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赈灾大事
,传说中的贪婪之兽,雕在此是用来告诫知县当引以为诫,不要贪赃枉法。
照壁后是第一进院落,东西各有六间房屋,这是赋役房,收取赋税钱粮的地方,两旁有人在办公,见有人进来,探头探脑地张望着。刘平飞脚步不停,继续向里走,还没到第二道仪门,见里面急匆匆地出来一群人,看穿着打扮刘平飞知道是汤平县的县丞等官员来迎接自己了。
果然,为首的四十岁年纪的白面微须斯文模样的人是县丞柳清原,旁边微胖五十岁左右满面笑容一脸和气的员外模样的人是主簿张震平,柳清原身后雄纠纠武夫打扮的是县尉秦汉山。众人拱手施礼,一边寒喧着一边抬阶而上簇拥着刘平飞走进大堂。
大堂中间悬挂“汤平县正堂”金字大匾,匾额下用固定的屏风拦出一个三面隔断、正面开放的“暖阁”,立一海水朝屏风,上挂“明镜高悬”金字匾额。正中位置摆放着长官的公案、公座,放置着文房四宝和令箭筒,桌后放一把太师椅。
刘平飞心急灾民一事,无心细看,从怀中掏出印信,经查验后就算正式接印。端坐在中间太师椅上,接受过众人行礼后,刘平飞也不罗嗦,开门见山地问道:“柳大人,我从钟京过来,进入汤平县内,见沿路之上有难民,不知为何县里没有放粮赈济灾民?”
柳清原心里面老大不痛快,他本是六年前科考的进士出身,被分配到汤平县任从七品的县丞。恰巧原汤平县令陈怀玉父亲亡故,报了丁忧回家。柳清原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上下也打点到位,原以为顺理成章能接替县令的位置,不料半路杀出个刘平飞,眼看到手的县令被旁人得去了。
柳清原正牌科举出身的人颇看不起刘平飞这样的权贵子弟,今rì见刘平飞年不过二十,居中而坐说话毫不客气,也不知道尊重前辈,心里对刘平飞又加了几分厌恶。但人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自己从小道消息得知这个刘平飞来头不小,居然是万岁亲点的县令,更不敢将嫌恶带到脸上来。
见刘平飞问他,柳清原不慌不忙地答道:“本县中平镇、新海乡一带十rì前发生洪灾被淹,下官和秦大人即刻到灾区查看,尽力安置百姓。但因原县令陈大人已经回乡,下官只是暂署县事,无权动用官仓放粮赈灾。于是下官一方面行文向州里请示,一方面召集县中豪门富户捐助粮食,施放粥棚救济百姓,无奈杯水车薪无法一一救助。这两rì,捐助的粮食已经吃完了,下官也焦急万分,无计可施,刘大人您来的正及时,我下官一切听从刘大人吩咐。”
刘平飞没心情细细体会柳清原的话,见他愿意配合,站起身道:“既然如此,请柳大人即刻开仓放粮,在县城四门口各搭建十个粥棚,保证灾民不被饿死。张大人,你派人到四处通知灾民,就说朝庭开始赈灾,让他们进城来,如发现灾民生病及时救治,不要发生灾民死亡事件,看看县里哪里有空地,搭些帐蓬,临时让灾民安身。秦大人,你辛苦一下,派人到四乡八村收拢灾民,注意那些走不动的老人小孩也派车送集中送来,但要派人严加看守,防止出现sāo乱事件。至于其他,我们晚上吃过饭碰头后再商量吧”
众人见刘平飞虽然年轻,但指挥起来倒也头头是道,起身应诺,各自去做事。柳清原虽然对县令被夺深怀不满,但不敢在赈灾这件事上闹情绪,本来早就让人做好了准备,此刻听到县令下令,立刻行动起来,一个时辰后,粥棚已经开始施粥了。张震平也让人在四城张贴通告,又在城中空地上搭起棚屋,虽然挤点,但多少也有个住处。
太阳快下山的时候,燕铁影和李秀才带着车队进了县城,车队后跟随着一大群逃难的百姓。刘平飞让人领着他们先去粥棚吃粥,到了那里自然有人引他们去新的住处,又匆匆交待李秀才明天一早到县衙找他。随即,刘平飞领着车队来到县衙,衙门内早就院落空了出来迎接新县令的家人,一通忙乱安置后,天已经暗下来了。
有门子来通报柳大人他们在大堂上等候,刘平飞不敢怠慢,只好苦笑地对着陈氏道:“娘,当官不自在,儿子怕是不能陪您吃饭了,让灵瑶她们陪你吧。”
陈氏看着灾民的惨状心中早已不忍,一路上没少念经祈祷,见儿子说不能要办公事,连连催促道:“平飞,你办正事要紧,千千万万要安置好那些老百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刘平飞满怀歉意地向众人笑笑,在理解的眼光中走向大堂。
