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水漫泗州城

第二十九章 润州鏖兵十

    “谢皇上!”张国纪、杨东旭磕了头,方才站起身。

    这时,侍卫已搬过两张椅子,放在文书案一侧。笑微微道:“张太师、杨先锋,您请坐。”

    “谢谢!”张国纪、杨东旭道一声谢,坐在文书案旁的椅子上。

    随即,另一名侍卫提过茶壶,倒两杯茶端过来,放在他俩面前的桌面上。

    朱由检瞅着他俩如此打扮,端起杯:“两位爱卿,喝杯茶润润嗓子,向朕说说所打探到的情况。”

    两人经此半天闯荡,确实口干舌燥,两人同时端起杯,“咕噜、咕噜”一阵,便将杯子里的茶喝得底朝天。

    “所谓人不渴、水难喝。看两位爱卿此举,真是饥渴难耐哦。”朱由检向提茶壶的侍卫挥一下手,“壶不要放下,继续给两位爱卿上茶。”

    “是!”侍卫刚要将茶壶放在茶几上,听到朱由检吩咐,又转身来到近前上茶。

    待侍卫倒满茶离开时,朱由检打量张国纪、杨东旭一会,问:“太师、杨爱卿,看你们如此打扮,连朕都认不出你们。看来,你们润州之行是顺利的。不知打听到刘知府、吴同、阿香消息没有?”

    “回皇上话,一切比较顺利。”张国纪将过渡船上岸受检,及到润州卫所前所见所闻,和跟踪到知府衙门附近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朱由检听到刘锋被杀,吴同、陈玉香被擒,心里痛苦不堪,鼻子酸溜溜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过了半晌,咬牙切齿道:“阉党欺人太甚,朕要踏平润州,将一班阉党爪牙消灭干净,为刘知府报仇雪恨。”

    “皇上,就是润州一班乱臣贼子不对刘知府下毒手,不擒拿吴同、陈玉香关押大牢,我们也要主动进攻润州。”张国纪再次端起茶杯喝两口茶,说,“在攻打鹰游山前,我们曾经商讨过扩充势力范围的计划。以扬州为我军大本营,向南首先是攻下润州,控制长江防线。向东南攻克苏杭二州,确保江南粮道为我所控。然后,大军直捣金陵。如能占领金陵,则意味着控制江南半壁江山。那时候,一边诏吿天下、一边北伐,平定天下,指日可待啊!”

    “嗯,太师之言,正合朕的心意。”朱由检一脸期待之色,“扬州只是朕暂时落脚之处,真正使朕颁布诏令、批阅奏折的地方,乃是紫禁城的奉天殿和谨身殿。”

    杨东旭附和道:“其实,我们都想有这一天,在诛灭阉党之后,文武大臣们能天天上朝,在金銮殿上山呼万岁。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就是我们最大的希望。”

    朱由检思忖一会,问张国纪:“太师,您在操练水军时,是否发现润州卫所有水军呢?”

    “水军倒是不多,大小船只不到一百五十只,与我军六七百只船队相比,那悬殊是可想而知的。”张国纪建议道,“要想攻打润州城,守先要攻克对方的水军,夺取战船,方能控制长江水域,对我军运送兵力,减少阻力。”

    “嗯,夺取敌人战船,那是第一步计划。”朱由检接过话茬,“第二步计划,以一万至一万五千名兵力攻城,争取以最小的代价,尽快攻下城池。这样,敌人援兵赶到时,一切已定局,木已成舟。”

    “嗯,臣会好好把握机会的。”张国纪表示,继而又问,“对了——皇上,您准备何时下诏攻打敌人水军?”

    “宜早不宜迟,明天早饭后,便对敌人水军发起攻击,一鼓作气,以最快速度夺取战船。再迅速上岸,直扑润州北门。”朱由检交代道,“太师,下午你与杨先锋回军营,调兵遣将,做好出征前的准备工作。”

    “臣遵旨!”张国纪、杨东旭异口同声回答。

    话分两头,再说润州知府田春秀,陪指挥使宋安、大刀李广胜、双鞭王勇辉、铁锤曹三通,以及汪师爷和几名侍从,进入知府大堂内,分宾主入了坐,侍从倒上茶水,几人边喝茶、边研究对策。

    汪师爷瞅着宋安和几名将领,奉承道:“润州有指挥使和众将领守卫,扬州城小皇帝就是倾所有兵力,来犯润州,也能将他们打得大败输亏,落荒而逃。”

    指挥使宋安摇了摇头:“汪师爷也不必说奉承话,其实,我们对付两名年轻人都应接不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两名年轻人捉住。而张太师麾下战将如云,兵力几万,小小润州乃弹丸之地,怎能经得住他们攻击?”

