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六章 胶烟行(三)

    如果说烟台港是东岸人在登莱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话,那么胶州港就是东岸人在这里的军事中心。在这个依托要塞和军港而形成的城市内,驻扎着包括第七混成营(已从南方归建)、青岛要塞守备队及正常轮戍的一个仆从师——今年轮到了防区为威海县的谢振的仆从军第六师,额兵五千人——此外,在附近的即墨县还有第四师陈全忠部三千人,万人左右,等闲之人还真攻不下来。

    胶州港同样是一个重要军港,海军第三舰队鄂霍次克海分舰队的船只每年冬天都要南下至这里过冬,保养船只、训练士卒、出海巡逻等等,海军胶州船舶修理厂的工人们每年这时都忙得不可开交。

    曾经有人对在烟台、胶州这样的登莱城市建立现代化的船舶修理厂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议,认为这可能导致技术扩散,违反本土制定的对大国技术封锁原则——原则上对中国、印度、奥斯曼、俄罗斯等大国封锁技术——不过考虑到联合省、英格兰、葡萄牙乃至法兰西的商人都开始涌入清国、明国港口,在与他们展开贸易的同时,也输入了许多的工业技术和军事技术,使得中国大地上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了不少。

    这个时候再行封锁,就显得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因为欧洲人的技术即便没东岸先进,但差距也仅仅是在机械化方面了,没有本质的区别。再加上东岸人在船舶修理上也确实有迫切的需求,因此这两个核心港口城市原本简单的船舶保养所被引入了大量工程技术人员和专用的机械设备,使得原本需要去利尻岛、大泊港、黑水港等地进行维修保养的船只被大规模分流到了烟台和胶州。要知道,在以前,这两个港口的船舶修理所因为实力有限,只能给有限的船只进行简单的维护工作,现在升级为船舶修理厂,实力确实有了质的提升。

    再到了近些年,少许蒸汽设备也被允许引入了这两家船舶修理厂,使得他们的维修保养能力得到了进一步上升,船舶修理业务蒸蒸日上,甚至就连台湾银行及其他私营船只都跑来这里维修保养,很是培养了一大批的产业工人。

    这些产业工人及其家属,以及包括官员、军人、商人及他们的家属,就构成了胶州城的市民主体。他们平日里居住在扩建过一次的胶州要塞城内,安全保障较高,物资供应充足,环境卫生良好,确实是生活得比较惬意的,唯一的缺点就是这里终究是一个以军事防御为主要目的修建起来的城池,除了一两家供应粮油及日用品的国营商铺外,几乎没任何娱乐设施。

    而在胶州城外围,多年来陆陆续续兴起了一些居民区,这些与烟台城周边类似,以手工业者、小商贩、商业雇员(主要是茶楼、饭馆、妓院等场所的雇员),农业经营者为主,是为胶州城内的居民服务的。他们的存在,也使得胶州城更有了一丝生气,使其看起来更像是人类的生活之所,而不是杀气腾腾的战争机器。

    “胶州和烟台一样,说实话有些‘无聊’,整个登莱最繁华、最好玩的城市,无疑还是蓬莱县,以前登州府的府治所在地。因为那里是董大郎的地盘,他几乎什么也不管,放任自流,只要每个月收到数量令他满意的钱粮就行。”姜云帆遥遥指着胶州城高大的轮廓,说道:“烟台城和胶州城类似,原本所在地一片荒芜,什么也没有,直到后来建了要塞和码头。因此,这些城市的军事功能很齐全,但并不适合居住,人在里面会感到压抑、枯燥、紧张,这我深有感触。而且,为了强调军事防御,不被敌人有机可乘,烟台和胶州要塞附近两三公里的范围内是不允许有居民区存在的,我认为这有些苛刻,扼杀了城市发展的潜力。”