照壁后是第一进院落,东西各有六间房屋,这是赋役房,收取赋税钱粮的地方,两旁有人在办公,见有人进来,探头探脑地张望着。刘平飞脚步不停,继续向里走,还没到第二道仪门,见里面急匆匆地出来一群人,看穿着打扮刘平飞知道是汤平县的县丞等官员来迎接自己了。
果然,为首的四十岁年纪的白面微须斯文模样的人是县丞柳清原,旁边微胖五十岁左右满面笑容一脸和气的员外模样的人是主簿张震平,柳清原身后雄纠纠武夫打扮的是县尉秦汉山。众人拱手施礼,一边寒喧着一边抬阶而上簇拥着刘平飞走进大堂。
大堂中间悬挂“汤平县正堂”金字大匾,匾额下用固定的屏风拦出一个三面隔断、正面开放的“暖阁”,立一海水朝屏风,上挂“明镜高悬”金字匾额。正中位置摆放着长官的公案、公座,放置着文房四宝和令箭筒,桌后放一把太师椅。
刘平飞心急灾民一事,无心细看,从怀中掏出印信,经查验后就算正式接印。端坐在中间太师椅上,接受过众人行礼后,刘平飞也不罗嗦,开门见山地问道:“柳大人,我从钟京过来,进入汤平县内,见沿路之上有难民,不知为何县里没有放粮赈济灾民?”
柳清原心里面老大不痛快,他本是六年前科考的进士出身,被分配到汤平县任从七品的县丞。恰巧原汤平县令陈怀玉父亲亡故,报了丁忧回家。柳清原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上下也打点到位,原以为顺理成章能接替县令的位置,不料半路杀出个刘平飞,眼看到手的县令被旁人得去了。
柳清原正牌科举出身的人颇看不起刘平飞这样的权贵子弟,今rì见刘平飞年不过二十,居中而坐说话毫不客气,也不知道尊重前辈,心里对刘平飞又加了几分厌恶。但人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自己从小道消息得知这个刘平飞来头不小,居然是万岁亲点的县令,更不敢将嫌恶带到脸上来。
见刘平飞问他,柳清原不慌不忙地答道:“本县中平镇、新海乡一带十rì前发生洪灾被淹,下官和秦大人即刻到灾区查看,尽力安置百姓。但因原县令陈大人已经回乡,下官只是暂署县事,无权动用官仓放粮赈灾。于是下官一方面行文向州里请示,一方面召集县中豪门富户捐助粮食,施放粥棚救济百姓,无奈杯水车薪无法一一救助。这两rì,捐助的粮食已经吃完了,下官也焦急万分,无计可施,刘大人您来的正及时,我下官一切听从刘大人吩咐。”
刘平飞没心情细细体会柳清原的话,见他愿意配合,站起身道:“既然如此,请柳大人即刻开仓放粮,在县城四门口各搭建十个粥棚,保证灾民不被饿死。张大人,你派人到四处通知灾民,就说朝庭开始赈灾,让他们进城来,如发现灾民生病及时救治,不要发生灾民死亡事件,看看县里哪里有空地,搭些帐蓬,临时让灾民安身。秦大人,你辛苦一下,派人到四乡八村收拢灾民,注意那些走不动的老人小孩也派车送集中送来,但要派人严加看守,防止出现sāo乱事件。至于其他,我们晚上吃过饭碰头后再商量吧”
众人见刘平飞虽然年轻,但指挥起来倒也头头是道,起身应诺,各自去做事。柳清原虽然对县令被夺深怀不满,但不敢在赈灾这件事上闹情绪,本来早就让人做好了准备,此刻听到县令下令,立刻行动起来,一个时辰后,粥棚已经开始施粥了。张震平也让人在四城张贴通告,又在城中空地上搭起棚屋,虽然挤点,但多少也有个住处。
太阳快下山的时候,燕铁影和李秀才带着车队进了县城,车队后跟随着一大群逃难的百姓。刘平飞让人领着他们先去粥棚吃粥,到了那里自然有人引他们去新的住处,又匆匆交待李秀才明天一早到县衙找他。随即,刘平飞领着车队来到县衙,衙门内早就院落空了出来迎接新县令的家人,一通忙乱安置后,天已经暗下来了。
有门子来通报柳大人他们在大堂上等候,刘平飞不敢怠慢,只好苦笑地对着陈氏道:“娘,当官不自在,儿子怕是不能陪您吃饭了,让灵瑶她们陪你吧。”
陈氏看着灾民的惨状心中早已不忍,一路上没少念经祈祷,见儿子说不能要办公事,连连催促道:“平飞,你办正事要紧,千千万万要安置好那些老百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刘平飞满怀歉意地向众人笑笑,在理解的眼光中走向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