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1嗣子攻略
徒泓做事太过直接手段又极凌厉,也难怪上皇选择了他,没多久便后悔了。这上皇八岁登基,至退位整整坐了六十年,他想要的是天下太平皇家和睦一派繁荣昌盛之象,哪里想徒泓上位不到两年就闹得乌烟瘴气。跟着他厉兵秣马的王爷们,在徒泓眼里都变得心怀叵测,一众他得意的臣子都成了蛀虫,这叫他最不能忍受。所以徒泓脱去在他和皇太后跟前打滚撒娇的伪装,活脱脱蜕变成了一只奸诈的狼,他最后悔的就是一直相信了这人没心,没把皇位传给骂两句都只会赌气的徒晏。所以到如今,祖孙二人连见面都是彼此躲着,谁看谁都不顺眼。
这日徒泓来到宁寿宫,果然太上皇又出去消遣了,于是便只伴着皇太后用早膳,不过是拉些个家常,随口问道:“三皇叔多日不见过来了,可是身子不大好?”
太后叹口气道:“可不是,年岁到底大了,这一到换季的时节就怕闹风寒,都在府里捂了十来天了,用了无数的药只是不见好。”
“昨儿个长卿他们俩倒是过来坐了坐,跟他们闲话了一回,倒是叫我想起二皇叔的……”徒泓的话戛然而止,小心的瞄了一眼太后低下头不再吭声了。
殿内一时静得骇人,皇太后终于没能咽下去,问道:“这话我原不该多问,不过看样子你们都是知道的,皇帝,你跟我说句实话……”
“皇祖母,孙儿这些日子忙着这科举之事,这么久没过来了,孙儿给您说个古记儿逗趣吧?”徒泓打断道。
太后长叹口气瞪他一眼,不悦道:“你真当我是个老婆子了?别以为我只会吃吃喝喝的什么都不知道,你对皇后有怨气,可是因着什么?那时候是哪个孩子还同我说过一嘴,说你二皇叔那个是个女孩儿,我原想着还能养回来,可这几年了也没个动静,是出了什么事了吧?”
义忠亲王是养在太后跟前的,虽说不是亲生,可因着当初皇太子刚刚被上皇带去教导,不能日日承欢膝下,太后正是心下孤苦之际,那义忠亲王又是个和柔会讨巧的性子,所以这太后对她自己的大儿子倒还不如这个养子亲近。所以义忠亲王离开时,上皇对徒泓变得冷漠表面上也有这太后不少的功劳,是以当初徒晏有意无意的给她漏了一嘴,说义忠亲王的女儿找到了,便叫她一直放在心上,然而这几年过去又没了音信,却是时日越长就越叫她想得多。
徒泓沉吟半晌,终于道:“那女孩子被宁国府里悄悄的收养了去,先是安排在外头,后来当儿媳娶回去掩人耳目,只那当家的一人知道此事。这还……”
“既如此,快传她进宫来叫我见见。”太后打断道。然而看徒泓眼皮子一直耷拉着闷闷的样子,见他又不肯说话了,终于冷笑道,“果真出事了?”
“先二皇叔一步便去了。”徒泓声音低低道。
太后静静的沉默半晌,突然疑惑的望住徒泓,声音冷冷道:“元春那个贱人干的不成?!你跟我说实话,你二皇叔是怎么去的?”
