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台湾
更新时间:2014-05-01
西历1895年6月1日,养心殿。
光绪皇帝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斜视着大殿下的群臣。
台湾巡抚唐景崧面向光绪帝,跪在大殿中央,群臣俯首站立在大殿两侧,他们谁也不敢仰视龙椅之上的光绪帝,也不敢正视跪在地上的唐景崧,只好埋着头,盯着自己的脚尖。
唐景崧四十多岁,正当壮年,然而,此时的唐景崧,却如同是古稀之年,脸色枯槁,须发花白,颤颤巍巍,跪在地上,大有难以为继之势。
大殿里,回响着唐景崧沙哑的声音。
刺眼的阳光从敞开的殿门中投射进来,刺得光绪帝睁不开眼睛。乙未年的夏天来的很快,五月过后,气温骤升,初夏的天气如同蒸笼一般。
而大殿中的气温,仿佛因为唐景崧的到来,又升高了许多。大殿里的官员个个官服齐整,不少人的额头上早已是汗水淋漓,就连光绪皇帝的脖子里,也浸出一层细细的汗珠。
然而,唐景崧还在喋喋不休。群臣们心里极不耐烦,可谁也不敢出口打断唐景崧的话,就连光绪皇帝,心头如同火燎一般,却也不得不耐着性子听下去。
一个太监小心翼翼地把一张湿毛巾递到皇帝面前,光绪皇帝一把把湿毛巾打落在地,太监吓得扑通跪倒在地: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跪在地上喋喋不休的唐景崧终于住口了,望着一脸怒气的光绪帝。
光绪皇帝自知失态,指着太监喝道:去给唐大人端一张椅子!
太监如蒙大赦,急急爬起来,从后殿抬出一张圆凳,送到唐景崧面前:唐大人请坐。
唐景崧跪在地上,却没动身:皇上,臣有罪,不敢就坐!
唐大人何罪之有?光绪帝尽量放缓语气。
臣身为台湾巡抚,请皇上治臣丢失台湾之罪!
光绪皇帝再也忍耐不住,一把抓起几案上的茶杯,砸在唐景崧面前,碎片连同茶叶溅在了唐景崧的官服上。
唐景崧,你太过分!
唐景崧的语气却是愈发深沉:台湾是圣祖皇帝的功业,如今葬送在臣的手里,臣罪无可恕,请皇帝治罪!
唐景崧搬出圣祖康熙皇帝来,光绪皇帝气的浑身发抖,瞪着一双眼睛,却是发作不出来!
唐景崧,同治四年(1865)进士,接吏部候补主事。光绪八年(1882)法国侵略越南北圻。上折言越事,自请赴越南联络黑旗军抗法。奔走于顺化、保胜、山西、北宁间,为黑旗军刘永福策谋,团结各方抗法,参与河内、山西两战。中法战争后调福建台湾道,升台湾布政使。
去年,台湾巡抚邵友廉眼见日本人觊觎台湾,朝廷萌生了割让台湾给日本人,换取和平的想法。邵友廉自觉无力回天,害怕担负丢失台湾的恶名,疏通关节,调任湖南巡抚。台湾巡抚一职,由唐景崧署理。
唐景崧署理巡抚没多久,清日战争爆发,清军节节败退,日军步步紧逼。
1895年1月,日军发起山东、辽东战役,战役初期,日军势如破竹,在辽东、山东频频得手。在这种情况下,留在国内的近卫师团坐不住了。
近卫师团是日军最为精锐的部队,这支部队的装备比其他任何一个师团都要高出一个等级,能够入选近卫师团的官兵,都是千里挑一优秀军人,日本陆军大学的高材生,绝大部分都进入了近卫师团。近卫师团是日本军人的骄傲,代表着日本军队的最高水平。在平时,近卫师团官兵的晋升机会,远远大于其他部队的官兵。事实上,日本军界形成了一个默契——近卫师团是将星的摇篮。
然而,清日战争打破了这个默契。
日军常备军总共有7个师团,除近卫师团外,其他6个师团全部参战,他们在朝鲜、辽东、山东功勋卓著,面对腐朽不堪的清军,创造了一个有一个作战奇迹。无数官兵因功晋升,晋升速度之快,令人咂舌。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神尾光臣,战前,他仅仅是一名少佐,战争结束的时候,居然成为了一名少将!
