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种子公司
再次来到民国已经是几个月后了,这次赵泽勇基本没带什么商品,这次主要是来看市场反馈的。上次委托法国商人皮埃尔代售的货物中销售最好的竟然是口红,不过永兴洋行大班皮埃尔对样式繁多的高跟鞋也很感兴趣,加大了订货。至于其他的商品,赵泽勇寄予厚望的丝袜卖的是最差的,手表也没卖出去几块,皮埃尔说,这些表质量倒是可以,但是不是名牌,价格也不低所以销路并不好。
赵泽勇第一个打算放弃手表了,不但是因为销路不好,而且因为手表的价格高,赵泽勇尽管经营着一个机械加工作坊,可是存款却没多少,如果用来倒卖手表的话,数量上就先上不去,距离发财大计太远了。
手表放弃了,赵泽勇则选好了几样产品,最好的是口红,据皮埃尔说,自己提供的口红很受欢迎。尽管这个时代西方已经有口红,甚至在民国的上海等大城市也是有口红这类产品销售的,但是赵泽勇带去的口红因为现代材料因素使用起来口感最好,相比现在大多是膏状的口红,赵泽勇的管状口红用起来也更加方便。这倒是出乎赵泽勇的预料,本以为可以提供利润的手表不行,反而是简单的口红最受欢迎。
另外香水的出售情况也不错,同样这时代有香水生产,但是赵泽勇带过去的香水种类非常之多,很多的香味十分独特,市场反响很好。
高跟鞋也是,这时代也是有高跟鞋,但是受限于技术,鞋样十分单一,大多数都是圆筒状从大到小的鞋跟,而不像赵泽勇带过去的高跟鞋,尖细的鞋跟充满了魅惑,更有什么水晶鞋,红sè,黑sè等数十种颜sè。
还是女人的钱好赚,赵泽勇打算下次来的时候,专攻女xìng用品,主打产品就放在口红、高跟鞋和香水上来。
带着皮埃尔给的两百个大洋货款,赵泽勇再次找到了张富,这次他想管张富买下他家的打谷场。赵泽勇经过几次穿梭已经弄明白过来,穿梭门民国一端就固定在张富家的打谷场上,不管自己在现代那边在何地开启穿梭门,到民国这端都是打谷场,大概是因为金属饼是在这里坠落的吧。而另一端则在赵泽勇的机械作坊中,不管自己在民国这里在何地开启穿梭门,也一定会回到自己家中,可能是由于穿梭门第一次开启是在自己的机械作坊的原因。
“哎呀,小兄弟,又见到你了,可太好了。”
赵泽勇没想到张富这次见到自己这么兴奋,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
“张老伯什么事情这么高兴啊。”
张富哈哈笑道:“小兄弟啊,你猜,你给我的种子,产量多少?”
赵泽勇也好奇现代的种子到民国能打多少粮食笑问道:“多少?”
张富神秘的打出了一个六的手势。
赵泽勇疑问道:“六百斤?”
张富笑着点点头。
赵泽勇倒是颇为遗憾,他买种子的时候可打听过了,这种种子亩产最高可有一千两百斤呢,不过想想大概缺少肥料的情况下,六百斤也不算少了,不然张富不会这么兴奋。赵泽勇其实并不了解,民国的一斤跟现代的一斤不是一个概念,民国的一斤大概是现代的一斤二两,张富口里的六百斤相当于赵泽勇认识的七百多斤,其实也不算少了。
“怎么小兄弟不信?”
