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殖明

第007章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唐婉琴?面前这个美少女就是未婚妻唐婉琴?现在亲自要来跟自己退婚?只是怎么看起来这么嫩,一点都不像快十八岁了。

    郑锦知道,虽然和唐婉琴的包办婚姻不是由自己作主定的,自己本没有退婚的权利,但还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找到一个合法有理的借口,一纸休书休掉唐婉琴。

    现在唐婉琴既然都亲自找上门要退婚,自己当然再不用找其它什么借口,只有准备好笔墨纸张,三分种之内就可以退掉这门已订了十五年的婚约。

    到底要不要现在就吩咐笔墨伺候呢?

    郑锦又看了面前的美少女一眼,只见她依然满脸通红,双手紧抓着衣角似乎要将衣服拧断了。

    只是她眼神中刚开始的那种凶巴巴之态已不见,变成了现在如小鹿般紧张,还有几分可怜楚楚。那可怜的神态不知是乞求自己快点跟她退婚,还是乞求自己不要退婚,而是马上跟她成婚。

    “不光复不成婚”的豪言壮语已喊出,现在不可能食言反悔答应成婚。而现在神州已陆沉十八年,满清鞑子的地盘是自己的千倍,兵力是自己的百倍,想要光复也决不是那么容易。

    算了,还是不要误了人家女孩的青chūn了吧。虽然觉得面前的唐婉琴真的如小鹿般美,一点都不像想象中的母老虎。

    郑锦正准备吩咐笔墨伺候时,忽然一个白衣身影不知怎么冲了过来,抓起绿衣少女的手就走,顷刻就消失在人群中。

    那身影真的好快,郑锦还来不及看清她的面目,就已经转过了身去,只留下一个背影。

    那背影身穿一袭宽袍大袖的白sè儒服,扎着青sè头巾,头巾下飞瀑流云般的长发垂及腰间,衬得那背影分外的窈窕高挑,婀娜多姿。

    虽然只是惊鸿一瞥间,郑锦就发觉那背影是女扮男装。男人的头发不可能那么细腻如丝般的柔滑光泽,背影也不可能那么曲线婀娜。

    她是谁?唐婉琴的姐姐么?额,好像竟和自己是“情侣装”,一样的白sè儒服青sè头巾。

    或许她才是真正的唐婉琴?刚才那直面要退婚的绿衣少女不过是她妹妹?姐妹俩到底要玩什么把戏?

    郑锦不管那么多了,目光又投向观礼台下的shè箭场,此时150米级别的shè箭比赛还在继续。

    只是连看了四轮都只是失望,再没发现一个让郑锦眼前一亮的。

    终于看到第五轮时又发现了一个,也是气度沉着从容,一箭穿透。只是身材比刚才那个像娘们的第一个穿透的家伙要壮实不少,看起来二十多岁,倒八字粗眉,面目冷峻,郑锦看其相貌隐约感觉不是中国人,而像rì本人。

    第九轮时又发现一个一箭穿透,更不像中国人,那身材、脸型、肤sè、和胡子明显像似印欧白种人,只不知是欧洲人还是印度人。

    最后150米级比赛结束时,经陈近南的统计,总共29轮870人参赛,shè及靶子的有417人,中了靶的有268人,命中三环以内的有93人,shè中靶心的有12人,shè中而且穿透了靶子的有4人。这4人分别是两个中国人,唐超、梁青山。一个中rì混血,田信川。一个印度人,宝树。

    对一支以水师为主的部队,有这样的结果郑锦也只能接受了。中了靶的都可以用来培养做新陆军近卫师的下级军官,而那一箭穿透的家伙四人既要重点培养,马上要进行的“猎鹰”行动计划也可以用得上他们。

    接下来在进行200米级的shè箭比赛前,先进行文选,选拔能做行军书记、长史之类的文职军官。

    陈近南又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两块长15多丈、宽5尺多宽的白布,然后命人挂在了阅兵广场中间的两根大木杆上。参赛选手就可以分两边在白布下站好默写一段经书。

