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怨戾的金钱:真正的真相(十六)
我连忙看向了我的影子,发现我的影子竟然在月光下吹着气,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我影子吹出的气在月光下竟然能显现出来。
覃萍诧异的蹲在那看着我说道:“大师,你确实是仙人。”
我都不知道怎么会这样,我只能对着覃萍说道:“这不是我,我可没有吹气。”覃萍朝我摆了摆手,示意我往旁边挪挪,我连忙反应了过来,往左边走了两步,这时,我才惊讶的发现,原来还有一个影子,那影子显然不愿意看到覃萍点到火苗,覃萍一点打火机,那影子就“突突突”的在吹气,这个气能通过影子看出来,我和覃萍却没有感受到哪里来的气。覃萍看着两个人却有三个影子的局面,有点害怕,站了起来,躲在我的身旁喃喃说道:“大师,这事情太诡异了,要不我们明天白天来吧?”我不想过于勉强覃萍,对着她说道:“我这里的时间不许可,要不我先送你回去,我再回来!”覃萍瞟了我一眼说道:“大师,有点虚伪哦,就你这身体还准备送我出阮惠街,再回来祭奠这里的鬼魂?我也就一说,如果大师您真心想今天搞定的话,我跟你一起好了。有您在旁,我不害怕!”
看到覃萍的一边批评一边鼓励,我也非常的心宽,笑了笑说道:“你很像我的一个朋友。”
“是吗?谁呀?”覃萍好奇的问道:
这倒不是我的一番虚伪之话,实实在在的,覃萍的性格非常像莫晓兰,但这里并不是说话的地方,于是我对着覃萍说道:“我们还是先把正事给做完再说,等回去后。我再跟你讲。”
覃萍点了点头,随后鼓足勇气,又蹲了下去,点起了香烛,而那吹气的第三个影子依旧在那边“捣乱”,让覃萍不能得逞,我看了一下周遭,发现在院子的角落中堆放了很多建筑用的砖头,我勉强走了过去,搬了两块砖头过来。堵在了那影子的嘴,这一来,就看不到出气的情形了,而覃萍也顺利点上了香烛。
很多人多会问,为何我们祭奠死者、神灵都爱用香烛?这个说法不一。较为流行的一个说法是“香”与“想”谐音,代表思念和要求。给死者上香。就说明祭奠者想念死者,给神灵上香,是说明想让神灵帮衬着自己一点。“烛”与“祝”“逐”谐音,给死者点烛,代表祈福祝愿,给神灵点烛。代表驱逐邪妄。但我所学到这有关香烛理论,应该和这流行的做法有着大相径庭的区别,特别艾教授就明确指出“从事得烛”的理论,首先艾教授认为。这香烛本身的意义是一种职业,它在古时就是掌管祭祀的,到后来,香烛的职业色彩逐步淡忘,取而代之的,是成为了祭祀的道具符号。其次,香烛都和火有关,点了火,香烛才有祭祀的意义,而火,在古时寓意着光明,而死亡、阴曹地府和黑暗有着必然的联系,用火去照亮死亡与阴曹地府,本身就有指引的意思,当然,神明那边本身就熠熠生辉,用香烛祭奠,有锦上添花的寓意。(神明本就什么都不缺,除了锦上添花还能作甚?)
那对于我现在深夜祭奠,点燃香烛有没有什么特殊意义?这个我并不是很清楚,其实对于我而言,和姜舯、艾教授、黄夫人比起来,压根就没有什么特别的,看不到鬼影也听不到鬼语,唯一和普通人不一样的就是接受了艾教授的灵异理论,这些理论就如同给我安装了一副“天眼”一样,能“看得到”鬼影,也能“听得懂”鬼语。姜舯走到哪,哪就会引来众多的孤魂野鬼,这院子是隐藏姜舯的地方,孤魂野鬼之多可想而知,更何况这里发生过灭门的火灾,怨气本身就重,是滋生灵异事件的“极佳”场所,在这里祭奠,肯定能碰到鬼,这是我所能“看”的原因,另外,如何与孤魂野鬼来交流,这就得花点心思了,我之所以要这么做,无非就是想知道姜舯的真实下落,鬼是不会说假话的,但也听到鬼说真话,很难,很难......
