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女兵汇演二周目 (下)
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向迷雾的远方,我要沿着这条细长的小路,跟着我的亲人上战场……
纷纷雪花掩盖了他的足迹,没有脚步也听不到歌声,在那一片宽广银色的原野上,只有一条小路孤零零……
他在冒着枪林箭雨的危险,实在叫我心中挂牵,我要变成一只伶俐的小鸟,立刻飞到亲人的身边。
在这大雪纷纷飞舞的早晨,战斗还在残酷地进行,我要勇敢地为他包扎伤口,从那血火中把他救出来。
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我的小路伸向远方,请你带领我吧我的小路啊,跟着亲人到遥远的边疆……
第三幕一开始,就是一名身着墨绿色军服的女兵,骋骋袅袅,屈腿拧腰,斜坐于舞台中央,身后是假山松柏,还有错落有致,或坐或卧的女兵。
这清婉动人的歌谣,就从这女兵丰润的红唇中流泄而出……在舞台上方十余枚硕大铜镜反射的强光下,女兵的容颜纤毫毕现,但见她黛眉修长、明眸流彩、鼻如玉管、唇齿芬芳,轮廓丰润秀美,身姿娇柔玲珑。华灯聚焦之下,广阔舞台之上,宛若在水一方之伊人。
在女兵空谷黄莺一般的歌声中,身后的女兵们慢慢站起,和歌而行,以主唱女兵为中心,围坐成一圈,然后一齐引吭合歌。此时长萧短笛、琵琶锦瑟,一并响起。歌声婉转,乐声悠扬。在浩瀚星空下,广袤原野间,一遍遍流淌……
先前还吵嚷喧嚣一片的广场上,此刻却安静如眠,聆听这荡涤心灵的清音。
这首歌曲,自然又是狄烈的“杰作”:前苏联名曲《小路》。
歌词十分贴切女兵的视角,囊括了天骄营、天使营及天簌营的各部女兵职责,只是稍稍改了几个词句。比如“爱人”改为“亲人”,“弹雨”改为“箭雨”、“炮火”改为“血火”,这样一来。词意便顺畅无碍了。
音乐是一种神奇的东西。不仅跨越国界,同样也可以跨越时空。上溯八百年,在宋朝这个轻歌慢舞的时代,这首节奏舒缓、略带几分异域风情。却又能深深打动人心的歌曲。同样令人沉醉。
文官们都是饱读诗书。通晓音律的达人,自然很容易为动人的旋律所感染,一个个闭目晃头。沉醉其间;武将们的音乐细胞或许没文官那么发达,但那直朴的歌词,就足以打动战士坚强而敏感的心灵;而士兵与百姓呢?事实上,他们才是最有艺术感觉的人,也是最容易被熨贴心灵的乐曲所打动的一群。
歌已绝,人已杳,幕布也已合上。台下数万观众,依然随惯性沉寂了好一会,才陡然醒过来一般,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
曹价赞叹不已:“如此妙音,实为本使首次与闻。不知狄城主可否见赐曲目,让本使带回兴庆府,献与我主共赏?”
狄烈含笑应允。
宗颖则下定决心,定要说服狄城主,将来在合适的时候,将这一幕大剧,搬到东京城上演。
刘豫却在暗自盘算,能不能模仿这种模式,也在金军中开展起来呢?如此一来,自己在回去交卸差使之后,才有可用之处,不至于被卸磨杀驴。
陈规亦叹道:“此曲前所未闻,或可命名为《女兵之歌》。”
于是,女兵之歌就此诞生。不需慷慨激昂,不需铿锵激越,只需温婉柔和,因为温柔,是另一种力量。不需对敌,只需对己。
当所有人都在赞赏之时,曹吉也大赞不已,随后凭着自个与狄烈的熟识,悄声问道:“狄城主,适才主唱的那位小娘子,不知是谁家女儿,可否请城主探问一下。”
狄烈斜睨他一眼,似笑非笑:“不用那么麻烦,这小娘子我认识。”
曹吉大喜过望:“能否请城主安排一会?”
狄烈淡淡道:“曹指挥使就不想知道此女的身份么?”
曹吉讶道:“不是歌伎么?”
