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再临七千寨
听李重九言要攻打幽州,姬川第一个打破沉默,言道:“上谷公,眼下李渊占据关中,其势正强,我们在这时拔其虎须,恐怕会触怒对方。”
李重九闻言直斥道:“若是我们不去攻伐李渊,难道李渊就不会来攻伐我们?”
姬川见李重九其意甚决,当下不言语了。
魏征亦开口言道:“若是出兵所费甚大,魏某本想建议,在涿郡各县,由各大商家募资大部,官府再出面主办,并负责剩余的募资,在每县再办三所蒙学,请儒生教学,并刻印书籍,让更多寒门子弟,能够读书识字。”
李重九闻言,心道让更多子弟读书识字,开蒙读书,让知识不垄断在士族之手,此事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之举。
李重九不由言道:“魏郡守,此是个不错想法。”
魏征叹道:“可是若郡守用兵,再加上乡兵募集,今年的税赋就不够用了,此事无法办成了。”
李重九默然了一阵,王马汉言道:“怎么可以不打,李渊这厮老子看不惯,不乘此机会搞他一下,老子憋不下这口气。”
魏征,姬川听王马汉这么说,想到李重九与李渊的恩怨,他们也知平素李重九待他们敬重,甚至有时让他们直言进谏也没有斥责,但在此事上,他们却不敢再道。
魏征言道:“既然如此,卑职再想想办法。”
姬川亦言道:“不错。”
李重九见魏征,姬川二人退步,当下言道:“此事大家再议一议。至于兴办蒙学之事,我会想办法再开源财流。你们也多提我想想办法。”
姬川,魏征见李重九没有叱二人之意。单独决定强自出兵,当下不由皆是感到李重九对他们意见的重视。
二人一并言道:“诺。”
太原郡,石艾县。
七千寨大山,仍是云雾缭绕。樵夫漂女的山歌声,犹然不绝。
“将军这边请!”
山道一旁本是横行一县的县衙捕快,此刻居然拿起柴刀上山开路,沿途砍伐荆棘。
捕快之后,石艾县县令,县丞。县尉,以及六曹官吏皆是身着官服。他们皆是在一旁赔着笑脸,殷勤的侍奉着眼前这位一身白衣的男子。
这名男子腰挂长剑,手持一卷左传,头扎林宗巾,一看便知是文武双全之人,更显得气度卓尔不群。
这名白衣书生看着这几名石艾县一方父母官,则是平和地言道:“曾明府,此来不过故地重游。你们不必送某到山上。”
那姓曾的县令,听对方这么说,连忙上前赔笑言道:“殷将军,哪里话。听闻你曾任过本地县令,现在卑职能在此地为官一任,听咛教诲。乃是卑职的荣幸啊。”
那白衣男子自是太原道总管殷开山。
听着县令的奉承,殷开山笑了笑言道:“言重了。既然如此县令一并前来就是了。”
听得殷开山答允,众人皆是大喜。
曾县令在一旁悄声对县尉言道:“你们一会要好生侍奉这位殷将军。此乃是唐王,秦公的心腹,将来一旦唐王称帝,此人就是开国公,我们务必好生伺候,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县尉言道:“请县令放心,某一定照办。”
于是众人一并山上,山上本来是樵夫踩出的山道,现在县内捕快在前面开路,故而众人行得还不甚艰难。
众人不久到了一处如屏风一般绝壁前,眼前却乃是一片好几亩宽阔之地,上面一片废墟,可见旧屋歪斜倒塌。
曾县令来到殷开山一旁,言道:“将军,这七千寨山风景甚好,常有渔樵上山,只是几年前有一群强盗霸山为王,将此地封地,百姓皆受其流毒。”
殷开山点点头,笑道:“当初某曾任县令时来此剿匪,平此山寨。”
听殷开山这么说,曾县令当下立即夸张作出惊讶之情,言道:“原来是将军你,果真是为地方除了一大害,为大事而不居其名,真高风亮节。”
县丞也一并恭维言道:“殷将军这一次随唐王,灭敌军卫孝节,武功盖世,当初来此平贼,不过是牛刀小试罢了。”
一旁县尉亦跟着凑头,言道:“不错,区区贼寇,也敢在殷将军面前放肆,跳梁小丑的罢了。”
“跳梁小丑。”殷开山心底嗤笑,若他们知道往昔贼寇而今真正身份,恐怕会大吃一惊吧。
殷开山当下没有言语,而是在此处默坐,言道:“你们回去吧,我一人在此。”