    “你看,我平时住在烟台城里,工作一般也在城里面。不过一旦有空,我还是更乐意走远一些,去享受真正的生活,烟台县最精彩的地方,永远不在烟台城里,而在城外!”姜云帆仍在滔滔不绝地讲着,只听他说道:“幸好现在胶州城有了一些改变!徐副总裁,您看,在要塞以南的那片腹地,有一大块土地被划了出来,脱离了军管区的限制,开始经营起了商业,而这也是得到了已经离任的廖逍遥廖司令的首肯的,并且孙春阳南货铺、台湾银行等企业已经开始在这里购地置业,准备大展拳脚了。以后,胶州港吞吐的货物,除了军需物资外,都将挪到这里来,未来发展前景可期啊。啊,对了!批给贵公司的地也在那一片,喏,就是事先约定的,临海的那片,可以用来修火车站、货场和商业批发市场。将来胶烟铁路全线贯通的话,这里再添置一些码头设备,就可以发挥起作用来了。”

    “这么搞,是打定了注意发展这一片了啊。也是,胶州湾港阔水深,是北中国一等一的良港,附近又有着即墨县这个农业基地供应食品,确实有着发展起来的一切必要因素。不过,你们想好吸引那些地方的商人来贸易了么?”徐向东问道。

    “哪地方的都要,哪怕是荷兰人和英国人都要!咱们登莱的人口即便几经分流,现在也在一百五十余万人的样子,且贫富差距很小,消费能力还是有的,绝对能够消化外来商品。”姜云帆用略带玩笑的口吻说道:“其实我们倒希望荷兰人与我们达成固定的贸易关系呢,以前他们有时来有时不来,有时是在烟台贸易,有时在胶州贸易,贸易额和商品数量也不确定,麻烦多多。这次嘛,因为两国关系出现变化,他们更是直接不来贸易了,让人颇为烦恼。倒是有一些贼头贼脑的英格兰商人,敢冒着风险跑胶州来与我们进行贸易,主要是采购高级毛皮、药材、葡萄酒等商品,可惜数量也不是很多。”

    “他们对我们还有疑虑,暂时不过来贸易,也是寻常之事。不过现在已经有一些胆大的聪明人做出了示范,相信后面应该会有更多的欧洲商人前来贸易的吧?尤其是后来者法兰西人,他们一直像个无头苍蝇一样想要打开贸易突破口,我看在明国、清国争不过荷兰人、葡萄牙人和英格兰人的情况下,早晚会来我们这里碰碰运气。只可惜这个国家的航海传统还不够强,贸易船只数量也比不得上述几个国家,能带来多少贸易额真的很难说。”徐向东沉思了一会后,回应姜云帆道:“胶烟铁路未来的盈利,还是得立足于登莱本身啊,各州县之间的商品流通才是根本,外来贸易终究是不靠谱。对了,你们怎么不把东岸日本公司和东岸朝鲜公司也拉过来?他们每年的贸易额也相当不小,如果能够在烟台或胶州设立大型货场的话,应该也是很有搞头的,魏副司令难道就不动心?”

    “东岸朝鲜公司已经在烟台港设立了一个货场后,主营朝鲜药材、粮食、蜂蜜、铁料等商品与我们之间的贸易,规模还可以。不过东岸日本公司的贸易就要贫乏许多了,他们从日本进口的一些刀剑、屏风、折扇、海货之类的商品,说实话并不是大宗贸易,走量很难,因此他们之前对这边的市场一直不怎么重视,这次才开始分别在烟台和胶州设立了一个办事处,但看样子也不甚上心,应该是觉得市场有限吧。曾经不是有人开玩笑嘛,东岸日本公司出口至登莱的最大商品,大概就是那些生活困难、饭都吃不饱的日本浪人了吧?那些家伙们,辽东那边倒是愿意花钱收了做敢死队、炮灰。”姜云帆对两家公司的经营点评了一番,言语中不乏对东岸日本公司的吐槽。