“谁告诉你她们是歌伎了?今晚登台的多是女兵,没有一个是歌伎。”狄烈瞪视曹吉,一字一句道:“那位主唱小娘子姓赵,封号为柔福帝姬。”
曹吉先是懵了一下,紧接着眼睛瞠大,吃惊不已。虽然亡国帝姬身价大跌,今非昔比,不过若有天诛军这样的势力保护,确实也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夏国指挥使所能问津的。
也许是色心不死,也是许为了化解尴尬,曹吉打了个哈哈,顺口又道:“适才进来向狄城主请示节目排演的那名小娘子,也极不错。曹某一直想娶位宋女为第四房妾室……”
“那位小娘子也姓赵,当然,不是帝姬……不过她也有个封号‘舞阳郡主’。”
“那个……先前晋见渊圣皇后时,为我等斟酒那位侍女,总不会是皇室了吧?”
“那个啊……她的确不是皇室,此女名余羞花,目下正服侍本城主。”
“曹……曹某有些内急,先……先失陪,恕罪、恕罪……”
后宫阁楼那边,嬛嬛秀美的脸蛋潮红,胸脯起伏,一个劲地问朱皇后与诸姐妹:“行不行?我适才唱得行不行?这么多观众,我觉得声音都打颤了,腿都有点软,还好是坐着……”
赵串珠笑嘻嘻道:“二十姊唱得很好啊,看下面观众的反应就知道了。”
赵圆珠灵动的双眸朝文官阁楼那边一瞟,咬着嬛嬛的耳朵道:“二十妹唱得如此情真意切,可是心有所感?”
刚刚卸妆从舞台下来的赵玉屏,边扣耳坠边嫣然道:“我就围坐在二十妹身旁,她那双眼珠子。可是半分不错地盯着那个方向那个人,因此才能唱得如此柔情百转吧。”
嬛嬛既羞且喜,嘴里却道:“先贤有言,咏曲以‘寄情’为上,先有情,才可传情,你们胡乱猜测什么。”
总导演赵檀香也半是解围,半是给予肯定赞道:“柔福将此曲演绎得很好,唱出了我们女兵的心声,颇有几分绕梁三日之感。”
可惜我还不是女兵啊!嬛嬛轻叹。瞥了珠帘后的丽影一眼。正是皇后,阻止了她数次应征之举。
珠帘后很安静,今夜发生了太多的事,不光三国使节要好好消化。同样也需要她这位皇后好生思量……
……
观演阁楼里发生着各种小插曲。而大舞台上。则在上演着一出情景剧。
故事的主角,是郭大石。时间,则是天诛军夜破太原之后的翌日。
郭大石接受了出使真定金军大营的差事。从补充师营地赶回平定城,在平定府衙交接了符信。郭大石回到自己新婚不久的家里,继娶的妻子辛玉奴已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她帮扶丈夫卸下崭新的皮甲,服侍他盥洗后,端上酒肉菜蔬。郭大石端起酒碗猛喝了两口,听辛玉奴说起因得他回来的信太晚,家里的肉类已尽,又来不及去集市,便到隔壁的周家借了一块牛腱膀,给他烧制晚餐。
郭大石愣了一下:“你说的是周定远副都头的孀妇杨氏?”