众人听了一愣,曾县令心道莫非刚才自己说了哪里,触怒了对方。
“回去。”
曾县令正待开口,见殷开山如此说,当下一并告退,同时心底皆是腹诽,心道此人脾气怪异。
这时山上的浓雾渐渐散去,殷开山只有和几名近侍在此。
不久山下传来一阵拨草的声音,显然又是有人上山。
殷开山的侍卫,见殷开山正默坐在马扎之上,按剑看着手中左传,当下上前言道:“此地官府征用,闲杂之人,不可上山。”
“什么官府,这荒山野岭也来什么征用?”一个女子清脆的声音传来。
殷开山将书一搁,言道:“让他们过来。”
不久两名穿着青衣女扮男装的女子走了过来,那其后一名身穿青衣的女子,头扎方巾宽袍长袖,有股说不出倜傥之意,近前一看但见容颜绝美,若换上女装,定是倾城之色,其入鬓的长眉,湛湛有神的双目,令人一望而知,此女子乃是性格决断,富有主见,且不易动摇之人。
殷开山见到后面一人后,从马扎上站起身来,走上前来,言道:“公主殿下,别来无恙。”
几名侍卫听后,当下一惊,连忙拜下言道:“公主殿下,小人眼拙,还请恕罪。”
“不知不罪,起来吧。”青衣女子将手负后,言道:“殷将军,父王不是命你总管太原道军务,你怎么有闲情来此,还知道我到了此地。”
殷开山笑了笑,言道:“我本是恰好路过石艾县,听闻公主亦下榻于此,本正是要去驿馆拜见的,却哪知公主殿下不在,我一揣测就想来这里碰碰机会,没想到真的遇上了。”
对方正是李芷婉,听殷开山这么说,点点头言道:“原来如此,我不过是随处走走,殷将军请自便。”
殷开山眼见对方要山下,立即言道:“公主殿下,请留步,唐王命我们二人辅佐齐公,镇守太原。某数度来信,请公主殿下来晋阳一趟,但公主殿下一直迟迟不来,现在某亲来此地,不知公主殿下现在可否一谈。”
李芷婉听了,微微皱眉,拱手言道:“殷将军,还请恕罪,今日我此来纯为私事,不想谈及公事,明日我就到晋阳,到时再议不迟如何?”
殷开山袖子抖了一下,脸上强笑着言道:“好吧,如此我就告退,只是公主殿下,殷某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芷婉皱眉言道:“那就明日到太原再讲吧。”
这时谁都看出李芷婉声音微冷,有不悦之意。
“哈哈,”殷开山大笑两声,言道,“既是公主殿下,怨怼殷某,难道是我当初烧了这七千寨之故吗?”
李芷婉闻言脚步一顿,言道:“昔日的殷兄乃是一片相救之意,我怎会怪你?”
殷开山听了容色一缓,当下言道:“公主殿下……”
李芷婉言道:“往事何必再提,这里毕竟我曾……”说到这里,李芷婉不由想到当初与李重九在此洞房之事,想起当时二人的提防,剑拔弩张,以及其后自己对他慢慢有讨厌,变成了欣赏,因山寨之事而生愧疚等等。
往事从眼前一掠而过,李芷婉脸上露出几分笑容,轻轻言道:“我只是来此看看而已,偶尔想起当初之事罢了。”
殷开山见李芷婉那般微笑,心知此笑靥并非是对自己,也从未见她对任何人有过,那只能是对另一人了。
殷开山不由长叹一声,言道:“看来听闻之事是真的,公主殿下真的挂心那人,故而放不下,只是苦了柴绍。”
李芷婉听了,转过身言道:“父王曾与我说无事不可对人言,不过此乃我的私事,殷将军何必揣度。今日已无兴致,剑雪,我们走吧!”
“是,小姐!哼!”剑雪对殷开山轻哼一声,跟着李芷婉走下山去,只留下殷开山的一人独留在后面。
殷开山仰天苦笑两声,只觉得心中悲苦,默默念道,毕生挚爱,近在眼前而不可得。
他陡然想到,当初自己奉令前往太原,离京前曾到秦公府拜会。
那时在秦公府后院,秦王李世民正与他赏花。
秦公突然对他说了一句,言道:“殷兄,你喜欢吾妹是不是。”
记得当时自己一愣,有几分张皇,毕竟此事天下绝没有第二人知道,就算李芷婉他也从未透露过分毫。
秦公笑了笑言道:“殷兄,不必承认或者否认,若是我说错了,就当我是白说,吾对你一直甚是器重,引为心腹。我李世民一贯相信自己的眼光,足下是可值得吾妹托付终身之人,绝不会有错。”
李重九闻言直斥道:“若是我们不去攻伐李渊,难道李渊就不会来攻伐我们?”
