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斩断魔爪
美军第一攻击波损失了300来架作战飞机后,最后才算是歪歪斜斜地飞向了巴西领空,因为巴西的基础设施太差、机场数量少、跑道质量差,又有足足七八十架飞机在降落的时候出现各种意外损毁,不过好歹是把大部分飞行员救回来了,在米国这样的国家,人命最值钱,摔掉点飞机啥的,哪怕是一千架,在米国工业实力全开后也就是一星期的产量而已,都是可以补得回来的。
这一波的袭击,因为诸多的意外和突发,导致他们最终也没能飞到德国主力舰队的头顶,只是炸沉了德国人作为外围防空警戒舰队使用的2艘“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算是好歹捞回一点油钱。
如果非要说最大的收获的话,那就是把德国人主动拦截的战斗机群拖住了,让第二攻击波的B-17机群在轰炸德军舰队的时候,只要面对德国人三分之一的舰载战斗机就可以了。
这是一支由足足22个B-17轰炸机中队组成的庞大机群,足有400余架四引擎重型轰炸机,以匀速的防御队形密集突进,执行无战斗机护航的轰炸任务。
这种队形是B-17乃至未来的B-29在无护航情况下的标准突防队形,主要仰赖的就是B-17轰炸机上多达13门的机枪/机炮。这些机炮在各机单独作战的时候,因为敌军战斗机往往只会从一个方向接近,导致大多数火力没有发挥的角度而浪费,但是集群飞行的时候,情况立刻就改变了,在20对20的时候,盯上某一架轰炸机的战斗机在接近的过程中,就有可能遭到全部20架轰炸机某一角度上的机炮组集中攒shè,大大提高火力覆盖效率,而从另一个方向接近的战斗机也会面临同样的下场束手无策。
“西北偏西,方向287,距离110海里,发现美军轰炸机群,数量,400!”随着美机的接近,这一方向上的德军舰队对空搜索警戒舰率先发出了防空预警,舰队最后仅剩的百余架战斗机紧急完成编队向着美机来袭的方向迎击而去,论数量,米国人是他们的三到四倍可是英勇的德军战斗机飞行员们丝毫不畏惧米国人嚣张的冲锋。
“左上方,仰角33,双联装机炮自动shè击!”B-17G型轰炸机和E型的最大区别是学习了德国人最近比较火的电控技术,把轰炸机上的三座双联装20mm机炮塔统统改装成了电动遥控,可以由驾驶员和机尾炮手兼职cāo控,这一改进得以让飞机取消了数座严重突出的半球形有人炮塔并代之以电动旋转无人炮塔,改良飞机的飞行性能,也加快自卫火力的反应速度。
只见百十道连贯的火蛇对着冲在前头的德军战斗机猛扫过去,数架驾驶员技艺精湛的Ta-152战斗机以诡异的姿态做出各种规避动作快速接近美军轰炸机群,但是仍然不时有战斗机被万箭攒shè给揍成马蜂窝,第一轮交手,就有7、8架德国战斗机被击落,虽然也有十来架B-17轰炸机在一开始的对冲攻击中就被迎头火力击落,但是随着德军战斗机依靠俯冲获得的初始速度优势渐渐失去,蜂群一样的德国战斗机就变得对这个大刺猬球无从下口了。战斗很艰苦,每一分钟都和以命换命差不多,德军要想降低损失的交换比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拉开距离,重新抢占攻击阵位,然后进行远程shè击,理论上还是可以干掉更多的轰炸机的,但是时间不允许他们这么做,因为只要让美军轰炸机编队正常飞行20分钟,他们就会接近德军航母舰队上空了。焦躁,开始在德军战斗机中蔓延开来,每拖延一分钟,似乎都如同经过了又一场激烈的空战。
…………
“C计划机群已到位,确认目标机群位置,已分配各自战术目标,对方速度测试中,已捕获测速数据,开始执行‘蜂窝’作战计划。”
在德国战斗机和米国轰炸机酣战厮杀的过程中,一队规模小得多的机群悄然出现在双方的头顶上空,并以高相对速度接近、调整高度、航向。那是大约六七十架德国人的Fw-Ta400战略轰炸机,也就是刚刚完成了对卡宴港轰炸的那些罪魁元凶的同型机。不过米国人也知道德国人的轰炸机走的不是重火力路线,偶尔有注意到这些飞机出现的也没有提起什么警觉,自以为那些只不过是德国人执行轰炸任务后返航的飞机罢了,路过纯属打酱油。
一两分钟内,这些德国轰炸机就稳定飞到了米国轰炸机上空大约1500米的距离——这个距离已经可以规避米国轰炸机的自卫火力有效shè程,浑然不知道对方有何图谋的米国人除了偶尔傻呵呵地对着那些目标盲目shè出一些子弹外,也就只能比划一下中指了。
“速度已同步,航向已同步,可以投弹。”“投弹!”