“是啊,杨氏妹妹也可怜,新婚不过数月,周副都头便战死,她又有了身子。好在军主对这些战死兵将照看抚恤甚厚,周副都头又定为一级烈士,葬在英烈峰烈士陵园,按月有恤金赡养家眷。宋妹妹说她一定要把周都头的骨血养大,将来承继周都头的宗胤。”
郭大石神情激荡,将酒碗一放:“娘子,你去请杨氏过来一下,俺有话告诉她。”
辛玉奴起身去请邻居,郭大石把房门院门打开——宋氏是新寡之妇,这样示人光明。
郭大石端着两碗酒站在房门外,当辛玉奴陪着素服的杨氏来到自己的院中,他让辛玉奴接过一碗酒捧给杨氏:“周家嫂子,俺告诉你一件大事,太原府城已经克复,上万金贼尽数授首,金贼巨酋银术可被阵斩。从太原到平定的各府县城池全部归属天诛军。定远大哥英灵不远,应该为此欣慰了。”
宋氏也是汴京被俘的士女,其夫死于战乱,在随着易水之畔被解救的数万宋俘,一同前来天枢城的路上,与周定远相识相扶,后定居成婚。她合着郭大石的祈词,把酒洒在地上,祭奠再婚的夫婿。
郭大石捧起酒碗,饮了一口继续说道:“如今金军数万兵临井陉关,俺奉府君之命,前往执行任务。沙场无情,万一俺不能归来,拜托嫂夫人看顾我家玉奴。”言毕躬身施礼。
杨氏也是大家出身的士女,言辞大方,她腰腹粗硕不便还礼,但还是认真地回答:“都头只管为军主效力,奴家一定和玉奴姐姐相互帮扶依凭,让官兵兄弟无后顾之忧。”
天色微明,郭大石出发去真定了,辛玉奴帮他穿戴好甲胄,泪水盈眶的扶他跨上战马,她走到院墙角落,那里放着一个薄绢包裹的木函。辛玉奴先狠狠地用脚在上面踏了两下,才抓住帛带把它提起放进马后的箭袋里。她倚门望着郭大石的战马绝尘而去,泪珠成串的流下来。
郭大石坦然的出了井陉关门直抵敌寨,他步履铿锵的走过宗辅亲卫摆布的刀丛路径。
幕后有旁白道出他此刻的心声,十余人汇成的合音如滚滚夏雷,回荡在舞台上空:“一年前他曾在金军的俘囚行列中卑微的忍受鞭笞驱迫,无助的看着妻子玉娘被掳走蹂躏而死,而今天他坦然地走进金军大帐。面对着在河北几乎可以吓止儿啼的讹里朵、撒离喝的凶悍面孔,他并无丝毫畏惧神色,他已经杀死过数以百计的金环金兵,谋克蒲辇不在少数。他对得起妻子对得起百姓,生死有何可惧?”
反而是完颜宗辅、撒离喝等十分纠结。对这个郭大石,撒离喝恨不得亲手用狼牙棒砸碎他的脑袋。当日井陉道上,就是这个人,屠了他部下那么多精锐,自己都差点填了进去。但天诛军攻占太原府之后,天枢城已如鲤鱼跳龙门,今非昔比,再不可视之为寇。今后金国难免也要向天枢城派遣使节,他们开了杀使的头,完颜家郎君们谁还敢出使天枢城?
舞台上,扮演完颜宗辅的演员,在揭开木匣的一瞬,大惊失色,双手颤抖,木匣翻落,一颗披头散发、满是血污的“脑袋”滚跌出来。
“银术可!”“完颜宗辅”掩面悲呼。
下面的观众再也忍不住,齐声高呼“银术可,死得好!”千万人齐声大吼,声震山野。
台下三国使节中,曾领教过金西路军这位悍将厉害的曹氏父子,面色微变,心下暗自庆幸;金使刘豫,则是面色既难看又尴尬;唯有宋使一行,赞笑不已。
舞台上的旁白继续:“郭大石抱着必死的决心出使,但他没有遇到危险,没有再次做英雄,他走出金营,跨上战马,英姿豪迈的纵马驰回关城。”
三天后的平定城内,辛玉奴和邻居杨氏做着针线活计,街上传来一阵马蹄声,这对她们已经习惯了,但是这次院门的铜铃被拍响了:“娘子,我回来了。”那是郭大石兴奋的声音。
两个女人打开院门,郭大石的甲衣上尘土叠叠,他一手牵马,一手抱着沉重的甲盔,但精神亢奋,他高声对自家娘子说:“金兵逃跑了,被我吓跑了!”声音嘹亮响彻街巷……
“金兵逃跑了,被我们吓跑了!”
广场上军人区域的天诛军官兵激动之下,按捺不住,此起彼伏地高振呼应和,胳膊高举,拳拳如林。
“金兵逃跑了,被我们吓跑了!”