    挂起来的白布中间又划了道道朱线,一面长白布被均匀分成了三十块,大概每块1.5㎡左右,每人有一块的书写空间。

    这样一轮可以有60个选手出来同时参赛。郑锦想应该只用两三轮就可以接受比赛,估计郑家军队中能读书写字的比能shè箭的更稀有。

    可是,第一轮比赛竟然还有两个空位没有站人。

    郑锦望了望陈近南,从他回应的目光可以知道没有第二轮了,这58人就是一万五千郑家军队中所有下级军官和士兵中能写字的人。

    而前面出来shè箭和现在出来写字的,两次重叠的不过25人。

    看来光从军队中选拔书记、长史、参军等文职军官是不行的了,必须还要去抓一些隐居在厦门岛的秀才、举人、进士们来充数。

    对郑家军队这样一个文选、武选人数重叠的比例结果,郑锦觉得自己或许应该不能悲哀,而是要感到欣慰。因为这个比例接过不仅高于现在的清廷的旗兵、绿营兵,也高于原朱明王朝的军队。

    从汉至唐,中国的文官武官原不分途,读书人可以做武官,武将也可以折节读书。但到了明清,文武绝对分途,文官和武官之间有一道深深的沟壑,高高的壁垒。

    在汉代,书生班超可以去投笔从戎,诗人曹阿瞒处女仕做的是洛阳北部尉的武官,儒生刘备可以去光荣从军打黄巾,第一个官做的也是安喜县尉,关公也曾月下读chūn秋,董卓也很尊重蔡邕这样的读书人,吴下阿蒙折节读书能令孙权别三rì刮目相看。

    唐代的书生诗人们都以从军为荣,不知写了多少热血的边塞诗。李靖本是王通门下一书生,张巡以一书生死守雎阳,力挽狂澜;郭子仪也以一介儒生收拾河山,出将入相。汉、晋的郡太守,隋唐的州刺史,都是文武合一的官。

    到了宋代,就开始了文武分途,重文轻武,就有了“贼配军”这个骂人的名词了,武人出身的狄青和岳飞没有战死在沙场上,却死在了朝廷的猜忌和陷害中。

    但宋代虽然开始文武分途、重文轻武,但文、武还不是那么两极化对立,高层的文、武官员还可以互相调用,像韩琦、范仲淹都能出将入相,安抚使也是文、武官参用,且保留有汉唐古风的幕府制度,非边区的知州们还照例兼地方厢军的帅印,士兵和军官的来源也还算广泛,也并没有地位卑贱的世袭军户。

    到了明代,这一切都被朱重八改了,绝对的文武分途,文武对立,以文制武,军民分籍分治,军户世袭。

    宋代重文,那是真正的优待文人文臣,开国时没杀一个功臣,后来三百多年也没杀一个文臣,他们的子孙也尽量给以荫官优待,比如周敦颐周判官没考科举而是是被他叔父荫的一个官。

    但明代从朱重八开始就既不重武,也不重文。文官的最高丞相被朱重八诛灭九族,再不设了。一众开国元勋的武将文臣也被朱重八基本杀尽了,最后只剩下一个汤和幸免。

    然后朱重八开始从国子监和科举中重新培养效忠的读书人,但有一个年轻不懂事的国子监书生有一天忽然冲动地在墙上贴了一张大字报,发了一些牢sāo,朱重八二话不说就将那个书生的头砍了,并将头悬挂在国子监正门的一根竹竿上,血肉模糊腐烂到只剩骷髅被风吹雨打了一百多年,后来他曾孙的曾孙好玩的正德皇帝南巡太学时看到那骷髅吓了一跳很不爽才下令将其从风吹雨打的竹竿上解下安葬起来。

    朱重八不设丞相但jīng力充沛能折腾,还可自己包了本该丞相做的事,但朱四叔实在没朱重八那jīng力不堪劳累只好搞出内阁和太监来,开始是阁臣较风光,但阁臣无正式名分,权高位卑,又与外廷的部臣不和,后来堂堂阁老们都要在太监们yín威下夹着尾巴过rì子了。

    最终是明朝武将们被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打压,而文官们又被没机鸡的太监们打压,这群没机鸡的又对一群鞑子献媚搞里应外合,搞得李自成张献忠没饭吃还要交税就cāo刀反了他娘的扒了朱重八的坟烧了他的庙,最后崇祯也被逼得挥刀砍向自己的妻女然后赤足覆面上吊而死。

    朱重八还制定了一种专对付文臣的制度叫“廷杖”,六部大臣们经常在朝廷上或被拉到午门前被那些锦衣卫大汉军用重棍打屁股,打得皮开肉绽算是手下留情,打残打死那是正常的事。幸亏王阳明同学皮厚骨头硬,不然这一代奇才、大儒来不及龙场悟道绽放心学的光芒就要被几个锦衣卫活活打死。