张富见赵泽勇没露出惊喜,以为赵泽勇不相信。
赵泽勇笑道:“那恭喜老伯了。”
张富嘿嘿一笑,突然面露难sè,嗫喏了半天没开口。
赵泽勇奇道:“老伯可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张富尴尬一笑道:“这次啊因为咱家的包谷产量高,四里八乡的乡亲都传开了,现在啊有不少人都来咱家求种子···”
张富一番解释,原来因为他家的玉米产量突然暴增,周围几个村子里的老百姓现场看过后,都很惊讶,同时开始向张富来买种子,张富哪里有种子卖给众人,结果是他家这季打下的玉米都被人当做种子,以两倍的粮食价格买走了。而同时张富对赵泽勇的种子信心充满了信心,他想问问,赵泽勇还有么有其他的种子,比如小麦种子。由于张富把自己的种子是从赵泽勇这里买来的消息传了出去,于是很多乡亲朋友都托他帮忙,现在张富不但想自己买,还想帮着乡亲们多买一些。
蒙自是个坝子,云南是高原地貌有山脉众多,一个坝子其实就是山中一块小平原。蒙自这个坝子是滇南地区最大的坝子,耕地面积广大,光是张富家附近这些村镇加起来,就有上万亩的耕地,要是这些土地上都种上赵泽勇带来的种子,增产的数量是很可观的,但是赵泽勇运来这些种子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是中国是个农业国家,人口又众多,历朝历代都为了粮食出过问题,饿死人的事情史书上几乎每朝每代都有。对于民国的农民来说,粮食的收成就是他们的命,赵泽勇听完张富的请求,觉得自己应该帮助他们。
可是回到了现代后,赵泽勇又开始为难起来。
运输足够上万亩耕地耕种的种子不是个小数目,以每亩地六斤种子来算,就需要六万斤,费时费力不说,需要的钱也不是个小数目。赵泽勇虽然衣食无忧,但也也并不富裕,上次倒卖商品已经花去了很大一部分存款,结果销售的效果并不好,尽管还没清算,但是估计不会赚什么钱。
靠着自己实在是没有能力去帮张富采购种子。
第二天,赵泽勇在古玩市场上,将两百块民国大洋变卖,每块卖到了一百块钱,两百块也才两万块,而买那些商品赵泽勇就花了三万块,这可真是赔钱了。不过赔钱主要是因为几十块手表,还有一切其他的东西没有卖出去,口红这类廉价的商品反而是赚了的。
上次采购口红,香水,高跟鞋,赵泽勇一共才花了不到一千块钱,反倒买了两万块,这说明跨时空倒卖确实利润丰厚。尤其是口红,一管廉价的口红五块钱,在民国可以买到十个大洋,折合一千块钱,这是两百倍的利润啊。这么高的利润赵泽勇没有理由放弃,打算继续干下去,而且要大干一场。这次将剩余所有的存款,三万元都取了出来,全部购买口红。口红体积小,便于携带,最重要的是,价格便宜,赵泽勇以批发的价格,三块钱一只购买了一万多只廉价口红。如果顺利出手的话,稳赚两百万啊。
接下来唯一要烦的就是种子问题了。
一万亩需要六万斤种子,一斤种子的价格是两块多,这就需要十几万。
想来想去,赵泽勇拨通了汪铭的电话,现在只有这个发小能帮自己了。
“什么,借钱,多少?”