被热烈气氛感染的圈里圈外的百姓,也跟着齐声举臂高呼。
初时这声音嘈杂纷乱,哄闹无序,但随着一声声地高呼,军民的声音渐渐融为一体,整齐、有序。
这数万军民呼声汇聚一起,澎湃有力,扬眉吐气,声遏行云,响彻天地……
(本章节感谢书友永康镇提供部分素材)
纷纷雪花掩盖了他的足迹,没有脚步也听不到歌声,在那一片宽广银色的原野上,只有一条小路孤零零……
他在冒着枪林箭雨的危险,实在叫我心中挂牵,我要变成一只伶俐的小鸟,立刻飞到亲人的身边。
在这大雪纷纷飞舞的早晨,战斗还在残酷地进行,我要勇敢地为他包扎伤口,从那血火中把他救出来。
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我的小路伸向远方,请你带领我吧我的小路啊,跟着亲人到遥远的边疆……
第三幕一开始,就是一名身着墨绿色军服的女兵,骋骋袅袅,屈腿拧腰,斜坐于舞台中央,身后是假山松柏,还有错落有致,或坐或卧的女兵。
这清婉动人的歌谣,就从这女兵丰润的红唇中流泄而出……在舞台上方十余枚硕大铜镜反射的强光下,女兵的容颜纤毫毕现,但见她黛眉修长、明眸流彩、鼻如玉管、唇齿芬芳,轮廓丰润秀美,身姿娇柔玲珑。华灯聚焦之下,广阔舞台之上,宛若在水一方之伊人。
在女兵空谷黄莺一般的歌声中,身后的女兵们慢慢站起,和歌而行,以主唱女兵为中心,围坐成一圈,然后一齐引吭合歌。此时长萧短笛、琵琶锦瑟,一并响起。歌声婉转,乐声悠扬。在浩瀚星空下,广袤原野间,一遍遍流淌……
先前还吵嚷喧嚣一片的广场上,此刻却安静如眠,聆听这荡涤心灵的清音。
这首歌曲,自然又是狄烈的“杰作”:前苏联名曲《小路》。
歌词十分贴切女兵的视角,囊括了天骄营、天使营及天簌营的各部女兵职责,只是稍稍改了几个词句。比如“爱人”改为“亲人”,“弹雨”改为“箭雨”、“炮火”改为“血火”,这样一来。词意便顺畅无碍了。
音乐是一种神奇的东西。不仅跨越国界,同样也可以跨越时空。上溯八百年,在宋朝这个轻歌慢舞的时代,这首节奏舒缓、略带几分异域风情。却又能深深打动人心的歌曲。同样令人沉醉。
文官们都是饱读诗书。通晓音律的达人,自然很容易为动人的旋律所感染,一个个闭目晃头。沉醉其间;武将们的音乐细胞或许没文官那么发达,但那直朴的歌词,就足以打动战士坚强而敏感的心灵;而士兵与百姓呢?事实上,他们才是最有艺术感觉的人,也是最容易被熨贴心灵的乐曲所打动的一群。
歌已绝,人已杳,幕布也已合上。台下数万观众,依然随惯性沉寂了好一会,才陡然醒过来一般,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
曹价赞叹不已:“如此妙音,实为本使首次与闻。不知狄城主可否见赐曲目,让本使带回兴庆府,献与我主共赏?”
狄烈含笑应允。
宗颖则下定决心,定要说服狄城主,将来在合适的时候,将这一幕大剧,搬到东京城上演。
刘豫却在暗自盘算,能不能模仿这种模式,也在金军中开展起来呢?如此一来,自己在回去交卸差使之后,才有可用之处,不至于被卸磨杀驴。
陈规亦叹道:“此曲前所未闻,或可命名为《女兵之歌》。”
于是,女兵之歌就此诞生。不需慷慨激昂,不需铿锵激越,只需温婉柔和,因为温柔,是另一种力量。不需对敌,只需对己。
当所有人都在赞赏之时,曹吉也大赞不已,随后凭着自个与狄烈的熟识,悄声问道:“狄城主,适才主唱的那位小娘子,不知是谁家女儿,可否请城主探问一下。”
狄烈斜睨他一眼,似笑非笑:“不用那么麻烦,这小娘子我认识。”
曹吉大喜过望:“能否请城主安排一会?”
狄烈淡淡道:“曹指挥使就不想知道此女的身份么?”
曹吉讶道:“不是歌伎么?”