而隔岸观火的近卫师团,却无尺寸之功。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建功立业加官进爵。
于是,当日军踏上辽东攻陷旅顺的时候,近卫师团加紧了台湾作战的备战。他们通过军部向内阁施压,要求以军事行动解决台湾。
而此时,以伊藤博文的内阁坚持台湾政治解决的方针,即通过山东战役迫使清廷签署城下之盟,割让台湾给日本,从而达到兵不血刃夺取台湾的目的。
伊藤博文的主张,得到了明治天皇的支持。在大本营,尽管主战派甚嚣尘上,但碍于天皇,却也无可奈何。
然而,战争后期,周宪章率领章军攻克旅顺,打乱了日本的作战部署,战局逐渐朝着对日军不利的方向发展,日军很有可能在中国战场上一无所获。大本营内部,以武力夺取台湾的呼声再次响起。
在这种背景下,大本营终于决定,组建南方作战集群,从近卫师团中抽调三个大队,一个山炮中队,以及辅助兵种,组成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以比志岛义辉为司令官,辅以数艘巡洋舰和运兵船,向澎湖列岛发起攻击。
澎湖清军势单力薄,装备低劣,士气不振。而日军独立混成旅团则是武装到了牙齿,这支部队的火力装备,甚至超过了德国陆军的同建制部队,而且,独立混成旅团早就憋足了劲,士气高昂。他们在里正角西海岸强行登陆,仅仅以1人阵亡、10人受伤的代价,就取得了登陆成功,4天后,日军攻陷澎湖重镇妈宫城,宣布占领澎湖。
历来攻取台湾,必先取澎湖,澎湖丢失,台湾门户洞开。
比志岛旅团一战得手,气焰大盛,澎湖清军的迅速崩溃,使得独立混成旅团的官兵们相信,夺取台湾是一场赢取功名的美差,他们甚至不用担心伤亡,官兵们求战心切。
清日停战协议达成后,清廷决定放弃台湾,派出李经芳与前往福建,准备与日本方面完成台湾的和平交渡。然而,求战心切的独立混成旅团,竟然以路途遥远,没有得到停战的命令为由,迅速展开了对台湾基隆的登陆作战!日本战舰逼近基隆港,随时准备发起登陆作战。他们担心,一旦台湾完成和平交渡,他们就失去了这个赢取战功的机会。
台湾情势危急,唐景崧决定一面加强北部沿海防线,一面向朝廷求救,希望朝廷派出援军,共同抵抗日军的进袭。
然而,援军没有盼到,却传来了朝廷正式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消息!
消息传来,唐景崧如同五雷轰顶!台湾岛内士绅情势汹汹,强烈反对台湾割让给日本。士绅们涌向巡抚衙门递交请愿书,要求唐景崧面奏朝廷,收回成命。刘永福率黑旗军在台南一带积极备战,准备抗击日军,台湾当地居民纷纷加入到黑旗军中。在京城赶考的台湾学子,也汇聚到总理大臣衙门泣血上书,恳请朝廷收回成命。
台湾军民不愿意归附日本,他们不愿意当亡国奴,唐景崧更不愿意看到自己成为台湾的末代巡抚,丢失祖宗的土地,那是要背一辈子骂名的!
然而,要想挽回局面,千难万难。
朝廷已经定下了割让台湾的国策,日本人的刺刀已经逼近了台北。此时,朝廷要是收回成命,宣布割让台湾的协议无效,日本人也可以以武力夺取台湾!
面对气势汹汹的日军,台湾的抵抗力量实在是太微弱了,而且,他们得不到任何援助,不论是军队还是粮饷。
但是,唐景崧还是想要试一试!毕竟,大清国还没有与日本正式签署交度协议,直到现在,台湾还是大清国的土地!
