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行动在学校
官方的行动明确以后,接下来刘东他们就要开始推动下层的行动。就比如说学校那边,就不能等到计委那边得出结论以后才开始慢慢做,在计委得出结论之前,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证明下面也有这样的需求,才能更好的推动产学研的发展。
于是,在把官样戏码给弄好以后,刘东就跟着崔晓明,开始跑起大学的事情来。
虽然环亚现目前最为重要的晶圆厂,就算把国内那些大学的jīng坚力量拉过来,都没有多大的作用,而移动通信技术,仅仅跑一下邮电大学就能搞定。但是,环亚的发展,可不仅仅是这么两个项目,二十亿美元的投资,需要的科技实力可不是一星半点。再加上老爷子又要刘东把声势给搞起来,所以刘东干脆就要崔晓明,带着自己,把国内稍有些实力的大学都一一的拜访,就算暂时用不上,说不定以后也能用上。
先把关系确定以后,之后的事情就好办了。尤其是国内的大学,是以行政优先。如果能够把产学研这么一个大课题给搞起来,就算对那些大学来说,也是一个好事儿。之前如果说刘东底气不足,觉得让那些老顽固们答应这件事情比较困难,但现在既然他可以动用刘家的政治资源,就另当别论了。
水木大学这边,虽然之前崔晓明是找校方谈过,但由于水木的行政级别过高,再加上庙大了,一般的人和他们打交道,都不是那么喜欢搭理。虽然崔晓明打的是环亚国际的招牌,但这样的招牌在水木是没有多大效力的。
君不见,每年水木大学的毕业生,要么就是直接进机关,要么就是进入那些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没有说谁废掉的。这年月,只要你进了水木,就相当于找到了通向成功的大门,哪里像后世,水木的人出来去卖猪肉,当菜贩都很平常,仅仅是一个小版面报道,当个笑话来看。
要是这年月,谁那么做,对于水木来说,绝对是大逆不道,要口诛笔伐,就算上大报纸的头条,也都不稀奇。所以,环亚虽然这段时间大气的在国内一下就投入二十亿美元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但在水木这一块,却没掀起多大的风浪。在这些水木人的眼中,要是他们想要走这一行,拿出二十亿美元投资,那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正是因为这样的傲气,无论是校方,抑或者是那些学生,对于崔晓明的提议,都不是那么感兴趣。而感兴趣的那些专家、教授,看着校方和学生都不那么感兴趣,自然也就不能表露出多少喜爱之情。
校方不感兴趣,那是因为行政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当然就是天之骄子的坚持,两方都那么坚持,教授这类人,当然也就只有拿着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小人的思想来抗拒了。虽然实际上,真做了产学研,对于他们的生活改善,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水木这边碰了一鼻子灰的崔晓明,原本是打算从其他的大学打开突破口,然后连成一片之后,再来攻克这个难点。而现在刘东却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浪费,想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弄出最轰动的效果,攻克水木大学这样的堡垒,才会有意义。真要把水木这边摆平,那其他的大学看在钱的份上,还有政绩的份上,也就会摧枯拉朽的被刘东的攻势撂倒。
正是看到这样的好处,刘东直接就拉着崔晓明,第二次来到水木大学。
