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质料和原型
“第四重考验是为地元帝国的传承者准备的?”大家都惊奇道。
要知道,地元帝国是属于幽冥的势力范围,神域和幽冥本就势同水火,神域的传承居然会为地元帝国的传承者准备,实在是不符合常理。
董老爷子解释道:“没有办法,五行中的土本来就是偏向于质料和黑暗的属xìng,虽然没有地元帝国的传承者参与,“质料之道”的考验还是在土之通天之路上隐藏起来。”
这些,所有人都不懂了,因为质料之道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名词,除了隐藏在荀妮体内的舞衣妹子。
知道大家都疑惑,牧师大人解释道:“所谓质料,是和原型相对的。我们这个世界的种种事物,都离不开这两种东西,就好像我手上这柄光晶法杖,就是由光晶的质料和法杖的原型两种东西构成。”
显然,大家更加疑惑了。牧师大人干脆比喻道:“你们可以理解为,如果这柄法杖是一个人的话,那么光晶就是他的,法杖的形状就是他的灵魂。没有原型,质料只能是一堆矿石,而没有质料,原型只能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
这下,将夜似乎懂了,按照他的理解,质料是土,是沙子,是材料。原型是能量,是维系沙子形状,并保持它运动的能源。
这么说来,质料之道就是物质世界的道,寻求物质的源头。就好像将夜在沙子世界之中,看见沙子变成星星,然后星星不断的组合,构成各种生灵。
对于那些生灵来说,是由沙子和能量构成,两者不可或缺。
牧师大人最后说道:“我们神域是神界在这个世界的代表,幽冥是魔界在这个世界的代表。而神界追求的是原型之道,魔界追求的则是质料之道,因此,十月没有得到魔之传承,却通过自己的力量接触到了质料之道的真谛,这十分难能可贵。”
十月听得有些汗颜和挂不住脸,因为她压根就不懂什么质料之道,她只是听了将夜的话,才糊里糊涂的从沙中世界超脱出来。
“傻鸟,你是怎么懂得质料之道的?”十月在心里问雷之将夜。
雷之将夜懒懒的说道:“我也不知道,反正就那样知道了。”
将夜现在倒是对另外一样东西比较感兴趣:“董爷爷,那原型可不可以理解为能量?”
金袍牧师大人笑道:“你可以这样理解,神界掌握的是道之体,魔界掌握的是道之用,而灵界则是体用合一的道之象。原型就是道的本源,从道的本源中流溢出来的影像,与物质组chéngrén界的各种现实事物。”
将夜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在神域的高层之中有名有姓,借这纯纯的特殊身份,金袍牧师大人才会将神域这么隐秘的东西告诉他。
“那原型可以理解为蕴含了灵xìng的能量么?”将夜似乎对于能量一直念念不忘,想要通过能量来理解“原型”的奥秘。
金袍牧师大人最后点拨道:“那已经不是灵xìng,而是神xìng了,能量中的神xìng才能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强大能力。所以,掌握原型之力的存在都是神灵,神灵住在天上的神灵之宫中,凡俗之人不能见到。现在,我只能说这么多,如果要想知道,只有你自己亲自去探索了。”
对于原型和质料,将夜,显龙,庄纯都只听得一知半解,其他人就惘然不知所以然了。
事实上,金袍牧师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真正能够懂得原型和质料奥秘的人只有在神界和魔界中才能够找得到。
五行之道中,只剩下木之通天之道,将夜没有亲自试炼过,这让他感觉有些缺憾,但是已经被裁判jǐng告过一次,他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在一云天之上看着木之通天之路上的情况。
木之通天之路上,有陈平,上邪,白洁洁三个人,将夜是最先一批通过通天之路的人,所以可以一直关注木之通天之路上的情况。最开始,木之通天之路是四条从通天塔塔顶流下来的瀑布,这瀑布内部是石壁,石壁之上有一些石块突出,可供人歇脚驻足,三个人各选择了一条瀑布逆流而上。
上邪是把自己变成了一条金sè小鲤鱼,从瀑布上逆流而上。
陈平么?他把自己变成爬山虎,藤蔓身躯贴着瀑布的石壁让上逆流而上。
小牛白洁洁,则是用出了铁铃也会的变形术,将自己变成一只青蛙,这种青蛙可不是普通的青蛙,因为她还会向身后释放牛牛冲击波,利用反冲力向上跳跃,在瀑布中夹杂的石块上来回跳跃。
不过,青蛙到底是从什么地方释放出冲击波,这个就值得联想和商榷了。
将夜在云天之巅上看到他们的时候,三个人都快接近塔顶了,而且彼此之间差距不大。将夜有一点佩服上邪,她居然能够在那么快的水流中保持身形,逆流而上,和其他两人保持差不多的身位。这姑娘和十月女王差不多,都是能够在中流里砥柱,在千层浪里翻身的主。
接下来,和将夜料想的不差,这木之通天之路上也出现了变化。这通天之塔外表突然刮起一阵龙卷风,那如同四条玉带一样的瀑布居然随风飘荡起来。
说来很奇怪,那些石块和石壁也随着瀑布的改道而移动,整个瀑布就像一条盘旋的彩带一样,围绕着通天之塔螺旋而下。
这下可是要了三人的亲命了,他们在狂风暴雨中一个个泪流满面,都止不住身形,不断的向塔底跌落下去。
估计,当时他们心里也是一个个都在咒骂:“这通天之路也太变态了吧?”
