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皇太后临朝
司马懿劝进曹操为王,的确是处于曹军考虑,一味示弱绝对不利于谈判,而且在今后与川军的对垒中,曹操爵位比刘璋低一等会有很多麻烦。
但是司马懿顺带的,还是要算计荀彧荀攸,这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算计,劝曹操加封王爵,又是出于曹军考虑,无可厚非。
但是曹操与刘璋不同,异姓封王,荀彧荀攸没有感觉才怪,再加上之前的天子驾崩,就算司马懿告诉司马徽的,都是言之凿凿的说天子就是郭嘉留下来的,更别说其他人。
这个屎盆子虽然在郭嘉头上,臭的却是曹操,荀彧荀攸肯定有意见。
如果曹操加封王爵,司马懿肯定荀彧荀攸不能坦然处之。
这次曹军的议事,几乎司马懿占了全部的中心位置,而司马懿也乐得占据中心位置,曹操不但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还封司马懿为司徒,仅次于丞相,另加封司马懿为骠骑将军,地位显赫无人能及。
这时,不但司马懿在曹军中地位显赫,而且各大世家终于确定了司马懿为他们的代言人,将完成第一使命,抵抗川军,第二使命,光耀世族的重大任务。
甄家等大家,更是希望司马懿能完成第三使命,扶持曹丕上台。
司马家族给了司马懿第五使命,攫取天下。
而司马懿的议和策略传到川军,没想到刘璋竟然真的就这么同意了议和,颖水岸边双方减持军队,曹军留下十万人,川军同样留下十万人,而刘璋黄月英率着剩下二十万人南下。
川军同意议和,中原世族弹冠相庆。哪怕他们恨不得拔刘璋的皮,喝刘璋的血,可是真打起来,他们害怕川军的要死,现在能议和,所有世族子弟的神经都是一松。
而同时,司马懿成为了曹军中最闪亮的明星,成了所有人公认的奇才。
现在所有人都觉得,要是司马懿提前出山帮助曹操。曹军绝不会沦落到今天,就好像关中战前的劝说,许昌的劝退等等。
司马懿才刚出山,刚为曹操效力,地位和威望就已经无人能及。
至此。司马懿投效前的谋划完全获得成功,但是司马懿知道,曹操虽然表面上对自己恭敬,但是自己的地位在曹操心中还是不如荀彧郭嘉,曹操更多看重的是世族的钱粮。
…………………………
刘璋黄月英带着二十万大军南下,方向是江夏,听到川军撤兵。中原世族自然是弹冠相庆,而江东世族吓的帽子都掉了。
这些江东世族原还以为川军因为粮草等原因不敢进犯江东,可是许昌一场屠杀,毫无理由地让这些人相信。川军会进攻。
他们没有分析出川军进攻的理由,他们只是打内心里害怕川军进攻江东,因为江东沦陷在川军手上后果太严重,以至于江东四大家族连万分之一的险也不敢冒。
他们终于放弃了当初以为川军不会进攻。不敢进攻,没能力进攻的幼稚想法。
可是。仿佛是要印证他们的猜测一般,川军竟然带着二十万军队南下了,二十万军队,就现在江东的实力,要是真打起来,江东军还不够川军塞牙缝。
他们不会想到现在粮草匮乏的川军攻下江东,就算屠杀了世族,得到一片荒土,也是得不偿失。
就算他们想到了,川军得不偿失也是他们家族覆灭之后,他们看不到川军得不偿失那一天。
可以说一听说川军率领二十万军队南下,江东就傻眼了。
这个时候孙权已经被他们逼着来长江和川军谈判了,可是他们之前商议的,只答应少部分川军在书函上提出的条件,其他一律不还价,因为他们吃准了川军没有粮草。
