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同学少年
常言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个人的思想以及包括文章的表达这一类带有许多主观成份的东西,有时候还真的很难说,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且越是自己说的话、自己写的东西,自己就越是看得顺眼。
所谓:“天下文章属三江,三江文章属我乡;我乡文章属舍弟,我为舍弟改文章”。说来说去,还是自己的最好。
所以自古便有文人相轻一说,但马周和柳义之间的交往都是以文会友,从来没有相互抵毁。
而马周这一番话也不完全是自谦,因为那一年他和柳义一起参加考秀才的郡试,无论是县试、府试还院试,三场考试下来,柳义在排名上都要较之为高。
只是后来柳义放弃在官学学习,而他则选择到了自己家乡平阳县的县学入学,又受聘于彼处任教,随后又在去年的秋闱中试,其人从心里面还一直深深地替柳义觉得惋惜。
……
正说着,酒菜已上,其酒是当地特产——百花酒。
四人当即酒过三巡,先仰头干了足足三大海碗,然后才根据自己实际的酒量情况zìyóu发挥,一边享用美味佳肴,一边畅饮杯中之物,气氛十分融洽。
席间,柳义还递给了马周一个包裹,说是送他的贺礼,打开一看,竟然是一套文房三宝——笔、砚、架。
原来在柳义决定来平阳和去探望方阳明之前,在考虑送给他们什么见面礼的问题上动了一番心思,后来想了想,还是用了飞龙山黑雾地带中的一棵紫檀木,从上面截下来一小部分,就地请城里几个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jīng雕巧琢、慢工细磨,制做十几套砚台、笔架以及按大、中、小不同比例的笔杆。
笔尖上所用的乃是在飞龙山之时,他们无意中捕猎到的一只上百年黄鼠狼王的尾巴尖上的那几撮油光发亮的毫毛。读书人称之为“狼毫”的。
那些紫檀木之树龄均在五千年以上,密实沉重,木质坚硬,万年不朽,较之一般人用的石质材料显得还要重上三分,而且还可以不停地发出一股股浸人心脾的幽香,提神醒脑。
现下,一般读书人笔尖能用上所谓的“狼毫”,也就是普通的黄鼠狼狼毛就很不错了,用其制成的毛笔笔力劲挺、宜书宜画,比羊毛做的要好,但经不起磨损,不够耐用;但是上百年的狼王毛就不同了,可以长时间地使用不会有这个缺点。
其中一套柳义在他来平阳之前已经送给“孟夫子”,后者喜笑颜开,大声叫好。
此时,马周看到了这套礼物,顿时也两眼发光、惊叹不已,还用手在上面不停地抚摸,显得爱不释手,并连连道谢。
……
“马兄,据我所知,你原来的志向,一直是中了举人之后再参加会试、然后是殿试,成为天子门生。可是,今年会试时间距今也仅有一个多月了,你现在好象还没有动身的准备,难道是想改变初衷了?”
