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卡法(一)
夕阳西下,克里米亚半岛的冬日异常寒冷。〖微书网 www.103shu.com〗马德紧了紧身上的熊皮大衣,来自广西的他分外受不了大陆地区的寒冷气候,而站在他旁边的莫三却显得更为适应一些,这个东北人虽然鼻头冻得通红,但却和身旁的一名年轻的鞑靼女人眉来眼去、眉目传情。马德暗自翻了翻白眼,尼玛这女人身上一股这么重的羊骚味你也忍得下去!要不是这女人是克里米亚汗国某个部落酋长的女儿,马德甚至都懒得和她虚与委蛇。
陪同他们一起行进的是一队驻扎在敖德萨的西帕希骑兵,领头的军官叫苏克,据说是哈桑的远亲,他奉命带着手下一百多骑兵保护来自新大陆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外交兼商务使团。说起这个使团,其实也就马德、莫三这两名穿越众以及少数几位随从罢了,至于使团的大部分人手以及负责人高摩,目前已经转战到了伊斯坦布尔,与他们的老朋友纳苏赫帕夏、商品代理商霍尔尼西安家族的代表进行会晤。
马德、莫三二人12月份时先是坐船、然后一路骑马抵达了克里米亚汗国西部重镇敖德萨,然后在附近区域内用高额赏金招募一些志愿去远东作战的鞑靼牧民——这事先经过了奥斯曼帝国的首肯,同时也赠送给了克里米亚汗国一些贵人们一笔不菲的礼物。
本地的鞑靼牧民是穷苦的,同时性情也很凶悍。他们对外人并不信任,即便这些是由奥斯曼老爷们陪同而来的,东岸人的招募工作在一开始就陷入了困顿。所幸此番跟随二人前来的随从中有四名鞑靼移民出身的骑兵军官,这为东岸人拉近与对方的距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原本都是作战中被波兰人俘虏后转卖到东岸的,如今有机会回到故乡,自然是极为兴奋。不过经过多年的新大陆生活,他们已经完全适应了东岸的生活方式,同时家小也都在东岸本土,因此倒也不虞他们会不辞而别。
这些人在花费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陆续联络到了当初的家人亲族后。东岸人的工作一下子就打开了局面。现身说法的效果自然不是盖的,本地的鞑靼牧民要向贵人们缴纳税收,同时奥斯曼人的军队过境的话他们还要负责支应粮草补给,生活一直过得很艰难。祸不单行的是,本地的大汗、贵人们还经常和北方的俄罗斯人、西边的波兰人以及无处不在的哥萨克们作战,克里米亚汗国的臣民们一直过得很不如意。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当那几名鞑靼裔东岸军官拍着胸脯保证东岸的优渥生活待遇。同时也拿出来了大量礼物和金银的情况下,首先从他们的亲族开始,陆陆续续有一些鞑靼牧民来到了敖德萨,接受东岸人的雇佣去远东作战。东岸人与他们签订了正式的雇佣合同,也不管他们看不看得懂,反正程序上要让人无可指摘。这些人的工资略低于在但泽招募的那些波兰老兵——那些人平均打了十几年的仗了。不过一些身手较为出色的老兵的待遇则会高一到两个档次,和那些波兰人持平。
即便是以马德、莫三这两个军事门外汉都能够看得出来,这帮鞑靼牧民的技战术水平比不上那些波兰士兵。要知道,那些波兰士兵中资格老的甚至都参加过1621年那场打得土耳其苏丹狼狈而逃的第一次霍京之战的,无论是身手、经验还是勇气都不会欠缺。相比较而言,这些鞑靼人就要差劲不少了,他们的骑术或许比那些波兰人还要好。马上格斗技巧也不差,但组织性和纪律性就差远了,战斗意志也没有那些波兰人顽强。很多时候,甚至就连那些游离于波兰政府控制之外的“自由哥萨克”(逃亡农奴,和“册编哥萨克”相对)们有时候也能欺到他们头上去——不过这种事情并不会经常发生,因为客观来说,哥萨克们的战斗力并不会比他们高出太多,而他们却有着数量上的很大优势。
在敖德萨地区东岸人一共招募到了三百多名鞑靼牧民。其中大约有一半人曾经去俄罗斯或波兰烧杀抢掠过,勉强算是有一些战斗经验。每年克里米亚鞑靼人都要去俄罗斯、波兰、特兰西瓦尼亚等地捕捉奴隶,他们称之为“草原民族的收成”。这种劫掠行为自然会引起当地居民的极大反抗,交手不可避免,因此参与过这些行动的人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战斗经验。
