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疯狂新梦想

第三十七章 上菜

    事情一下子闹大了。大得不可收拾。

    上面也下来了人,但是,却一点儿章程没有。最后,是这样定案的:学校查非法经营,属于正常管理。工商派人员执法,这是依法办事。至于李红莲因此突发心脏病,与管理与执法两不相关。但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学校和工商可以酌情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但这只是补偿,不是赔偿。这里,不存在赔偿之说。如果事后因此而发生纠纷,学校与工商将依据此项定论进行处理。

    至于没收的陶根发家的不当货款,属于执法范围之事,不再退回。

    事情是这样处理了,但是陶根发就这样跟常国强结下了梁子。

    其实,常国强内心后悔得很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后果会是这样。早知道是这样,他肯定不会听冯大光的馊主意说要去请工商来执法的。教师家属做点小本买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有什么江山可打的?

    常国强也知道陶根发不会就此算了。这样,常国强便萌生了退意,不打算再在白莲呆下去了。这一摊子事,就送给冯大光吧,随他怎么折腾。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是人民的事业,也不是他常国强的家当。

    陶根发就这样与常国强较上了劲。不管常国强做什么事,他现在就盯着。

    常国强时时觉得,他的背后,有一双仇恨的眼光,在死死地盯着他。

    转眼之间,学校申报省级重点中学的事情来了。

    因为验收星级学校的事,教育局局长张晓中去白莲中学走了一遭。

    这是大事,全省都在搞,瓢城这么大地盘,真能申报成功的,一个县区也不过三家。所以,张晓中对这事特别重视。

    本来,白莲中学不在重点中学之列,虽然白莲中学是苏北革命老区的第一所完中。但是,因为白莲地方太偏,人心思城,教学成绩也远远不如其他中学,这些年白莲中学反而比其他中学落后了许多。

    所以,上报到省里之时,白莲中学竟然不在名单之中了。

    偏偏省里接手这一项工作的那位副厅长,是白莲中学特殊时期之前的毕业生,一看没有白莲中学在其中,立即打回让瓢城方面重做报告。瓢城教育局百思不得其解是什么原因没有拿到批复,直到省里打电话来,说某副厅长某日要来视察瓢城,顺便要回母校白莲中学看看,瓢城人才恍然大悟。

    这一来,事情就顺了许多。瓢城教育局立马对白莲中学进行了重点投资与投入,该买的买,该置办的置办。语音室上马了,多功能厅也上马了,教学楼的事,只要款项一到,立即动工。

    但是,省里查之前,县里和市里得先查。一点儿不能出错,不然的话,推迟一年两年验收是小事,说不定就会被取消资格,那后果就严重了。取消了重点资格,或者定位低于其他学校,那么在招生过程中,在与其他学校的竞争中就会处于一种弱势与被动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其他学校的申报工作也会黄掉。

    再说了,张晓中也是白莲中学出去的干部。

    但张晓中这么多年来都不太想回白莲。因为,在白莲,他就只混到了一个历史教研组的组长。

    从瓢城到白莲,差不多有五十里路,中间经过青龙镇。从瓢城到青龙镇的那段路非常好走。出了青龙镇,路况就非常糟糕了,坑坑洼洼的,汽车在上面直颠簸。白莲的人编了句顺口溜说,汽车跳,白莲到。

    出了青龙镇,路两旁全是大片大片的庄稼地,坐在车上,一眼望不到边儿。偶尔遇到一两个集镇和乡村,可是转眼间又过去了。满眼的庄稼地,视野是开阔了,可是不见一个人影儿,到底显着了荒凉,就愈觉得这距离是远了。这坑坑洼洼的乡村公路怎么走也走不完似的。哪里是五十里路,简直就是五百里。

    白莲中学的确是一所名校,一进校门就能看得见五十年代初期的那些苏式瓦房。学校一老就有名,名校八成又都是老校。恍惚间,让人觉得这不是一所中学而是一所不错的专科学校或者师范学院。

    这些,是张晓中非常熟悉的风景。

    白莲中学的房子是白莲庄里最好的建筑。白莲庄是瓢城县白莲乡政府所在地,但白莲中学的行政级别比白莲乡还高出半级。这种奇怪的格局是历史造成的。解放初,瓢城地区行政公署准备在瓢城西部乡村建一所农村完中,选址原来是秦南镇。秦南镇是苏北有名的大镇古镇,古时曾作为军旅粮仓囤积地,至今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叫它做秦南仓。秦南西边有义丰、大纵湖、北龙港等乡镇,北边有白莲、楼王、中兴,南有尚庄、葛武,西有北蒋、郭猛。论地理位置,一所相当规模的完中放在这里实在是再好不过。可地区行政公署的文教专员是白莲庄人,私自主张将学校建在了白莲。结果,学校建好了,有人向上告发,然而木已成舟,已经无法更改了。最后撤了文教专员的职算是了了这桩公案,但白莲中学却已经非常气派地站在了白莲乡,成为瓢城市西部地区一个引人注目的大学校。由于当时瓢城还没有瓢城县中学,只是在泰山庙这里有一所规模较大的地区中学,下面的县中都还没有来得及办。因而,在县中还没有诞生时,瓢城市郊区也就是当时的瓢城县却有了这样一所好学校,由此声名大振于一时。学校刚建成,县里很多有名的文人都到这里来教过书,甚至吸引了苏南来的下放干部。

    但白莲中学的地理位置却非常糟糕,它是四县交界之地,西近宝英县,南临楚水县,北邻鉴湖县。本来,由于这样的地理位置,加上白莲这个乡非常小,后来撤并乡镇时,曾有动议要将白莲合并给处于青龙与白莲之间的中兴镇的。但因为白莲中学,撤并乡镇就遇到了麻烦,最后,上边只得把中兴镇给撤了,归并到白莲乡成了白莲镇。中兴镇人那时候就差暴动,怎么?我们中兴镇比白莲大,也比白莲的名字要好,为什么就撤了我们?