“皇祖母。”徒泓无奈的憋出半晌,道,“都过去这么些年了,是孙儿今个儿嘴碎,您别往心里去,那小公主虽然去了,可也算风风光光的入了土,咱们便叫她安生了罢。”
太后听了这话笑了起来,道:“这一句倒像老九,也难怪你俩处得好,罢了,看你这样子哪像个当皇帝的,你去忙吧,我心里有数。”
太后打发了徒泓离开,一个人静静的沉默着,徒泓小时候也是她看着长大的,若说她一手带大的孩子,那义忠亲王到身边时已有五六岁了还不算,也就是一个徒晏和一个徒泓。这两个孩子却是禀性大不相同,徒晏性柔韧如丝而徒泓性刚坚如石,极是相投,所以他们打小便情分不同别个。不过若说性情,这两个孩子却是各有其长,像那徒晏叫她烦得不耐了就不肯到跟前来,懒懒散散的叫人无奈,而徒泓却是个极有决断的,他若觉得该忍下去,甚至能忍一辈子。
当初看那皇后是个好的,温柔端方又识大体,然而果真是不论什么样的人,只要在这皇宫里坐下来,就有了别样的心思。太后倒是不怕她有心思,有些手腕才能笼住这后宫,当年上皇刚刚立她为后时何其艰难?若不是他们帝后一心,哪里还能有今日?但是皇后若干生出旁的心思,那就不可饶恕了!
那元妃突然巴到皇后的枝儿上,太后本就怀疑过,如今倒是透了,皇后是静太妃的小侄女儿,静太妃又是忠顺王徒炅的生母,这母子二人合起来推倒徒旻,按到徒泓头上又招出她和上皇对皇帝不满,这一招栽赃嫁祸倒是用得极好。那徒炅惯来是个懂得审时度势的,却不想最会背后捅刀子,皇帝念着皇后是她看好的人,又是一国之母,是以从不肯多说,然而帝后不合之事可大可小,只怕这几年过来都已是“相敬如冰”了吧?若不是她逼问,这事还一直被瞒在鼓里呢。太后觉得她放手实在太早了,这后宫里的事到底还得照应一二,皇上还小呢,他需要她做主。
若说,太后的性子倒是更多的传给了徒晏,最是个心里放不住事的,她不像上皇凡事思前想后,要里又要面儿,她是只要心里想通了,出手最是凌厉的,甚至不怕被所有人相疑,只要她觉得应该。徒泓当初把徒旻扔到金陵,太后虽说心里不痛快可也是能理解的,徒泓是个小皇帝,身边群狼环伺他迟早不能坐以待毙,所以想要有所成,这些个皇亲老臣的都得削一削劲头,这也是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然而徒旻的死却叫她一直耿耿于怀,觉得徒泓当了皇帝竟是变了,如今水落石出,她倒觉得又宽了心,她一手带大的孩子,什么做得什么做不得还是明白的。
接下来不到两日,凤藻宫和钟粹宫先后出了大事,贤德妃坐胎七个月的孩子,眼看都要生了却因吃错东西没能保住,而小皇子贪玩儿不慎落水更是差点丢了性命。两件事情先后而至,整个后宫一时人心惶惶,宁寿宫里很快传出一道太后的懿旨,皇后为后不能做天下表率,一个后宫都打理不好,为妻不能替皇上分忧,连个儿子都带不住,实在叫太后失望之极,皇后的能为叫人质疑,这后宫的事情还是由旁人打理吧。
皇后一朝凤印脱手,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太后对她一直极好,这突然出手竟叫她措手不及。然而事至如今她又无可奈何,一直把持着的权柄竟然就这么落到了那怡妃和贤德妃手里。怡妃也罢了,这贤德妃真真是好!就这么悄无声息的长成了,连她的东西都敢抢!
却不说这后宫里一朝事发,无声息的酝酿起一场天变,再说这三年一度的会试终于到了,京城里举子云集,便连市场上卖玩意儿的小商贩都爱议一议此事。
这一届的主考是文渊阁大学士赵殷和通政史司贾雨村。这贾雨村不是别个,正是当年林家在扬州时做了黛玉一年西席之人。当初贾雨村北上找了贾政谋职,很快做到了应天知府,一呆便是三年,那年徒泓打扫金陵,这贾雨村便被调回京都,官职再升做了通政使司,如今皇上叫他主持科考,便又赐了翰林院侍读学士一职。
闲话不提,且说十来日很快过去,放榜日随后便到了。林微自是榜上提名,考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那甄家的宝玉也不负甄应嘉厚望,考了九十三名。然而不同两家的欢欣,贾府里却是愁云惨淡,入场的宝玉和贾兰竟是双双落了马。
此次会试取中一百三十八名,三月初一当庭策对,林微苦读八年,终于等来了这一日。
江南和林信兴致勃勃的扒着榜,从第一个看到最后一个,终于被人拍了肩头。江南回过头来,看到却是贾宝玉身边的培茗,刚要开口便听他道:“你家大爷在最前头呢,你跑来这里能看到什么?第七,我一来就看见了。”
江南咧咧嘴,自然不敢说我在找你家宝玉的名字,只问道:“大概是我看漏了,宝二爷考了第几?”