唐景崧挟幕僚丘蓬甲来到北京,来到总理衙门,求见总理衙门大臣荣禄,希望劝说荣禄上奏朝廷,收回成命,向台湾派出援军,与刘永福的部队,共同据守台湾。
然而,唐景崧在总理衙门吃了闭门羹,荣禄以各种理由百般推脱,就是不见他。
唐景崧却也有些骨气,荣禄躲着不见他,唐景崧干脆跑到了紫禁城,吵闹着要直接面见皇上!
割让台湾,光绪皇帝原本就觉心虚,可那是太后老佛爷的意思,皇帝也毫无办法,而且,协议已经生效,清廷也无法食言,更为恼火的是,清廷即便想要守住台湾,也是无兵可派。
刚刚经过了山东战役的清军,已经是精疲力尽,这一仗,清军侥幸与日军战成平手,将领们对于日军的强悍心有余悸,谁也不愿意远渡大海,去台湾和日本人交手,那不是往刀口上撞嘛!
唯一能打的章军,已经被朝廷肢解,章军统帅周宪章也死于非命,这支部队已经不存在了。
光绪皇帝倒是有心救援台湾,可军权掌握在太后的手里,皇帝能够调动的部队,只有那哈五的骁骑营,这是皇帝的私家军队,光绪皇帝指着那哈五给他撑腰,哪里舍得派到台湾去和日本人死磕。
所以,光绪皇帝见到唐景崧,那唐景崧口口声声要求朝廷出兵保住台湾,搞得光绪皇帝极为尴尬,可唐景崧也是一番忠心,皇帝不好申斥,只得耐着性子听着唐景崧的絮絮叨叨。
光绪皇帝打算等唐景崧说完了,再给他一个好言相劝,然后把他留在京城,在户部给他一个侍郎的职位,算是了结了这桩公案。
台湾已经是日本人的了。
哪里想到,这个唐景崧软硬不吃,竟然当着群臣的面,搬出圣祖皇帝来!
〖∷ ∷∷纯文字∷〗
西历1895年6月1日,养心殿。
光绪皇帝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斜视着大殿下的群臣。
台湾巡抚唐景崧面向光绪帝,跪在大殿中央,群臣俯首站立在大殿两侧,他们谁也不敢仰视龙椅之上的光绪帝,也不敢正视跪在地上的唐景崧,只好埋着头,盯着自己的脚尖。
唐景崧四十多岁,正当壮年,然而,此时的唐景崧,却如同是古稀之年,脸色枯槁,须发花白,颤颤巍巍,跪在地上,大有难以为继之势。
大殿里,回响着唐景崧沙哑的声音。
刺眼的阳光从敞开的殿门中投射进来,刺得光绪帝睁不开眼睛。乙未年的夏天来的很快,五月过后,气温骤升,初夏的天气如同蒸笼一般。
而大殿中的气温,仿佛因为唐景崧的到来,又升高了许多。大殿里的官员个个官服齐整,不少人的额头上早已是汗水淋漓,就连光绪皇帝的脖子里,也浸出一层细细的汗珠。
然而,唐景崧还在喋喋不休。群臣们心里极不耐烦,可谁也不敢出口打断唐景崧的话,就连光绪皇帝,心头如同火燎一般,却也不得不耐着性子听下去。
一个太监小心翼翼地把一张湿毛巾递到皇帝面前,光绪皇帝一把把湿毛巾打落在地,太监吓得扑通跪倒在地: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跪在地上喋喋不休的唐景崧终于住口了,望着一脸怒气的光绪帝。
光绪皇帝自知失态,指着太监喝道:去给唐大人端一张椅子!
太监如蒙大赦,急急爬起来,从后殿抬出一张圆凳,送到唐景崧面前:唐大人请坐。
唐景崧跪在地上,却没动身:皇上,臣有罪,不敢就坐!
唐大人何罪之有?光绪帝尽量放缓语气。
臣身为台湾巡抚,请皇上治臣丢失台湾之罪!