汪铭很干脆。
“最少十二万。”
赵泽勇道。
“就这么点啊,没问题,说你的账号,我给你打过去。”
汪铭很痛快。
赵泽勇不由得苦笑,他知道,这点钱对于汪铭来说不算什么,汪铭现在混的很好,不过钱来的却不太干净,所以一般情况下赵泽勇是不会开口管汪铭借钱的。尽管两人的关系非比寻常,可以说,要是汪铭有困难,赵泽勇会不顾一切的帮忙,相反汪铭也会不顾一切的帮助赵泽勇。
赵泽勇和汪铭两人,亲如兄弟,可是彼此却不认同对方的人生观。
当年两人一同成为孤儿后,赵泽勇选择读书,初中毕业后,没有条件去考大学,主动选择了一家zhèngfǔ扶持免学费的技术学校,学习车、铣、磨、刨技术,之后进了一家机械厂。赵泽勇工作后,时常接济生活无着的汪铭。甚至有一次,汪铭跟人火并险些不治,赵泽勇借遍了能借的钱总算是救了他的xìng命,结果自己被周围的人怀疑是不是染上了黄赌毒。
干了几年,汪铭找到赵泽勇说,一个小机械厂欠了自己的债,老板将厂子抵押给了他。汪铭把厂子交给了赵泽勇,开玩笑说是还赵泽勇救命钱。开起了自己的机械作坊后,赵泽勇依靠来件加工营生,可是一场经济危机,让自己这几年只能吃老本了。
没能上大学,一直都是赵泽勇引以为憾的事情。不过赵泽勇对学习却有一种偏执的爱好,正因为这样,在经历了那次惨痛的地震后,他跟汪铭两人才选择了不同的人生,在没人监管后,赵泽勇在亲邻的帮助下继续上学,而汪铭却开始混社会了。
赵泽勇对知识的渴望十分驳杂,几乎是逮着什么学什么,一份四五十年代的老旧图纸他也能津津有味的看上半天,但是赵泽勇最喜欢的还是有文字的东西,老旧的历史书和流行的经济杂志是贫困地区的他能接触到的最多的信息。
因为对经济的兴趣,对经营自己事业的向往,赵泽勇才会接受了汪铭给的小机械厂。
经营了机械厂后,赵泽勇的生活开始走下坡路,相对的是汪铭终于混出来了,手下有一大票小弟,黑白两道通吃,要风得风的,威风无比。但是赵泽勇并不认同汪铭的人生,同样汪铭也不认同赵泽勇的人生,可是这不阻碍两人之间亲如兄弟的情谊。
借到了钱,赵泽勇却并不高兴,这次不是为了帮张富,他绝对不会开口的。
“只此一次,下次我要靠自己。”
赵泽勇心中暗下决心。
种子如期送到了张富手里,没有误了秋播。
看着高兴异常的张富,赵泽勇心中却忧虑起来。这一次借钱帮助了张富,那么下一次呢,这一次是一万亩的,下一次就不知道会是多少万亩了。
“或许我该办一个种子公司。”
突然赵泽勇心中产生这样一个想法,在民国办一个种子公司。
赵泽勇第一个打算放弃手表了,不但是因为销路不好,而且因为手表的价格高,赵泽勇尽管经营着一个机械加工作坊,可是存款却没多少,如果用来倒卖手表的话,数量上就先上不去,距离发财大计太远了。
手表放弃了,赵泽勇则选好了几样产品,最好的是口红,据皮埃尔说,自己提供的口红很受欢迎。尽管这个时代西方已经有口红,甚至在民国的上海等大城市也是有口红这类产品销售的,但是赵泽勇带去的口红因为现代材料因素使用起来口感最好,相比现在大多是膏状的口红,赵泽勇的管状口红用起来也更加方便。这倒是出乎赵泽勇的预料,本以为可以提供利润的手表不行,反而是简单的口红最受欢迎。
另外香水的出售情况也不错,同样这时代有香水生产,但是赵泽勇带过去的香水种类非常之多,很多的香味十分独特,市场反响很好。
高跟鞋也是,这时代也是有高跟鞋,但是受限于技术,鞋样十分单一,大多数都是圆筒状从大到小的鞋跟,而不像赵泽勇带过去的高跟鞋,尖细的鞋跟充满了魅惑,更有什么水晶鞋,红sè,黑sè等数十种颜sè。
还是女人的钱好赚,赵泽勇打算下次来的时候,专攻女xìng用品,主打产品就放在口红、高跟鞋和香水上来。
带着皮埃尔给的两百个大洋货款,赵泽勇再次找到了张富,这次他想管张富买下他家的打谷场。赵泽勇经过几次穿梭已经弄明白过来,穿梭门民国一端就固定在张富家的打谷场上,不管自己在现代那边在何地开启穿梭门,到民国这端都是打谷场,大概是因为金属饼是在这里坠落的吧。而另一端则在赵泽勇的机械作坊中,不管自己在民国这里在何地开启穿梭门,也一定会回到自己家中,可能是由于穿梭门第一次开启是在自己的机械作坊的原因。
“哎呀,小兄弟,又见到你了,可太好了。”
赵泽勇没想到张富这次见到自己这么兴奋,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
“张老伯什么事情这么高兴啊。”
张富哈哈笑道:“小兄弟啊,你猜,你给我的种子,产量多少?”