论到对水木的熟悉程度,刘东自然是比不过崔晓明,但也算不得陌生。在前世,他虽然是在研究所里面工作,有时候也会到各个大学去上课,水木做为全国都算数一数二的高校,刘东当然没有少来这里。
但现在这个年月,水木大学还没有像后世那样,新建的教学楼一栋栋相连,校园里面的路都是崭新的水泥路面。虽然这年月水木的面积和后世差不多,但由于还没有进行扩招的原因,对比起以后的车水马龙来,还是要略显得幽静一些。
刘东这个大老板亲自上门,自然就不比之前崔晓明一个人前来那样的待遇,虽然水木的正牌校长没有直接接待刘东一行,但也是派了一个副校长,按照级别来计算,这个副校长,也是副部级的,和刘东目前在国内的影响力来说,勉强算是对等关系。所以,别看仅仅是大学校园,里面的政治理念,也不是那么容易忽视的。
对于这个叫做王方的副校长,刘东并没有多少印象。因为在他后世来水木讲课的时候,这个王方副校长,早就不知道去哪里了,所以这只能算是第一次见面。而且这家伙,与其说是学校的副校长,还不如说是政客更加合适一些。对于政治方面的了解,绝对要比学校教学的了解要多很多。
在他的办公室里面,他对刘东在国内投资的举动,长篇大论的讨论了一番,并且说这于国家于社会,有着多么深厚的影响。环亚必将因为这次的投资行动,又怎么样怎么样。
要不是刘东对于高层的动向比这个所谓的王副校长更加了解得深刻,说不定他就被这家伙侃晕过去了。为了避免这家伙继续的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刘东轻轻的咳嗽到:“王校长,我姓刘,机工部那边的人,这些东西,我都了解。”
听到刘东这话以后,原本王校长还滔滔不绝的声音,就好似被卡掉的磁带一样,张着嘴巴,话却再也说不出来了。很显然,王校长做足了功课,却不知道刘东这个环亚的老板,是刘家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刘东面前这么自取其辱。
刘家的人是什么身份?比起他这个算是边缘人来说的政治人物,刘家知道消息的渠道,能接触到的人,绝对甩他八条街那么远。而他却在这里班门弄斧,实在有够搞笑。
不怪王校长不知道刘东的底细,实在是这四九城牛叉的人太多了,而刘家之前压根就没有和这王校长有什么交集,再加上刘东这个人,上面的人对消息进行了一定的封锁。像王副校长这样的人物,要知道刘东到底是什么人,实在是有些为难他了。
在王副校长的认知当中,刘东多半是香港,或者是东南亚的华侨华人,要不然环亚的资本为什么是外资?而且国内他也没有听谁说过,有这么大一条私人大鳄,种种原因就造成了王副校长在刘东面前侃侃而谈,希望他的话,能让刘东印象深刻,以为王副校长在国内的势力很不错,然后在某些时候,会找他王副校长帮忙。
只要造成了这样的印象,他王副校长虽然是政治上的边缘人,但依靠着刘东这么一个外来的人,说不定就有什么意外收获,只要刘东在和上面那些人说话的时候,随便提一下他这个水木的副校长,在那些大人物心里留下一些印象,就算是成功。如果环亚以后的在国内的投资越来越大,zhèngfǔ为了找到一个能和环亚熟悉的zhèngfǔ人员,说不定就把他王副校长拉出去,那样,比在水木这么一个半政治界的地方,要好太多了。
但很可惜,刘东不但不是什么华人华侨,要论到在国内的势力来,比他王副校长还要深厚,之前的一番说辞,完全就是白费功夫,弄得王副校长尴尬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但好在像他这样对政治方面十分积极的人,那脸皮的厚度,绝对会让很多普通人叹服。在掩饰尴尬喝了一口茶水以后,王副校长的脸sè就恢复了正常。
这时候,王副校长也不说那些场面话了,而是直接说到:“刘老爷子最近身体还好吧,好久没有去看他老人家了。对了,你们公司弄的这个产学研,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你们能详细的说一说么?”
