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奥尔良之战(六十八)
---求推荐票支持---
英法美联军并没有像张一平所预料的那样彻底撤出奥尔良南岸,虽然卢瓦尔河上的一号大桥被炸毁,但是英法美联军每天通过在卢瓦尔河上搭建的浮桥,将人员和物资运送到南岸,支援南岸的部队继续抵抗,丝毫没有要撤退的迹象。
正如张一平之前所担心的那样,英法美联军已经看中了中团人数上的软肋,正准备将奥尔良当作一部绞肉机,试图将中团拉入这个无穷无尽的泥潭,消耗中团的人力资源。
如果张一平是一个脑袋发热的人,必定会不断地投入兵力。外籍兵团打光了,中团主力师跟着填上,渐渐地将这十几万人消耗干净。这样,英法美联军的将军们就达到了目标,尽管他们也将付出惨重的代价,但这也是值得的,而且付出的代价是最小的,因为在城市的巷战中,中团的优势并没有在野战中那么明显。
张一平是一个有脾气的人,也很容易冲动,可以说也比任何人都冲动,否则就不会有中团的产生。但是偏偏在这些生死相关的问题上,他却不冲动,反而非常谨慎冷静。
张一平撤到了奥尔良东南方向的一个叫做瓦勒的小镇里。在奥尔良这个地方,人呆久了会发疯,张一平也不例外。那里整天猛烈密集大口径炮火的轰炸、飞机、流感、毒气、坦克、机关枪、手榴弹还有可怕的尸体的腐臭味,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可怕的恐怖和所有的毁灭,这都让他几乎要窒息。
瓦勒同样一片繁忙,这里是外籍兵团的一个重要的后勤基地,从德国和同盟国补充到来的新兵、弹药和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送过来,不停地往前方送去。从前线抬下来的伤员也继续地送到这里。
在小镇的外面有一片密密匝匝的桦树林,绚丽的色彩映衬着古朴的法国小镇,景色非常漂亮,让刚刚从死亡之城挣扎出来的外籍兵团的官兵们觉得有一丝安宁。
夏秋交替之际的早晨,阳光格外明媚,桦树林的色彩像调色板一样有层次地交错变幻,树干是洁白色的,上面飘动着轻柔的墨绿色的树叶。一阵微风掠过,绿叶随风向上飞舞。
太阳越升越高,树叶慢慢抹上一层淡淡的蓝色。天空的浮云经过,挡住阳光下面,树叶便像着了重墨一样,一切几乎都变成黑色的了。但这片阴影只稍作逗留便离开了,缓缓地飘向天际,那些桦树又重见天日,更加亮丽明快起来,像飘动在白旗杆上的艳丽多姿的彩旗。
在那片漂亮的桦树林的旁边,有一个野战兵站,外籍兵团的暂编第一师就在这里重新整编,再增加一些来自德国和同盟国的新兵,然后将重返奥尔良这个血腥战场。
张一平一早就来到这个野战兵站视察,看看暂编第一师的整编进度。
兵站的四周用铁丝网绕了很高的一圈。军人进出都必须出示通行证,但是张一平一行人却很顺利,因为站岗的是中国哨兵,而且还认识他。
在一望无际的营房的前面的泥地操场里,密密麻麻的士兵,有的正在操练队列,有的在慢跑。
暂编第一师的师长孙仲尧从队列之中跑出来,向张一平行了正式的军礼,张一平懒散地回了一个礼,孙仲尧就问道:“总指挥又来了?”