可是现在他们完全不敢这样认为了,无论鲁肃还是张纮都知道,川军下定决心拿下江东的 话,一定能够办到。
于是鲁肃顾雍紧随孙权的脚步,来到了长江,他们都对谈判的前途一片灰败。
后方大军还在行进,川军骑兵前锋进入江夏,甘宁率领水军北上江夏。
刘璋和黄月英踏上楼船,在水军护卫下向江心驶去,与此同时江东之主孙权,谋士鲁肃,大臣顾雍从对岸过来,谈判的地点正是江心。
“主公,那曹操劝进主公为王,自己却加封魏王,区区异姓贼,僭越汉制,主公称帝也不是不可以。”刘璋和黄月英站在船头,黄月英迎着江风说道。
刘璋微微一笑:“称帝,还不是时机,现在有皇太后摄政就行了。”
刘璋暂时对称帝兴趣不大,没有一统天下的帝王算什么帝王?但是也不是不愿,刘璋真正不愿称帝的原因,是因为他想将这个留给刘循,刘循对川军武没有恩德,称帝可以给他施与恩德的契机。
而所谓的皇太后,就是伏寿,刘协一死,无论之后谁继位,伏寿都是皇太后。
伏寿因为刘协的死,刘璋知道她对自己很是怨恨,原以为屠杀伏家以后,伏寿一定会翻脸。
别说是摄政,甚至可能会自杀,刘璋唯一能做的,是希望保住伏寿的命,不止是因为伏寿有自己的孩子,也因为私情,如果母子抉择,刘璋一向是会选择母亲的。
刘璋已经没打算伏寿能够摄政,只希望她好好活下去。
在屠杀世族的时候,消息是对伏寿封锁的,但是刘璋知道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一辈子瞒得住伏寿,所以后面自己亲自去给伏寿说了。
伏寿听了伏家被全部诛族,痛不欲生,哭了一天一夜,刘璋不得不叫军医二十四小时守候,既防止伏寿寻短见,也防止伏寿身体出意外。
可是没想到第二天,伏寿红肿着眼睛,神情低落眼神决绝地告诉自己,她愿意摄政,不但如此,伏寿还以皇太后身份宣布当初天子的确是司马长所杀。
这样也就完全坐实了曹军坑死天子的罪名。
刘璋猜测伏寿或许是因为孩子的原因答应了自己这个已经无礼的请求,刘璋现在都清晰地记得伏寿眼神中的拒绝,仿佛她答应了这件事后,就再也和刘璋没有关系,那是一种心死的眼神。
可是刘璋已经无所谓的,因为自己时日无多,要绝情就绝情吧,这样也好一点,以后没了自己,对自己没有感情的伏寿,或许会过的好一点。
江风吹上面颊,刘璋想起这些事就觉得阵阵头晕,看来当初华佗用针灸给自己压制病痛,就要到极限了。
那时候华佗说过,如果自己再严重发病的时候,就是自己的最后时刻。
“也不知杜微的药有没有用,不过听天由命吧。”刘璋自嘲地笑笑,反正川军即将进入休养生息,或许自己等不到川军重新迈出铁蹄的那天。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孙权是否识时务的基础上。
…………………………
长安,在刘璋率军南下的同时,伏寿和其他所有川军重要人物一起,从许昌来到了长安。
今天是伏寿以摄政皇后上朝的第一天,但是基没她什么事,伏寿也有做傀儡的自觉,从头到尾说的话寥寥无几,刘循周不疑要做什么,都没发表过评论。
朝议结束以后,伏寿立即到了后堂,拿出画架开始画画,还是那一副《山河破碎图》,刘璋和曹操一样,还是在她身边布了沿线,没什么不同。
可是现在的伏寿,已经没有了以前那种迫切想要恢复汉室的,刘协都死了,怎么恢复?难道刘璋不是皇室?
以前恢复汉室也是想自己能自由,可是现在自由了又有什么用?