培茗木着脸道:“还没找到,你一直在我前头挡着,我早就想拍你了。”
江南还有一行没看下来,忙拉了培茗到身边,道:“我先看到最后,再去前头找,一起一起。”
培茗叹口气道:“算了,你自己找吧,我都看了三遍了。”
看着培茗和贾府的管家离开,江南也同林信回了林府去,当初听说贾宝玉头一场就病了,第三场考下来都是抬着回去的,没想到还是没点上。那贾宝玉最是个聪慧不俗的,这事在京城里都有不少的人知道,就连江南在外头溜达的多了,也不止一次见过那贾宝玉做的诗词,清灵通透字句华美,他看着连他家大爷都是不能比的,不曾想这次竟是没能考上,看来这身子也是很重要的。
这日徒泓来到宁寿宫,果然太上皇又出去消遣了,于是便只伴着皇太后用早膳,不过是拉些个家常,随口问道:“三皇叔多日不见过来了,可是身子不大好?”
太后叹口气道:“可不是,年岁到底大了,这一到换季的时节就怕闹风寒,都在府里捂了十来天了,用了无数的药只是不见好。”
“昨儿个长卿他们俩倒是过来坐了坐,跟他们闲话了一回,倒是叫我想起二皇叔的……”徒泓的话戛然而止,小心的瞄了一眼太后低下头不再吭声了。
殿内一时静得骇人,皇太后终于没能咽下去,问道:“这话我原不该多问,不过看样子你们都是知道的,皇帝,你跟我说句实话……”
“皇祖母,孙儿这些日子忙着这科举之事,这么久没过来了,孙儿给您说个古记儿逗趣吧?”徒泓打断道。
太后长叹口气瞪他一眼,不悦道:“你真当我是个老婆子了?别以为我只会吃吃喝喝的什么都不知道,你对皇后有怨气,可是因着什么?那时候是哪个孩子还同我说过一嘴,说你二皇叔那个是个女孩儿,我原想着还能养回来,可这几年了也没个动静,是出了什么事了吧?”
义忠亲王是养在太后跟前的,虽说不是亲生,可因着当初皇太子刚刚被上皇带去教导,不能日日承欢膝下,太后正是心下孤苦之际,那义忠亲王又是个和柔会讨巧的性子,所以这太后对她自己的大儿子倒还不如这个养子亲近。所以义忠亲王离开时,上皇对徒泓变得冷漠表面上也有这太后不少的功劳,是以当初徒晏有意无意的给她漏了一嘴,说义忠亲王的女儿找到了,便叫她一直放在心上,然而这几年过去又没了音信,却是时日越长就越叫她想得多。
徒泓沉吟半晌,终于道:“那女孩子被宁国府里悄悄的收养了去,先是安排在外头,后来当儿媳娶回去掩人耳目,只那当家的一人知道此事。这还……”
“既如此,快传她进宫来叫我见见。”太后打断道。然而看徒泓眼皮子一直耷拉着闷闷的样子,见他又不肯说话了,终于冷笑道,“果真出事了?”
“先二皇叔一步便去了。”徒泓声音低低道。
太后静静的沉默半晌,突然疑惑的望住徒泓,声音冷冷道:“元春那个贱人干的不成?!你跟我说实话,你二皇叔是怎么去的?”