    汪师爷不以为然:“张太师现有兵力虽然有两三万人马,看起来声势浩大,不可阻挡。可是,他与九千岁所统领的百万大军相比,那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我们润州虽为弹丸之地,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润州有事,九千岁能坐视不救吗?首先,他会调动金陵兵力水陆并进,前来援助我们。其次,也会调动周边州县的卫所兵力,协同作战。如此一来,张太师人马四面楚歌,八面受敌,焉有不败之理?”

    “你说得虽然合情合理,但本府仍然忧心忡忡,觉得灾难的阴影就在眼前,挥之不去。”知府田春秀显得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知府大人,您为什么不能挥去阴影?振作起来,心情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汪师爷追问,“不知您对润州目前的形势作何估计?”

    田春秀没有立即回答,端起杯子送到嘴边喝两口茶,随即将杯子放下,漫不经心道:“本府觉得金陵虽有重兵守卫,而且是省府的精锐;但如果润州遭受围攻,金陵方面未必能出手相救?”

    “为什么?难道他们见死不救?”双鞭王勇辉质疑问。

    “这就是本府所担心的。”知府田春秀向众人解释,“本府早就说过,巡抚袁可立不是九千岁一条道上的人,遇事他会权衡利弊,得失成败下决定。要是对自己不利、或者损害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他不会轻而易举出兵的。或者找个借口,一推了之。而远在紫禁城的九千岁,鞭长莫及,即使对兵部下了懿旨,调兵支援,待他们大军到时,说不定润州城早就易了主。”

    “知府大人深思熟虑,为润州安危作想,令本指挥使汗颜。”指挥使宋安道,“这件事,宋某也作过考虑。我们尽快给九千岁上奏折,先说明斩首刘锋、擒拿朱由检身边心腹的经过,以及润州事在危急,务须速派援兵。与此同时,双管齐下,顺便弹劾袁可立办事拖拉,贻误军机,速撤调人员,让能者走马上任。如此,润州方可保证万无一失,避免一场空前的兵灾。”

    “嗯,指挥使高瞻远瞩,田某敬佩不已。”田春秀对宋安的战略远见,赞不绝口,吩咐汪师爷,“师爷,你辛苦一会,替本府代写奏折,按指挥使的意思写。语言要求铿然有声,句句抓住要害,方能打动九千岁的心,加快运筹方案。”

    “下官遵令!”汪师爷应了一声,立即取过文房四宝,做好准备后,便着手写奏折。

    田春秀、宋安和三名将领的目光,不约而同移到汪师爷的握笔的手上和铺在桌面上的纸上。只见他握笔的手,不停的转动手腕,笔尖在纸上游移,如飞龙走凤,挥洒自如。不到一炷香时间,一篇奏章已撰写完稿。

    汪师爷放下毛笔后,掏出手帕擦拭一下脑门上沁出的汗水。然后,拿起奏折从头至尾细看一遍,觉得无误,方才笑容满面,对众人道:“田大人、指挥使,是否要听一下汪某的拙笔?”

    “当然要听一下全篇内容了,这样我们心里也有个底码。”指挥使宋安道。

    “快读一下内容,不要磨磨蹭蹭。”田春秀催促道。

    “嗯!”汪师爷应了一声,从头至尾将奏折的内容读了一遍。笑微微道,“二位大人看内容写得如何?有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

    “妙!真是妙笔生花啊!通篇内容,承上启下,环环相扣,沁人肺腑,耐人寻味。乃是一篇上好的杰作,有锦绣文章欺李杜的风格。让人观后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的感觉。”指挥使宋安半真半假的吹嘘着、抬举着。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www.〗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