基的素材已经被伏寿描摹出来,现在是最重融合这些素材,画出整副的《山河破碎图》。
在皇宫干净的地毯上,铺了很宽的白纸,伏寿娟着身子仔细描摹着每一处,这时画着《山河破碎图》,和当初一样的平静,可是平静的性质已经完全不同。
当初画图的时候,刘璋在身边,伏寿感觉很惬意和温馨,想起和刘璋一起逛没人的长安街道,找屋檐避雨,还有破败四合院那一晚……
伏寿没有再想下去,这一刻伏寿的平静,完全是因为心灰意冷。
她答应刘璋摄政,并不只是因为孩子,只有伏寿知道,她终于懂得了刘璋,终于懂得了刘璋为了大业,可以做出的牺牲,那是一种不顾一切的牺牲。
以前因为牺牲的都与自己无关,所以伏寿很钦佩刘璋,可是这次,伏家被满门诛灭。
哪怕伏寿不喜欢世族,更讨厌父亲最后留给自己的嘴脸,但是毕竟自己是出身伏家。
当初刘璋为了贯彻新政,诛杀了四十多万世族,甚至落下了不治之症,当伏寿从长安开始,看到刘璋为大业和理想付出的一切,伏寿不止一次的感动。
当看到刘璋被病痛折磨,伏寿比刘璋还要揪心,甚至愿意用贞洁和身体去安慰刘璋,哪怕之后自己已经打算自杀来恕自己的罪。
但是司马懿顺带的,还是要算计荀彧荀攸,这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算计,劝曹操加封王爵,又是出于曹军考虑,无可厚非。
但是曹操与刘璋不同,异姓封王,荀彧荀攸没有感觉才怪,再加上之前的天子驾崩,就算司马懿告诉司马徽的,都是言之凿凿的说天子就是郭嘉留下来的,更别说其他人。
这个屎盆子虽然在郭嘉头上,臭的却是曹操,荀彧荀攸肯定有意见。
如果曹操加封王爵,司马懿肯定荀彧荀攸不能坦然处之。
这次曹军的议事,几乎司马懿占了全部的中心位置,而司马懿也乐得占据中心位置,曹操不但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还封司马懿为司徒,仅次于丞相,另加封司马懿为骠骑将军,地位显赫无人能及。
这时,不但司马懿在曹军中地位显赫,而且各大世家终于确定了司马懿为他们的代言人,将完成第一使命,抵抗川军,第二使命,光耀世族的重大任务。
甄家等大家,更是希望司马懿能完成第三使命,扶持曹丕上台。
司马家族给了司马懿第五使命,攫取天下。
而司马懿的议和策略传到川军,没想到刘璋竟然真的就这么同意了议和,颖水岸边双方减持军队,曹军留下十万人,川军同样留下十万人,而刘璋黄月英率着剩下二十万人南下。
川军同意议和,中原世族弹冠相庆。哪怕他们恨不得拔刘璋的皮,喝刘璋的血,可是真打起来,他们害怕川军的要死,现在能议和,所有世族子弟的神经都是一松。
而同时,司马懿成为了曹军中最闪亮的明星,成了所有人公认的奇才。
现在所有人都觉得,要是司马懿提前出山帮助曹操。曹军绝不会沦落到今天,就好像关中战前的劝说,许昌的劝退等等。
司马懿才刚出山,刚为曹操效力,地位和威望就已经无人能及。
至此。司马懿投效前的谋划完全获得成功,但是司马懿知道,曹操虽然表面上对自己恭敬,但是自己的地位在曹操心中还是不如荀彧郭嘉,曹操更多看重的是世族的钱粮。
…………………………
刘璋黄月英带着二十万大军南下,方向是江夏,听到川军撤兵。中原世族自然是弹冠相庆,而江东世族吓的帽子都掉了。
这些江东世族原还以为川军因为粮草等原因不敢进犯江东,可是许昌一场屠杀,毫无理由地让这些人相信。川军会进攻。
他们没有分析出川军进攻的理由,他们只是打内心里害怕川军进攻江东,因为江东沦陷在川军手上后果太严重,以至于江东四大家族连万分之一的险也不敢冒。
他们终于放弃了当初以为川军不会进攻。不敢进攻,没能力进攻的幼稚想法。
可是。仿佛是要印证他们的猜测一般,川军竟然带着二十万军队南下了,二十万军队,就现在江东的实力,要是真打起来,江东军还不够川军塞牙缝。
他们不会想到现在粮草匮乏的川军攻下江东,就算屠杀了世族,得到一片荒土,也是得不偿失。
就算他们想到了,川军得不偿失也是他们家族覆灭之后,他们看不到川军得不偿失那一天。
可以说一听说川军率领二十万军队南下,江东就傻眼了。
这个时候孙权已经被他们逼着来长江和川军谈判了,可是他们之前商议的,只答应少部分川军在书函上提出的条件,其他一律不还价,因为他们吃准了川军没有粮草。
可是现在他们完全不敢这样认为了,无论鲁肃还是张纮都知道,川军下定决心拿下江东的 话,一定能够办到。
于是鲁肃顾雍紧随孙权的脚步,来到了长江,他们都对谈判的前途一片灰败。