姬川见李重九其意甚决,当下不言语了。
魏征亦开口言道:“若是出兵所费甚大,魏某本想建议,在涿郡各县,由各大商家募资大部,官府再出面主办,并负责剩余的募资,在每县再办三所蒙学,请儒生教学,并刻印书籍,让更多寒门子弟,能够读书识字。”
李重九闻言,心道让更多子弟读书识字,开蒙读书,让知识不垄断在士族之手,此事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之举。
李重九不由言道:“魏郡守,此是个不错想法。”
魏征叹道:“可是若郡守用兵,再加上乡兵募集,今年的税赋就不够用了,此事无法办成了。”
李重九默然了一阵,王马汉言道:“怎么可以不打,李渊这厮老子看不惯,不乘此机会搞他一下,老子憋不下这口气。”
魏征,姬川听王马汉这么说,想到李重九与李渊的恩怨,他们也知平素李重九待他们敬重,甚至有时让他们直言进谏也没有斥责,但在此事上,他们却不敢再道。
魏征言道:“既然如此,卑职再想想办法。”
姬川亦言道:“不错。”
李重九见魏征,姬川二人退步,当下言道:“此事大家再议一议。至于兴办蒙学之事,我会想办法再开源财流。你们也多提我想想办法。”
姬川,魏征见李重九没有叱二人之意。单独决定强自出兵,当下不由皆是感到李重九对他们意见的重视。
二人一并言道:“诺。”
太原郡,石艾县。
七千寨大山,仍是云雾缭绕。樵夫漂女的山歌声,犹然不绝。
“将军这边请!”
山道一旁本是横行一县的县衙捕快,此刻居然拿起柴刀上山开路,沿途砍伐荆棘。
捕快之后,石艾县县令,县丞。县尉,以及六曹官吏皆是身着官服。他们皆是在一旁赔着笑脸,殷勤的侍奉着眼前这位一身白衣的男子。
这名男子腰挂长剑,手持一卷左传,头扎林宗巾,一看便知是文武双全之人,更显得气度卓尔不群。
这名白衣书生看着这几名石艾县一方父母官,则是平和地言道:“曾明府,此来不过故地重游。你们不必送某到山上。”
那姓曾的县令,听对方这么说,连忙上前赔笑言道:“殷将军,哪里话。听闻你曾任过本地县令,现在卑职能在此地为官一任,听咛教诲。乃是卑职的荣幸啊。”
那白衣男子自是太原道总管殷开山。
听着县令的奉承,殷开山笑了笑言道:“言重了。既然如此县令一并前来就是了。”
听得殷开山答允,众人皆是大喜。
曾县令在一旁悄声对县尉言道:“你们一会要好生侍奉这位殷将军。此乃是唐王,秦公的心腹,将来一旦唐王称帝,此人就是开国公,我们务必好生伺候,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县尉言道:“请县令放心,某一定照办。”
于是众人一并山上,山上本来是樵夫踩出的山道,现在县内捕快在前面开路,故而众人行得还不甚艰难。
众人不久到了一处如屏风一般绝壁前,眼前却乃是一片好几亩宽阔之地,上面一片废墟,可见旧屋歪斜倒塌。
曾县令来到殷开山一旁,言道:“将军,这七千寨山风景甚好,常有渔樵上山,只是几年前有一群强盗霸山为王,将此地封地,百姓皆受其流毒。”
殷开山点点头,笑道:“当初某曾任县令时来此剿匪,平此山寨。”
听殷开山这么说,曾县令当下立即夸张作出惊讶之情,言道:“原来是将军你,果真是为地方除了一大害,为大事而不居其名,真高风亮节。”
县丞也一并恭维言道:“殷将军这一次随唐王,灭敌军卫孝节,武功盖世,当初来此平贼,不过是牛刀小试罢了。”
一旁县尉亦跟着凑头,言道:“不错,区区贼寇,也敢在殷将军面前放肆,跳梁小丑的罢了。”
“跳梁小丑。”殷开山心底嗤笑,若他们知道往昔贼寇而今真正身份,恐怕会大吃一惊吧。
殷开山当下没有言语,而是在此处默坐,言道:“你们回去吧,我一人在此。”
众人听了一愣,曾县令心道莫非刚才自己说了哪里,触怒了对方。
“回去。”
曾县令正待开口,见殷开山如此说,当下一并告退,同时心底皆是腹诽,心道此人脾气怪异。