“谁告诉你她们是歌伎了?今晚登台的多是女兵,没有一个是歌伎。”狄烈瞪视曹吉,一字一句道:“那位主唱小娘子姓赵,封号为柔福帝姬。”
曹吉先是懵了一下,紧接着眼睛瞠大,吃惊不已。虽然亡国帝姬身价大跌,今非昔比,不过若有天诛军这样的势力保护,确实也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夏国指挥使所能问津的。
也许是色心不死,也是许为了化解尴尬,曹吉打了个哈哈,顺口又道:“适才进来向狄城主请示节目排演的那名小娘子,也极不错。曹某一直想娶位宋女为第四房妾室……”
“那位小娘子也姓赵,当然,不是帝姬……不过她也有个封号‘舞阳郡主’。”
“那个……先前晋见渊圣皇后时,为我等斟酒那位侍女,总不会是皇室了吧?”
“那个啊……她的确不是皇室,此女名余羞花,目下正服侍本城主。”
“曹……曹某有些内急,先……先失陪,恕罪、恕罪……”
后宫阁楼那边,嬛嬛秀美的脸蛋潮红,胸脯起伏,一个劲地问朱皇后与诸姐妹:“行不行?我适才唱得行不行?这么多观众,我觉得声音都打颤了,腿都有点软,还好是坐着……”
赵串珠笑嘻嘻道:“二十姊唱得很好啊,看下面观众的反应就知道了。”
赵圆珠灵动的双眸朝文官阁楼那边一瞟,咬着嬛嬛的耳朵道:“二十妹唱得如此情真意切,可是心有所感?”
刚刚卸妆从舞台下来的赵玉屏,边扣耳坠边嫣然道:“我就围坐在二十妹身旁,她那双眼珠子。可是半分不错地盯着那个方向那个人,因此才能唱得如此柔情百转吧。”
嬛嬛既羞且喜,嘴里却道:“先贤有言,咏曲以‘寄情’为上,先有情,才可传情,你们胡乱猜测什么。”
总导演赵檀香也半是解围,半是给予肯定赞道:“柔福将此曲演绎得很好,唱出了我们女兵的心声,颇有几分绕梁三日之感。”
可惜我还不是女兵啊!嬛嬛轻叹。瞥了珠帘后的丽影一眼。正是皇后,阻止了她数次应征之举。
珠帘后很安静,今夜发生了太多的事,不光三国使节要好好消化。同样也需要她这位皇后好生思量……
……
观演阁楼里发生着各种小插曲。而大舞台上。则在上演着一出情景剧。
故事的主角,是郭大石。时间,则是天诛军夜破太原之后的翌日。
郭大石接受了出使真定金军大营的差事。从补充师营地赶回平定城,在平定府衙交接了符信。郭大石回到自己新婚不久的家里,继娶的妻子辛玉奴已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她帮扶丈夫卸下崭新的皮甲,服侍他盥洗后,端上酒肉菜蔬。郭大石端起酒碗猛喝了两口,听辛玉奴说起因得他回来的信太晚,家里的肉类已尽,又来不及去集市,便到隔壁的周家借了一块牛腱膀,给他烧制晚餐。
郭大石愣了一下:“你说的是周定远副都头的孀妇杨氏?”
