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范增之死
(5)范增之死
陈平突然生气的走了,弄得楚使莫名其妙。
然而他心里虽然很不是滋味,但既来之则安之,饭总得吃吧,总不能饿着肚子回去吧。
接下来他左等呀右等,盼星星盼月亮,肚子里的革命早已闹的翻天覆地,就在要等到花儿也谢了的时候,终于上菜了。
此时上的菜和满汉全席就全然不同了,什么鸡鸭鱼肉什么山珍海味统统都没有,上来的只有几盘黑不溜湫的小菜,一碗米饭再上一壶淡酒。
这可是三星级的酒店啊,怎么寒酸成这样了呢?楚使正要发火,突而又想这是人家的地盘啊,能有免费的午餐已经是很不错了。
楚使实在饿坏了,他想尝了一下三星级的厨师手艺如何,这一尝非同小可:这菜哪里是菜,不是没有盐味就是咸的不能入口。
菜虽然不好吃,但肚子饿的刮刮叫,他吃了一口饭,这一尝亦是非同小可:这饭哪里是饭,带着一股浓浓地酸味。
菜吃不得,饭也吃不得,最后只剩下酒了。他喝了一口酒,这一唱亦是非同小可:这酒哪里是酒,连白开水都不如。
好家伙,三星级厨师就这样的水平吗?
楚使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跟三星级厨师的手艺没什么关系,而是被人忽悠了。
按陈平前后态度的对比,做为亚父身边的人和做为项王身边的人所受的待遇就是不一样,简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饭是吃不下去了,楚使愤怒的冲出了宾馆,马不停蹄的出了城。这期间出乎人意料的是一路畅通无阻,竟然没有人盘问。
接下来的事就很简单了,项羽听了楚使的话,便要直接去找范增算帐。好在部将及时把他劝住了。
但随后他对范增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一转就转大事非来。
这个时候的范增还被蒙在谷里,他不顾年老力衰,不停的劳碌着,出谋划策,希望早日攻下荥阳来。
而项羽此时心思并不在攻城上,原因有二:
1、刘邦总是派人来议和,提出的丰厚条件让他有点心动。
3、 范增的事还没有调查清楚,不知道他的心到底是向着谁?
其实这两点足以说明项羽是SB的,第一条只要攻下了荥阳他想要什么得不到?第二条,范增的心向着谁已是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这个还用问吗?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陈平抓项羽多疑的弱点还是真抓到了点子上。
攻城攻的好好的,怎么就停下来了呢?
范增坐不住了,就直接去面见项羽了。见了面他说:现在乘敌人粮道被破,正是攻下荥阳的良机,一旦错过了,就不会再来了。他还说鸿门宴便是前车之鉴啊。
可能是当时形势所逼,他说话的语气有点过于直接了。这个时候一向对范增尊敬有加言听计从的项羽,竟然发怒了:我就不听你的,看你怎的地?