如果一直是这样,三个人估计直接就出局了,天无绝人之路,当他们快要跌落塔底的时候,这木之通天之路在形态上终于有了变化,四条白花花的玉带瀑布中沾染上四股浓郁的绿sè,从瀑布中迅速飘出四道藤蔓,完成了由水生木的过程。
当四条瀑布变成四条粗大的藤蔓之后,三人终于抓住了救命稻草,没有被踢出局。
上邪自然不会傻乎乎的维持鲤鱼的德鲁伊形态,而是变成了一只人猿,虽然看上去有损美女形象,有碍观瞻,但是现在啥时候了,也顾不上这些。反正人猿擅长于攀爬,比人的形态好使多了。
“白姐姐”呢?她用变形术将自己变成一只树懒,掉在树藤上,才止住了急速下坠的身形。这树懒吊在树上的功夫还真是不错,白姐姐感觉自己很安全。
最欢乐的,自然是陈平。他终于等到了通天之路的形态变化,丛林守护者的他本来就是木道修者,现在化生为爬山虎更是和四条巨大藤蔓融为一体,想要爬上去,实在是太容易了。
即使树藤在疾速龙卷风下,比瀑布旋转的更快更猛烈,陈平还是通过木遁快速的攀爬到了塔顶。不过让他失望加郁闷的是,这木之通天之路的出口并不在塔顶,对于这种坑爹的事实,他是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没道理啊,不符合原理啊!怎可能......”陈平郁闷加三级。
虽然不符合原理,但是通天之路就是这么诡异和奇怪,这个将夜实在是见怪不怪了。
龙卷风吹得更加猛烈了,四根藤蔓居然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副古怪的场景。将夜在云天之上往下看,发现那居然是一副太极图的模样,大圆套着小圆,大圆小圆不断的旋转变幻。
太极图和木之道有什么关系呢?将夜一时半会儿还搞不懂。
而下面的人更惨,从他们的视角,连太极图都看不到,他们只看到了一大堆的植物枝叶藤蔓纠结在一起,外面是狂风,一不小心就被吹走了。
将夜有了这么多经验,心中估摸着这古怪的木之通天之路,估计又是和木之道有什么特殊的联系。
木之道是什么呢?
将夜的理解中,木是自然之道,就好像你种下豆子,豆子发芽,你知道按时浇水,施肥,除草,这豆苗在秋天的时候肯定会结出豆子,一切都是这么自然。不可能你种下豆子,而结出了西瓜,也不可能你种下了西瓜,而结出了豆子。
再说来,将夜理解的木之道还是平衡之道,森林的存在就是为了平衡环境中的冲突。只要孤独城有足够的树木固定土壤,那么树木之下的土壤就能保持水分,不会被沙化。有足够的树木,空气也会变得更清新,森林会挡住风沙,风沙漫天的情况不会出现......
