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似曾相识
()潘家的货船扬帆起舵,气势磅礴、浩浩荡荡的随长江而下。船有几层楼高,向司徒义这种地位最低的劳工,只能和船工一起缩在最底层的船舱里,蒙头大睡。被褥下垫了层厚厚的稻草,身上盖了张薄薄的棉被,虽只有几成新,但还算暖和。
迷糊中,大腿上一阵剧痛,使他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厨娘模样的胖大婶骂咧咧道:“午时都过了,还在挺尸,吃饭还要人来叫,这个刘管事越来越不像话,什么样的人都敢往潘家招,当我们潘家是善堂。”
说完转动他那肥大的身躯,仿如鸭鸭般摇摆着躯体走了,临走时又在他的左腿上补了一脚。
见司徒义一脸茫然,临铺的吴久道腾的一下坐了起来,有些歉意道:“她和我是同村,是来叫我吃饭的,却把脾气发在你的身上。”
吴久道是一个健谈的人,虽与司徒义不熟,但却如老朋友般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他“哎”了一声,“其实,吴大嫂是个苦命的人,人倒没什么,只是xìng子太急。她年轻时家里穷,被他的父亲卖给当地的一个乡绅当小妾,生下一女,不受待见,那乡绅就把她两母女赶到九江府的乡间的老宅中,任其自生自灭,不闻不问。谁曾想确因祸得福,那乡绅牵涉到南山集一案中,满门抄斩,皇上仁慈,见她和那乡绅,已无甚瓜葛,留下了她们两母女的命。”
对于发生于十年前的南山集一案。司徒义曾听父亲提起过,戴名世所著的《南山集》案牵连人数达三百人之多,是皇上在位时期的第二大案。而戴名世、方孝标的所有著作及书板被清查以烧毁,列为。
在顺治爷入关后,对汉人采取的是拉拢的态度,但对汉人的知识分子的思想进行钳制。对汉人立书著作时,提到的前明问题,一直非常敏感。
《南山集》一案,究其原委,只是因为戴名世《与余生书》中叙弘光帝南京一段,并于文中书“永历”年号等;至于《孑遗录》,虽然记述了明季桐城被兵乱始末,有弘光年号,但也并无特别直接触犯清廷权威的言论。
皇上龙颜大怒,那可是一个心狠手辣。令刑部穷究猛治,以“大逆”定狱,提出了株连九族的惩办意见,拟将戴名世凌迟处死,其“弟平世斩决,其祖、父、子孙、兄弟、伯叔父兄弟之子,俱解部立暂,其母女妻妾姊妹、子之妻妾、十五岁以下子孙、伯叔父兄弟之子,给功臣为奴”。
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又下诏“法外施仁”,把戴名世凌迟改为斩首,其家人等皆加恩宽免。
与此事有瓜葛被株连者甚;为刻《南山集》出资的尤云鹗、刻《南山集·孑遗录》的方正玉、为《南山集》作序的方苞等人以绞刑论处。后来皇上又出于收买人心的需要,将原定处死的近百人改为流徒黑龙江宁古塔,罚入汉军旗籍。这时受此牵连的余湛已先死于狱中。后来皇上得知方苞擅长古文,是个难得的人才,遂又下令将其召回,赦免其罪,加以任用。又因《南山集》多采用方孝标《滇黔纪闻》中所载南明桂王明史事,遂牵连至方氏宗族,一并治罪。当时方孝标已经去世,亦因《滇黔纪闻》文字案被剖棺戳尸,妻儿等人被发配流放于黑龙江(后亦被宽免),财产尽没入官。
对于朝廷如此大屠杀式的做法,心中有些不屑,但也非常之理解,无非朝廷想加强zhōngyāng集权统治,使清廷的统治能持续长久。
犹如紧箍咒般的套牢了官员的言行举止,搞得人人自危,也限制了官员的一些政治主张,对社会进步有一定的阻碍。但对百姓却是利大于弊,只要政局稳定,就能安居乐业,至于,谁上台当官,谁有失宠,与他们又何关?