赵泽勇也好奇现代的种子到民国能打多少粮食笑问道:“多少?”
张富神秘的打出了一个六的手势。
赵泽勇疑问道:“六百斤?”
张富笑着点点头。
赵泽勇倒是颇为遗憾,他买种子的时候可打听过了,这种种子亩产最高可有一千两百斤呢,不过想想大概缺少肥料的情况下,六百斤也不算少了,不然张富不会这么兴奋。赵泽勇其实并不了解,民国的一斤跟现代的一斤不是一个概念,民国的一斤大概是现代的一斤二两,张富口里的六百斤相当于赵泽勇认识的七百多斤,其实也不算少了。
“怎么小兄弟不信?”
张富见赵泽勇没露出惊喜,以为赵泽勇不相信。
赵泽勇笑道:“那恭喜老伯了。”
张富嘿嘿一笑,突然面露难sè,嗫喏了半天没开口。
赵泽勇奇道:“老伯可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张富尴尬一笑道:“这次啊因为咱家的包谷产量高,四里八乡的乡亲都传开了,现在啊有不少人都来咱家求种子···”
张富一番解释,原来因为他家的玉米产量突然暴增,周围几个村子里的老百姓现场看过后,都很惊讶,同时开始向张富来买种子,张富哪里有种子卖给众人,结果是他家这季打下的玉米都被人当做种子,以两倍的粮食价格买走了。而同时张富对赵泽勇的种子信心充满了信心,他想问问,赵泽勇还有么有其他的种子,比如小麦种子。由于张富把自己的种子是从赵泽勇这里买来的消息传了出去,于是很多乡亲朋友都托他帮忙,现在张富不但想自己买,还想帮着乡亲们多买一些。
蒙自是个坝子,云南是高原地貌有山脉众多,一个坝子其实就是山中一块小平原。蒙自这个坝子是滇南地区最大的坝子,耕地面积广大,光是张富家附近这些村镇加起来,就有上万亩的耕地,要是这些土地上都种上赵泽勇带来的种子,增产的数量是很可观的,但是赵泽勇运来这些种子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是中国是个农业国家,人口又众多,历朝历代都为了粮食出过问题,饿死人的事情史书上几乎每朝每代都有。对于民国的农民来说,粮食的收成就是他们的命,赵泽勇听完张富的请求,觉得自己应该帮助他们。
可是回到了现代后,赵泽勇又开始为难起来。
运输足够上万亩耕地耕种的种子不是个小数目,以每亩地六斤种子来算,就需要六万斤,费时费力不说,需要的钱也不是个小数目。赵泽勇虽然衣食无忧,但也也并不富裕,上次倒卖商品已经花去了很大一部分存款,结果销售的效果并不好,尽管还没清算,但是估计不会赚什么钱。
靠着自己实在是没有能力去帮张富采购种子。
第二天,赵泽勇在古玩市场上,将两百块民国大洋变卖,每块卖到了一百块钱,两百块也才两万块,而买那些商品赵泽勇就花了三万块,这可真是赔钱了。不过赔钱主要是因为几十块手表,还有一切其他的东西没有卖出去,口红这类廉价的商品反而是赚了的。
上次采购口红,香水,高跟鞋,赵泽勇一共才花了不到一千块钱,反倒买了两万块,这说明跨时空倒卖确实利润丰厚。尤其是口红,一管廉价的口红五块钱,在民国可以买到十个大洋,折合一千块钱,这是两百倍的利润啊。这么高的利润赵泽勇没有理由放弃,打算继续干下去,而且要大干一场。这次将剩余所有的存款,三万元都取了出来,全部购买口红。口红体积小,便于携带,最重要的是,价格便宜,赵泽勇以批发的价格,三块钱一只购买了一万多只廉价口红。如果顺利出手的话,稳赚两百万啊。
接下来唯一要烦的就是种子问题了。
一万亩需要六万斤种子,一斤种子的价格是两块多,这就需要十几万。
想来想去,赵泽勇拨通了汪铭的电话,现在只有这个发小能帮自己了。
“什么,借钱,多少?”