柳义看了看马周,有些不解地问道。
“……嗯!……在下当初的想法并未改变,只是参加会试的均是大津国各地jīng英,可以说是人才荟萃,并没有那么容易就能通过”
“况且当今圣上年仅六岁,朝中一切均由懿仁皇太后主持,如此就会大大地增加会试考题中揣摩圣意的难度”
“而今,在下自问还不是很有把握,尚需一年左右的时间来研究和推敲”,稍作沉吟,马周侃侃说道。
会试虽然和乡试一样分三场,每场三天,所考的内容也不外是四书五经文、策问、诗等内容,但程度更是要难得多,而且不是说一个人学问好、文章好就能考中,还要与当时的皇帝所采取的大政方针以及他所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合拍,特别是策问里面,分析还得有理,cāo作xìng要强才行。
比如,相同的一道题目:君子如何遏制恶行而赞扬善事,以顺从天道之命。
当今主持朝政之人想的是如何在这一阶段做好改善民生之事,那应试者只能是从遏制贪官污吏、土豪世家等方面的角度,提出制定相关有效政策、给予老百姓更大实惠的办法。但如果你讲的仅是题面简单的意思,说一大通一个人如何按圣人的要求来进行身心的修养,不要去做坏事之类的,你这篇文章绝对是被咔嚓掉,名落孙山。
而他如果想的如何开疆拓土、征讨四夷,建不世之功的,你就得讲四夷怎么怎么坏,我们的天子包括他的祖宗怎么怎么好,这样才能找到征讨他们的法理依据;之后,还要提出具体措施,如:如何选贤任能、组织军队、发动百姓、让大家勒紧裤带支持……等等,而且还得具体、实用xìng强才行,尤其是皇上那里想了几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能够提出相应而解之道,加上字写得好、文章优美流畅,那么,肯定是高中无疑。
所以,科举并不是象一般人认为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能考上的那么简单。
“可是上一轮三年的会试,懿仁皇太后已经主政,你应该能从当时的题目猜测出一二吧”,柳义笑笑说道。几年前,他对于科举这一类的就一点兴趣没有了,近来又决定修真,追求传说中的大道;然而,他知道马周对此是雄心勃勃,遂顺从其意,找到大家的共同话题。
马周看了看三人,又瞥见谭平带来的四个手下早已吃饱,正一起站在箱房外面做着护卫的工作,压下声音说:
“三年前的会试,太后刚主政不久,负责会试礼部尚书是相国的人,但在去年已被撤掉,所以今年会试之情况十分不明朗……”
随后,他的双眸流光四转,一边喷着酒气,一边以带着些许神秘地口吻说道:
“这个太后,我听某些人说可是相当地不简单!”
“象三年多以前越河国的那次叛乱,相国主张是不干涉内政,放任不管;她呢?虽然表面上同意,但是最后叛军竟然失败了!!”
“有人怀疑是她在暗中支持越河国王;还有,针对大津国内那些为非作歹的世家豪族,她给人的印象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则似乎在军队里面已是有所敲打……”
“……现在的形势真的不好说,我就是想再拖上一年,看看清楚再说。”
柳义本人在这三年以来,基本上是游离于整个世俗社会之外,对于很多事情确实不甚清楚,然而没有想到是:在四年前的越河国国王反败为胜的那个奇迹之中,居然还是皇太后暗中下的手,而且,这个叛乱的事情还与大津内的一些世家豪族有相当关联。
更为意外地是,后来自己还卷入了此事,幸亏是当时比较果断地清除了相关人员,所有的痕迹基本上已是一干二净,这才没有将事情搞得越闹越大。
当下,他便故作不知地问:
“这皇太后竟然如此胆大,居然敢对他们出手!俗话说:‘千年王朝,万年世家’,他们纵有不是,祖上也算是有功之臣吧……”
“大津国的世家豪族正系由于先皇纵容,才为非作歹、祸害了大津近百年之久,这个,柳兄也是目有所睹的。皇太后此次所对付的不会是全部,象那些诗书传家、忠贞不渝如圣人及相关一系的,那些规规矩矩的,不但不在此例,且还得到她的大力扶持;所针对的那些为非作歹、人神共愤的少数所谓世家,对此我倒是十分地赞同!”