正愣神间,吴久道又叹了一口气道:“潘老爷在世时见其可怜,就收留在潘府当了厨娘。含辛茹苦的养大了女儿,可是两个多月前,女儿和同乡好伙伴一同回乡看外婆,两个女孩一同失踪,至今未归。也报了官,大当家的也非常仗义,派了不少人去寻找,一直未果。这不,把吴大嫂愁的都瘦了一圈,可生活还是要继续。”
司徒义有所同感,自己的姐姐司徒惠,五岁时走失,一直都未找到,时至今rì,额娘一提到姐姐,依然是泪流满面。
司徒义和吴久道从饭堂里出来。吴久道就先回了底仓,司徒义两耳充满了胖大婶的唠叨声,心中有点烦,信步上了船尾的甲板,便见和韩修站在一起的那女孩在舞剑,剑法虽不十分纯熟,但也虎虎有声,英气十足,看来韩修对这女孩没少花工夫。
再一次见这女孩,司徒义总有一种熟悉而又亲却的感觉,不觉多看了几眼。那女孩的剑锋一转,直冲着他的面门而来,司徒义本能的往后一退,那女孩一个急刹车,收起手中剑,大嗓门响起,“看什么看!窑子的姑娘,你想看就看,想玩就怎么玩。等船靠了岸,花两个钱,去逛逛。不要在这里一副猴急的样子,在这里瞎瞄,看的人家怪不好意思的。”
司徒义被这个粗线条的姑娘,搞得有点哭笑不得,绉绉道:“窑子里的姑娘,怎比的上美若天仙的姑娘你了,这好比鲜花对粪坑,没得比。”
那姑娘直笑的花枝乱颤,弯腰捶背道:“你这小子,狗嘴长象牙,不像是做劳力的,倒像是经常出入风月场所的阔少爷。”
司徒义大惊,这姑娘的眼好尖,一眼就看出了门道,自己再不低调点,就会被人识破了自己的身份,忙苦着脸道:“姑娘见笑了,我苦的都差点卖儿卖女了,哪有闲钱去逛窑子。”
哪姑娘的腰笑得更弯了。
司徒义抬头往上望了望,果然韩修还是老样子,正坐在船的最高处俯视着船上的一切。
从韩修的反应,司徒义明显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认出自己,毕竟,自己现在的外表和以前差距太大了。
韩修坐在桅杆的横杆上,思绪外飞。自从罗玉凤逼着保义上京城后,韩修一个人在天心岛闲着无聊,就出了岛四处云游。
一天,走进了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无意间发现了地狱门的人在活动,遂来了兴趣,私下里进行跟踪,就发现了最近附件闹得沸沸扬扬的少女失踪案有关。
那女孩就是在那晚在那个小镇附近的渡口的小道上救下的。
从那女孩的口中得知,她叫方晓慧,是和另一个姐妹在当地一家大户人家当丫头的。昨天两人出门买菜时,被一群黑衣蒙面人套头掳走的。
她们被关在一间黑屋子里,那屋子里关了不少掳来的姑娘,她的姐妹在当晚就被那群黑衣蒙面人运走了,从他们的口中无意中得知是要运到泉州去的,而她们的这一船是要运到广州去的,刚在去渡头的路上,被韩修救下了。
韩修放了那几个姑娘回家后就离开了那个小镇,方晓慧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要求他去泉州救她的姐妹。韩修并不怕女人的眼泪不想再管地狱门的事,就一口拒绝了她。没成想倔强得如牛般方晓慧就像牛皮糖一样黏住了他,甩了几次都没有甩掉她。
一路如捉迷藏般追追赶赶,韩修隐隐的觉得这个女孩的xìng格很对自己的胃口。直到后来故意让方晓慧追上了自己。那颗冷酷而又寂寞的心,也渐渐的融化了。
韩修以前从来没有如此亲密的接触过一个女人,司徒义以前总笑他过得不如和尚,做人没有人生乐趣。
地狱门一路在乡村和城镇寻找各sè少女,发现目标就地掳走。韩修和方晓慧循着地狱门留下的蛛丝马迹,一直追到了九江府。在九江府就失去了地狱门的踪迹