好在我曾经得到过姜舯的“真传”。鬼语的交流是用了一种非常低频的声波,这也是一般人听不到鬼语的原因。即便是你有着极其敏感的听力,能听到这极为诡异的低频声波,但由于发音的不同,就如同说汉语的人听到英语一样,也是没有办法去理解鬼语的内容,再或者,你听力非常好,理解力也是倍儿棒,能听到也能听懂,但由于自己本身不能发出这样低频的声音,所以还是不能交流,可想而知,姜舯的通灵的本事有多么的金贵。姜舯在长期与鬼魂的交流过程中,总结了一套比较靠谱的解读鬼语的方式和方法,这就是符号与图形的交流,其实这道理说俗了,很好理解,那就是一不会说英语的中国人和不会说汉语的英国人,两人在一起需要交流,怎么办?那就得使用一些最简单的肢体语言和符号。人跟鬼魂交流,用肢体语言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双方是“隔空向望”,你看不到我,我看不到你,这肢体语言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最理想的中介物来做交流的“桥梁”。
那怎样的东西可以作为人与鬼之间的中介物“桥梁”呢?最大众的一个,就是梦境。梦境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人鬼交流的“桥梁”,能产生对话,也能产生互动。效果明显,也最为直接,但唯一的不足是,人类的被动的,要鬼来主动寻你,跟你交流。有时候,你想跟某一鬼魂去交流事情,但不知道哪一天那鬼魂会来托梦找你,即便是找了你,但都是你跟着它所“制造”的梦境在逐一发展,或许等你醒来的时候,你发现,你压根就没有跟那鬼魂说到自己想交流的问题,这就让很多有强烈交流渴望的人得不到满足。那接下来就有一种特定的仪式,让人主动招鬼交流,注意了,我在这里用的是“招鬼”而不是“找鬼”,这一字之差,意思大相径庭。什么特定的仪式呢?笔仙、碟仙、钱仙之类的,通过这样的仪式,你可以招到鬼,并能跟其交流,这虽然是交流上了,但招来的鬼随机性实在是太大,压根就无法把控,换而言之,你想问一个很专业的问题,但不知道找什么人,只能在大马路上,随便逮到一个问一个,效率低下不说,还费神费力,属于吃力不讨好的那种,因此,这种特定的人鬼交流的方式,除了满足一些特定爱好的人士以外,我想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人来会做这样的人鬼交流的。还有一种就是问神占卜,这个形式我一直是认为比较扯的,但史料对这方面的记载比较“偏爱”,随便翻一下史料,都能看到占卜特灵的“场景”,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还有一部史料竟然能正确占卜到某位国王什么时候死(稻子收获的季节),怎么死(死在茅坑里)的高度精确谶语,简直让人匪夷所思。但即便是这样玄幻的占卜,但也有着极大的缺陷性,那就是一卜只能一问,还且占卜的对象特别单一,满足不了人鬼交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玄幻又单一,技术含量也太高,这也推广不了。
ps:实现人鬼交流,是人类的终极梦想之一......
覃萍诧异的蹲在那看着我说道:“大师,你确实是仙人。”
我都不知道怎么会这样,我只能对着覃萍说道:“这不是我,我可没有吹气。”覃萍朝我摆了摆手,示意我往旁边挪挪,我连忙反应了过来,往左边走了两步,这时,我才惊讶的发现,原来还有一个影子,那影子显然不愿意看到覃萍点到火苗,覃萍一点打火机,那影子就“突突突”的在吹气,这个气能通过影子看出来,我和覃萍却没有感受到哪里来的气。覃萍看着两个人却有三个影子的局面,有点害怕,站了起来,躲在我的身旁喃喃说道:“大师,这事情太诡异了,要不我们明天白天来吧?”我不想过于勉强覃萍,对着她说道:“我这里的时间不许可,要不我先送你回去,我再回来!”覃萍瞟了我一眼说道:“大师,有点虚伪哦,就你这身体还准备送我出阮惠街,再回来祭奠这里的鬼魂?我也就一说,如果大师您真心想今天搞定的话,我跟你一起好了。有您在旁,我不害怕!”
看到覃萍的一边批评一边鼓励,我也非常的心宽,笑了笑说道:“你很像我的一个朋友。”
“是吗?谁呀?”覃萍好奇的问道:
这倒不是我的一番虚伪之话,实实在在的,覃萍的性格非常像莫晓兰,但这里并不是说话的地方,于是我对着覃萍说道:“我们还是先把正事给做完再说,等回去后。我再跟你讲。”
覃萍点了点头,随后鼓足勇气,又蹲了下去,点起了香烛,而那吹气的第三个影子依旧在那边“捣乱”,让覃萍不能得逞,我看了一下周遭,发现在院子的角落中堆放了很多建筑用的砖头,我勉强走了过去,搬了两块砖头过来。堵在了那影子的嘴,这一来,就看不到出气的情形了,而覃萍也顺利点上了香烛。
很多人多会问,为何我们祭奠死者、神灵都爱用香烛?这个说法不一。较为流行的一个说法是“香”与“想”谐音,代表思念和要求。给死者上香。就说明祭奠者想念死者,给神灵上香,是说明想让神灵帮衬着自己一点。“烛”与“祝”“逐”谐音,给死者点烛,代表祈福祝愿,给神灵点烛。代表驱逐邪妄。但我所学到这有关香烛理论,应该和这流行的做法有着大相径庭的区别,特别艾教授就明确指出“从事得烛”的理论,首先艾教授认为。这香烛本身的意义是一种职业,它在古时就是掌管祭祀的,到后来,香烛的职业色彩逐步淡忘,取而代之的,是成为了祭祀的道具符号。其次,香烛都和火有关,点了火,香烛才有祭祀的意义,而火,在古时寓意着光明,而死亡、阴曹地府和黑暗有着必然的联系,用火去照亮死亡与阴曹地府,本身就有指引的意思,当然,神明那边本身就熠熠生辉,用香烛祭奠,有锦上添花的寓意。(神明本就什么都不缺,除了锦上添花还能作甚?)