马周顿时一脸肃穆地对着柳义说道。
“那是,这些个人渣朝廷早就该对他们动手了,看看咱们南郡的那几个什么黄家、袁家所谓豪族,目空一切、横行霸道,哼!!……”
谭平在三年多之前于千峰镇时就表现出对黄家的不满,现在看起来似乎更是怒火中烧。
“啊,‘上天yù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最难缠的不是别有,还是大津的武家等几家大头,至于南郡的这几个,只是虾兵蟹将,在下中了举以后,他们有几个主动地来找我,说是要把几万亩的田产放到本人的名下,yù借之以逃避朝廷税收,其开出条件还较为可观,然而对于此,我可是理都不理他们。”
马周说完,一脸地傲然。
这大津国的主要赋税之一实行的是按田亩收税,改变了前朝按人头收税的办法,还是比较地合理的。
只是为了鼓励读书人,规定:凡中举以上者可免田产税,于是一些人便又穿了这空子,把田产挂到一些举人的名下,给他们一些好处,就可以逃避大量的赋税,所以中了举以后基本上没有人会穷地了。
但马周一来比较有骨气,不想做这些坑蒙大津国的事情;二来其为人自负,认为所谓富贵这一类的事情,对他而言只是信手拈来之事,用他的话说就是“取富贵,犹如探囊取物”。
所以,到现在他还是宁愿安心地拿每月仅五两的补贴,也不想当下就去做官,坚守自己考取进士的志向。
“只是,这样一来,马兄弟你又得再等三年了。”
柳义心下稍有可惜地说道。
“不用,柳兄,有一事你还不知楚,明年就是太后的二十五岁寿辰,现在朝廷已经决定,其rì为全国喜庆之大典,无论乡试、会试和殿试均加科为恩科,呵,呵,如果柳兄有这个兴致,明年倒是可以参加乡试,中个举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马周遥望京城的方向,双目有些期待地说道。
“哈哈!原来是这么回事,起初还以为你真的还能淡定地再等三年,马兄,既然如此,那么,在下先祝你明年旗开得胜、高中进士啦!”
柳义说着,向他拱了拱手,又说道:
“其实,在下之心早已野惯了,不似你适合在官场里面混,就不再想参和此事了,不过话说回来,这太后的岁数倒是不大,如此年纪轻轻的就独守清宫,真是造化弄人啊!!”
对此,马周也感叹一番,接着又聊起了其它的话题。
……
转眼间到了戍时,谭平见天sè不早,但两人还在谈得起劲,便说:
“马兄、柳兄,看看两位是否还要再添加一些酒菜什么的,目下时辰不早,谭某和帮中的兄弟还有一些事情处理,就陪不了二位了。”
马周打量了一下桌面,也不客气地又点了四、五个菜,加了一壶二斤装的百花酒,便点头称谢、打揖。
谭平见此,朝着周冲打了个眼sè,周冲便快步走出去买单了。
“哎呀!马兄,差点忘了,那个风水大师的事情在下已经联系好了,明天午时便来,届时我等一起去学堂,看看他到底有何说法?”
恍然大悟,似乎是想起了什么重要事情,谭平说道。
马周点头称是,接着便和谭平等六人告辞,再与柳义边喝边聊个不停。
柳义听了他们方才最后的那一番话,心下正大感纳闷,这个马周他可是清楚得紧,为人一贯是恪守儒家“不语怪、力、乱、神”的准则,对于那些算命、风水、神仙什么的,可是从来都不谈的。
然而,两人之前话里,明显是请了一个什么风水先生,而且还要到官办的学堂如此严肃的地方去,这个马周是不是中了举之后,整个人都转xìng了?
“怎么啦?柳兄,是不是觉得我们请这个风水大师去看县学学堂,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见到柳义有些愣神,马周仰头喝了一大口,笑了笑说道。
“这些杂七杂八之类的书籍,在之前我看时,你马兄可是拼命极力反对的,还常说这是在浪费时间云云,难道中了举后,想通什么事了?”