光绪皇帝再也忍耐不住,一把抓起几案上的茶杯,砸在唐景崧面前,碎片连同茶叶溅在了唐景崧的官服上。
唐景崧,你太过分!
唐景崧的语气却是愈发深沉:台湾是圣祖皇帝的功业,如今葬送在臣的手里,臣罪无可恕,请皇帝治罪!
唐景崧搬出圣祖康熙皇帝来,光绪皇帝气的浑身发抖,瞪着一双眼睛,却是发作不出来!
唐景崧,同治四年(1865)进士,接吏部候补主事。光绪八年(1882)法国侵略越南北圻。上折言越事,自请赴越南联络黑旗军抗法。奔走于顺化、保胜、山西、北宁间,为黑旗军刘永福策谋,团结各方抗法,参与河内、山西两战。中法战争后调福建台湾道,升台湾布政使。
去年,台湾巡抚邵友廉眼见日本人觊觎台湾,朝廷萌生了割让台湾给日本人,换取和平的想法。邵友廉自觉无力回天,害怕担负丢失台湾的恶名,疏通关节,调任湖南巡抚。台湾巡抚一职,由唐景崧署理。
唐景崧署理巡抚没多久,清日战争爆发,清军节节败退,日军步步紧逼。
1895年1月,日军发起山东、辽东战役,战役初期,日军势如破竹,在辽东、山东频频得手。在这种情况下,留在国内的近卫师团坐不住了。
近卫师团是日军最为精锐的部队,这支部队的装备比其他任何一个师团都要高出一个等级,能够入选近卫师团的官兵,都是千里挑一优秀军人,日本陆军大学的高材生,绝大部分都进入了近卫师团。近卫师团是日本军人的骄傲,代表着日本军队的最高水平。在平时,近卫师团官兵的晋升机会,远远大于其他部队的官兵。事实上,日本军界形成了一个默契——近卫师团是将星的摇篮。
然而,清日战争打破了这个默契。
日军常备军总共有7个师团,除近卫师团外,其他6个师团全部参战,他们在朝鲜、辽东、山东功勋卓著,面对腐朽不堪的清军,创造了一个有一个作战奇迹。无数官兵因功晋升,晋升速度之快,令人咂舌。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神尾光臣,战前,他仅仅是一名少佐,战争结束的时候,居然成为了一名少将!
而隔岸观火的近卫师团,却无尺寸之功。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建功立业加官进爵。
于是,当日军踏上辽东攻陷旅顺的时候,近卫师团加紧了台湾作战的备战。他们通过军部向内阁施压,要求以军事行动解决台湾。
而此时,以伊藤博文的内阁坚持台湾政治解决的方针,即通过山东战役迫使清廷签署城下之盟,割让台湾给日本,从而达到兵不血刃夺取台湾的目的。
伊藤博文的主张,得到了明治天皇的支持。在大本营,尽管主战派甚嚣尘上,但碍于天皇,却也无可奈何。
然而,战争后期,周宪章率领章军攻克旅顺,打乱了日本的作战部署,战局逐渐朝着对日军不利的方向发展,日军很有可能在中国战场上一无所获。大本营内部,以武力夺取台湾的呼声再次响起。
在这种背景下,大本营终于决定,组建南方作战集群,从近卫师团中抽调三个大队,一个山炮中队,以及辅助兵种,组成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以比志岛义辉为司令官,辅以数艘巡洋舰和运兵船,向澎湖列岛发起攻击。
澎湖清军势单力薄,装备低劣,士气不振。而日军独立混成旅团则是武装到了牙齿,这支部队的火力装备,甚至超过了德国陆军的同建制部队,而且,独立混成旅团早就憋足了劲,士气高昂。他们在里正角西海岸强行登陆,仅仅以1人阵亡、10人受伤的代价,就取得了登陆成功,4天后,日军攻陷澎湖重镇妈宫城,宣布占领澎湖。
历来攻取台湾,必先取澎湖,澎湖丢失,台湾门户洞开。
比志岛旅团一战得手,气焰大盛,澎湖清军的迅速崩溃,使得独立混成旅团的官兵们相信,夺取台湾是一场赢取功名的美差,他们甚至不用担心伤亡,官兵们求战心切。
清日停战协议达成后,清廷决定放弃台湾,派出李经芳与前往福建,准备与日本方面完成台湾的和平交渡。然而,求战心切的独立混成旅团,竟然以路途遥远,没有得到停战的命令为由,迅速展开了对台湾基隆的登陆作战!日本战舰逼近基隆港,随时准备发起登陆作战。他们担心,一旦台湾完成和平交渡,他们就失去了这个赢取战功的机会。
台湾情势危急,唐景崧决定一面加强北部沿海防线,一面向朝廷求救,希望朝廷派出援军,共同抵抗日军的进袭。
然而,援军没有盼到,却传来了朝廷正式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消息!