那对于我现在深夜祭奠,点燃香烛有没有什么特殊意义?这个我并不是很清楚,其实对于我而言,和姜舯、艾教授、黄夫人比起来,压根就没有什么特别的,看不到鬼影也听不到鬼语,唯一和普通人不一样的就是接受了艾教授的灵异理论,这些理论就如同给我安装了一副“天眼”一样,能“看得到”鬼影,也能“听得懂”鬼语。姜舯走到哪,哪就会引来众多的孤魂野鬼,这院子是隐藏姜舯的地方,孤魂野鬼之多可想而知,更何况这里发生过灭门的火灾,怨气本身就重,是滋生灵异事件的“极佳”场所,在这里祭奠,肯定能碰到鬼,这是我所能“看”的原因,另外,如何与孤魂野鬼来交流,这就得花点心思了,我之所以要这么做,无非就是想知道姜舯的真实下落,鬼是不会说假话的,但也听到鬼说真话,很难,很难......
好在我曾经得到过姜舯的“真传”。鬼语的交流是用了一种非常低频的声波,这也是一般人听不到鬼语的原因。即便是你有着极其敏感的听力,能听到这极为诡异的低频声波,但由于发音的不同,就如同说汉语的人听到英语一样,也是没有办法去理解鬼语的内容,再或者,你听力非常好,理解力也是倍儿棒,能听到也能听懂,但由于自己本身不能发出这样低频的声音,所以还是不能交流,可想而知,姜舯的通灵的本事有多么的金贵。姜舯在长期与鬼魂的交流过程中,总结了一套比较靠谱的解读鬼语的方式和方法,这就是符号与图形的交流,其实这道理说俗了,很好理解,那就是一不会说英语的中国人和不会说汉语的英国人,两人在一起需要交流,怎么办?那就得使用一些最简单的肢体语言和符号。人跟鬼魂交流,用肢体语言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双方是“隔空向望”,你看不到我,我看不到你,这肢体语言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最理想的中介物来做交流的“桥梁”。
那怎样的东西可以作为人与鬼之间的中介物“桥梁”呢?最大众的一个,就是梦境。梦境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人鬼交流的“桥梁”,能产生对话,也能产生互动。效果明显,也最为直接,但唯一的不足是,人类的被动的,要鬼来主动寻你,跟你交流。有时候,你想跟某一鬼魂去交流事情,但不知道哪一天那鬼魂会来托梦找你,即便是找了你,但都是你跟着它所“制造”的梦境在逐一发展,或许等你醒来的时候,你发现,你压根就没有跟那鬼魂说到自己想交流的问题,这就让很多有强烈交流渴望的人得不到满足。那接下来就有一种特定的仪式,让人主动招鬼交流,注意了,我在这里用的是“招鬼”而不是“找鬼”,这一字之差,意思大相径庭。什么特定的仪式呢?笔仙、碟仙、钱仙之类的,通过这样的仪式,你可以招到鬼,并能跟其交流,这虽然是交流上了,但招来的鬼随机性实在是太大,压根就无法把控,换而言之,你想问一个很专业的问题,但不知道找什么人,只能在大马路上,随便逮到一个问一个,效率低下不说,还费神费力,属于吃力不讨好的那种,因此,这种特定的人鬼交流的方式,除了满足一些特定爱好的人士以外,我想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人来会做这样的人鬼交流的。还有一种就是问神占卜,这个形式我一直是认为比较扯的,但史料对这方面的记载比较“偏爱”,随便翻一下史料,都能看到占卜特灵的“场景”,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还有一部史料竟然能正确占卜到某位国王什么时候死(稻子收获的季节),怎么死(死在茅坑里)的高度精确谶语,简直让人匪夷所思。但即便是这样玄幻的占卜,但也有着极大的缺陷性,那就是一卜只能一问,还且占卜的对象特别单一,满足不了人鬼交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玄幻又单一,技术含量也太高,这也推广不了。
ps:实现人鬼交流,是人类的终极梦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