不过剩下的一半人就都只是一些普通的穷苦牧民而已,年纪也都很轻。他们大多除了一身不错的骑术外便一无所有,少数人带着家里人送别的礼物——弯曲的马刀。然后便来到了东岸人设在敖德萨的临时营地。东岸人将他们稍微整训了半个月后,便由那几名鞑靼裔骑兵军官带着他们,在一些土耳其军官的陪同下骑马赶到了位于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卡法港——同时也是马德、莫三两人的目的地。
美好的旅程很快就结束了,莫三和那名鞑靼女郎打了个手势。然后哈哈大笑地和马德等人拨马驰进了卡法城。开玩笑呢,本土家里可是还有一大一小两只母老虎呢,他也就只敢在外面调戏调戏妹子们过过干瘾而已,真让他真枪实弹上的时候他就怂了。鞑靼女郎看了眼守卫在卡法城门口、头戴高筒帽的土耳其士兵,在高声咒骂了几句后悻悻而去。
卡法城虽然名义上是克里米亚汗国的领土,但实际上由他们的宗主国奥斯曼帝国控制着,奥斯曼人在这里修建港口、开采铁矿,同时也贩卖着奴隶。卡法城在这个年代,也许是这个地球上有数的几个大型奴隶集散地之一了。克里米亚鞑靼人将劫掠来的俄罗斯人、波兰人、立陶宛人、罗马尼亚人以及乌克兰人通通送到此地,然后通过奥斯曼帝国的犹太商人发售到安纳托利亚、鲁米利、中东北非甚至中西欧地区。据记载,在这个时代的黑海和地中海沿岸,人们经常会见到一些哼唱着俄罗斯或波兰摇篮曲,摇晃着主人孩子的女仆。可以说在这个时代,也许克里米亚鞑靼人才是全世界女仆拥有比例最多的国家——这个国家充斥着大量掳掠来的女奴和小孩。
东岸人自然对于女奴非常感兴趣。按照高摩等人的估算,今年(1645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大约将会有八千到一万名明人来到东岸本土,而这些人中很可能有高达四分之三比例的人是青壮年男人。这个比例是可怕的,因为这意味着东岸人需要大约五千名适龄妇女来平衡性别比例。而目前奥斯曼帝国每年在鲁米利地区征收两千名保加利亚、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女人作为“税收”出售给东岸人,而东岸人自己每年还从波兰引进三五百人,从马斯喀特商人处购得五六百名波斯、俾路支女奴,这一算下来还有两千余人的缺口。
如今这个缺口就着落在著名的卡法奴隶市场了。这个奴隶市场规模极大,奴隶数量极多,且主打女人和小孩,而这两种“商品”恰恰都是东岸人极为感兴趣的商品。尤其是那些具备着生育能力的妇女,更是东岸人最最急需的“商品”——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国内,广大的南非、新华夏和澳洲殖民地据保守估计也有四千至五千名潜在的光棍急需解决难题。而卡法奴隶市场的生意规模做得极大,陪同东岸人前来的土耳其军官私下透露,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两百年间,克里米亚鞑靼人一共从这个口岸向土耳其发售了超过三百万名奴隶。而这些奴隶全部由掌控着奥斯曼帝国经济的犹太商人和亚美尼亚商人发售到了世界各处,为奥斯曼帝国赚回了海量的金钱。而在这之中冒着巨大风险去邻国境内劫掠人口的克里米亚鞑靼人,他们的生活条件却没有太明显的改善,相反却结下了无数的仇怨,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东岸人入城的时候门口的土耳其士兵没有阻止,因为他们看到了护卫东岸人的西帕希骑兵部队,这令他们这些地方部队出身的普通大头兵们不敢有丝毫不敬的举动,生怕被这些天之骄子一样的骑兵们斥责或打骂。不过对于那些前来本地贩卖奴隶或商品的鞑靼人、诺盖人、希腊人或犹太人,这些士兵们就没什么好脸色了。虽然这些商人们很多都已经在港口码头上被严密检查过一番了,但这些看守城门的土耳其士兵依旧很认真地再检查了一遍他们的马车、货物和行李。卡法城这些年来不止一次被偷偷乘坐独木舟而来的武装哥萨克们偷袭,损失了大量财物和奴隶。而很多哥萨克当时就是混在这些前来交易的各族人群中暴起发难的,因此他们不得不防。