这时山上的浓雾渐渐散去,殷开山只有和几名近侍在此。
不久山下传来一阵拨草的声音,显然又是有人上山。
殷开山的侍卫,见殷开山正默坐在马扎之上,按剑看着手中左传,当下上前言道:“此地官府征用,闲杂之人,不可上山。”
“什么官府,这荒山野岭也来什么征用?”一个女子清脆的声音传来。
殷开山将书一搁,言道:“让他们过来。”
不久两名穿着青衣女扮男装的女子走了过来,那其后一名身穿青衣的女子,头扎方巾宽袍长袖,有股说不出倜傥之意,近前一看但见容颜绝美,若换上女装,定是倾城之色,其入鬓的长眉,湛湛有神的双目,令人一望而知,此女子乃是性格决断,富有主见,且不易动摇之人。
殷开山见到后面一人后,从马扎上站起身来,走上前来,言道:“公主殿下,别来无恙。”
几名侍卫听后,当下一惊,连忙拜下言道:“公主殿下,小人眼拙,还请恕罪。”
“不知不罪,起来吧。”青衣女子将手负后,言道:“殷将军,父王不是命你总管太原道军务,你怎么有闲情来此,还知道我到了此地。”
殷开山笑了笑,言道:“我本是恰好路过石艾县,听闻公主亦下榻于此,本正是要去驿馆拜见的,却哪知公主殿下不在,我一揣测就想来这里碰碰机会,没想到真的遇上了。”
对方正是李芷婉,听殷开山这么说,点点头言道:“原来如此,我不过是随处走走,殷将军请自便。”
殷开山眼见对方要山下,立即言道:“公主殿下,请留步,唐王命我们二人辅佐齐公,镇守太原。某数度来信,请公主殿下来晋阳一趟,但公主殿下一直迟迟不来,现在某亲来此地,不知公主殿下现在可否一谈。”
李芷婉听了,微微皱眉,拱手言道:“殷将军,还请恕罪,今日我此来纯为私事,不想谈及公事,明日我就到晋阳,到时再议不迟如何?”
殷开山袖子抖了一下,脸上强笑着言道:“好吧,如此我就告退,只是公主殿下,殷某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芷婉皱眉言道:“那就明日到太原再讲吧。”
这时谁都看出李芷婉声音微冷,有不悦之意。
“哈哈,”殷开山大笑两声,言道,“既是公主殿下,怨怼殷某,难道是我当初烧了这七千寨之故吗?”
李芷婉闻言脚步一顿,言道:“昔日的殷兄乃是一片相救之意,我怎会怪你?”
殷开山听了容色一缓,当下言道:“公主殿下……”
李芷婉言道:“往事何必再提,这里毕竟我曾……”说到这里,李芷婉不由想到当初与李重九在此洞房之事,想起当时二人的提防,剑拔弩张,以及其后自己对他慢慢有讨厌,变成了欣赏,因山寨之事而生愧疚等等。
往事从眼前一掠而过,李芷婉脸上露出几分笑容,轻轻言道:“我只是来此看看而已,偶尔想起当初之事罢了。”
殷开山见李芷婉那般微笑,心知此笑靥并非是对自己,也从未见她对任何人有过,那只能是对另一人了。
殷开山不由长叹一声,言道:“看来听闻之事是真的,公主殿下真的挂心那人,故而放不下,只是苦了柴绍。”
李芷婉听了,转过身言道:“父王曾与我说无事不可对人言,不过此乃我的私事,殷将军何必揣度。今日已无兴致,剑雪,我们走吧!”
“是,小姐!哼!”剑雪对殷开山轻哼一声,跟着李芷婉走下山去,只留下殷开山的一人独留在后面。
殷开山仰天苦笑两声,只觉得心中悲苦,默默念道,毕生挚爱,近在眼前而不可得。
他陡然想到,当初自己奉令前往太原,离京前曾到秦公府拜会。
那时在秦公府后院,秦王李世民正与他赏花。
秦公突然对他说了一句,言道:“殷兄,你喜欢吾妹是不是。”
记得当时自己一愣,有几分张皇,毕竟此事天下绝没有第二人知道,就算李芷婉他也从未透露过分毫。
秦公笑了笑言道:“殷兄,不必承认或者否认,若是我说错了,就当我是白说,吾对你一直甚是器重,引为心腹。我李世民一贯相信自己的眼光,足下是可值得吾妹托付终身之人,绝不会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