四枚特制的SC-1400航空炸弹摇晃着从机腹依次落下,每一枚间隔一两秒左右,在轰炸机以四五百公里的时速巡航时,每枚炸弹的落点可以比前一枚拉开百来米的距离。
呼啸的炸弹在稳定尾翼的帮助下稳稳地降落,向着一个个米国人的轰炸机团飞去,可是即使战场上有人看到这些微小的黑点落下,也不会有人去在意的——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听说过用炸弹炸空中的飞机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那种难度比之百步穿针尤甚。
德国轰炸机投弹手们看着光学瞄准具中的美军轰炸机群们仍然保持着密集地自卫队形,丝毫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一丝丝得意的诡笑开始浮现在欢快的面庞上。技术情报局为海航提供的这种新式炸弹实在是太歹毒了。
“轰!!!!!!!轰!!!!!轰!!!!!”一阵密密匝匝的惊天巨响伴随着辉映的撕裂声,以音速的数倍扩散开来——倒不是因为声音的传播突破了物理学原理,而是弹片的飞溅和电磁波的扰动对于炸弹连续爆炸的诱发速度比声速要快得多,小范围内四枚相距百余米的炸弹一下子相继炸裂,那种震动天地的声响传播让人对这种威能产生了错觉。
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这些巨型的炸弹在落到B-17轰炸机群之间时,纷纷精确起爆,就好像是用尺子量过航程一样,不论投弹时高低如何,只要是落到美军轰炸机团中就立刻来一发窝心炸。
一枚德制的FLAK-36型88mm防空炮弹(或者美制的90mm、苏制的85mm)破片装药量总计约在3~4公斤的样子,在凌空爆炸的时候,可以在半径10~15米内形成死亡的碎片飞溅区域,毁伤位于其间的敌军战机;如果换做海军的Km40/41型号105mm防空舰炮,这个数据大概可以增加到6~7公斤,毁伤半径也会上升到25米以上;米国人的127mm高平两用炮发shè高炮弹时,这个装药数量为17公斤——而同期苏联人122mm口径榴弹炮的装药可以达到25公斤。
高shè炮弹是所有同类炮弹中仅次于穿甲弹的装药量和破片产生量第二少的弹药,这主要是因为高shè炮为了打得高只能依赖炮弹的高初速,为了得到高初速就意味着炮弹出膛时的膛压和出膛加速度会高的多,如果和榴弹一样使用重装药的话,就很有可能导致炮弹在炮膛里就爆炸。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越是高出膛加速度的炮弹,弹壳壁就要越厚实,弹体结构就要越坚固,装药量和破片产生量就要相应减少。
那么,1枚1.4吨级的特制航空炸弹,如果以大面积爆破毁伤和产生破片为目标的话,它可以容纳多大分量的装药呢?答案是足足400公斤TNT-黑索金混合装药外加850公斤的碎屑霰弹,剩下部分重量才是最终会形成大块废铁的弹体外壳外加——最重要的无线电近爆引信装置。
一枚1.4吨级航空炸弹在轰炸机群间爆炸的时候,它的杀伤半径几乎有两百米之远,百来米内的美军轰炸机无不披靡粉碎,而更有一些距离爆炸点50米以内的B-17连同本身携带的数吨炸弹一起殉爆,形成了一团炫爆的焰云。首批炸弹落下,被直接击落的米国轰炸机就足有四五十架之多,这种出其不意的首次打击,效果实在是好到不能再好。
挨了第一顿猛炸的米国飞行员第一反应是被打懵了,几十架不幸者瞬息化为齑粉,剩下的飞机也被剧烈的震波震得七零八落,外设的光学和通信设施纷纷毁坏。许多此前还在无线对讲通讯中大呼酣战猛shè敌机的机组一下子从频道中消失了,这种令人恐怖的寂静压抑着每一个米国飞行员的内心。
“是定高引信炸弹!德国人想用轰炸机炸散我们的B-17编队队形!赶快拉高!赶快拉高!或者降低也可以!不要让他们有机会获得定高投弹的机会!”
