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节 收回特权
是胜了,还是败了,指挥部中争论不休。还有各种推诿,晏玉琮指责唐宇纵破坏了战斗计划,否则英军军舰根本就没机会逃跑。而唐宇纵则反击以是晏玉琮先破坏战斗计划,如果让英舰深入炮兵打击区,那么即使,他们要逃也没办法在火炮的覆盖下完全脱身。
晏玉琮表示,要是唐宇纵的炮兵不强行攻击,就不会影响到航空兵的作战,那么英舰也一定能被击沉在长江里。唐宇纵反击说,如果航空兵真有那么厉害,干嘛没有在后面的追击中,将英舰击沉,反而让他们从容的逃回上海呢。
当运兵船被通通击沉后,不知道是受了上面的命令,还是自行决定,两艘英国巡洋舰开始全速向下游驶去。炮兵是奈何他们不得了,可是飞机却可以追击。晏玉琮也确实追击了,可是此时情况不一样了,顺流而下英舰航速很高,这里又是下游,不是三峡那种险要的航道,英国人完全可以不顾及礁石等影响航行的因素,因此航速开到了将近四十节,不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到上海,而脱离飞机的威胁也只需要半个多小时而已。
半个小时就是晏玉琮的作战时间,他最终没能把握住。因为少了运兵船的羁绊后,英舰的灵活性大增,在江面上不但告诉航行,在飞机轰炸的时候,还可以做各种规避动作,给轰炸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再加上一点点运气,尽管多处受创,伤亡惨重,可是军舰始终没有受到致命伤,也没有被破坏到动力系统,最终英舰还是逃了。
但是英国步兵就没那么幸运了,在运兵船被打沉后。绝大多数没能够成功抢到救生艇登上巡洋舰的步兵都在水里泡着。当战斗结束后,没有淹死的步兵纷纷期盼着中国人能搭救他们。英国陆军可完全没有,士可杀不可辱的觉悟,这点上还比不上当年的满清步兵呢。最终除了一小部分步兵成功登上巡洋舰逃走,一部分在轰炸和炮击中惨死,还有一部分淹死在长江中,最后一个旅的英国步兵还剩下不到一千人被联省军救起,老实的做了俘虏。
在长江南岸一个近岸的高地上一群人,也在争论胜败问题。这是一群军校生,其中部分人上次随朱玉德在秭归作战过。这部分是专业的炮兵军官,现在显然比上次多多了,还有其他专业的士兵,比如空军的。上次用军校生上前线,是因为人手实在调动不开,这次有了现役的正规部队,可就用不上他们了。但是作为跟列强的碰撞,这种难得的战斗,朱玉德还是允许他们观战。毕竟一场实战的战斗,胜过十堂战术课。
军校生们也在争吵不休,有的认为敌军已经被击退,这应该算是战术上的胜利。但是有的认为。联省军没有达到作战预期,也就是彻底消灭英国舰队,应该算是实质上的失败了。这就像后来的朝鲜战争,若论起伤亡比例。美国人完全占优,可是美国人没有达到消灭北朝鲜政权的作战计划,而志愿军也没能把南朝鲜消灭或者把美军赶下大海。胜败就完全说不清了。志愿军是宣布自己胜利了,美军也不承认自己失败,他们的将军也只是说他是唯一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协议上签字的美国将军而已。
就像后世的朝鲜战争一样,这场战斗后,联省宣布自己取得了完美的胜利,消灭英军三千人。可是英国人却并不承认失败,反而诡辩他们遭遇了中国几十倍兵力的伏击,而两艘军舰成功逃脱,其实说明了皇家海军成功的打了一个突围战。
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联省军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而英国人至少是吃了一个大亏。而之后英国人的表现,似乎也在说明他们似乎对军事行动的可行性再次产生了怀疑,除了宣布他们军舰逃跑的高超技艺,渲染他们是在如何困难的情况下成功突围外。对于自己接下来会不会采取行动,只口不提,只是表示英国人不会轻易妥协,绝对不会在暴力面前有任何退让。除了这些,英国人对联省方面在也没有什么狠话,没有什么明确的比如要增兵之类的实质性表态,似乎在给自己找台阶下,明眼人都看出来,这是要和解的前奏啊。
可是联省似乎不识相,或者是有点人来疯的感觉,他们高调的宣布自己的胜利,高唱革命调门,表示英国人不会轻易妥协,联省也绝对不会轻易妥协,联省也绝对不会在军事威胁面前低头,联省不是清政府。同时联省立刻采取行动,以英国人悍然入侵联省统治区域为民,宣布废除清政府跟英国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在联省统治区内,英国人将没有任何特权,没有治外法权,甚至失去了以前取得了长江的航行权,开矿、经商权,以及购买地产居住的权力。