柳义所读之书本来就比较杂,他心中一直有一个相法,便是认为——
从古代只要能流传下来至今的东西,绝对就会有一定的道理,否则,那么多人去研究它们,那些人都是笨蛋不成?而且,书只有读的多了,久而久之,才会融会贯通,届时在个人思想里面自然能够去渣存真、形成博大jīng深之效果。
“子确实有不语之学,但他那个《子之家语》听说只留给家族里面的人去读,千万年来,并没有流传到外面,里面有很多方面涉及这一领域,后面还有人说过他其实是坚持了‘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之内,圣人论而不议’这样的话,到了晚年,他也努力地研究易经,从心所yù而不逾距……”
马周讲到这里,不禁站起来,在箱房里面绕着桌子走来走去,一边走一边想了想,又说道:
“这世上的道理的确有很多我们难以理解,比如:‘生从何来,死向何去’,为什么人有贤愚忠jiān仁义不肖之分等等……”
个人的思想以及包括文章的表达这一类带有许多主观成份的东西,有时候还真的很难说,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且越是自己说的话、自己写的东西,自己就越是看得顺眼。
所谓:“天下文章属三江,三江文章属我乡;我乡文章属舍弟,我为舍弟改文章”。说来说去,还是自己的最好。
所以自古便有文人相轻一说,但马周和柳义之间的交往都是以文会友,从来没有相互抵毁。
而马周这一番话也不完全是自谦,因为那一年他和柳义一起参加考秀才的郡试,无论是县试、府试还院试,三场考试下来,柳义在排名上都要较之为高。
只是后来柳义放弃在官学学习,而他则选择到了自己家乡平阳县的县学入学,又受聘于彼处任教,随后又在去年的秋闱中试,其人从心里面还一直深深地替柳义觉得惋惜。
……
正说着,酒菜已上,其酒是当地特产——百花酒。
四人当即酒过三巡,先仰头干了足足三大海碗,然后才根据自己实际的酒量情况zìyóu发挥,一边享用美味佳肴,一边畅饮杯中之物,气氛十分融洽。
席间,柳义还递给了马周一个包裹,说是送他的贺礼,打开一看,竟然是一套文房三宝——笔、砚、架。
原来在柳义决定来平阳和去探望方阳明之前,在考虑送给他们什么见面礼的问题上动了一番心思,后来想了想,还是用了飞龙山黑雾地带中的一棵紫檀木,从上面截下来一小部分,就地请城里几个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jīng雕巧琢、慢工细磨,制做十几套砚台、笔架以及按大、中、小不同比例的笔杆。
笔尖上所用的乃是在飞龙山之时,他们无意中捕猎到的一只上百年黄鼠狼王的尾巴尖上的那几撮油光发亮的毫毛。读书人称之为“狼毫”的。
那些紫檀木之树龄均在五千年以上,密实沉重,木质坚硬,万年不朽,较之一般人用的石质材料显得还要重上三分,而且还可以不停地发出一股股浸人心脾的幽香,提神醒脑。
现下,一般读书人笔尖能用上所谓的“狼毫”,也就是普通的黄鼠狼狼毛就很不错了,用其制成的毛笔笔力劲挺、宜书宜画,比羊毛做的要好,但经不起磨损,不够耐用;但是上百年的狼王毛就不同了,可以长时间地使用不会有这个缺点。
其中一套柳义在他来平阳之前已经送给“孟夫子”,后者喜笑颜开,大声叫好。
此时,马周看到了这套礼物,顿时也两眼发光、惊叹不已,还用手在上面不停地抚摸,显得爱不释手,并连连道谢。
……
“马兄,据我所知,你原来的志向,一直是中了举人之后再参加会试、然后是殿试,成为天子门生。可是,今年会试时间距今也仅有一个多月了,你现在好象还没有动身的准备,难道是想改变初衷了?”