后方大军还在行进,川军骑兵前锋进入江夏,甘宁率领水军北上江夏。
刘璋和黄月英踏上楼船,在水军护卫下向江心驶去,与此同时江东之主孙权,谋士鲁肃,大臣顾雍从对岸过来,谈判的地点正是江心。
“主公,那曹操劝进主公为王,自己却加封魏王,区区异姓贼,僭越汉制,主公称帝也不是不可以。”刘璋和黄月英站在船头,黄月英迎着江风说道。
刘璋微微一笑:“称帝,还不是时机,现在有皇太后摄政就行了。”
刘璋暂时对称帝兴趣不大,没有一统天下的帝王算什么帝王?但是也不是不愿,刘璋真正不愿称帝的原因,是因为他想将这个留给刘循,刘循对川军武没有恩德,称帝可以给他施与恩德的契机。
而所谓的皇太后,就是伏寿,刘协一死,无论之后谁继位,伏寿都是皇太后。
伏寿因为刘协的死,刘璋知道她对自己很是怨恨,原以为屠杀伏家以后,伏寿一定会翻脸。
别说是摄政,甚至可能会自杀,刘璋唯一能做的,是希望保住伏寿的命,不止是因为伏寿有自己的孩子,也因为私情,如果母子抉择,刘璋一向是会选择母亲的。
刘璋已经没打算伏寿能够摄政,只希望她好好活下去。
在屠杀世族的时候,消息是对伏寿封锁的,但是刘璋知道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一辈子瞒得住伏寿,所以后面自己亲自去给伏寿说了。
伏寿听了伏家被全部诛族,痛不欲生,哭了一天一夜,刘璋不得不叫军医二十四小时守候,既防止伏寿寻短见,也防止伏寿身体出意外。
可是没想到第二天,伏寿红肿着眼睛,神情低落眼神决绝地告诉自己,她愿意摄政,不但如此,伏寿还以皇太后身份宣布当初天子的确是司马长所杀。
这样也就完全坐实了曹军坑死天子的罪名。
刘璋猜测伏寿或许是因为孩子的原因答应了自己这个已经无礼的请求,刘璋现在都清晰地记得伏寿眼神中的拒绝,仿佛她答应了这件事后,就再也和刘璋没有关系,那是一种心死的眼神。
可是刘璋已经无所谓的,因为自己时日无多,要绝情就绝情吧,这样也好一点,以后没了自己,对自己没有感情的伏寿,或许会过的好一点。
江风吹上面颊,刘璋想起这些事就觉得阵阵头晕,看来当初华佗用针灸给自己压制病痛,就要到极限了。
那时候华佗说过,如果自己再严重发病的时候,就是自己的最后时刻。
“也不知杜微的药有没有用,不过听天由命吧。”刘璋自嘲地笑笑,反正川军即将进入休养生息,或许自己等不到川军重新迈出铁蹄的那天。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孙权是否识时务的基础上。
…………………………
长安,在刘璋率军南下的同时,伏寿和其他所有川军重要人物一起,从许昌来到了长安。
今天是伏寿以摄政皇后上朝的第一天,但是基没她什么事,伏寿也有做傀儡的自觉,从头到尾说的话寥寥无几,刘循周不疑要做什么,都没发表过评论。
朝议结束以后,伏寿立即到了后堂,拿出画架开始画画,还是那一副《山河破碎图》,刘璋和曹操一样,还是在她身边布了沿线,没什么不同。
可是现在的伏寿,已经没有了以前那种迫切想要恢复汉室的,刘协都死了,怎么恢复?难道刘璋不是皇室?
以前恢复汉室也是想自己能自由,可是现在自由了又有什么用?
基的素材已经被伏寿描摹出来,现在是最重融合这些素材,画出整副的《山河破碎图》。
在皇宫干净的地毯上,铺了很宽的白纸,伏寿娟着身子仔细描摹着每一处,这时画着《山河破碎图》,和当初一样的平静,可是平静的性质已经完全不同。
当初画图的时候,刘璋在身边,伏寿感觉很惬意和温馨,想起和刘璋一起逛没人的长安街道,找屋檐避雨,还有破败四合院那一晚……
伏寿没有再想下去,这一刻伏寿的平静,完全是因为心灰意冷。
她答应刘璋摄政,并不只是因为孩子,只有伏寿知道,她终于懂得了刘璋,终于懂得了刘璋为了大业,可以做出的牺牲,那是一种不顾一切的牺牲。
以前因为牺牲的都与自己无关,所以伏寿很钦佩刘璋,可是这次,伏家被满门诛灭。
哪怕伏寿不喜欢世族,更讨厌父亲最后留给自己的嘴脸,但是毕竟自己是出身伏家。
当初刘璋为了贯彻新政,诛杀了四十多万世族,甚至落下了不治之症,当伏寿从长安开始,看到刘璋为大业和理想付出的一切,伏寿不止一次的感动。
当看到刘璋被病痛折磨,伏寿比刘璋还要揪心,甚至愿意用贞洁和身体去安慰刘璋,哪怕之后自己已经打算自杀来恕自己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