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 25 章
宛宛一怔,停下了准备迈开的步子。
江子清的五指募地收住,抓紧了宛宛的手腕。
宛宛有一丝痛,回身想甩开。
江子清倏尔又放开了手,垂眸推挪着轮椅至石桌边上,淡淡道:“选个地方坐下罢。”
宛宛撇撇嘴,暗道江子清这人的性子真是变化无端,完全猜不透。她之前一时气煞要离开的冲动也被搅得无了踪影。
宛宛拂了拂被扯皱的袖子,走到梅亭下暗红的柱子边,坐在围缘供人休憩的地方,为了让自己舒适些,她微微将重心倚在了柱子上。
江子清见宛宛坐定,徐徐动笔。
宛宛深知模特乱动会深深影响作画人的感官,所以她见江子清画的如此认真,便极其敬业的一动不动。
但是,忍一时可以,稍久了就有些难熬了。
宛宛尽量找寻周围的事物来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免得久坐不动,昏昏欲睡。可惜,这梅亭四周太空洞,宛宛望断秋水,把亭外的梅花树残枝都要看出双重影了,还是抵不住困意袭来。宛宛努力定神,将幽怨的目光投向江子清。可惜,他毫无所觉,完全沉浸在作画中。宛宛默默哀叹,身子依旧持续着不动,眼神在江子清身上晃来晃去,不知觉中思绪就有些飘远。
宛宛猜想着若江子清不是个瘸子的话,如此相貌俊美,又才学兼备,能文善画,且身份这般尊贵,怕是名门贵女挤破门都要竞相嫁进来的对象。可惜瘸了,估计也致使这性子怪异,深不见底。不过,倒是并不像颜知瑶所听传言的暴虐无常,江子清就是太自大了些,离暴虐还是有些距离。
宛宛这般胡思乱想,时间倒是逝去的快。
江子清稍稍停笔,出声提醒思绪已然飘远的宛宛,道:“差不多,你自行休憩吧。”
宛宛闻言,立马生龙活虎起来,为自己捶捶久经不动而酸麻的身子骨后,就站起来去瞅江子清的画作。
江子清还在细细上着墨彩,行笔起落有序,挥洒自如。画风清丽简逸,以淡漠写意残枯梅枝,有清冷之韵,两名仕女一前一后倚坐着。人物形神已备,只欠精工细琢,锦上添花。
宛宛仔细盯着这仕女观摩,俩女子面目皆是她的模样,只是一位笑的天花乱坠,灿若星辰,而另一位神情淡若,波澜不惊。
宛宛垂眼细思,不知江子清作此画原意。
江子清也并未有要解释的样子,却倏尔停下笔,将未完的画作先置一旁,将新的纸张放在画垫之上,朝宛宛问道:“你可看会了?”
宛宛皱眉,这光看哪能看会,于是摇摇头。
江子清将笔递给宛宛,道:“你就画两株梅枝罢。”
宛宛接过笔,望了望亭外的残枝,脑海里立时浮起方才江子清所做画中梅花的式样,寥寥几笔,清劲细腻,宛宛下意识的就参照方才留下的记忆下笔。
宛宛才画了一小段梅花枝,就被江子清的声音打断,他道:“学之初,行笔与眼力是关键。你如此依葫芦画瓢,连所画之物的形色都未琢磨透,就草草下笔,即便看起来与我画中那梅枝有百般相像,那也是做无用功居多。”
宛宛经一提醒,再看自己所画梅枝还真是与她目处所及的真梅枝相去甚远。刚刚不过是下意识地临照脑海中江子清所绘梅枝,并未深思熟虑,江子清一点拨,宛宛开始望向不远的梅花树枝条。细细观察采纳于心之后,宛宛执起笔,刚想落下,又顿了顿抬起,如此反复几次,酝酿许久,才终是将笔落下。
然而,墨汁印在纸上的效果与宛宛心中所念还是相去甚远。她看到的梅花枝是枯败却又坚韧的,心想着用浓墨几笔勾勒出那种神韵,可落下笔去效果立马大打折扣,完全失了细劲,只能说的确是梅花枝,却不是她起初要表现的梅花枝。
宛宛忽而就明悟了江子清那番话,有了眼力,才能观摩出形与色。行笔熟稔,才可将心中想表达的意境准确无误的画在纸上。江子清画的,那是他心中的梅枝,宛宛照着画,最多练习用笔用色,对于提升绘画的境界却无多大用处,宛宛练习的已经够多,到达一个瓶颈,迟迟无法再近一步。经江子清这一点拨,倏尔豁然开朗起来。
