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48 炸不断的浮桥
林远精心设计的计划, 其实只要日军出一招就可破解, 那就是全线退守安东, 林远很是担心这一点, 他和大山岩见过一次面, 从言谈之中, 可以看出大山岩的骄横, 这样的人不会轻易认输, 尤其是大山岩觉得自己从來沒有赢过林远, 安东通道的争夺战, 就是他战胜林远的最后机会,
林远心怀忐忑地打开了那封电报, 电报上的内容令他欣喜若狂, 上面写道:“清军进攻本溪湖山, 速派援军, ”落款是大山岩,
林远随即命令邓鸿, 炸断鸭绿江上的桥,
这个季节, 安东附近的鸭绿江, 已经全都化开, 被压抑了一个冬天的江水, 肆意的流淌着, 鸭绿江的得名就和它的水势湍急有关, “鸭绿”这个词就是少数民族语言中“湍急的流水”的音译,
在一百多米宽的江面上, 横跨着一座七个桥墩的石桥, 桥面有十米多宽, 这样的宽度, 足够让大批的日军渡河,
想要让桥瘫痪, 最方便的办法是炸毁桥面, 可是这样做就要到桥上去, 而且携带的炸药数量还不能少, 日军在桥的两边都修筑了桥头堡, 过往的人严密搜身, 这种情况下, 邓鸿带领的海军陆战队员不可能携带大量的炸药去到桥上,
攻下桥头堡, 更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因为他们的人数太少, 不可能打得下來, 大家经过商议, 最后决定, 炸毁桥墩,
幸运的是桥墩并不是很粗, 邓鸿他们携带的炸药数量完全够用, 而且是水下爆炸, 爆炸威力更强, 江水湍急, 于是邓鸿他们选择了从上游潜水, 利用水流漂到桥的位置,
邓鸿他们绕到桥上游一公里左右的位置, 这里是日军巡逻队的真空位置, 借着浓密的夜色, 邓鸿开始下水炸桥, 因为水的温度很低, 所以邓鸿先是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棉裤, 才在外面套上潜水衣, 他的潜水衣是隔水的, 水无法浸湿里面的衣物, 很适合在寒冷地区潜水, 他又背上了氧气瓶, 瓶中的氧气够他使用三个小时,
江水的流速达到了惊人的五米每秒, 要知道, 人在静水中游泳, 最快的速度只有二点五米每秒, 邓鸿的手中拿着一个长钩, 这个长钩可以保证他在经过桥墩的时候勾住它, 然后他在桥墩上安放炸药, 否则的话, 湍急的江水将会直接把他冲到下游去,
邓鸿知道他只有一次勾住桥墩的机会, 如果勾不住, 他就会被水带到桥的下游, 他游泳的速度沒有水的流动速度快, 所以他在水中是无论如何也游不到上游的, 因为他游上去的距离沒有水推下他的距离长, 唯一的办法只有先游到岸边, 再返回上游,
距离桥墩越來越近, 邓鸿伸出钩子, 在他侧身划过桥墩的一瞬间, 突然觉得腰上一紧, 钩子勾住了桥墩, 钩子上的绳索系在他的腰上, 把他给拽住了,
邓鸿拉着绳子, 站在水底, 顶着巨大的水流, 艰难地向着桥墩走去, 他从袋子里取出炸药块, 死死地攥着, 只要手里的力气稍稍一弱, 炸药块就会被水冲走, 炸药块上装有特制黏合剂, 能够在水下使用, 他把二十五块炸药贴在桥墩上, 汗水已经把棉衣浸透了, 他安好起爆器, 用钩子钩住水底, 向着岸边艰难跋涉,
终于到了岸边, 上了岸, 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他并沒有去和陆战队员们会和, 因为他看见桥上已经有日军在走了, 他急忙通知战友, 引爆了炸药,
百分之七十的奥克托今加百分之三十的黑索金, 这样的混合炸药, 威力无穷, 一声闷响从水下传來, 大量的汽泡随之涌向了水面, 就好像开锅了一样, 桥上的日军士兵感到一震, 纷纷好奇地向下张望,
灾难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桥墩缓缓地倒了下去, 连同上面的桥面, “轰隆”一声砸在水里,
上面的日军士兵猝不及防, 被硬生生甩进水里, 棉衣进水之后, 异常地沉重, 他们就像是一群铁块, 沉到了水底, 被湍急的水流冲走, 邓鸿看到爆炸成功, 就返回了小队, 他们知道日军一定会架设浮桥的, 他们必须要判断出日军架桥的位置, 邓鸿想了想, 说道:“架设浮桥的工具都很沉重, 所以他们一定会用牲口來运, 那么这样的话, 就必须要走大路, 大路和桥相连, 所以他们一定会就近在桥边建立浮桥, ”