忽然,狂风大作,吹得船帆哗哗作响。看来,要变天了。韩修从横杆上跳了下来,这趟船为防水匪打劫,保险起见,沿长江出海下泉州。虽然偶尔也有几艘快船跟了上来,但都被韩修示jǐng吓退。
韩修走到方晓慧身旁,“进去吧!起风了。”
迷糊中,大腿上一阵剧痛,使他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厨娘模样的胖大婶骂咧咧道:“午时都过了,还在挺尸,吃饭还要人来叫,这个刘管事越来越不像话,什么样的人都敢往潘家招,当我们潘家是善堂。”
说完转动他那肥大的身躯,仿如鸭鸭般摇摆着躯体走了,临走时又在他的左腿上补了一脚。
见司徒义一脸茫然,临铺的吴久道腾的一下坐了起来,有些歉意道:“她和我是同村,是来叫我吃饭的,却把脾气发在你的身上。”
吴久道是一个健谈的人,虽与司徒义不熟,但却如老朋友般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他“哎”了一声,“其实,吴大嫂是个苦命的人,人倒没什么,只是xìng子太急。她年轻时家里穷,被他的父亲卖给当地的一个乡绅当小妾,生下一女,不受待见,那乡绅就把她两母女赶到九江府的乡间的老宅中,任其自生自灭,不闻不问。谁曾想确因祸得福,那乡绅牵涉到南山集一案中,满门抄斩,皇上仁慈,见她和那乡绅,已无甚瓜葛,留下了她们两母女的命。”
对于发生于十年前的南山集一案。司徒义曾听父亲提起过,戴名世所著的《南山集》案牵连人数达三百人之多,是皇上在位时期的第二大案。而戴名世、方孝标的所有著作及书板被清查以烧毁,列为。
在顺治爷入关后,对汉人采取的是拉拢的态度,但对汉人的知识分子的思想进行钳制。对汉人立书著作时,提到的前明问题,一直非常敏感。
《南山集》一案,究其原委,只是因为戴名世《与余生书》中叙弘光帝南京一段,并于文中书“永历”年号等;至于《孑遗录》,虽然记述了明季桐城被兵乱始末,有弘光年号,但也并无特别直接触犯清廷权威的言论。
皇上龙颜大怒,那可是一个心狠手辣。令刑部穷究猛治,以“大逆”定狱,提出了株连九族的惩办意见,拟将戴名世凌迟处死,其“弟平世斩决,其祖、父、子孙、兄弟、伯叔父兄弟之子,俱解部立暂,其母女妻妾姊妹、子之妻妾、十五岁以下子孙、伯叔父兄弟之子,给功臣为奴”。
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又下诏“法外施仁”,把戴名世凌迟改为斩首,其家人等皆加恩宽免。
与此事有瓜葛被株连者甚;为刻《南山集》出资的尤云鹗、刻《南山集·孑遗录》的方正玉、为《南山集》作序的方苞等人以绞刑论处。后来皇上又出于收买人心的需要,将原定处死的近百人改为流徒黑龙江宁古塔,罚入汉军旗籍。这时受此牵连的余湛已先死于狱中。后来皇上得知方苞擅长古文,是个难得的人才,遂又下令将其召回,赦免其罪,加以任用。又因《南山集》多采用方孝标《滇黔纪闻》中所载南明桂王明史事,遂牵连至方氏宗族,一并治罪。当时方孝标已经去世,亦因《滇黔纪闻》文字案被剖棺戳尸,妻儿等人被发配流放于黑龙江(后亦被宽免),财产尽没入官。
对于朝廷如此大屠杀式的做法,心中有些不屑,但也非常之理解,无非朝廷想加强zhōngyāng集权统治,使清廷的统治能持续长久。
犹如紧箍咒般的套牢了官员的言行举止,搞得人人自危,也限制了官员的一些政治主张,对社会进步有一定的阻碍。但对百姓却是利大于弊,只要政局稳定,就能安居乐业,至于,谁上台当官,谁有失宠,与他们又何关?