宛宛思绪得以通透,下笔便顺畅起来。一遍一遍勾勒着相同的梅枝,宛宛很享受这种明悟之后能进入新层次的体会。
江子清倏尔喊了一声“停”,宛宛不解,抬眸望向他。
江子清支起袖子,未有多言,直接握住了宛宛的手,带着她领略行笔的起伏轻重。
宛宛已不抗拒江子清的靠近,甚至对他隐隐有些钦佩,虽然宛宛心底是极不愿承认的,但事实上江子清确实是天资聪颖,远远高于常人之上。
宛宛近距离看着江子清的侧脸,他的脸色有股病态的苍白,眉目甚是清俊,秀如女子。上天还真是残忍,把这样一个精致的人儿弄成了瘸子。不过宛宛转念想想,若真没有这丝残缺,上天也太不公平了罢。
江子清感觉到宛宛的手腕轻飘飘的,抬眼就发现她在盯着自己径自出神,不禁停下来,与她对视道:“看着我的脸,你能想起什么?”
宛宛瞬间回神,嗔怪的白了一眼江子清,又低头把注意力放在笔墨之上。
而江子清抓着宛宛的手却迟迟未动,如此这般,宛宛自己也动不了笔,向江子清投去疑问的目光。
江子清道:“我教你作画之时,就莫要神游了。”
宛宛有几分汗颜,连忙振奋起精神。
江子清继续握着宛宛的手练习了一阵才停下,道:“你研磨吧,我把未作完的画完成。”
宛宛点头,守在一旁,静静磨着墨汁,观看江子清画那幅簪花仕女图。越看越是好奇,这幅画是参照她的模样来的,可明明就一人,他硬是画出了两位女子,且如双胞姐妹似的,面貌相同,唯有发饰与神情不同,不禁令宛宛猜踱其中的意蕴。
江子清的五指募地收住,抓紧了宛宛的手腕。
宛宛有一丝痛,回身想甩开。
江子清倏尔又放开了手,垂眸推挪着轮椅至石桌边上,淡淡道:“选个地方坐下罢。”
宛宛撇撇嘴,暗道江子清这人的性子真是变化无端,完全猜不透。她之前一时气煞要离开的冲动也被搅得无了踪影。
宛宛拂了拂被扯皱的袖子,走到梅亭下暗红的柱子边,坐在围缘供人休憩的地方,为了让自己舒适些,她微微将重心倚在了柱子上。
江子清见宛宛坐定,徐徐动笔。
宛宛深知模特乱动会深深影响作画人的感官,所以她见江子清画的如此认真,便极其敬业的一动不动。
但是,忍一时可以,稍久了就有些难熬了。
宛宛尽量找寻周围的事物来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免得久坐不动,昏昏欲睡。可惜,这梅亭四周太空洞,宛宛望断秋水,把亭外的梅花树残枝都要看出双重影了,还是抵不住困意袭来。宛宛努力定神,将幽怨的目光投向江子清。可惜,他毫无所觉,完全沉浸在作画中。宛宛默默哀叹,身子依旧持续着不动,眼神在江子清身上晃来晃去,不知觉中思绪就有些飘远。
宛宛猜想着若江子清不是个瘸子的话,如此相貌俊美,又才学兼备,能文善画,且身份这般尊贵,怕是名门贵女挤破门都要竞相嫁进来的对象。可惜瘸了,估计也致使这性子怪异,深不见底。不过,倒是并不像颜知瑶所听传言的暴虐无常,江子清就是太自大了些,离暴虐还是有些距离。
宛宛这般胡思乱想,时间倒是逝去的快。
江子清稍稍停笔,出声提醒思绪已然飘远的宛宛,道:“差不多,你自行休憩吧。”
宛宛闻言,立马生龙活虎起来,为自己捶捶久经不动而酸麻的身子骨后,就站起来去瞅江子清的画作。
江子清还在细细上着墨彩,行笔起落有序,挥洒自如。画风清丽简逸,以淡漠写意残枯梅枝,有清冷之韵,两名仕女一前一后倚坐着。人物形神已备,只欠精工细琢,锦上添花。
宛宛仔细盯着这仕女观摩,俩女子面目皆是她的模样,只是一位笑的天花乱坠,灿若星辰,而另一位神情淡若,波澜不惊。
宛宛垂眼细思,不知江子清作此画原意。
江子清也并未有要解释的样子,却倏尔停下笔,将未完的画作先置一旁,将新的纸张放在画垫之上,朝宛宛问道:“你可看会了?”