这样的语气已经很严重了,类似和你唱反调的赌气行为一样,你要这样,我偏生就要那样,反正就是要和你对着干。
君臣之间说这样的话明显是一种极为不信任不满意的态度了。
这一句也罢,项羽生怕范增没弄明白似的,未了还补充了一句:只怕我一进荥阳城,我的人头就会被人出卖了。
范增开始被他说的二丈摸不着头脑,此时就算是傻子也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了。
他没料到项羽居然还会对他起疑心,心中很是失望,便借口“天下大事已定”为由要“告老还乡”。
其实他这完全是试探项羽之意,要他迷途而返,消除对自己的误会。
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项羽当时嘴巴象贴了膏药似的,连一句换留的话也没有。
这下可让范增老儿下不了台了,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收是怎么也收不回了。既然你不换留那就只有一硬着头皮真的告老还乡去了。
他把侯印绶拿出来叫人送给项羽后,开始这几天走的很慢很慢,有的时候甘脆就在原地来回徘徊,这样“原地踏步”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项羽能来追他。
在他的内心,是多么希望能帮他打下天下后,功成名就时再荣归故里。
然而他没有等到萧何月夜追萧何那动人一幕,但他多少次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就是不见项羽和他部队追来的踪影。
范增终于绝望了。他来时家乡人都对他刮目相看,封了历阳侯后,他更是派人到乡里去报喜,那是他人生中最风光的时候。
可现在却这样灰溜溜地回去了,这真是叫他生不如死啊。
那是怎样的一种悲愤、痛心和苍凉。
就这种在精神打击和奔波劳累的双重压力下,走了不到半个月他日益消瘦不说,而且身上还长了个小红疮。
别看一颗小小的红疮并不起眼,但就是这样一颗小小的红疮却要了范老先生的命。
当时路上医辽条件有限,再加上范增心中的郁结始终放不下,所以这大红疮没过几天便如雨后春笋般猛长。
最终范增就是因为这颗红疮的破裂带着无限遗憾含恨而去。
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仅仅是“忽然而已”,一切的音符便嘎然而止,
一切的构想,激情,生命,都成灰烬。
他临死前终于感悟到了。原来他苦苦追寻的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如白驹过隙。追了一辈子,求了一辈子,那又如何,还不如快快乐乐开开心的过好每一天。
可惜他明白的太晚了点。
<!-- 作者有话说 -->
<!-- 0116增加踩顶按钮 -->
<div class="like_box">
<div id="likeTips" style="visibility:hidden;line-height:21px;padding:5px;border:1px solid #f8dc98;background:#ffffc5;font-size:12px;width:200px;margin:auto;margin-bottom:10px;">&nnsp;</div>
<a class="like_btns like_btn1" id="voteTop" href="javascript:;" onclick="_.book.chapterVote(this.id,960642,0);">0</a>
<a class="like_btns like_btn2" id="voteStep" href="javascript:;" onclick="_.book.chapterVote(this.id,960642,1);">0</a>
</div>
<!-- 0116增加踩顶按钮 end-->
陈平突然生气的走了,弄得楚使莫名其妙。
然而他心里虽然很不是滋味,但既来之则安之,饭总得吃吧,总不能饿着肚子回去吧。
接下来他左等呀右等,盼星星盼月亮,肚子里的革命早已闹的翻天覆地,就在要等到花儿也谢了的时候,终于上菜了。
此时上的菜和满汉全席就全然不同了,什么鸡鸭鱼肉什么山珍海味统统都没有,上来的只有几盘黑不溜湫的小菜,一碗米饭再上一壶淡酒。
这可是三星级的酒店啊,怎么寒酸成这样了呢?楚使正要发火,突而又想这是人家的地盘啊,能有免费的午餐已经是很不错了。
楚使实在饿坏了,他想尝了一下三星级的厨师手艺如何,这一尝非同小可:这菜哪里是菜,不是没有盐味就是咸的不能入口。
菜虽然不好吃,但肚子饿的刮刮叫,他吃了一口饭,这一尝亦是非同小可:这饭哪里是饭,带着一股浓浓地酸味。
菜吃不得,饭也吃不得,最后只剩下酒了。他喝了一口酒,这一唱亦是非同小可:这酒哪里是酒,连白开水都不如。
好家伙,三星级厨师就这样的水平吗?
楚使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跟三星级厨师的手艺没什么关系,而是被人忽悠了。
按陈平前后态度的对比,做为亚父身边的人和做为项王身边的人所受的待遇就是不一样,简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饭是吃不下去了,楚使愤怒的冲出了宾馆,马不停蹄的出了城。这期间出乎人意料的是一路畅通无阻,竟然没有人盘问。
接下来的事就很简单了,项羽听了楚使的话,便要直接去找范增算帐。好在部将及时把他劝住了。
但随后他对范增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一转就转大事非来。
这个时候的范增还被蒙在谷里,他不顾年老力衰,不停的劳碌着,出谋划策,希望早日攻下荥阳来。
而项羽此时心思并不在攻城上,原因有二:
1、刘邦总是派人来议和,提出的丰厚条件让他有点心动。
3、 范增的事还没有调查清楚,不知道他的心到底是向着谁?