虽然对于这个王副校长曾经是否有见过自家老爷子表示怀疑,但既然这个王副校长并没有多往这方面的话题上延伸,刘东也就不多说了,给自己脸上贴金的事情,也不是他这么一个人会做,没有实质xìng的内容,刘东也懒得理他。
正好这王副校长又把话题转移到产学研上面,刘东就直接示意崔晓明,让他给这个官瘾比较大的王副校长,解释解释。想来这个产学研课题在政治上的推动了,应该是能够打动他的。
要是把这个产学研搞好了,虽然不太可能让这个王校长再往上走一步,但调到其他比较有油水的地方,还是能够做到的。像这样的高校,真正有权势的,那是校长和常务副,一般的副校长,并没有多少油水可捞,尤其是那些没多大根底的人,那就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虽然级别是上去了,但实际的好处,却和之前差不了多少。
虽然崔晓明对于产学研学术上的认识比政治上的认识要深刻地多,但由于这个王副校长对政治上的东西关注程度上,要比学术上的东西关注度要高,崔晓明也就不得不把学术方面的资料给省略一些,重点就讲述搞起产学研,对政治上的影响力会有多大,算是对症下药。
于是,在把官样戏码给弄好以后,刘东就跟着崔晓明,开始跑起大学的事情来。
虽然环亚现目前最为重要的晶圆厂,就算把国内那些大学的jīng坚力量拉过来,都没有多大的作用,而移动通信技术,仅仅跑一下邮电大学就能搞定。但是,环亚的发展,可不仅仅是这么两个项目,二十亿美元的投资,需要的科技实力可不是一星半点。再加上老爷子又要刘东把声势给搞起来,所以刘东干脆就要崔晓明,带着自己,把国内稍有些实力的大学都一一的拜访,就算暂时用不上,说不定以后也能用上。
先把关系确定以后,之后的事情就好办了。尤其是国内的大学,是以行政优先。如果能够把产学研这么一个大课题给搞起来,就算对那些大学来说,也是一个好事儿。之前如果说刘东底气不足,觉得让那些老顽固们答应这件事情比较困难,但现在既然他可以动用刘家的政治资源,就另当别论了。
水木大学这边,虽然之前崔晓明是找校方谈过,但由于水木的行政级别过高,再加上庙大了,一般的人和他们打交道,都不是那么喜欢搭理。虽然崔晓明打的是环亚国际的招牌,但这样的招牌在水木是没有多大效力的。
君不见,每年水木大学的毕业生,要么就是直接进机关,要么就是进入那些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没有说谁废掉的。这年月,只要你进了水木,就相当于找到了通向成功的大门,哪里像后世,水木的人出来去卖猪肉,当菜贩都很平常,仅仅是一个小版面报道,当个笑话来看。
要是这年月,谁那么做,对于水木来说,绝对是大逆不道,要口诛笔伐,就算上大报纸的头条,也都不稀奇。所以,环亚虽然这段时间大气的在国内一下就投入二十亿美元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但在水木这一块,却没掀起多大的风浪。在这些水木人的眼中,要是他们想要走这一行,拿出二十亿美元投资,那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正是因为这样的傲气,无论是校方,抑或者是那些学生,对于崔晓明的提议,都不是那么感兴趣。而感兴趣的那些专家、教授,看着校方和学生都不那么感兴趣,自然也就不能表露出多少喜爱之情。
校方不感兴趣,那是因为行政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当然就是天之骄子的坚持,两方都那么坚持,教授这类人,当然也就只有拿着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小人的思想来抗拒了。虽然实际上,真做了产学研,对于他们的生活改善,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水木这边碰了一鼻子灰的崔晓明,原本是打算从其他的大学打开突破口,然后连成一片之后,再来攻克这个难点。而现在刘东却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浪费,想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弄出最轰动的效果,攻克水木大学这样的堡垒,才会有意义。真要把水木这边摆平,那其他的大学看在钱的份上,还有政绩的份上,也就会摧枯拉朽的被刘东的攻势撂倒。
正是看到这样的好处,刘东直接就拉着崔晓明,第二次来到水木大学。
论到对水木的熟悉程度,刘东自然是比不过崔晓明,但也算不得陌生。在前世,他虽然是在研究所里面工作,有时候也会到各个大学去上课,水木做为全国都算数一数二的高校,刘东当然没有少来这里。