这是美军中反应最快的一波飞行员,在德国人投下两三轮炸弹后,就能够立刻反映出这种觉悟,也算是经验老道之辈了,而之所以在德国人的轰炸如此得力的情况下他们之所以这么认为,也主要是因为延时引信在航空炸弹中使用是较为广泛的一种了,回想德国轰炸机在动手前那诡异的调节高度差、校准双方航速航向等诡异的行为,那种被德国人的延时起爆引信暗算了的想法也就油然而生了。
米国轰炸机队形大乱,有的拼命爬高,有的试图俯冲,原本互相保护的机枪火力网顿时化作乌有回到了各自为战的状态。可惜这些举措也没能让德国人的轰炸效率明显下降,一颗颗砸到米国轰炸机群中的巨型炸弹仍然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位置爆炸,带走方圆百米之内的美军轰炸机,并继续撕碎原本就已经不成形的队列。
此前几次试探性下口咬在了尖刺上的德国战斗机终于找到了机会,如同一把把庖丁解牛的尖刀一样,在轰炸告一段落后找准穴位刺向张开了的刺猬软腹,把失去了互相援护火力的B-17机群打得屁滚尿流。
第二攻击波的22个飞行中队、总计454架B-17E/B-17G轰炸机,此役几乎全军覆没,生还者仅十余一二,最悲惨的还在于——付出了如此巨量的牺牲,他们却连坚持到德国舰队头顶的机会都没有捞到。德国人的航母舰队却依靠那些带血的勋章,一役之间养出了三十几个够得到王牌资格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虽然以德国航空兵的精锐,击落5架就算王牌的指标实在是算不上一回事。
经此一役,成为了惊弓之鸟的米国陆军航空兵在为B-17换上与B-29同级的增压座舱以抵消德军轰炸机的绝对升限优势前,再也没敢让原本皮糙肉厚火力凶猛的B-17轰炸机在超出战斗机护航航程的情况下单独执行轰炸任务了。
(今天继续两更,中秋需要去农村,断更,我这人不喜欢拖欠,但是也不留存稿。反正也不是打榜男,没有经济上的考量后,那就随性而至了)
这一波的袭击,因为诸多的意外和突发,导致他们最终也没能飞到德国主力舰队的头顶,只是炸沉了德国人作为外围防空警戒舰队使用的2艘“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算是好歹捞回一点油钱。
如果非要说最大的收获的话,那就是把德国人主动拦截的战斗机群拖住了,让第二攻击波的B-17机群在轰炸德军舰队的时候,只要面对德国人三分之一的舰载战斗机就可以了。
这是一支由足足22个B-17轰炸机中队组成的庞大机群,足有400余架四引擎重型轰炸机,以匀速的防御队形密集突进,执行无战斗机护航的轰炸任务。
这种队形是B-17乃至未来的B-29在无护航情况下的标准突防队形,主要仰赖的就是B-17轰炸机上多达13门的机枪/机炮。这些机炮在各机单独作战的时候,因为敌军战斗机往往只会从一个方向接近,导致大多数火力没有发挥的角度而浪费,但是集群飞行的时候,情况立刻就改变了,在20对20的时候,盯上某一架轰炸机的战斗机在接近的过程中,就有可能遭到全部20架轰炸机某一角度上的机炮组集中攒shè,大大提高火力覆盖效率,而从另一个方向接近的战斗机也会面临同样的下场束手无策。
“西北偏西,方向287,距离110海里,发现美军轰炸机群,数量,400!”随着美机的接近,这一方向上的德军舰队对空搜索警戒舰率先发出了防空预警,舰队最后仅剩的百余架战斗机紧急完成编队向着美机来袭的方向迎击而去,论数量,米国人是他们的三到四倍可是英勇的德军战斗机飞行员们丝毫不畏惧米国人嚣张的冲锋。
“左上方,仰角33,双联装机炮自动shè击!”B-17G型轰炸机和E型的最大区别是学习了德国人最近比较火的电控技术,把轰炸机上的三座双联装20mm机炮塔统统改装成了电动遥控,可以由驾驶员和机尾炮手兼职cāo控,这一改进得以让飞机取消了数座严重突出的半球形有人炮塔并代之以电动旋转无人炮塔,改良飞机的飞行性能,也加快自卫火力的反应速度。