小分队悄悄地摸到了桥边, 果不其然, 日军就是在这里架设的浮桥,
日军见到大桥被炸, 立刻开始架设浮桥, 所谓的浮桥, 也叫舟桥, 最初把船开到水面上, 用绳索把船固定住, 不被水冲走, 然后在船上铺上木板, 人就可以在上面过了,
等到日军工程兵赶來的时候, 天已经亮了, 他们用马车拉着浮桥, 他们的浮桥是一段一段的, 下面是浮筒, 上面是木板, 用的时候把它放进水里, 用绳索固定在岸边的物体上, 就架设好了,
令小分队意外的是, 架设浮桥的地方竟然堆满了日军, 原來邓鸿的计划是:破坏他们在岸上固定浮桥的绳索, 可是现在一看, 这个计划根本行不通, 因为等待过江的日军部队, 都堆在桥边, 对于他们來说, 架设浮桥是一件新奇的事, 都在一边看着, 小分队想混进去, 基本是不可能的,
这时有个战士说:“我们还是像炸桥墩那样, 潜水到浮桥的边上, 这水很急, 浪花也多, 上面的人根本看不见水下的情况, ”
邓鸿说道:“这个方法很危险, 我下水的时候看了, 水深只有十米, 而子弹在水下三十米还有杀伤力, 水很急, 我们在水里停不住, 想要停在浮桥边上, 就得用钩子勾住浮桥, 那样容易被日军发现, 就难免有人员伤亡了, ”
一个队员说道:“不如我们这样做, 把炸药放到上游, 让它顺流而下, 等到靠近浮桥的时候, 我们就把它引爆, ”这个法子一提出來, 有的战士就说:“这样做的话不一定能奏效, 上游往下游漂的话, 很有可能撞在桥墩上, 或是别的东西, 万一把起爆装置撞坏, 就不能引爆了, ”
众人又说了几个法子, 都觉得不合适,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日军的浮桥已经架设好了一半, 日军一但过河增援安东, 林远和陈飞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小队里的海军陆战队将士们心急如焚,
正在这时, 邓鸿看着奔流的江水, 一个想法突然冒了出來, 他对小队的战士们说:“你们看这江水, 水位是不是比昨天低了, ”
林远心怀忐忑地打开了那封电报, 电报上的内容令他欣喜若狂, 上面写道:“清军进攻本溪湖山, 速派援军, ”落款是大山岩,
林远随即命令邓鸿, 炸断鸭绿江上的桥,
这个季节, 安东附近的鸭绿江, 已经全都化开, 被压抑了一个冬天的江水, 肆意的流淌着, 鸭绿江的得名就和它的水势湍急有关, “鸭绿”这个词就是少数民族语言中“湍急的流水”的音译,
在一百多米宽的江面上, 横跨着一座七个桥墩的石桥, 桥面有十米多宽, 这样的宽度, 足够让大批的日军渡河,
想要让桥瘫痪, 最方便的办法是炸毁桥面, 可是这样做就要到桥上去, 而且携带的炸药数量还不能少, 日军在桥的两边都修筑了桥头堡, 过往的人严密搜身, 这种情况下, 邓鸿带领的海军陆战队员不可能携带大量的炸药去到桥上,
攻下桥头堡, 更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因为他们的人数太少, 不可能打得下來, 大家经过商议, 最后决定, 炸毁桥墩,
幸运的是桥墩并不是很粗, 邓鸿他们携带的炸药数量完全够用, 而且是水下爆炸, 爆炸威力更强, 江水湍急, 于是邓鸿他们选择了从上游潜水, 利用水流漂到桥的位置,
邓鸿他们绕到桥上游一公里左右的位置, 这里是日军巡逻队的真空位置, 借着浓密的夜色, 邓鸿开始下水炸桥, 因为水的温度很低, 所以邓鸿先是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棉裤, 才在外面套上潜水衣, 他的潜水衣是隔水的, 水无法浸湿里面的衣物, 很适合在寒冷地区潜水, 他又背上了氧气瓶, 瓶中的氧气够他使用三个小时,
江水的流速达到了惊人的五米每秒, 要知道, 人在静水中游泳, 最快的速度只有二点五米每秒, 邓鸿的手中拿着一个长钩, 这个长钩可以保证他在经过桥墩的时候勾住它, 然后他在桥墩上安放炸药, 否则的话, 湍急的江水将会直接把他冲到下游去,