消息传来,唐景崧如同五雷轰顶!台湾岛内士绅情势汹汹,强烈反对台湾割让给日本。士绅们涌向巡抚衙门递交请愿书,要求唐景崧面奏朝廷,收回成命。刘永福率黑旗军在台南一带积极备战,准备抗击日军,台湾当地居民纷纷加入到黑旗军中。在京城赶考的台湾学子,也汇聚到总理大臣衙门泣血上书,恳请朝廷收回成命。
台湾军民不愿意归附日本,他们不愿意当亡国奴,唐景崧更不愿意看到自己成为台湾的末代巡抚,丢失祖宗的土地,那是要背一辈子骂名的!
然而,要想挽回局面,千难万难。
朝廷已经定下了割让台湾的国策,日本人的刺刀已经逼近了台北。此时,朝廷要是收回成命,宣布割让台湾的协议无效,日本人也可以以武力夺取台湾!
面对气势汹汹的日军,台湾的抵抗力量实在是太微弱了,而且,他们得不到任何援助,不论是军队还是粮饷。
但是,唐景崧还是想要试一试!毕竟,大清国还没有与日本正式签署交度协议,直到现在,台湾还是大清国的土地!
唐景崧挟幕僚丘蓬甲来到北京,来到总理衙门,求见总理衙门大臣荣禄,希望劝说荣禄上奏朝廷,收回成命,向台湾派出援军,与刘永福的部队,共同据守台湾。
然而,唐景崧在总理衙门吃了闭门羹,荣禄以各种理由百般推脱,就是不见他。
唐景崧却也有些骨气,荣禄躲着不见他,唐景崧干脆跑到了紫禁城,吵闹着要直接面见皇上!
割让台湾,光绪皇帝原本就觉心虚,可那是太后老佛爷的意思,皇帝也毫无办法,而且,协议已经生效,清廷也无法食言,更为恼火的是,清廷即便想要守住台湾,也是无兵可派。
刚刚经过了山东战役的清军,已经是精疲力尽,这一仗,清军侥幸与日军战成平手,将领们对于日军的强悍心有余悸,谁也不愿意远渡大海,去台湾和日本人交手,那不是往刀口上撞嘛!
唯一能打的章军,已经被朝廷肢解,章军统帅周宪章也死于非命,这支部队已经不存在了。
光绪皇帝倒是有心救援台湾,可军权掌握在太后的手里,皇帝能够调动的部队,只有那哈五的骁骑营,这是皇帝的私家军队,光绪皇帝指着那哈五给他撑腰,哪里舍得派到台湾去和日本人死磕。
所以,光绪皇帝见到唐景崧,那唐景崧口口声声要求朝廷出兵保住台湾,搞得光绪皇帝极为尴尬,可唐景崧也是一番忠心,皇帝不好申斥,只得耐着性子听着唐景崧的絮絮叨叨。
光绪皇帝打算等唐景崧说完了,再给他一个好言相劝,然后把他留在京城,在户部给他一个侍郎的职位,算是了结了这桩公案。
台湾已经是日本人的了。
哪里想到,这个唐景崧软硬不吃,竟然当着群臣的面,搬出圣祖皇帝来!
〖∷ ∷∷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