但现在这个年月,水木大学还没有像后世那样,新建的教学楼一栋栋相连,校园里面的路都是崭新的水泥路面。虽然这年月水木的面积和后世差不多,但由于还没有进行扩招的原因,对比起以后的车水马龙来,还是要略显得幽静一些。
刘东这个大老板亲自上门,自然就不比之前崔晓明一个人前来那样的待遇,虽然水木的正牌校长没有直接接待刘东一行,但也是派了一个副校长,按照级别来计算,这个副校长,也是副部级的,和刘东目前在国内的影响力来说,勉强算是对等关系。所以,别看仅仅是大学校园,里面的政治理念,也不是那么容易忽视的。
对于这个叫做王方的副校长,刘东并没有多少印象。因为在他后世来水木讲课的时候,这个王方副校长,早就不知道去哪里了,所以这只能算是第一次见面。而且这家伙,与其说是学校的副校长,还不如说是政客更加合适一些。对于政治方面的了解,绝对要比学校教学的了解要多很多。
在他的办公室里面,他对刘东在国内投资的举动,长篇大论的讨论了一番,并且说这于国家于社会,有着多么深厚的影响。环亚必将因为这次的投资行动,又怎么样怎么样。
要不是刘东对于高层的动向比这个所谓的王副校长更加了解得深刻,说不定他就被这家伙侃晕过去了。为了避免这家伙继续的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刘东轻轻的咳嗽到:“王校长,我姓刘,机工部那边的人,这些东西,我都了解。”
听到刘东这话以后,原本王校长还滔滔不绝的声音,就好似被卡掉的磁带一样,张着嘴巴,话却再也说不出来了。很显然,王校长做足了功课,却不知道刘东这个环亚的老板,是刘家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刘东面前这么自取其辱。
刘家的人是什么身份?比起他这个算是边缘人来说的政治人物,刘家知道消息的渠道,能接触到的人,绝对甩他八条街那么远。而他却在这里班门弄斧,实在有够搞笑。
不怪王校长不知道刘东的底细,实在是这四九城牛叉的人太多了,而刘家之前压根就没有和这王校长有什么交集,再加上刘东这个人,上面的人对消息进行了一定的封锁。像王副校长这样的人物,要知道刘东到底是什么人,实在是有些为难他了。
在王副校长的认知当中,刘东多半是香港,或者是东南亚的华侨华人,要不然环亚的资本为什么是外资?而且国内他也没有听谁说过,有这么大一条私人大鳄,种种原因就造成了王副校长在刘东面前侃侃而谈,希望他的话,能让刘东印象深刻,以为王副校长在国内的势力很不错,然后在某些时候,会找他王副校长帮忙。
只要造成了这样的印象,他王副校长虽然是政治上的边缘人,但依靠着刘东这么一个外来的人,说不定就有什么意外收获,只要刘东在和上面那些人说话的时候,随便提一下他这个水木的副校长,在那些大人物心里留下一些印象,就算是成功。如果环亚以后的在国内的投资越来越大,zhèngfǔ为了找到一个能和环亚熟悉的zhèngfǔ人员,说不定就把他王副校长拉出去,那样,比在水木这么一个半政治界的地方,要好太多了。
但很可惜,刘东不但不是什么华人华侨,要论到在国内的势力来,比他王副校长还要深厚,之前的一番说辞,完全就是白费功夫,弄得王副校长尴尬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但好在像他这样对政治方面十分积极的人,那脸皮的厚度,绝对会让很多普通人叹服。在掩饰尴尬喝了一口茶水以后,王副校长的脸sè就恢复了正常。
这时候,王副校长也不说那些场面话了,而是直接说到:“刘老爷子最近身体还好吧,好久没有去看他老人家了。对了,你们公司弄的这个产学研,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你们能详细的说一说么?”
虽然对于这个王副校长曾经是否有见过自家老爷子表示怀疑,但既然这个王副校长并没有多往这方面的话题上延伸,刘东也就不多说了,给自己脸上贴金的事情,也不是他这么一个人会做,没有实质xìng的内容,刘东也懒得理他。
正好这王副校长又把话题转移到产学研上面,刘东就直接示意崔晓明,让他给这个官瘾比较大的王副校长,解释解释。想来这个产学研课题在政治上的推动了,应该是能够打动他的。
要是把这个产学研搞好了,虽然不太可能让这个王校长再往上走一步,但调到其他比较有油水的地方,还是能够做到的。像这样的高校,真正有权势的,那是校长和常务副,一般的副校长,并没有多少油水可捞,尤其是那些没多大根底的人,那就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虽然级别是上去了,但实际的好处,却和之前差不了多少。
虽然崔晓明对于产学研学术上的认识比政治上的认识要深刻地多,但由于这个王副校长对政治上的东西关注程度上,要比学术上的东西关注度要高,崔晓明也就不得不把学术方面的资料给省略一些,重点就讲述搞起产学研,对政治上的影响力会有多大,算是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