汪铭很干脆。
“最少十二万。”
赵泽勇道。
“就这么点啊,没问题,说你的账号,我给你打过去。”
汪铭很痛快。
赵泽勇不由得苦笑,他知道,这点钱对于汪铭来说不算什么,汪铭现在混的很好,不过钱来的却不太干净,所以一般情况下赵泽勇是不会开口管汪铭借钱的。尽管两人的关系非比寻常,可以说,要是汪铭有困难,赵泽勇会不顾一切的帮忙,相反汪铭也会不顾一切的帮助赵泽勇。
赵泽勇和汪铭两人,亲如兄弟,可是彼此却不认同对方的人生观。
当年两人一同成为孤儿后,赵泽勇选择读书,初中毕业后,没有条件去考大学,主动选择了一家zhèngfǔ扶持免学费的技术学校,学习车、铣、磨、刨技术,之后进了一家机械厂。赵泽勇工作后,时常接济生活无着的汪铭。甚至有一次,汪铭跟人火并险些不治,赵泽勇借遍了能借的钱总算是救了他的xìng命,结果自己被周围的人怀疑是不是染上了黄赌毒。
干了几年,汪铭找到赵泽勇说,一个小机械厂欠了自己的债,老板将厂子抵押给了他。汪铭把厂子交给了赵泽勇,开玩笑说是还赵泽勇救命钱。开起了自己的机械作坊后,赵泽勇依靠来件加工营生,可是一场经济危机,让自己这几年只能吃老本了。
没能上大学,一直都是赵泽勇引以为憾的事情。不过赵泽勇对学习却有一种偏执的爱好,正因为这样,在经历了那次惨痛的地震后,他跟汪铭两人才选择了不同的人生,在没人监管后,赵泽勇在亲邻的帮助下继续上学,而汪铭却开始混社会了。
赵泽勇对知识的渴望十分驳杂,几乎是逮着什么学什么,一份四五十年代的老旧图纸他也能津津有味的看上半天,但是赵泽勇最喜欢的还是有文字的东西,老旧的历史书和流行的经济杂志是贫困地区的他能接触到的最多的信息。
因为对经济的兴趣,对经营自己事业的向往,赵泽勇才会接受了汪铭给的小机械厂。
经营了机械厂后,赵泽勇的生活开始走下坡路,相对的是汪铭终于混出来了,手下有一大票小弟,黑白两道通吃,要风得风的,威风无比。但是赵泽勇并不认同汪铭的人生,同样汪铭也不认同赵泽勇的人生,可是这不阻碍两人之间亲如兄弟的情谊。
借到了钱,赵泽勇却并不高兴,这次不是为了帮张富,他绝对不会开口的。
“只此一次,下次我要靠自己。”
赵泽勇心中暗下决心。
种子如期送到了张富手里,没有误了秋播。
看着高兴异常的张富,赵泽勇心中却忧虑起来。这一次借钱帮助了张富,那么下一次呢,这一次是一万亩的,下一次就不知道会是多少万亩了。
“或许我该办一个种子公司。”
突然赵泽勇心中产生这样一个想法,在民国办一个种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