柳义看了看马周,有些不解地问道。
“……嗯!……在下当初的想法并未改变,只是参加会试的均是大津国各地jīng英,可以说是人才荟萃,并没有那么容易就能通过”
“况且当今圣上年仅六岁,朝中一切均由懿仁皇太后主持,如此就会大大地增加会试考题中揣摩圣意的难度”
“而今,在下自问还不是很有把握,尚需一年左右的时间来研究和推敲”,稍作沉吟,马周侃侃说道。
会试虽然和乡试一样分三场,每场三天,所考的内容也不外是四书五经文、策问、诗等内容,但程度更是要难得多,而且不是说一个人学问好、文章好就能考中,还要与当时的皇帝所采取的大政方针以及他所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合拍,特别是策问里面,分析还得有理,cāo作xìng要强才行。
比如,相同的一道题目:君子如何遏制恶行而赞扬善事,以顺从天道之命。
当今主持朝政之人想的是如何在这一阶段做好改善民生之事,那应试者只能是从遏制贪官污吏、土豪世家等方面的角度,提出制定相关有效政策、给予老百姓更大实惠的办法。但如果你讲的仅是题面简单的意思,说一大通一个人如何按圣人的要求来进行身心的修养,不要去做坏事之类的,你这篇文章绝对是被咔嚓掉,名落孙山。
而他如果想的如何开疆拓土、征讨四夷,建不世之功的,你就得讲四夷怎么怎么坏,我们的天子包括他的祖宗怎么怎么好,这样才能找到征讨他们的法理依据;之后,还要提出具体措施,如:如何选贤任能、组织军队、发动百姓、让大家勒紧裤带支持……等等,而且还得具体、实用xìng强才行,尤其是皇上那里想了几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能够提出相应而解之道,加上字写得好、文章优美流畅,那么,肯定是高中无疑。
所以,科举并不是象一般人认为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能考上的那么简单。
“可是上一轮三年的会试,懿仁皇太后已经主政,你应该能从当时的题目猜测出一二吧”,柳义笑笑说道。几年前,他对于科举这一类的就一点兴趣没有了,近来又决定修真,追求传说中的大道;然而,他知道马周对此是雄心勃勃,遂顺从其意,找到大家的共同话题。
马周看了看三人,又瞥见谭平带来的四个手下早已吃饱,正一起站在箱房外面做着护卫的工作,压下声音说:
“三年前的会试,太后刚主政不久,负责会试礼部尚书是相国的人,但在去年已被撤掉,所以今年会试之情况十分不明朗……”
随后,他的双眸流光四转,一边喷着酒气,一边以带着些许神秘地口吻说道:
“这个太后,我听某些人说可是相当地不简单!”
“象三年多以前越河国的那次叛乱,相国主张是不干涉内政,放任不管;她呢?虽然表面上同意,但是最后叛军竟然失败了!!”
“有人怀疑是她在暗中支持越河国王;还有,针对大津国内那些为非作歹的世家豪族,她给人的印象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则似乎在军队里面已是有所敲打……”
“……现在的形势真的不好说,我就是想再拖上一年,看看清楚再说。”
柳义本人在这三年以来,基本上是游离于整个世俗社会之外,对于很多事情确实不甚清楚,然而没有想到是:在四年前的越河国国王反败为胜的那个奇迹之中,居然还是皇太后暗中下的手,而且,这个叛乱的事情还与大津内的一些世家豪族有相当关联。
更为意外地是,后来自己还卷入了此事,幸亏是当时比较果断地清除了相关人员,所有的痕迹基本上已是一干二净,这才没有将事情搞得越闹越大。
当下,他便故作不知地问:
“这皇太后竟然如此胆大,居然敢对他们出手!俗话说:‘千年王朝,万年世家’,他们纵有不是,祖上也算是有功之臣吧……”
“大津国的世家豪族正系由于先皇纵容,才为非作歹、祸害了大津近百年之久,这个,柳兄也是目有所睹的。皇太后此次所对付的不会是全部,象那些诗书传家、忠贞不渝如圣人及相关一系的,那些规规矩矩的,不但不在此例,且还得到她的大力扶持;所针对的那些为非作歹、人神共愤的少数所谓世家,对此我倒是十分地赞同!”