“是啊,杨氏妹妹也可怜,新婚不过数月,周副都头便战死,她又有了身子。好在军主对这些战死兵将照看抚恤甚厚,周副都头又定为一级烈士,葬在英烈峰烈士陵园,按月有恤金赡养家眷。宋妹妹说她一定要把周都头的骨血养大,将来承继周都头的宗胤。”
郭大石神情激荡,将酒碗一放:“娘子,你去请杨氏过来一下,俺有话告诉她。”
辛玉奴起身去请邻居,郭大石把房门院门打开——宋氏是新寡之妇,这样示人光明。
郭大石端着两碗酒站在房门外,当辛玉奴陪着素服的杨氏来到自己的院中,他让辛玉奴接过一碗酒捧给杨氏:“周家嫂子,俺告诉你一件大事,太原府城已经克复,上万金贼尽数授首,金贼巨酋银术可被阵斩。从太原到平定的各府县城池全部归属天诛军。定远大哥英灵不远,应该为此欣慰了。”
宋氏也是汴京被俘的士女,其夫死于战乱,在随着易水之畔被解救的数万宋俘,一同前来天枢城的路上,与周定远相识相扶,后定居成婚。她合着郭大石的祈词,把酒洒在地上,祭奠再婚的夫婿。
郭大石捧起酒碗,饮了一口继续说道:“如今金军数万兵临井陉关,俺奉府君之命,前往执行任务。沙场无情,万一俺不能归来,拜托嫂夫人看顾我家玉奴。”言毕躬身施礼。
杨氏也是大家出身的士女,言辞大方,她腰腹粗硕不便还礼,但还是认真地回答:“都头只管为军主效力,奴家一定和玉奴姐姐相互帮扶依凭,让官兵兄弟无后顾之忧。”
天色微明,郭大石出发去真定了,辛玉奴帮他穿戴好甲胄,泪水盈眶的扶他跨上战马,她走到院墙角落,那里放着一个薄绢包裹的木函。辛玉奴先狠狠地用脚在上面踏了两下,才抓住帛带把它提起放进马后的箭袋里。她倚门望着郭大石的战马绝尘而去,泪珠成串的流下来。
郭大石坦然的出了井陉关门直抵敌寨,他步履铿锵的走过宗辅亲卫摆布的刀丛路径。
幕后有旁白道出他此刻的心声,十余人汇成的合音如滚滚夏雷,回荡在舞台上空:“一年前他曾在金军的俘囚行列中卑微的忍受鞭笞驱迫,无助的看着妻子玉娘被掳走蹂躏而死,而今天他坦然地走进金军大帐。面对着在河北几乎可以吓止儿啼的讹里朵、撒离喝的凶悍面孔,他并无丝毫畏惧神色,他已经杀死过数以百计的金环金兵,谋克蒲辇不在少数。他对得起妻子对得起百姓,生死有何可惧?”
反而是完颜宗辅、撒离喝等十分纠结。对这个郭大石,撒离喝恨不得亲手用狼牙棒砸碎他的脑袋。当日井陉道上,就是这个人,屠了他部下那么多精锐,自己都差点填了进去。但天诛军攻占太原府之后,天枢城已如鲤鱼跳龙门,今非昔比,再不可视之为寇。今后金国难免也要向天枢城派遣使节,他们开了杀使的头,完颜家郎君们谁还敢出使天枢城?
舞台上,扮演完颜宗辅的演员,在揭开木匣的一瞬,大惊失色,双手颤抖,木匣翻落,一颗披头散发、满是血污的“脑袋”滚跌出来。
“银术可!”“完颜宗辅”掩面悲呼。
下面的观众再也忍不住,齐声高呼“银术可,死得好!”千万人齐声大吼,声震山野。
台下三国使节中,曾领教过金西路军这位悍将厉害的曹氏父子,面色微变,心下暗自庆幸;金使刘豫,则是面色既难看又尴尬;唯有宋使一行,赞笑不已。
舞台上的旁白继续:“郭大石抱着必死的决心出使,但他没有遇到危险,没有再次做英雄,他走出金营,跨上战马,英姿豪迈的纵马驰回关城。”
三天后的平定城内,辛玉奴和邻居杨氏做着针线活计,街上传来一阵马蹄声,这对她们已经习惯了,但是这次院门的铜铃被拍响了:“娘子,我回来了。”那是郭大石兴奋的声音。
两个女人打开院门,郭大石的甲衣上尘土叠叠,他一手牵马,一手抱着沉重的甲盔,但精神亢奋,他高声对自家娘子说:“金兵逃跑了,被我吓跑了!”声音嘹亮响彻街巷……
“金兵逃跑了,被我们吓跑了!”
广场上军人区域的天诛军官兵激动之下,按捺不住,此起彼伏地高振呼应和,胳膊高举,拳拳如林。
“金兵逃跑了,被我们吓跑了!”
被热烈气氛感染的圈里圈外的百姓,也跟着齐声举臂高呼。
初时这声音嘈杂纷乱,哄闹无序,但随着一声声地高呼,军民的声音渐渐融为一体,整齐、有序。
这数万军民呼声汇聚一起,澎湃有力,扬眉吐气,声遏行云,响彻天地……
(本章节感谢书友永康镇提供部分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