顺利进入城内后,莫三、马德等人决定先去土耳其人安排好的住处内休息个几天,顺便等一下自己的合作伙伴——来自亚美尼亚的约翰.彼得洛维奇.霍尔尼西安的到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9
陪同他们一起行进的是一队驻扎在敖德萨的西帕希骑兵,领头的军官叫苏克,据说是哈桑的远亲,他奉命带着手下一百多骑兵保护来自新大陆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外交兼商务使团。说起这个使团,其实也就马德、莫三这两名穿越众以及少数几位随从罢了,至于使团的大部分人手以及负责人高摩,目前已经转战到了伊斯坦布尔,与他们的老朋友纳苏赫帕夏、商品代理商霍尔尼西安家族的代表进行会晤。
马德、莫三二人12月份时先是坐船、然后一路骑马抵达了克里米亚汗国西部重镇敖德萨,然后在附近区域内用高额赏金招募一些志愿去远东作战的鞑靼牧民——这事先经过了奥斯曼帝国的首肯,同时也赠送给了克里米亚汗国一些贵人们一笔不菲的礼物。
本地的鞑靼牧民是穷苦的,同时性情也很凶悍。他们对外人并不信任,即便这些是由奥斯曼老爷们陪同而来的,东岸人的招募工作在一开始就陷入了困顿。所幸此番跟随二人前来的随从中有四名鞑靼移民出身的骑兵军官,这为东岸人拉近与对方的距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原本都是作战中被波兰人俘虏后转卖到东岸的,如今有机会回到故乡,自然是极为兴奋。不过经过多年的新大陆生活,他们已经完全适应了东岸的生活方式,同时家小也都在东岸本土,因此倒也不虞他们会不辞而别。
这些人在花费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陆续联络到了当初的家人亲族后。东岸人的工作一下子就打开了局面。现身说法的效果自然不是盖的,本地的鞑靼牧民要向贵人们缴纳税收,同时奥斯曼人的军队过境的话他们还要负责支应粮草补给,生活一直过得很艰难。祸不单行的是,本地的大汗、贵人们还经常和北方的俄罗斯人、西边的波兰人以及无处不在的哥萨克们作战,克里米亚汗国的臣民们一直过得很不如意。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当那几名鞑靼裔东岸军官拍着胸脯保证东岸的优渥生活待遇。同时也拿出来了大量礼物和金银的情况下,首先从他们的亲族开始,陆陆续续有一些鞑靼牧民来到了敖德萨,接受东岸人的雇佣去远东作战。东岸人与他们签订了正式的雇佣合同,也不管他们看不看得懂,反正程序上要让人无可指摘。这些人的工资略低于在但泽招募的那些波兰老兵——那些人平均打了十几年的仗了。不过一些身手较为出色的老兵的待遇则会高一到两个档次,和那些波兰人持平。
即便是以马德、莫三这两个军事门外汉都能够看得出来,这帮鞑靼牧民的技战术水平比不上那些波兰士兵。要知道,那些波兰士兵中资格老的甚至都参加过1621年那场打得土耳其苏丹狼狈而逃的第一次霍京之战的,无论是身手、经验还是勇气都不会欠缺。相比较而言,这些鞑靼人就要差劲不少了,他们的骑术或许比那些波兰人还要好。马上格斗技巧也不差,但组织性和纪律性就差远了,战斗意志也没有那些波兰人顽强。很多时候,甚至就连那些游离于波兰政府控制之外的“自由哥萨克”(逃亡农奴,和“册编哥萨克”相对)们有时候也能欺到他们头上去——不过这种事情并不会经常发生,因为客观来说,哥萨克们的战斗力并不会比他们高出太多,而他们却有着数量上的很大优势。
在敖德萨地区东岸人一共招募到了三百多名鞑靼牧民。其中大约有一半人曾经去俄罗斯或波兰烧杀抢掠过,勉强算是有一些战斗经验。每年克里米亚鞑靼人都要去俄罗斯、波兰、特兰西瓦尼亚等地捕捉奴隶,他们称之为“草原民族的收成”。这种劫掠行为自然会引起当地居民的极大反抗,交手不可避免,因此参与过这些行动的人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战斗经验。