    有了这样的历史背景,白莲中学倒是处处能沾光,虽然地方是偏了点,但机遇还是没有少掉一点,评定县级重点,白莲是第一块牌子,评定市级重点,白莲也还是第一块牌子,现在,很多学校发了疯似的申报省级重点中学,白莲当仁不让,也向上申请了,虽然教学质量一年不如一年,好学校的名声都被后起的像青龙中学、伍佑中学和城里的一中二中抢去了,但白莲中学最后仍然即将通过省重点中学的验收。

    当初,张晓中就瓢城师专的一个大专毕业生,来白莲的时候,谁都不认识,谁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可是有一天,张晓中突然之间就有了一个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亲戚,听说是在省教育厅做个小科长。这下张晓中来了神,想方设法求三姑八婆找到了那个小科长,说是无论如何得帮助你晓中兄弟。这小科长倒也不含糊,一个电话打到瓢城教育局,让局长听电话,我省教厅,发展规划处的,姓杨。上次你们局报来的事业报表,我看还有些问题啊!局长一听,知道对方不含糊,连连点头,都差磕头下跪了。可说着说着姓杨的科长语气软了下来,就说到了白莲中学的事儿,说到了一个姓张的历史教师,今年刚去的,要好好关照。事业报表的事小事,别放在心上,啊?!局长放下电话,一抹脑门子,全是汗,立即让人事股查一查,有没有这样一个历史教师。一查,果然有。局长说,动一动,动一动,赶快动到瓢城县中。

    张晓中从此走上了上坡路。当年就调到了县中,去就做了教务处副主任,再接着是一个劲儿地往上走,教务主任、副校长,直到做到了县中的校长。屁大的功夫,就又到了教育局做了局长。当然,这一切,都是省里那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方亲戚在起作用。人抬人高,亲帮亲好。这时候的八竿子打不着早变成了一根藤上的两颗瓜了。省里的科长往上升一升,这里的兄弟也就往上提一提。

    现在,张局长回白莲中学了,校长还是原来的校长常国强,他自己倒反而成了常国强的上司了。

    常国强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手下的一个年轻教师有一天会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

    既然是白莲出去的,再回白莲,架势就不一样,与常国强握过手以后,竟然还又拥抱了一下,都亲昵得让人眼热了。

    张局长如此支持白莲中学的创建工作,实在难得。常国强握手拥抱结束后,说了这样的第一句话。

    应该的应该的。白莲中学是老校是名校,有着辉煌的历史,也得有灿烂的明天嘛!

    说着话,常国强便引张晓中参观学校,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对创建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看材料花去了很长时间。重点中学的验收,主要就是看材料做得怎么样。

    张晓中倒也不含糊,材料中看出了一大堆问题,发现一个问题就做一个记号,随后便要求做材料的人重做,半点马虎不得。

    随同张晓中来的人,都是在验收工作中做过很多事情的人,整个半天,还真的发现了不少问题。张晓中说,好在是县里自己组织的预验,来得及修改。要动,认真动,不能敷衍,像那个图书馆的借书记录,不能从人家青龙中学那里借。借也可以,得把青龙中学图书馆的字样去掉。现在到了白莲中学了,你还弄个青龙中学在上面,这是找瘪子吃!

    一阵忙活,便到了吃中饭的时间。常国强那里早作了安排,就在镇子西边的晨光饭店。

    晨光饭店是白莲中学的定点饭店,白莲中学只要来人到客,如果不在学校食堂办饭,差不多都会在这里招待。

    只要有人来,常国强基本上不在学校食堂办饭。一来,担心学校上上下下的人看到了说闲话,二来,晨光饭店的老板张晨光,逢年过节,总要悄悄地到常国强家里来烧香,如果将这生意掐断了,张晨光以后哪里还会来朝拜。

    一行人坐上了学校的中巴,往晨光饭店驶去。

    一进入包间,就有两个小姐迎上来,一边一个,拖着张晓中入席。张晓中笑得眼睛都不够使了,眯成了一条缝。

    张晨光也立即走进包厢,依次给局里的领导和学校领导散了中华香烟。

    上菜了,黄焖鱼翅、红烧鳗鱼、清炖甲鱼、干烤螃蟹、河豚草头汤。最不上眼的一道菜是猪心猪肚猪肺三合一的全家福,是白莲这个地方的招牌菜,上档次的筵席上,必上这道菜。张晓中的手边是一条软壳中华香烟,常国强的手边是两瓶五粮液。

    张晓中便将眼睛又眯成了一条缝,常校长,破费了,实在是破费了!

    没啥没啥,都是家常菜嘛!

    好好好,我们就吃点家常菜。

    突然间常国强的bp机响了,常国强低头一看,是个陌生号码,便没当一回事。高兴地对众人说,我们吃饭。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