这些简单而确凿的道理,都是将夜从自己的农夫生涯中领悟出来的。农夫呀,整天和植物打交道,对木之道自然会有独特的理解。
这样将木之道和木之通天之路两两比较,将夜发现这太极图,也许象征的就是平衡之道,太极图中大圆小圆之间不断的转化,就代表着生生不息的自然之道。
要知道,地元帝国是属于幽冥的势力范围,神域和幽冥本就势同水火,神域的传承居然会为地元帝国的传承者准备,实在是不符合常理。
董老爷子解释道:“没有办法,五行中的土本来就是偏向于质料和黑暗的属xìng,虽然没有地元帝国的传承者参与,“质料之道”的考验还是在土之通天之路上隐藏起来。”
这些,所有人都不懂了,因为质料之道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名词,除了隐藏在荀妮体内的舞衣妹子。
知道大家都疑惑,牧师大人解释道:“所谓质料,是和原型相对的。我们这个世界的种种事物,都离不开这两种东西,就好像我手上这柄光晶法杖,就是由光晶的质料和法杖的原型两种东西构成。”
显然,大家更加疑惑了。牧师大人干脆比喻道:“你们可以理解为,如果这柄法杖是一个人的话,那么光晶就是他的,法杖的形状就是他的灵魂。没有原型,质料只能是一堆矿石,而没有质料,原型只能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
这下,将夜似乎懂了,按照他的理解,质料是土,是沙子,是材料。原型是能量,是维系沙子形状,并保持它运动的能源。
这么说来,质料之道就是物质世界的道,寻求物质的源头。就好像将夜在沙子世界之中,看见沙子变成星星,然后星星不断的组合,构成各种生灵。
对于那些生灵来说,是由沙子和能量构成,两者不可或缺。
牧师大人最后说道:“我们神域是神界在这个世界的代表,幽冥是魔界在这个世界的代表。而神界追求的是原型之道,魔界追求的则是质料之道,因此,十月没有得到魔之传承,却通过自己的力量接触到了质料之道的真谛,这十分难能可贵。”
十月听得有些汗颜和挂不住脸,因为她压根就不懂什么质料之道,她只是听了将夜的话,才糊里糊涂的从沙中世界超脱出来。
“傻鸟,你是怎么懂得质料之道的?”十月在心里问雷之将夜。
雷之将夜懒懒的说道:“我也不知道,反正就那样知道了。”
将夜现在倒是对另外一样东西比较感兴趣:“董爷爷,那原型可不可以理解为能量?”
金袍牧师大人笑道:“你可以这样理解,神界掌握的是道之体,魔界掌握的是道之用,而灵界则是体用合一的道之象。原型就是道的本源,从道的本源中流溢出来的影像,与物质组chéngrén界的各种现实事物。”
将夜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在神域的高层之中有名有姓,借这纯纯的特殊身份,金袍牧师大人才会将神域这么隐秘的东西告诉他。
“那原型可以理解为蕴含了灵xìng的能量么?”将夜似乎对于能量一直念念不忘,想要通过能量来理解“原型”的奥秘。
金袍牧师大人最后点拨道:“那已经不是灵xìng,而是神xìng了,能量中的神xìng才能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强大能力。所以,掌握原型之力的存在都是神灵,神灵住在天上的神灵之宫中,凡俗之人不能见到。现在,我只能说这么多,如果要想知道,只有你自己亲自去探索了。”
对于原型和质料,将夜,显龙,庄纯都只听得一知半解,其他人就惘然不知所以然了。
事实上,金袍牧师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真正能够懂得原型和质料奥秘的人只有在神界和魔界中才能够找得到。
五行之道中,只剩下木之通天之道,将夜没有亲自试炼过,这让他感觉有些缺憾,但是已经被裁判jǐng告过一次,他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在一云天之上看着木之通天之路上的情况。
木之通天之路上,有陈平,上邪,白洁洁三个人,将夜是最先一批通过通天之路的人,所以可以一直关注木之通天之路上的情况。最开始,木之通天之路是四条从通天塔塔顶流下来的瀑布,这瀑布内部是石壁,石壁之上有一些石块突出,可供人歇脚驻足,三个人各选择了一条瀑布逆流而上。
上邪是把自己变成了一条金sè小鲤鱼,从瀑布上逆流而上。
陈平么?他把自己变成爬山虎,藤蔓身躯贴着瀑布的石壁让上逆流而上。
小牛白洁洁,则是用出了铁铃也会的变形术,将自己变成一只青蛙,这种青蛙可不是普通的青蛙,因为她还会向身后释放牛牛冲击波,利用反冲力向上跳跃,在瀑布中夹杂的石块上来回跳跃。
不过,青蛙到底是从什么地方释放出冲击波,这个就值得联想和商榷了。
将夜在云天之巅上看到他们的时候,三个人都快接近塔顶了,而且彼此之间差距不大。将夜有一点佩服上邪,她居然能够在那么快的水流中保持身形,逆流而上,和其他两人保持差不多的身位。这姑娘和十月女王差不多,都是能够在中流里砥柱,在千层浪里翻身的主。
接下来,和将夜料想的不差,这木之通天之路上也出现了变化。这通天之塔外表突然刮起一阵龙卷风,那如同四条玉带一样的瀑布居然随风飘荡起来。
说来很奇怪,那些石块和石壁也随着瀑布的改道而移动,整个瀑布就像一条盘旋的彩带一样,围绕着通天之塔螺旋而下。
这下可是要了三人的亲命了,他们在狂风暴雨中一个个泪流满面,都止不住身形,不断的向塔底跌落下去。
估计,当时他们心里也是一个个都在咒骂:“这通天之路也太变态了吧?”
