起全套打包卖到法国。这既能让法国人大幅度放开市场,让东岸商品进入,同时也变相增强了法兰西的国力,让他们更有精力去怼天怼地怼空气,拖住奥地利、普鲁士、瑞典、英格兰、联合省等主要强国的精力,让他们没心思在外面搞风搞雨,同时让西班牙看到其中的厉害,靠东岸人靠得更紧。
所以这完全是一石数鸟的生意,目前已经征得高文刚批准,并通过专用船只运回国内交由上级审阅,相信通过的阻碍不会很大,因为他们真的非常渴望法国佬让出来的市场,这对于滋养南美本土的工业至关重要。
而就在东岸大使林定之频繁在法国上层社会各个贵族府邸之间“流窜”的时候,海峡对面的伦敦铁公馆内,东岸大使蔡振国正在接待刚从莫斯科撤回来的一些商务人员。
这些人多是活跃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和莫斯科的东岸商人,既有国营商站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有一些勇敢无畏的私人批发商。他们多年来一直做着东岸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简单来说就是把东岸国内生产的机械及其零部件、军事物资、书籍及其他一些准许出口的商品弄到俄国,卖给那些穷哈哈的俄国佬,然后从他们这里采购诸如毛皮、粮食、木材、鲸鱼制品、蜡、蜂蜜、大麻之类的商品,转卖到英格兰、法国或意大利获利。
可以看得出来,俄国对东岸商品的需求比较大,但东岸人对俄国商品的需求却不大,或者即便有也是为了转口贸易而采买的,并不是自用。考虑到东岸人在欧洲并没有强大的航运及销售网络——这年头没有船基本做不了生意,船长同时就是商人的代名词,很少有纯运输商人的存在——因此他们真的无法从俄国大量采购上述商品,故与俄国人的贸易其实是不对等的,很容易就把俄国人的现金给套出去了,因此规模始终上不上去,俄国人也时不时发一些神经,勒索一下东岸商人,故生意一直做得磕磕绊绊的。
这次因为维也纳之战惨败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危机,俄国在波兰人的劝说下缔结了盟约,对奥斯曼帝国及克里米亚汗国动手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东岸人权衡利弊之后,最终还是决定逐步减少在俄罗斯的生意规模,慢慢回笼资金,人员也逐步分流到伦敦、阿姆斯特丹和里加三地,以免未来俄国人迁怒他们,导致不应有的经济和人员方面的损失。
蔡振国今天接见的已经是撤离的第二批人员了,他们之中甚至有一些是在阿尔汉格尔斯克枪炮修理厂、小星星造船厂工作的东岸工程师。这些人的离去,已经让莫斯科方面有些不安了,不过他们目前内斗比较激烈,宫廷阴谋一个连着一个,掌握大权的索菲亚公主压根就没空理东岸,因此这些人的撤离并没有引起什么滔天巨浪。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即便俄国人不高兴,这次东岸也铁了心要撤人了。他们力保克里米亚的决心非常强,为此不惜放弃多年来在俄国经营的关系(其实也没经营到多少东西),全方位支持克里米亚汗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其国力,以对抗俄罗斯的侵略。
“俄国随时可能南下。”蔡振国在会议室内举办了茶会,与撤退回来的人员一起闲聊,只听他说道:“我们预计,俄国人会出动十万军队,东乌克兰也能集结起五万哥萨克,这就是十五万人了,战争经验不能算不丰富,并不是可以轻视的对手。因此,为了支援克里米亚汗国,我们必定会采取一些比较激进的措施,这肯定会引起俄国人的不喜,因此短时间内诸位怕是无法再回到俄国了。这个时候,我真心建议大家可以暂时到海峡对岸的法兰西王国,利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帮助林定之林大使,好好开拓下法兰西的市场,为大东岸的产品在法国的大量销售打好基础。”
“法国有两千多万人,素成富裕,即便这会因为打仗而打得有些穷了,但整体市场仍然不小,值得我们重点攻关。”蔡振国继续说道:“进军法国市场是还不容易才得来的机会,我们为此努力了整整好几年的时间,因此必须懂得珍惜。当然如果你们谁愿意留在英国打拼的话,我也不反对,因为这其实也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新兴市场,机会也非常多,留下未尝不可。总之我要说的一句就是,俄国短时间内是无法回去了,高文刚特使、毛君司令的决心已定,数千人马已经分批东行前往黑海之滨的哈吉县驻守,并不是没有参与战争的可能。总之我们这次是把俄国人得罪惨了,两国关系注定会进入低潮,一切小心为妙。”
“当然如果大家想要回国的话,也不是不可以,毕竟现在国内诸多行业在持续发展,一些新技术开始广泛应用,商机还是比较多的。”蔡振国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