张一平点点头,说道:“不是我故意要来催你,你也知道,英法美联军赖在奥尔良不走,有企图战至了最后一个人的打算,他们顽强抵抗,对每一处街道、楼房都进行反复的争夺,外籍兵团消耗得太快了,前线需要生力军补充。”
孙仲尧也知道前线的战况,知道战况紧急,他说道:“我想,英法美联军就是想在奥尔良消耗掉外籍兵团之后,到时中团欲罢不能,最后不得不将中团的主力投入奥尔良中去。
“不过,总指挥!如果中团的主力师投入奥尔良的话,我想不出一个礼拜,一定会把整个奥尔良拿下,把英法美联军全部消灭,我相信中团有这个能力。”
张一平耸耸肩,说道,“也许你说的对,咱们中团对巷战同样出色,英法美联军想讨咱们的便宜,没那么容易。但是这样一来,中团将付出更大的代价,不划算;二来,让德国人去打这些英法美联军,让他们互相流血,才是我最想见到的结果。”
孙仲尧心想:第二个才是他想要的结果罢,无论在什么时候,他张一平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不是跟某一国怄气,他是在跟整个白人世界怄气。
“你放心,今后将有源源不断的德国和其它同盟国的新兵陆续送过来。这都是蒋总参谋长向德国人努力争取到的结果…”张一平说道,“以后,从德国来的士兵将编入你们的外籍兵团,其余同盟国的士兵将编入106师。“
“那感情好!”孙仲尧说道,“这样用起来比较方便。”
在一处树林底下,一群新兵正在上课,给他们上课的是一个德官。
孙仲尧介绍道,“他们都是刚刚入伍的新兵,上一次暂编第一师之所以损失惨重,就是因为新兵太多,战场的经验不足。因此在上战场之前,我们力图将一些保命的招数教给他们,希望能起到一点作用。”
“比如说,我们的教官告诉他们特别要注意:大口径的火炮的各种尖啸声,各种尖啸声的所包含的意义,炮弹落点以及正确的反应,经及那种有尖尖弹头的迫击炮弹袭来时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必要的时候,我们还要打几发炮弹,让他们体验一下那种声音。
总之我们努力培养锻炼他们的听觉,使他们甚至能够听出小型炮弹那种微弱的难以辨别的声音,他们能把那些事关自己的生命的声音从战场的喧闹中单独挑剔出来,分辨出来。
我们要告诉他们,比起那种带着巨响尖啸声音的炮弹,那些迫击炮的炮弹威力更大更危险。
我们又教给他们如何迅速躲避敌人的飞机;如何在被敌人紧紧追击时回头一枪或者扔一个手榴弹,或者赶快装死;如何计算手榴弹投出后着地半秒之前就爆炸的时间方法;我们又教会他们怎样在炮弹袭来时迅速扑到坑洼中去;教给他们判断毒气弹的方法和几种活命的妙招…我们有太多的东西要教会他们,一周的时间实在太过短了,远远不够用。”孙仲尧说道。
“这叫做临阵抱佛脚,有用吗?”张一平质疑道。
“希望有用吧!”孙仲尧摇摇头说道,“他们很多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只觉得打仗好玩,一点也不知道其中的残酷。培训的时候不认真听,在下面搞小动作开小差。就算认真听的,一解散之后,可能就忘记了。上到战场上根本就记不起来,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这样做,只要有百分之三十人记住这些内容,也不错了。”
“只要上前线打一仗,活下来,什么都会了。”张一平说道,“给你一个星期的时间,无论如何也要将暂编第一师重新投入奥尔良去。”
英法美联军并没有像张一平所预料的那样彻底撤出奥尔良南岸,虽然卢瓦尔河上的一号大桥被炸毁,但是英法美联军每天通过在卢瓦尔河上搭建的浮桥,将人员和物资运送到南岸,支援南岸的部队继续抵抗,丝毫没有要撤退的迹象。
正如张一平之前所担心的那样,英法美联军已经看中了中团人数上的软肋,正准备将奥尔良当作一部绞肉机,试图将中团拉入这个无穷无尽的泥潭,消耗中团的人力资源。
如果张一平是一个脑袋发热的人,必定会不断地投入兵力。外籍兵团打光了,中团主力师跟着填上,渐渐地将这十几万人消耗干净。这样,英法美联军的将军们就达到了目标,尽管他们也将付出惨重的代价,但这也是值得的,而且付出的代价是最小的,因为在城市的巷战中,中团的优势并没有在野战中那么明显。
张一平是一个有脾气的人,也很容易冲动,可以说也比任何人都冲动,否则就不会有中团的产生。但是偏偏在这些生死相关的问题上,他却不冲动,反而非常谨慎冷静。
张一平撤到了奥尔良东南方向的一个叫做瓦勒的小镇里。在奥尔良这个地方,人呆久了会发疯,张一平也不例外。那里整天猛烈密集大口径炮火的轰炸、飞机、流感、毒气、坦克、机关枪、手榴弹还有可怕的尸体的腐臭味,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可怕的恐怖和所有的毁灭,这都让他几乎要窒息。
瓦勒同样一片繁忙,这里是外籍兵团的一个重要的后勤基地,从德国和同盟国补充到来的新兵、弹药和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送过来,不停地往前方送去。从前线抬下来的伤员也继续地送到这里。
在小镇的外面有一片密密匝匝的桦树林,绚丽的色彩映衬着古朴的法国小镇,景色非常漂亮,让刚刚从死亡之城挣扎出来的外籍兵团的官兵们觉得有一丝安宁。
夏秋交替之际的早晨,阳光格外明媚,桦树林的色彩像调色板一样有层次地交错变幻,树干是洁白色的,上面飘动着轻柔的墨绿色的树叶。一阵微风掠过,绿叶随风向上飞舞。
太阳越升越高,树叶慢慢抹上一层淡淡的蓝色。天空的浮云经过,挡住阳光下面,树叶便像着了重墨一样,一切几乎都变成黑色的了。但这片阴影只稍作逗留便离开了,缓缓地飘向天际,那些桦树又重见天日,更加亮丽明快起来,像飘动在白旗杆上的艳丽多姿的彩旗。
在那片漂亮的桦树林的旁边,有一个野战兵站,外籍兵团的暂编第一师就在这里重新整编,再增加一些来自德国和同盟国的新兵,然后将重返奥尔良这个血腥战场。
张一平一早就来到这个野战兵站视察,看看暂编第一师的整编进度。
兵站的四周用铁丝网绕了很高的一圈。军人进出都必须出示通行证,但是张一平一行人却很顺利,因为站岗的是中国哨兵,而且还认识他。
在一望无际的营房的前面的泥地操场里,密密麻麻的士兵,有的正在操练队列,有的在慢跑。
暂编第一师的师长孙仲尧从队列之中跑出来,向张一平行了正式的军礼,张一平懒散地回了一个礼,孙仲尧就问道:“总指挥又来了?”