不过剩下的一半人就都只是一些普通的穷苦牧民而已,年纪也都很轻。他们大多除了一身不错的骑术外便一无所有,少数人带着家里人送别的礼物——弯曲的马刀。然后便来到了东岸人设在敖德萨的临时营地。东岸人将他们稍微整训了半个月后,便由那几名鞑靼裔骑兵军官带着他们,在一些土耳其军官的陪同下骑马赶到了位于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卡法港——同时也是马德、莫三两人的目的地。
美好的旅程很快就结束了,莫三和那名鞑靼女郎打了个手势。然后哈哈大笑地和马德等人拨马驰进了卡法城。开玩笑呢,本土家里可是还有一大一小两只母老虎呢,他也就只敢在外面调戏调戏妹子们过过干瘾而已,真让他真枪实弹上的时候他就怂了。鞑靼女郎看了眼守卫在卡法城门口、头戴高筒帽的土耳其士兵,在高声咒骂了几句后悻悻而去。
卡法城虽然名义上是克里米亚汗国的领土,但实际上由他们的宗主国奥斯曼帝国控制着,奥斯曼人在这里修建港口、开采铁矿,同时也贩卖着奴隶。卡法城在这个年代,也许是这个地球上有数的几个大型奴隶集散地之一了。克里米亚鞑靼人将劫掠来的俄罗斯人、波兰人、立陶宛人、罗马尼亚人以及乌克兰人通通送到此地,然后通过奥斯曼帝国的犹太商人发售到安纳托利亚、鲁米利、中东北非甚至中西欧地区。据记载,在这个时代的黑海和地中海沿岸,人们经常会见到一些哼唱着俄罗斯或波兰摇篮曲,摇晃着主人孩子的女仆。可以说在这个时代,也许克里米亚鞑靼人才是全世界女仆拥有比例最多的国家——这个国家充斥着大量掳掠来的女奴和小孩。
东岸人自然对于女奴非常感兴趣。按照高摩等人的估算,今年(1645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大约将会有八千到一万名明人来到东岸本土,而这些人中很可能有高达四分之三比例的人是青壮年男人。这个比例是可怕的,因为这意味着东岸人需要大约五千名适龄妇女来平衡性别比例。而目前奥斯曼帝国每年在鲁米利地区征收两千名保加利亚、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女人作为“税收”出售给东岸人,而东岸人自己每年还从波兰引进三五百人,从马斯喀特商人处购得五六百名波斯、俾路支女奴,这一算下来还有两千余人的缺口。
如今这个缺口就着落在著名的卡法奴隶市场了。这个奴隶市场规模极大,奴隶数量极多,且主打女人和小孩,而这两种“商品”恰恰都是东岸人极为感兴趣的商品。尤其是那些具备着生育能力的妇女,更是东岸人最最急需的“商品”——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国内,广大的南非、新华夏和澳洲殖民地据保守估计也有四千至五千名潜在的光棍急需解决难题。而卡法奴隶市场的生意规模做得极大,陪同东岸人前来的土耳其军官私下透露,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两百年间,克里米亚鞑靼人一共从这个口岸向土耳其发售了超过三百万名奴隶。而这些奴隶全部由掌控着奥斯曼帝国经济的犹太商人和亚美尼亚商人发售到了世界各处,为奥斯曼帝国赚回了海量的金钱。而在这之中冒着巨大风险去邻国境内劫掠人口的克里米亚鞑靼人,他们的生活条件却没有太明显的改善,相反却结下了无数的仇怨,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东岸人入城的时候门口的土耳其士兵没有阻止,因为他们看到了护卫东岸人的西帕希骑兵部队,这令他们这些地方部队出身的普通大头兵们不敢有丝毫不敬的举动,生怕被这些天之骄子一样的骑兵们斥责或打骂。不过对于那些前来本地贩卖奴隶或商品的鞑靼人、诺盖人、希腊人或犹太人,这些士兵们就没什么好脸色了。虽然这些商人们很多都已经在港口码头上被严密检查过一番了,但这些看守城门的土耳其士兵依旧很认真地再检查了一遍他们的马车、货物和行李。卡法城这些年来不止一次被偷偷乘坐独木舟而来的武装哥萨克们偷袭,损失了大量财物和奴隶。而很多哥萨克当时就是混在这些前来交易的各族人群中暴起发难的,因此他们不得不防。
顺利进入城内后,莫三、马德等人决定先去土耳其人安排好的住处内休息个几天,顺便等一下自己的合作伙伴——来自亚美尼亚的约翰.彼得洛维奇.霍尔尼西安的到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