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9启程(一)
临行的日期很快便到了,三天以来陆羽他们在邓昌铭那里商定路线,确定古墓的方位,并进一步了解信息。
下墓的装备都是邓昌铭负责准备,而让陆羽略微诧异的是邓桐也会跟着他们一起前往,在此期间邓昌铭还向他们介绍了一个名叫唐磊的男人,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但似乎也是这方面的行家。
包括陆羽他们在内,最终确定参与此次行动的就是这五个人。
“那就说好了,明早七点准时出发,”邓桐弯着大眼睛望着几人道:“我们来接你们。”
陆羽点头看着邓桐离开,继而上楼收拾东西,他们最终选定的是一条从北京启程到达额济纳的自驾游路线,全程大概1500公里,为时两天时间。
翌日一早,一台银色的大切诺基便来到了陆羽家的楼下,陆羽三人准时下楼。
由于S312省道穿越戈壁的那段路十分难走,所以他们今天的行程只是在天黑之前抵达内蒙古的巴彦淖尔,住一晚之后明天一早继续上路。
途不细表,第二天当他们的车穿过杭锦后旗驶上S312省道不久之后,几人眼前的景象便产生了很大改变。
道路的两旁很少能看见人烟,基本上都是延绵的荒树丛和数不尽的碎石滩,砂石堆成的山头连续不断,偶尔能看见野生或家养的骆驼在石滩上行走伫立。
“这个时节还有不少去额济纳自驾游的驴友。”驾车的唐磊看着前方不远处正停歇在路边戈壁滩上留影纪念的车队道,“本来我们过几天也准备去那里玩呢。”
“就是,现在正是胡杨林最漂亮的时候,”邓桐转头对陆羽他们道:“不过我看这次结束之后我大概也懒得去了。”
“还有多长时间能到?”陆羽看着窗外漫天飞扬的沙土,附近连树都没有了,一望千里全都是长着荒草的戈壁滩,路况变得很糟糕,一路上烟尘滚滚。
“咱们现在已经进入到阴山里面了,再往前一点就是无人区,”唐磊说道:“到时候手机没有信号,路上也没有人,咱们还得提前把装备检查一下。”
进入阴山西部的狼山山脉的时候,路上更加难走,坑坑洼洼的全是碎石。
唐磊将车停到路边,几人检查了一下GPS和指南针,然后按照邓昌铭地图上的标示开始寻找方位。
陆羽的方向感不强,地图也看不太明白,邓桐倒是很快便找到了他们接下来的方向。
大切诺基地车身离开大路开始顺着土坡一路驶下,在土石砂砾的道路上横冲直撞,弄得陆羽差点把早饭都给颠出来。
在层层叠叠的石山之间穿梭了大概有三个小时的时间,陆羽他们终于成功抵达了邓昌铭所说的地方。
车窗外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土和石林,陆羽就算看着指南针恐怕也分辨不出到底有什么区别,几人又在周围考察了一番,最后终于确定,邓昌铭说的那座阴山汉墓就在他们几人的脚下附近。
“咱们先分头去找一下吧,”邓桐穿着一件黑色的风衣,扎着马尾辫,带着墨镜,看起来英姿飒爽,“按照我爷爷说的,他们当初应该在这里开过两个盗洞。”
几人也不多耽误立刻分散着开始寻找,然而众人将周围几百米范围内的地方统统找过一遍之后,别说盗洞连老鼠洞都没有找到一个。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里风沙又这么大,可能早就给埋起来了。”孙召天不以为意地摊手道。
“可是就算被埋掉了那至少也该有个痕迹啊。”邓桐皱着秀眉,那两个盗洞一个是进去时打的,一个是出来时打的,两边都没有来得及打掩护,风沙掩埋自然也是可能之一,但没理由连个痕迹都找不到的。