如果一直是这样,三个人估计直接就出局了,天无绝人之路,当他们快要跌落塔底的时候,这木之通天之路在形态上终于有了变化,四条白花花的玉带瀑布中沾染上四股浓郁的绿sè,从瀑布中迅速飘出四道藤蔓,完成了由水生木的过程。
当四条瀑布变成四条粗大的藤蔓之后,三人终于抓住了救命稻草,没有被踢出局。
上邪自然不会傻乎乎的维持鲤鱼的德鲁伊形态,而是变成了一只人猿,虽然看上去有损美女形象,有碍观瞻,但是现在啥时候了,也顾不上这些。反正人猿擅长于攀爬,比人的形态好使多了。
“白姐姐”呢?她用变形术将自己变成一只树懒,掉在树藤上,才止住了急速下坠的身形。这树懒吊在树上的功夫还真是不错,白姐姐感觉自己很安全。
最欢乐的,自然是陈平。他终于等到了通天之路的形态变化,丛林守护者的他本来就是木道修者,现在化生为爬山虎更是和四条巨大藤蔓融为一体,想要爬上去,实在是太容易了。
即使树藤在疾速龙卷风下,比瀑布旋转的更快更猛烈,陈平还是通过木遁快速的攀爬到了塔顶。不过让他失望加郁闷的是,这木之通天之路的出口并不在塔顶,对于这种坑爹的事实,他是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没道理啊,不符合原理啊!怎可能......”陈平郁闷加三级。
虽然不符合原理,但是通天之路就是这么诡异和奇怪,这个将夜实在是见怪不怪了。
龙卷风吹得更加猛烈了,四根藤蔓居然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副古怪的场景。将夜在云天之上往下看,发现那居然是一副太极图的模样,大圆套着小圆,大圆小圆不断的旋转变幻。
太极图和木之道有什么关系呢?将夜一时半会儿还搞不懂。
而下面的人更惨,从他们的视角,连太极图都看不到,他们只看到了一大堆的植物枝叶藤蔓纠结在一起,外面是狂风,一不小心就被吹走了。
将夜有了这么多经验,心中估摸着这古怪的木之通天之路,估计又是和木之道有什么特殊的联系。
木之道是什么呢?
将夜的理解中,木是自然之道,就好像你种下豆子,豆子发芽,你知道按时浇水,施肥,除草,这豆苗在秋天的时候肯定会结出豆子,一切都是这么自然。不可能你种下豆子,而结出了西瓜,也不可能你种下了西瓜,而结出了豆子。
再说来,将夜理解的木之道还是平衡之道,森林的存在就是为了平衡环境中的冲突。只要孤独城有足够的树木固定土壤,那么树木之下的土壤就能保持水分,不会被沙化。有足够的树木,空气也会变得更清新,森林会挡住风沙,风沙漫天的情况不会出现......
这些简单而确凿的道理,都是将夜从自己的农夫生涯中领悟出来的。农夫呀,整天和植物打交道,对木之道自然会有独特的理解。
这样将木之道和木之通天之路两两比较,将夜发现这太极图,也许象征的就是平衡之道,太极图中大圆小圆之间不断的转化,就代表着生生不息的自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