马周顿时一脸肃穆地对着柳义说道。
“那是,这些个人渣朝廷早就该对他们动手了,看看咱们南郡的那几个什么黄家、袁家所谓豪族,目空一切、横行霸道,哼!!……”
谭平在三年多之前于千峰镇时就表现出对黄家的不满,现在看起来似乎更是怒火中烧。
“啊,‘上天yù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最难缠的不是别有,还是大津的武家等几家大头,至于南郡的这几个,只是虾兵蟹将,在下中了举以后,他们有几个主动地来找我,说是要把几万亩的田产放到本人的名下,yù借之以逃避朝廷税收,其开出条件还较为可观,然而对于此,我可是理都不理他们。”
马周说完,一脸地傲然。
这大津国的主要赋税之一实行的是按田亩收税,改变了前朝按人头收税的办法,还是比较地合理的。
只是为了鼓励读书人,规定:凡中举以上者可免田产税,于是一些人便又穿了这空子,把田产挂到一些举人的名下,给他们一些好处,就可以逃避大量的赋税,所以中了举以后基本上没有人会穷地了。
但马周一来比较有骨气,不想做这些坑蒙大津国的事情;二来其为人自负,认为所谓富贵这一类的事情,对他而言只是信手拈来之事,用他的话说就是“取富贵,犹如探囊取物”。
所以,到现在他还是宁愿安心地拿每月仅五两的补贴,也不想当下就去做官,坚守自己考取进士的志向。
“只是,这样一来,马兄弟你又得再等三年了。”
柳义心下稍有可惜地说道。
“不用,柳兄,有一事你还不知楚,明年就是太后的二十五岁寿辰,现在朝廷已经决定,其rì为全国喜庆之大典,无论乡试、会试和殿试均加科为恩科,呵,呵,如果柳兄有这个兴致,明年倒是可以参加乡试,中个举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马周遥望京城的方向,双目有些期待地说道。
“哈哈!原来是这么回事,起初还以为你真的还能淡定地再等三年,马兄,既然如此,那么,在下先祝你明年旗开得胜、高中进士啦!”
柳义说着,向他拱了拱手,又说道:
“其实,在下之心早已野惯了,不似你适合在官场里面混,就不再想参和此事了,不过话说回来,这太后的岁数倒是不大,如此年纪轻轻的就独守清宫,真是造化弄人啊!!”
对此,马周也感叹一番,接着又聊起了其它的话题。
……
转眼间到了戍时,谭平见天sè不早,但两人还在谈得起劲,便说:
“马兄、柳兄,看看两位是否还要再添加一些酒菜什么的,目下时辰不早,谭某和帮中的兄弟还有一些事情处理,就陪不了二位了。”
马周打量了一下桌面,也不客气地又点了四、五个菜,加了一壶二斤装的百花酒,便点头称谢、打揖。
谭平见此,朝着周冲打了个眼sè,周冲便快步走出去买单了。
“哎呀!马兄,差点忘了,那个风水大师的事情在下已经联系好了,明天午时便来,届时我等一起去学堂,看看他到底有何说法?”
恍然大悟,似乎是想起了什么重要事情,谭平说道。
马周点头称是,接着便和谭平等六人告辞,再与柳义边喝边聊个不停。
柳义听了他们方才最后的那一番话,心下正大感纳闷,这个马周他可是清楚得紧,为人一贯是恪守儒家“不语怪、力、乱、神”的准则,对于那些算命、风水、神仙什么的,可是从来都不谈的。
然而,两人之前话里,明显是请了一个什么风水先生,而且还要到官办的学堂如此严肃的地方去,这个马周是不是中了举之后,整个人都转xìng了?
“怎么啦?柳兄,是不是觉得我们请这个风水大师去看县学学堂,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见到柳义有些愣神,马周仰头喝了一大口,笑了笑说道。
“这些杂七杂八之类的书籍,在之前我看时,你马兄可是拼命极力反对的,还常说这是在浪费时间云云,难道中了举后,想通什么事了?”
柳义所读之书本来就比较杂,他心中一直有一个相法,便是认为——
从古代只要能流传下来至今的东西,绝对就会有一定的道理,否则,那么多人去研究它们,那些人都是笨蛋不成?而且,书只有读的多了,久而久之,才会融会贯通,届时在个人思想里面自然能够去渣存真、形成博大jīng深之效果。
“子确实有不语之学,但他那个《子之家语》听说只留给家族里面的人去读,千万年来,并没有流传到外面,里面有很多方面涉及这一领域,后面还有人说过他其实是坚持了‘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之内,圣人论而不议’这样的话,到了晚年,他也努力地研究易经,从心所yù而不逾距……”
马周讲到这里,不禁站起来,在箱房里面绕着桌子走来走去,一边走一边想了想,又说道:
“这世上的道理的确有很多我们难以理解,比如:‘生从何来,死向何去’,为什么人有贤愚忠jiān仁义不肖之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