当联省做出这些表态后,不知道有多少人为联省的政治智慧担忧,觉得他们错过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一次难得的跟英国人和解的机会,一次难得的在跟列强冲突后全身而退的机会。如果他们把握住了机会,跟英国人签订一份停战协定,即便是继续保留英国人的特权,仅仅是收回租界还有跟英国人打了一仗,这种表现就足以让他们收获足够的声望了。
可现在联省的表态,完全是不给英国人留任何余地啊,不给他们任何台阶下,可是把英国人逼上梁山了啊。你在刚刚取得了一场军事胜利后,就立刻宣布废除英国人的特权,好像彻底打败了英国的样子,这不是在给英国人出难题吗。如果接受了,似乎就是在承认他们打败了,必须接受胜利者的审判的样子。无论如何英国人是不会接受失败的,哪怕在实质上失败了,他们也绝对不能够接受,否则现政府就要垮台,因为他们的人民绝对不会接受一个在东方败于黄种人的政府的。
所以英国人一定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而且是强硬的行动,比上次规模更大的强硬行动。英国跟联省的冲突将进一步加剧,这就是不懂外交的结果啊,根本就拿捏不准外交手段的灵活性,不知道张弛有度的道理。
可是谁能知道,这根本就是联省的本意,就是要刺激英国人继续将冲突加剧,让英国人吃下更大的亏,最后他们才会做出更大的让步。当然了,如果英国人不上当,他们真的接受了失去所有特权的结果,接受了承认失败的命运,那么联省也乐的如此,反正已经收回了英国人所有特权,而对方又不来打,自己面子里子都有,还求什么。
不是联省不懂得拿捏外交事务的张弛,恰恰相反这是拿捏的极好的表现。不然,也就不用这次打败了英国人一次进攻后,才宣布废除他们的特权的。而是早在收回租界的同时,就收回这些特权了。现在宣布收回这些特权,无非是在打败他们后,羞辱他们一下,让他们不得不继续增兵,继续玩这场冲突越来越大的游戏给列强看。让列强始终处在两国间冲突还在加剧的印象中,而继续做观望状,直到最后联省取得更大的利益,比如收回英国的海关税权。
收回海关权力,这才是联省最终极的目标,而要逼迫英国人放弃海关权,仅仅是目前给予英国人的这点打击,俘虏的一千人显然不能够逼迫他们就范。但是如果下次英国人派来一万人、两万人甚至十万人在被打败,不是一千人,而是五千人,一万人甚至五万人被俘虏了,他们能够不考虑代价吗。
所以联省才想方设法的继续刺激英国人,让他们扩大侵华的规模,于是冲突还在加剧,局势仍旧在联省控制中。
ps:没了,没了,真没存稿了,今天有有三章票感谢大家。周末在多更两章吧。同时感谢os兄弟投的月票。
晏玉琮表示,要是唐宇纵的炮兵不强行攻击,就不会影响到航空兵的作战,那么英舰也一定能被击沉在长江里。唐宇纵反击说,如果航空兵真有那么厉害,干嘛没有在后面的追击中,将英舰击沉,反而让他们从容的逃回上海呢。
当运兵船被通通击沉后,不知道是受了上面的命令,还是自行决定,两艘英国巡洋舰开始全速向下游驶去。炮兵是奈何他们不得了,可是飞机却可以追击。晏玉琮也确实追击了,可是此时情况不一样了,顺流而下英舰航速很高,这里又是下游,不是三峡那种险要的航道,英国人完全可以不顾及礁石等影响航行的因素,因此航速开到了将近四十节,不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到上海,而脱离飞机的威胁也只需要半个多小时而已。
半个小时就是晏玉琮的作战时间,他最终没能把握住。因为少了运兵船的羁绊后,英舰的灵活性大增,在江面上不但告诉航行,在飞机轰炸的时候,还可以做各种规避动作,给轰炸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再加上一点点运气,尽管多处受创,伤亡惨重,可是军舰始终没有受到致命伤,也没有被破坏到动力系统,最终英舰还是逃了。
但是英国步兵就没那么幸运了,在运兵船被打沉后。绝大多数没能够成功抢到救生艇登上巡洋舰的步兵都在水里泡着。当战斗结束后,没有淹死的步兵纷纷期盼着中国人能搭救他们。英国陆军可完全没有,士可杀不可辱的觉悟,这点上还比不上当年的满清步兵呢。最终除了一小部分步兵成功登上巡洋舰逃走,一部分在轰炸和炮击中惨死,还有一部分淹死在长江中,最后一个旅的英国步兵还剩下不到一千人被联省军救起,老实的做了俘虏。
在长江南岸一个近岸的高地上一群人,也在争论胜败问题。这是一群军校生,其中部分人上次随朱玉德在秭归作战过。这部分是专业的炮兵军官,现在显然比上次多多了,还有其他专业的士兵,比如空军的。上次用军校生上前线,是因为人手实在调动不开,这次有了现役的正规部队,可就用不上他们了。但是作为跟列强的碰撞,这种难得的战斗,朱玉德还是允许他们观战。毕竟一场实战的战斗,胜过十堂战术课。