宛宛皱眉,这光看哪能看会,于是摇摇头。
江子清将笔递给宛宛,道:“你就画两株梅枝罢。”
宛宛接过笔,望了望亭外的残枝,脑海里立时浮起方才江子清所做画中梅花的式样,寥寥几笔,清劲细腻,宛宛下意识的就参照方才留下的记忆下笔。
宛宛才画了一小段梅花枝,就被江子清的声音打断,他道:“学之初,行笔与眼力是关键。你如此依葫芦画瓢,连所画之物的形色都未琢磨透,就草草下笔,即便看起来与我画中那梅枝有百般相像,那也是做无用功居多。”
宛宛经一提醒,再看自己所画梅枝还真是与她目处所及的真梅枝相去甚远。刚刚不过是下意识地临照脑海中江子清所绘梅枝,并未深思熟虑,江子清一点拨,宛宛开始望向不远的梅花树枝条。细细观察采纳于心之后,宛宛执起笔,刚想落下,又顿了顿抬起,如此反复几次,酝酿许久,才终是将笔落下。
然而,墨汁印在纸上的效果与宛宛心中所念还是相去甚远。她看到的梅花枝是枯败却又坚韧的,心想着用浓墨几笔勾勒出那种神韵,可落下笔去效果立马大打折扣,完全失了细劲,只能说的确是梅花枝,却不是她起初要表现的梅花枝。
宛宛忽而就明悟了江子清那番话,有了眼力,才能观摩出形与色。行笔熟稔,才可将心中想表达的意境准确无误的画在纸上。江子清画的,那是他心中的梅枝,宛宛照着画,最多练习用笔用色,对于提升绘画的境界却无多大用处,宛宛练习的已经够多,到达一个瓶颈,迟迟无法再近一步。经江子清这一点拨,倏尔豁然开朗起来。
宛宛思绪得以通透,下笔便顺畅起来。一遍一遍勾勒着相同的梅枝,宛宛很享受这种明悟之后能进入新层次的体会。
江子清倏尔喊了一声“停”,宛宛不解,抬眸望向他。
江子清支起袖子,未有多言,直接握住了宛宛的手,带着她领略行笔的起伏轻重。
宛宛已不抗拒江子清的靠近,甚至对他隐隐有些钦佩,虽然宛宛心底是极不愿承认的,但事实上江子清确实是天资聪颖,远远高于常人之上。
宛宛近距离看着江子清的侧脸,他的脸色有股病态的苍白,眉目甚是清俊,秀如女子。上天还真是残忍,把这样一个精致的人儿弄成了瘸子。不过宛宛转念想想,若真没有这丝残缺,上天也太不公平了罢。
江子清感觉到宛宛的手腕轻飘飘的,抬眼就发现她在盯着自己径自出神,不禁停下来,与她对视道:“看着我的脸,你能想起什么?”
宛宛瞬间回神,嗔怪的白了一眼江子清,又低头把注意力放在笔墨之上。
而江子清抓着宛宛的手却迟迟未动,如此这般,宛宛自己也动不了笔,向江子清投去疑问的目光。
江子清道:“我教你作画之时,就莫要神游了。”
宛宛有几分汗颜,连忙振奋起精神。
江子清继续握着宛宛的手练习了一阵才停下,道:“你研磨吧,我把未作完的画完成。”
宛宛点头,守在一旁,静静磨着墨汁,观看江子清画那幅簪花仕女图。越看越是好奇,这幅画是参照她的模样来的,可明明就一人,他硬是画出了两位女子,且如双胞姐妹似的,面貌相同,唯有发饰与神情不同,不禁令宛宛猜踱其中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