其实这两点足以说明项羽是SB的,第一条只要攻下了荥阳他想要什么得不到?第二条,范增的心向着谁已是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这个还用问吗?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陈平抓项羽多疑的弱点还是真抓到了点子上。
攻城攻的好好的,怎么就停下来了呢?
范增坐不住了,就直接去面见项羽了。见了面他说:现在乘敌人粮道被破,正是攻下荥阳的良机,一旦错过了,就不会再来了。他还说鸿门宴便是前车之鉴啊。
可能是当时形势所逼,他说话的语气有点过于直接了。这个时候一向对范增尊敬有加言听计从的项羽,竟然发怒了:我就不听你的,看你怎的地?
这样的语气已经很严重了,类似和你唱反调的赌气行为一样,你要这样,我偏生就要那样,反正就是要和你对着干。
君臣之间说这样的话明显是一种极为不信任不满意的态度了。
这一句也罢,项羽生怕范增没弄明白似的,未了还补充了一句:只怕我一进荥阳城,我的人头就会被人出卖了。
范增开始被他说的二丈摸不着头脑,此时就算是傻子也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了。
他没料到项羽居然还会对他起疑心,心中很是失望,便借口“天下大事已定”为由要“告老还乡”。
其实他这完全是试探项羽之意,要他迷途而返,消除对自己的误会。
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项羽当时嘴巴象贴了膏药似的,连一句换留的话也没有。
这下可让范增老儿下不了台了,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收是怎么也收不回了。既然你不换留那就只有一硬着头皮真的告老还乡去了。
他把侯印绶拿出来叫人送给项羽后,开始这几天走的很慢很慢,有的时候甘脆就在原地来回徘徊,这样“原地踏步”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项羽能来追他。
在他的内心,是多么希望能帮他打下天下后,功成名就时再荣归故里。
然而他没有等到萧何月夜追萧何那动人一幕,但他多少次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就是不见项羽和他部队追来的踪影。
范增终于绝望了。他来时家乡人都对他刮目相看,封了历阳侯后,他更是派人到乡里去报喜,那是他人生中最风光的时候。
可现在却这样灰溜溜地回去了,这真是叫他生不如死啊。
那是怎样的一种悲愤、痛心和苍凉。
就这种在精神打击和奔波劳累的双重压力下,走了不到半个月他日益消瘦不说,而且身上还长了个小红疮。
别看一颗小小的红疮并不起眼,但就是这样一颗小小的红疮却要了范老先生的命。
当时路上医辽条件有限,再加上范增心中的郁结始终放不下,所以这大红疮没过几天便如雨后春笋般猛长。
最终范增就是因为这颗红疮的破裂带着无限遗憾含恨而去。
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仅仅是“忽然而已”,一切的音符便嘎然而止,
一切的构想,激情,生命,都成灰烬。
他临死前终于感悟到了。原来他苦苦追寻的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如白驹过隙。追了一辈子,求了一辈子,那又如何,还不如快快乐乐开开心的过好每一天。
可惜他明白的太晚了点。
<!-- 作者有话说 -->
<!-- 0116增加踩顶按钮 -->
<div class="like_box">
<div id="likeTips" style="visibility:hidden;line-height:21px;padding:5px;border:1px solid #f8dc98;background:#ffffc5;font-size:12px;width:200px;margin:auto;margin-bottom:10px;">&nnsp;</div>
<a class="like_btns like_btn1" id="voteTop" href="javascript:;" onclick="_.book.chapterVote(this.id,960642,0);">0</a>
<a class="like_btns like_btn2" id="voteStep" href="javascript:;" onclick="_.book.chapterVote(this.id,960642,1);">0</a>
</div>
<!-- 0116增加踩顶按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