“塌方了吧,”唐磊推了推眼镜道,“三十多年过去洞里的土质结构改变了也不稀奇。”
邓桐想了想似乎仍旧有些无法释怀,不过最后只是叹了口气道:“这样的话虽然麻烦一点,咱们就只能重新打盗洞了。”
陆羽蛮感兴趣地看着几人开始忙碌起来,他是什么也不会的青头一个,正好可以趁此机会近距离观摩一下。
孙召天和唐磊将背包里的洛阳铲拿出来,他们要先确定古墓的大体格局,然后才能根据方位选择盗洞的具体位置和走向。
洛阳铲是民国初年由李鸭子发明的倒斗利器,经过这么多年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目前他们使用的是第六代洛阳铲,通称“21式”,铲柄全活并且用精钢铸造,每节50公分左右,节于节之间有方便拼接的丝口可以任意加长,长得像鱼竿一样,伪装性强携带十分方便。
熟练的盗墓贼,五米左右的探洞,用洛阳铲几分钟就能打出一个,陆羽好信儿地尝试了一下,并不觉得好打,用这东西也是需要些技术的,比如下铲的时候一定要十分笔直,否则打得太深到最后的时候很容易拔不出来,至于看土质的颜色或者闻土壤的味道断定年代陆羽就更是两眼一抹黑,“望闻问切”的功夫他也只是听说,到现在为止还没真正的见到过。
“这里的地下土层大多是黄土和黏土,对洛阳铲来说应该是最容易打的,”唐磊看陆羽很感兴趣,便对他解释道:“如果到了南方,洛阳铲恐怕就是对牛弹琴起不了什么多大作用了。”
“为什么?”陆羽问道。
“因为江南一带的地下水水位比较高,又多是丘陵山地,土壤含水量太高,洛阳铲提不起土来,”唐磊说道:“不过在我们蜀中一带无论去哪里都很少用洛阳铲,这应该是习惯问题,其实我们遇到一般的古墓都是用铁钎的。”
“行了,待会儿再给你科普,”孙召天抖了抖铲子上的土插口道,“就在这儿打吧,下面应该就是幕墙。”
下墓的装备都是邓昌铭负责准备,而让陆羽略微诧异的是邓桐也会跟着他们一起前往,在此期间邓昌铭还向他们介绍了一个名叫唐磊的男人,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但似乎也是这方面的行家。
包括陆羽他们在内,最终确定参与此次行动的就是这五个人。
“那就说好了,明早七点准时出发,”邓桐弯着大眼睛望着几人道:“我们来接你们。”
陆羽点头看着邓桐离开,继而上楼收拾东西,他们最终选定的是一条从北京启程到达额济纳的自驾游路线,全程大概1500公里,为时两天时间。
翌日一早,一台银色的大切诺基便来到了陆羽家的楼下,陆羽三人准时下楼。
由于S312省道穿越戈壁的那段路十分难走,所以他们今天的行程只是在天黑之前抵达内蒙古的巴彦淖尔,住一晚之后明天一早继续上路。
途不细表,第二天当他们的车穿过杭锦后旗驶上S312省道不久之后,几人眼前的景象便产生了很大改变。
道路的两旁很少能看见人烟,基本上都是延绵的荒树丛和数不尽的碎石滩,砂石堆成的山头连续不断,偶尔能看见野生或家养的骆驼在石滩上行走伫立。
“这个时节还有不少去额济纳自驾游的驴友。”驾车的唐磊看着前方不远处正停歇在路边戈壁滩上留影纪念的车队道,“本来我们过几天也准备去那里玩呢。”
“就是,现在正是胡杨林最漂亮的时候,”邓桐转头对陆羽他们道:“不过我看这次结束之后我大概也懒得去了。”
“还有多长时间能到?”陆羽看着窗外漫天飞扬的沙土,附近连树都没有了,一望千里全都是长着荒草的戈壁滩,路况变得很糟糕,一路上烟尘滚滚。
“咱们现在已经进入到阴山里面了,再往前一点就是无人区,”唐磊说道:“到时候手机没有信号,路上也没有人,咱们还得提前把装备检查一下。”