只见百十道连贯的火蛇对着冲在前头的德军战斗机猛扫过去,数架驾驶员技艺精湛的Ta-152战斗机以诡异的姿态做出各种规避动作快速接近美军轰炸机群,但是仍然不时有战斗机被万箭攒shè给揍成马蜂窝,第一轮交手,就有7、8架德国战斗机被击落,虽然也有十来架B-17轰炸机在一开始的对冲攻击中就被迎头火力击落,但是随着德军战斗机依靠俯冲获得的初始速度优势渐渐失去,蜂群一样的德国战斗机就变得对这个大刺猬球无从下口了。战斗很艰苦,每一分钟都和以命换命差不多,德军要想降低损失的交换比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拉开距离,重新抢占攻击阵位,然后进行远程shè击,理论上还是可以干掉更多的轰炸机的,但是时间不允许他们这么做,因为只要让美军轰炸机编队正常飞行20分钟,他们就会接近德军航母舰队上空了。焦躁,开始在德军战斗机中蔓延开来,每拖延一分钟,似乎都如同经过了又一场激烈的空战。
…………
“C计划机群已到位,确认目标机群位置,已分配各自战术目标,对方速度测试中,已捕获测速数据,开始执行‘蜂窝’作战计划。”
在德国战斗机和米国轰炸机酣战厮杀的过程中,一队规模小得多的机群悄然出现在双方的头顶上空,并以高相对速度接近、调整高度、航向。那是大约六七十架德国人的Fw-Ta400战略轰炸机,也就是刚刚完成了对卡宴港轰炸的那些罪魁元凶的同型机。不过米国人也知道德国人的轰炸机走的不是重火力路线,偶尔有注意到这些飞机出现的也没有提起什么警觉,自以为那些只不过是德国人执行轰炸任务后返航的飞机罢了,路过纯属打酱油。
一两分钟内,这些德国轰炸机就稳定飞到了米国轰炸机上空大约1500米的距离——这个距离已经可以规避米国轰炸机的自卫火力有效shè程,浑然不知道对方有何图谋的米国人除了偶尔傻呵呵地对着那些目标盲目shè出一些子弹外,也就只能比划一下中指了。
“速度已同步,航向已同步,可以投弹。”“投弹!”
四枚特制的SC-1400航空炸弹摇晃着从机腹依次落下,每一枚间隔一两秒左右,在轰炸机以四五百公里的时速巡航时,每枚炸弹的落点可以比前一枚拉开百来米的距离。
呼啸的炸弹在稳定尾翼的帮助下稳稳地降落,向着一个个米国人的轰炸机团飞去,可是即使战场上有人看到这些微小的黑点落下,也不会有人去在意的——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听说过用炸弹炸空中的飞机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那种难度比之百步穿针尤甚。
德国轰炸机投弹手们看着光学瞄准具中的美军轰炸机群们仍然保持着密集地自卫队形,丝毫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一丝丝得意的诡笑开始浮现在欢快的面庞上。技术情报局为海航提供的这种新式炸弹实在是太歹毒了。
“轰!!!!!!!轰!!!!!轰!!!!!”一阵密密匝匝的惊天巨响伴随着辉映的撕裂声,以音速的数倍扩散开来——倒不是因为声音的传播突破了物理学原理,而是弹片的飞溅和电磁波的扰动对于炸弹连续爆炸的诱发速度比声速要快得多,小范围内四枚相距百余米的炸弹一下子相继炸裂,那种震动天地的声响传播让人对这种威能产生了错觉。
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这些巨型的炸弹在落到B-17轰炸机群之间时,纷纷精确起爆,就好像是用尺子量过航程一样,不论投弹时高低如何,只要是落到美军轰炸机团中就立刻来一发窝心炸。
一枚德制的FLAK-36型88mm防空炮弹(或者美制的90mm、苏制的85mm)破片装药量总计约在3~4公斤的样子,在凌空爆炸的时候,可以在半径10~15米内形成死亡的碎片飞溅区域,毁伤位于其间的敌军战机;如果换做海军的Km40/41型号105mm防空舰炮,这个数据大概可以增加到6~7公斤,毁伤半径也会上升到25米以上;米国人的127mm高平两用炮发shè高炮弹时,这个装药数量为17公斤——而同期苏联人122mm口径榴弹炮的装药可以达到25公斤。