正愣神间,吴久道又叹了一口气道:“潘老爷在世时见其可怜,就收留在潘府当了厨娘。含辛茹苦的养大了女儿,可是两个多月前,女儿和同乡好伙伴一同回乡看外婆,两个女孩一同失踪,至今未归。也报了官,大当家的也非常仗义,派了不少人去寻找,一直未果。这不,把吴大嫂愁的都瘦了一圈,可生活还是要继续。”
司徒义有所同感,自己的姐姐司徒惠,五岁时走失,一直都未找到,时至今rì,额娘一提到姐姐,依然是泪流满面。
司徒义和吴久道从饭堂里出来。吴久道就先回了底仓,司徒义两耳充满了胖大婶的唠叨声,心中有点烦,信步上了船尾的甲板,便见和韩修站在一起的那女孩在舞剑,剑法虽不十分纯熟,但也虎虎有声,英气十足,看来韩修对这女孩没少花工夫。
再一次见这女孩,司徒义总有一种熟悉而又亲却的感觉,不觉多看了几眼。那女孩的剑锋一转,直冲着他的面门而来,司徒义本能的往后一退,那女孩一个急刹车,收起手中剑,大嗓门响起,“看什么看!窑子的姑娘,你想看就看,想玩就怎么玩。等船靠了岸,花两个钱,去逛逛。不要在这里一副猴急的样子,在这里瞎瞄,看的人家怪不好意思的。”
司徒义被这个粗线条的姑娘,搞得有点哭笑不得,绉绉道:“窑子里的姑娘,怎比的上美若天仙的姑娘你了,这好比鲜花对粪坑,没得比。”
那姑娘直笑的花枝乱颤,弯腰捶背道:“你这小子,狗嘴长象牙,不像是做劳力的,倒像是经常出入风月场所的阔少爷。”
司徒义大惊,这姑娘的眼好尖,一眼就看出了门道,自己再不低调点,就会被人识破了自己的身份,忙苦着脸道:“姑娘见笑了,我苦的都差点卖儿卖女了,哪有闲钱去逛窑子。”
哪姑娘的腰笑得更弯了。
司徒义抬头往上望了望,果然韩修还是老样子,正坐在船的最高处俯视着船上的一切。
从韩修的反应,司徒义明显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认出自己,毕竟,自己现在的外表和以前差距太大了。
韩修坐在桅杆的横杆上,思绪外飞。自从罗玉凤逼着保义上京城后,韩修一个人在天心岛闲着无聊,就出了岛四处云游。
一天,走进了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无意间发现了地狱门的人在活动,遂来了兴趣,私下里进行跟踪,就发现了最近附件闹得沸沸扬扬的少女失踪案有关。
那女孩就是在那晚在那个小镇附近的渡口的小道上救下的。
从那女孩的口中得知,她叫方晓慧,是和另一个姐妹在当地一家大户人家当丫头的。昨天两人出门买菜时,被一群黑衣蒙面人套头掳走的。
她们被关在一间黑屋子里,那屋子里关了不少掳来的姑娘,她的姐妹在当晚就被那群黑衣蒙面人运走了,从他们的口中无意中得知是要运到泉州去的,而她们的这一船是要运到广州去的,刚在去渡头的路上,被韩修救下了。
韩修放了那几个姑娘回家后就离开了那个小镇,方晓慧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要求他去泉州救她的姐妹。韩修并不怕女人的眼泪不想再管地狱门的事,就一口拒绝了她。没成想倔强得如牛般方晓慧就像牛皮糖一样黏住了他,甩了几次都没有甩掉她。
一路如捉迷藏般追追赶赶,韩修隐隐的觉得这个女孩的xìng格很对自己的胃口。直到后来故意让方晓慧追上了自己。那颗冷酷而又寂寞的心,也渐渐的融化了。
韩修以前从来没有如此亲密的接触过一个女人,司徒义以前总笑他过得不如和尚,做人没有人生乐趣。
地狱门一路在乡村和城镇寻找各sè少女,发现目标就地掳走。韩修和方晓慧循着地狱门留下的蛛丝马迹,一直追到了九江府。在九江府就失去了地狱门的踪迹
忽然,狂风大作,吹得船帆哗哗作响。看来,要变天了。韩修从横杆上跳了下来,这趟船为防水匪打劫,保险起见,沿长江出海下泉州。虽然偶尔也有几艘快船跟了上来,但都被韩修示jǐng吓退。
韩修走到方晓慧身旁,“进去吧!起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