    关于朱明王朝的军制和其他诸多制度的弊端,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这本书中有很深入到位的剖析,前世的郑锦就曾拜读过,只是现在记得不多了。

    现在黄宗羲已五十多岁,估计《明夷待访录》已经被他写出来,只是还没有公开出版,可能他死前这本书一直都没有出版,因为其中有很多被满清鞑子视为违和的内容,估计出版之后黄宗羲就要遭受明史案那样的悲惨遭遇。所以还得自己找个什么时候去拜访一下不知隐居在哪的黄宗羲,偷偷借他那本书来看一下。

    看一本书还要偷偷借,想起满清鞑子郑锦又不觉生起一股无名的火。明朝那一套黑暗的制度基本都被满清鞑子继承下来,而且变本加厉,还搞出了许多新黑暗制度,而明朝仅剩的几个好制度反而全被满清鞑子砍了,禁了。

    比如明朝的廷推制(朱四叔之后),比如zìyóu的书院讲学,结社,文化出版(正德朝开始,王阳明开风气),zìyóu的航海贸易(隆庆开关以后),这些从鞑子入关后就都没有了。连穿什么衣服,留头发的zìyóu都没了,你还要私人讲学结社?你还要写《明史》,你还要读《金瓶梅》?

    鞑子皇帝后宫三千却不许人民读《金瓶梅》?天理何在?

    没天理。

    神州大陆现在是一个天地闭,贤人隐的世界。

    要待老子以这两个小岛为力量起点,去破了这天,改了这地,唤出这人,杀了那鞑子,变了这世界。

    首先要有一万jīng锐陆军师。

    要有五百能文能武的军官。

    可是现在手头上能文能武的不过25人!

    郑锦深感任重道远,任务艰难。幸亏现在还有一个陈近南可以安慰他一下。

    而这能文能武的25个人,经过第二大轮的200米远,200斤强弓的比试后,只剩下了6人中靶。

    那200斤强弓好多人都拉不开。

    但还是有三人拉弓如满月,中了靶心,继续穿透。

    那个颀长秀弱像娘们唐超。

    那个冷峻壮实的中rì混血田信川。

    还有那个可能练了什么神功的印度阿三宝树。

    但最后的250米远,300斤级比赛,这三个种子选手都覆没了。

    秀美的唐超和壮实的田信川对那300斤级的强弓都拉得手臂微有点抖,再不能拉出那种好看的满月型,虽然勉强中了靶,却都在三环之外。

    那个印度阿三宝树依然像不费什么力地将那强弓拉成了满月型,却再没能中靶心,只shè在了二环的环线中。

    这个结果已经让郑锦比较满意了,相信只要再训练一段时间,他们三人都可以成为很有杀伤力的神箭手。毕竟战场实战不是比赛,没有谁去用自己不趁手的弓。而以他们的臂力腰力,舞动六十多斤的大刀骑马去砍人应该也不成问题。

    今天的阅兵和shè箭比赛还是收获不小,郑锦站起身,缓步走下观礼台,在万众瞩目中准备要说几句总结鼓励的话,然后为优秀选手颁发奖状和银子。

    就在这种全场既安静又兴奋期待的时刻,忽然两声如鹤鸣九天般清啸声从狮子山传来。

    接着两个快如风的身影从山上飞奔而下,似乎眨眼之间就来到了阅兵广场上,来到了观礼台前,离郑锦不过十步之遥。两人一个穿着白僧衣,一个穿着玄sè僧衣,都带着压得很低的斗笠还蒙着面,看不清面目。

    “我本楚国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以这等势力还谈光复,可笑可笑!不如回家成亲养孩子去吧!”

    那两个戴斗笠的蒙面身影飞奔而来时,猖狂轻蔑的话音也如千斤洪钟般响起,振荡着阅兵广场上的每一个角落。

    话音落时,脚步止时,五个大将都拔出了刀,现场负责jǐng卫的洪门弟子也已拔刀形成了包围圈。

    “不要轻举妄动,都给我收起武器退下。”郑锦很快回过神来,对拔刀的洪门弟子下了令。

    绝对不是刺客,从来刺客不会在行刺前还要先喊话。

    不会是两个高人吧!现在老子正缺高人相助啊!

    郑锦有些激动地向那两个不露面目的僧衣人走近两步,躬身拱手而问:“敢问两位大师,有何指教?”

    如果他们真的是高人高士,那么对付高人高士最好的策略就是——礼贤下士。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lt;/agt;;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