    “呵呵,日本承平多年,加上幕府处心积虑,不断削减外样大名的石高,导致了很多武士的失业啊!这些武士已经成了日本的社会问题,他们离开日本出外谋生,大概德川将军也是乐见其成的吧。不过你刚才说得也对,日本这个国家除了刀剑、折扇、屏风及数量少得可怜的海货外,还真没什么值得出口至我们这里的商品。铜片、硫磺、铅块的主要消费市场,也一直是库页岛的初级军工产业,能卖进登莱的确实少之又少。这种贸易,也难怪东岸日本公司做得不痛不痒呢,他们最大的客户,其实还是本土啊,毕竟黄金、铜块都是本土急需的商品,登莱是没这个需求的。”徐向东登上了一处小坡,看着远处蔚蓝色的大海以及海边正在开工建设的火车站,心里顿时觉得一阵心旷神怡。

    烟台和胶州两个关键节点、核心城市,被一条长达225公里左右的铁路连接起来,二这条铁路还将串联起沿线六个州县(胶州、即墨、莱阳、栖霞、福山、烟台)数十万人口,同时辐射包括宁海州、胶县在内的两个近在咫尺、人口亦不少的城市,效用巨大。

    徐向东估摸着,这条铁路修建完毕大概需要四五年的时间,然后再调试、测试一下,可能会在1683年某个时间段正式开始商业化运营。到了那个时候,如果一切顺利没有大的变故的话,登莱的总人口怕是也有一百七十万人上下了吧,工厂、作坊、商铺肯定也比现在要多不少,那样铁路的盈利基础也就有了——只可惜本土始终不批有线电报的海外运营,不然的话胶烟铁路的捞金利器还要更多一把。

    当然胶烟线铁路在运营的头几年也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亏损。不过正所谓堤内损失堤外补,铁路运营方面产生的亏损,我们还可以通过附属地的经营来弥补,这在本土都是有成熟的配套方案的。尤其是登莱不似本土,胶烟铁路行经的也多是人烟稠密的区域,比本土条件那是好多了,因此应该用不了几年就能扭转亏损的趋势,开始尝试盈利,这都是很明白的事情,徐向东对此也颇有信心。

    至于说同样曾经规划过的桃荣线铁路——好吧,现在已经正式升级成平荣线了——其修建可能就需要稍微等一等了,至少要等胶烟线铁路稳定获利后再行考虑,不然的话财政压力太大。当然了,如果情况出现变化——比如与清国之间爆发全面战争——那么也不排除军事用途更强一些的平荣线铁路有即刻修建的可能性,因为这时候南铁公司摆明了会获得各级政府的大量资金、实物补贴,财政压力会小很多。

    想完了这些,心情颇为不错的徐向东便招呼了一声,与随从们一起,朝胶州城而去。在他们前方不远处,胶州湾风平浪静,十余艘船只悠闲地驻泊于港口,其中甚至有两艘船还悬挂着英格兰的旗帜,令人颇有些意外。

    这些船只的到来,也许多多少少和去年东岸海军在清国响水港外的那一番折腾有关。在那次持续数月之久的封港军事行动中,不少前去贸易的外国船只或被东岸人俘虏、或被击沉,已经存续多年的清国对外贸易遭受重创,相信要想恢复过来,没个几年时光是不行的。而这些外国商人们显然无法等待数年不做生意,因此很多人便跑去了宁波,与台湾银行进行贸易,剩下的少数,目前看来也跑来了胶州,应该是碰碰运气的——他们运气不错,最近胶州港运来了大批库页岛生产的优质铁器、五金制品、劳动工具,南洋、印度一带需求很大,是一种跟当地土人交换特产的良好贸易品,因此英国人便大肆采购,打算运到苏拉特等地进行销售,以换取印度特产。

    “这些幸运的人啊,哪怕只在印度和登莱之间来回跑着做生意,应该都能发财吧,当然这和我国政府尚未真正到印度进行商业开发有关。”徐向东想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