高shè炮弹是所有同类炮弹中仅次于穿甲弹的装药量和破片产生量第二少的弹药,这主要是因为高shè炮为了打得高只能依赖炮弹的高初速,为了得到高初速就意味着炮弹出膛时的膛压和出膛加速度会高的多,如果和榴弹一样使用重装药的话,就很有可能导致炮弹在炮膛里就爆炸。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越是高出膛加速度的炮弹,弹壳壁就要越厚实,弹体结构就要越坚固,装药量和破片产生量就要相应减少。
那么,1枚1.4吨级的特制航空炸弹,如果以大面积爆破毁伤和产生破片为目标的话,它可以容纳多大分量的装药呢?答案是足足400公斤TNT-黑索金混合装药外加850公斤的碎屑霰弹,剩下部分重量才是最终会形成大块废铁的弹体外壳外加——最重要的无线电近爆引信装置。
一枚1.4吨级航空炸弹在轰炸机群间爆炸的时候,它的杀伤半径几乎有两百米之远,百来米内的美军轰炸机无不披靡粉碎,而更有一些距离爆炸点50米以内的B-17连同本身携带的数吨炸弹一起殉爆,形成了一团炫爆的焰云。首批炸弹落下,被直接击落的米国轰炸机就足有四五十架之多,这种出其不意的首次打击,效果实在是好到不能再好。
挨了第一顿猛炸的米国飞行员第一反应是被打懵了,几十架不幸者瞬息化为齑粉,剩下的飞机也被剧烈的震波震得七零八落,外设的光学和通信设施纷纷毁坏。许多此前还在无线对讲通讯中大呼酣战猛shè敌机的机组一下子从频道中消失了,这种令人恐怖的寂静压抑着每一个米国飞行员的内心。
“是定高引信炸弹!德国人想用轰炸机炸散我们的B-17编队队形!赶快拉高!赶快拉高!或者降低也可以!不要让他们有机会获得定高投弹的机会!”
这是美军中反应最快的一波飞行员,在德国人投下两三轮炸弹后,就能够立刻反映出这种觉悟,也算是经验老道之辈了,而之所以在德国人的轰炸如此得力的情况下他们之所以这么认为,也主要是因为延时引信在航空炸弹中使用是较为广泛的一种了,回想德国轰炸机在动手前那诡异的调节高度差、校准双方航速航向等诡异的行为,那种被德国人的延时起爆引信暗算了的想法也就油然而生了。
米国轰炸机队形大乱,有的拼命爬高,有的试图俯冲,原本互相保护的机枪火力网顿时化作乌有回到了各自为战的状态。可惜这些举措也没能让德国人的轰炸效率明显下降,一颗颗砸到米国轰炸机群中的巨型炸弹仍然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位置爆炸,带走方圆百米之内的美军轰炸机,并继续撕碎原本就已经不成形的队列。
此前几次试探性下口咬在了尖刺上的德国战斗机终于找到了机会,如同一把把庖丁解牛的尖刀一样,在轰炸告一段落后找准穴位刺向张开了的刺猬软腹,把失去了互相援护火力的B-17机群打得屁滚尿流。
第二攻击波的22个飞行中队、总计454架B-17E/B-17G轰炸机,此役几乎全军覆没,生还者仅十余一二,最悲惨的还在于——付出了如此巨量的牺牲,他们却连坚持到德国舰队头顶的机会都没有捞到。德国人的航母舰队却依靠那些带血的勋章,一役之间养出了三十几个够得到王牌资格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虽然以德国航空兵的精锐,击落5架就算王牌的指标实在是算不上一回事。
经此一役,成为了惊弓之鸟的米国陆军航空兵在为B-17换上与B-29同级的增压座舱以抵消德军轰炸机的绝对升限优势前,再也没敢让原本皮糙肉厚火力凶猛的B-17轰炸机在超出战斗机护航航程的情况下单独执行轰炸任务了。
(今天继续两更,中秋需要去农村,断更,我这人不喜欢拖欠,但是也不留存稿。反正也不是打榜男,没有经济上的考量后,那就随性而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