邓鸿知道他只有一次勾住桥墩的机会, 如果勾不住, 他就会被水带到桥的下游, 他游泳的速度沒有水的流动速度快, 所以他在水中是无论如何也游不到上游的, 因为他游上去的距离沒有水推下他的距离长, 唯一的办法只有先游到岸边, 再返回上游,
距离桥墩越來越近, 邓鸿伸出钩子, 在他侧身划过桥墩的一瞬间, 突然觉得腰上一紧, 钩子勾住了桥墩, 钩子上的绳索系在他的腰上, 把他给拽住了,
邓鸿拉着绳子, 站在水底, 顶着巨大的水流, 艰难地向着桥墩走去, 他从袋子里取出炸药块, 死死地攥着, 只要手里的力气稍稍一弱, 炸药块就会被水冲走, 炸药块上装有特制黏合剂, 能够在水下使用, 他把二十五块炸药贴在桥墩上, 汗水已经把棉衣浸透了, 他安好起爆器, 用钩子钩住水底, 向着岸边艰难跋涉,
终于到了岸边, 上了岸, 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他并沒有去和陆战队员们会和, 因为他看见桥上已经有日军在走了, 他急忙通知战友, 引爆了炸药,
百分之七十的奥克托今加百分之三十的黑索金, 这样的混合炸药, 威力无穷, 一声闷响从水下传來, 大量的汽泡随之涌向了水面, 就好像开锅了一样, 桥上的日军士兵感到一震, 纷纷好奇地向下张望,
灾难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桥墩缓缓地倒了下去, 连同上面的桥面, “轰隆”一声砸在水里,
上面的日军士兵猝不及防, 被硬生生甩进水里, 棉衣进水之后, 异常地沉重, 他们就像是一群铁块, 沉到了水底, 被湍急的水流冲走, 邓鸿看到爆炸成功, 就返回了小队, 他们知道日军一定会架设浮桥的, 他们必须要判断出日军架桥的位置, 邓鸿想了想, 说道:“架设浮桥的工具都很沉重, 所以他们一定会用牲口來运, 那么这样的话, 就必须要走大路, 大路和桥相连, 所以他们一定会就近在桥边建立浮桥, ”
小分队悄悄地摸到了桥边, 果不其然, 日军就是在这里架设的浮桥,
日军见到大桥被炸, 立刻开始架设浮桥, 所谓的浮桥, 也叫舟桥, 最初把船开到水面上, 用绳索把船固定住, 不被水冲走, 然后在船上铺上木板, 人就可以在上面过了,
等到日军工程兵赶來的时候, 天已经亮了, 他们用马车拉着浮桥, 他们的浮桥是一段一段的, 下面是浮筒, 上面是木板, 用的时候把它放进水里, 用绳索固定在岸边的物体上, 就架设好了,
令小分队意外的是, 架设浮桥的地方竟然堆满了日军, 原來邓鸿的计划是:破坏他们在岸上固定浮桥的绳索, 可是现在一看, 这个计划根本行不通, 因为等待过江的日军部队, 都堆在桥边, 对于他们來说, 架设浮桥是一件新奇的事, 都在一边看着, 小分队想混进去, 基本是不可能的,
这时有个战士说:“我们还是像炸桥墩那样, 潜水到浮桥的边上, 这水很急, 浪花也多, 上面的人根本看不见水下的情况, ”
邓鸿说道:“这个方法很危险, 我下水的时候看了, 水深只有十米, 而子弹在水下三十米还有杀伤力, 水很急, 我们在水里停不住, 想要停在浮桥边上, 就得用钩子勾住浮桥, 那样容易被日军发现, 就难免有人员伤亡了, ”
一个队员说道:“不如我们这样做, 把炸药放到上游, 让它顺流而下, 等到靠近浮桥的时候, 我们就把它引爆, ”这个法子一提出來, 有的战士就说:“这样做的话不一定能奏效, 上游往下游漂的话, 很有可能撞在桥墩上, 或是别的东西, 万一把起爆装置撞坏, 就不能引爆了, ”
众人又说了几个法子, 都觉得不合适,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日军的浮桥已经架设好了一半, 日军一但过河增援安东, 林远和陈飞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小队里的海军陆战队将士们心急如焚,
正在这时, 邓鸿看着奔流的江水, 一个想法突然冒了出來, 他对小队的战士们说:“你们看这江水, 水位是不是比昨天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