进入阴山西部的狼山山脉的时候,路上更加难走,坑坑洼洼的全是碎石。
唐磊将车停到路边,几人检查了一下GPS和指南针,然后按照邓昌铭地图上的标示开始寻找方位。
陆羽的方向感不强,地图也看不太明白,邓桐倒是很快便找到了他们接下来的方向。
大切诺基地车身离开大路开始顺着土坡一路驶下,在土石砂砾的道路上横冲直撞,弄得陆羽差点把早饭都给颠出来。
在层层叠叠的石山之间穿梭了大概有三个小时的时间,陆羽他们终于成功抵达了邓昌铭所说的地方。
车窗外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土和石林,陆羽就算看着指南针恐怕也分辨不出到底有什么区别,几人又在周围考察了一番,最后终于确定,邓昌铭说的那座阴山汉墓就在他们几人的脚下附近。
“咱们先分头去找一下吧,”邓桐穿着一件黑色的风衣,扎着马尾辫,带着墨镜,看起来英姿飒爽,“按照我爷爷说的,他们当初应该在这里开过两个盗洞。”
几人也不多耽误立刻分散着开始寻找,然而众人将周围几百米范围内的地方统统找过一遍之后,别说盗洞连老鼠洞都没有找到一个。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里风沙又这么大,可能早就给埋起来了。”孙召天不以为意地摊手道。
“可是就算被埋掉了那至少也该有个痕迹啊。”邓桐皱着秀眉,那两个盗洞一个是进去时打的,一个是出来时打的,两边都没有来得及打掩护,风沙掩埋自然也是可能之一,但没理由连个痕迹都找不到的。
“塌方了吧,”唐磊推了推眼镜道,“三十多年过去洞里的土质结构改变了也不稀奇。”
邓桐想了想似乎仍旧有些无法释怀,不过最后只是叹了口气道:“这样的话虽然麻烦一点,咱们就只能重新打盗洞了。”
陆羽蛮感兴趣地看着几人开始忙碌起来,他是什么也不会的青头一个,正好可以趁此机会近距离观摩一下。
孙召天和唐磊将背包里的洛阳铲拿出来,他们要先确定古墓的大体格局,然后才能根据方位选择盗洞的具体位置和走向。
洛阳铲是民国初年由李鸭子发明的倒斗利器,经过这么多年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目前他们使用的是第六代洛阳铲,通称“21式”,铲柄全活并且用精钢铸造,每节50公分左右,节于节之间有方便拼接的丝口可以任意加长,长得像鱼竿一样,伪装性强携带十分方便。
熟练的盗墓贼,五米左右的探洞,用洛阳铲几分钟就能打出一个,陆羽好信儿地尝试了一下,并不觉得好打,用这东西也是需要些技术的,比如下铲的时候一定要十分笔直,否则打得太深到最后的时候很容易拔不出来,至于看土质的颜色或者闻土壤的味道断定年代陆羽就更是两眼一抹黑,“望闻问切”的功夫他也只是听说,到现在为止还没真正的见到过。
“这里的地下土层大多是黄土和黏土,对洛阳铲来说应该是最容易打的,”唐磊看陆羽很感兴趣,便对他解释道:“如果到了南方,洛阳铲恐怕就是对牛弹琴起不了什么多大作用了。”
“为什么?”陆羽问道。
“因为江南一带的地下水水位比较高,又多是丘陵山地,土壤含水量太高,洛阳铲提不起土来,”唐磊说道:“不过在我们蜀中一带无论去哪里都很少用洛阳铲,这应该是习惯问题,其实我们遇到一般的古墓都是用铁钎的。”
“行了,待会儿再给你科普,”孙召天抖了抖铲子上的土插口道,“就在这儿打吧,下面应该就是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