张一平点点头,说道:“不是我故意要来催你,你也知道,英法美联军赖在奥尔良不走,有企图战至了最后一个人的打算,他们顽强抵抗,对每一处街道、楼房都进行反复的争夺,外籍兵团消耗得太快了,前线需要生力军补充。”
孙仲尧也知道前线的战况,知道战况紧急,他说道:“我想,英法美联军就是想在奥尔良消耗掉外籍兵团之后,到时中团欲罢不能,最后不得不将中团的主力投入奥尔良中去。
“不过,总指挥!如果中团的主力师投入奥尔良的话,我想不出一个礼拜,一定会把整个奥尔良拿下,把英法美联军全部消灭,我相信中团有这个能力。”
张一平耸耸肩,说道,“也许你说的对,咱们中团对巷战同样出色,英法美联军想讨咱们的便宜,没那么容易。但是这样一来,中团将付出更大的代价,不划算;二来,让德国人去打这些英法美联军,让他们互相流血,才是我最想见到的结果。”
孙仲尧心想:第二个才是他想要的结果罢,无论在什么时候,他张一平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不是跟某一国怄气,他是在跟整个白人世界怄气。
“你放心,今后将有源源不断的德国和其它同盟国的新兵陆续送过来。这都是蒋总参谋长向德国人努力争取到的结果…”张一平说道,“以后,从德国来的士兵将编入你们的外籍兵团,其余同盟国的士兵将编入106师。“
“那感情好!”孙仲尧说道,“这样用起来比较方便。”
在一处树林底下,一群新兵正在上课,给他们上课的是一个德官。
孙仲尧介绍道,“他们都是刚刚入伍的新兵,上一次暂编第一师之所以损失惨重,就是因为新兵太多,战场的经验不足。因此在上战场之前,我们力图将一些保命的招数教给他们,希望能起到一点作用。”
“比如说,我们的教官告诉他们特别要注意:大口径的火炮的各种尖啸声,各种尖啸声的所包含的意义,炮弹落点以及正确的反应,经及那种有尖尖弹头的迫击炮弹袭来时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必要的时候,我们还要打几发炮弹,让他们体验一下那种声音。
总之我们努力培养锻炼他们的听觉,使他们甚至能够听出小型炮弹那种微弱的难以辨别的声音,他们能把那些事关自己的生命的声音从战场的喧闹中单独挑剔出来,分辨出来。
我们要告诉他们,比起那种带着巨响尖啸声音的炮弹,那些迫击炮的炮弹威力更大更危险。
我们又教给他们如何迅速躲避敌人的飞机;如何在被敌人紧紧追击时回头一枪或者扔一个手榴弹,或者赶快装死;如何计算手榴弹投出后着地半秒之前就爆炸的时间方法;我们又教会他们怎样在炮弹袭来时迅速扑到坑洼中去;教给他们判断毒气弹的方法和几种活命的妙招…我们有太多的东西要教会他们,一周的时间实在太过短了,远远不够用。”孙仲尧说道。
“这叫做临阵抱佛脚,有用吗?”张一平质疑道。
“希望有用吧!”孙仲尧摇摇头说道,“他们很多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只觉得打仗好玩,一点也不知道其中的残酷。培训的时候不认真听,在下面搞小动作开小差。就算认真听的,一解散之后,可能就忘记了。上到战场上根本就记不起来,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这样做,只要有百分之三十人记住这些内容,也不错了。”
“只要上前线打一仗,活下来,什么都会了。”张一平说道,“给你一个星期的时间,无论如何也要将暂编第一师重新投入奥尔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