军校生们也在争吵不休,有的认为敌军已经被击退,这应该算是战术上的胜利。但是有的认为。联省军没有达到作战预期,也就是彻底消灭英国舰队,应该算是实质上的失败了。这就像后来的朝鲜战争,若论起伤亡比例。美国人完全占优,可是美国人没有达到消灭北朝鲜政权的作战计划,而志愿军也没能把南朝鲜消灭或者把美军赶下大海。胜败就完全说不清了。志愿军是宣布自己胜利了,美军也不承认自己失败,他们的将军也只是说他是唯一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协议上签字的美国将军而已。
就像后世的朝鲜战争一样,这场战斗后,联省宣布自己取得了完美的胜利,消灭英军三千人。可是英国人却并不承认失败,反而诡辩他们遭遇了中国几十倍兵力的伏击,而两艘军舰成功逃脱,其实说明了皇家海军成功的打了一个突围战。
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联省军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而英国人至少是吃了一个大亏。而之后英国人的表现,似乎也在说明他们似乎对军事行动的可行性再次产生了怀疑,除了宣布他们军舰逃跑的高超技艺,渲染他们是在如何困难的情况下成功突围外。对于自己接下来会不会采取行动,只口不提,只是表示英国人不会轻易妥协,绝对不会在暴力面前有任何退让。除了这些,英国人对联省方面在也没有什么狠话,没有什么明确的比如要增兵之类的实质性表态,似乎在给自己找台阶下,明眼人都看出来,这是要和解的前奏啊。
可是联省似乎不识相,或者是有点人来疯的感觉,他们高调的宣布自己的胜利,高唱革命调门,表示英国人不会轻易妥协,联省也绝对不会轻易妥协,联省也绝对不会在军事威胁面前低头,联省不是清政府。同时联省立刻采取行动,以英国人悍然入侵联省统治区域为民,宣布废除清政府跟英国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在联省统治区内,英国人将没有任何特权,没有治外法权,甚至失去了以前取得了长江的航行权,开矿、经商权,以及购买地产居住的权力。
当联省做出这些表态后,不知道有多少人为联省的政治智慧担忧,觉得他们错过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一次难得的跟英国人和解的机会,一次难得的在跟列强冲突后全身而退的机会。如果他们把握住了机会,跟英国人签订一份停战协定,即便是继续保留英国人的特权,仅仅是收回租界还有跟英国人打了一仗,这种表现就足以让他们收获足够的声望了。
可现在联省的表态,完全是不给英国人留任何余地啊,不给他们任何台阶下,可是把英国人逼上梁山了啊。你在刚刚取得了一场军事胜利后,就立刻宣布废除英国人的特权,好像彻底打败了英国的样子,这不是在给英国人出难题吗。如果接受了,似乎就是在承认他们打败了,必须接受胜利者的审判的样子。无论如何英国人是不会接受失败的,哪怕在实质上失败了,他们也绝对不能够接受,否则现政府就要垮台,因为他们的人民绝对不会接受一个在东方败于黄种人的政府的。
所以英国人一定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而且是强硬的行动,比上次规模更大的强硬行动。英国跟联省的冲突将进一步加剧,这就是不懂外交的结果啊,根本就拿捏不准外交手段的灵活性,不知道张弛有度的道理。
可是谁能知道,这根本就是联省的本意,就是要刺激英国人继续将冲突加剧,让英国人吃下更大的亏,最后他们才会做出更大的让步。当然了,如果英国人不上当,他们真的接受了失去所有特权的结果,接受了承认失败的命运,那么联省也乐的如此,反正已经收回了英国人所有特权,而对方又不来打,自己面子里子都有,还求什么。
不是联省不懂得拿捏外交事务的张弛,恰恰相反这是拿捏的极好的表现。不然,也就不用这次打败了英国人一次进攻后,才宣布废除他们的特权的。而是早在收回租界的同时,就收回这些特权了。现在宣布收回这些特权,无非是在打败他们后,羞辱他们一下,让他们不得不继续增兵,继续玩这场冲突越来越大的游戏给列强看。让列强始终处在两国间冲突还在加剧的印象中,而继续做观望状,直到最后联省取得更大的利益,比如收回英国的海关税权。
收回海关权力,这才是联省最终极的目标,而要逼迫英国人放弃海关权,仅仅是目前给予英国人的这点打击,俘虏的一千人显然不能够逼迫他们就范。但是如果下次英国人派来一万人、两万人甚至十万人在被打败,不是一千人,而是五千人,一万人甚至五万人被俘虏了,他们能够不考虑代价吗。
所以联省才想方设法的继续刺激英国人,让他们扩大侵华的规模,于是冲突还在加剧,局势仍旧在联省控制中。
ps:没了,没了,真没存稿了,今天有有三章票感谢大家。周末在多更两章吧。同时感谢os兄弟投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