“皇祖母。”徒泓无奈的憋出半晌,道,“都过去这么些年了,是孙儿今个儿嘴碎,您别往心里去,那小公主虽然去了,可也算风风光光的入了土,咱们便叫她安生了罢。”
太后听了这话笑了起来,道:“这一句倒像老九,也难怪你俩处得好,罢了,看你这样子哪像个当皇帝的,你去忙吧,我心里有数。”
太后打发了徒泓离开,一个人静静的沉默着,徒泓小时候也是她看着长大的,若说她一手带大的孩子,那义忠亲王到身边时已有五六岁了还不算,也就是一个徒晏和一个徒泓。这两个孩子却是禀性大不相同,徒晏性柔韧如丝而徒泓性刚坚如石,极是相投,所以他们打小便情分不同别个。不过若说性情,这两个孩子却是各有其长,像那徒晏叫她烦得不耐了就不肯到跟前来,懒懒散散的叫人无奈,而徒泓却是个极有决断的,他若觉得该忍下去,甚至能忍一辈子。
当初看那皇后是个好的,温柔端方又识大体,然而果真是不论什么样的人,只要在这皇宫里坐下来,就有了别样的心思。太后倒是不怕她有心思,有些手腕才能笼住这后宫,当年上皇刚刚立她为后时何其艰难?若不是他们帝后一心,哪里还能有今日?但是皇后若干生出旁的心思,那就不可饶恕了!
那元妃突然巴到皇后的枝儿上,太后本就怀疑过,如今倒是透了,皇后是静太妃的小侄女儿,静太妃又是忠顺王徒炅的生母,这母子二人合起来推倒徒旻,按到徒泓头上又招出她和上皇对皇帝不满,这一招栽赃嫁祸倒是用得极好。那徒炅惯来是个懂得审时度势的,却不想最会背后捅刀子,皇帝念着皇后是她看好的人,又是一国之母,是以从不肯多说,然而帝后不合之事可大可小,只怕这几年过来都已是“相敬如冰”了吧?若不是她逼问,这事还一直被瞒在鼓里呢。太后觉得她放手实在太早了,这后宫里的事到底还得照应一二,皇上还小呢,他需要她做主。
若说,太后的性子倒是更多的传给了徒晏,最是个心里放不住事的,她不像上皇凡事思前想后,要里又要面儿,她是只要心里想通了,出手最是凌厉的,甚至不怕被所有人相疑,只要她觉得应该。徒泓当初把徒旻扔到金陵,太后虽说心里不痛快可也是能理解的,徒泓是个小皇帝,身边群狼环伺他迟早不能坐以待毙,所以想要有所成,这些个皇亲老臣的都得削一削劲头,这也是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然而徒旻的死却叫她一直耿耿于怀,觉得徒泓当了皇帝竟是变了,如今水落石出,她倒觉得又宽了心,她一手带大的孩子,什么做得什么做不得还是明白的。
接下来不到两日,凤藻宫和钟粹宫先后出了大事,贤德妃坐胎七个月的孩子,眼看都要生了却因吃错东西没能保住,而小皇子贪玩儿不慎落水更是差点丢了性命。两件事情先后而至,整个后宫一时人心惶惶,宁寿宫里很快传出一道太后的懿旨,皇后为后不能做天下表率,一个后宫都打理不好,为妻不能替皇上分忧,连个儿子都带不住,实在叫太后失望之极,皇后的能为叫人质疑,这后宫的事情还是由旁人打理吧。
皇后一朝凤印脱手,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太后对她一直极好,这突然出手竟叫她措手不及。然而事至如今她又无可奈何,一直把持着的权柄竟然就这么落到了那怡妃和贤德妃手里。怡妃也罢了,这贤德妃真真是好!就这么悄无声息的长成了,连她的东西都敢抢!
却不说这后宫里一朝事发,无声息的酝酿起一场天变,再说这三年一度的会试终于到了,京城里举子云集,便连市场上卖玩意儿的小商贩都爱议一议此事。
这一届的主考是文渊阁大学士赵殷和通政史司贾雨村。这贾雨村不是别个,正是当年林家在扬州时做了黛玉一年西席之人。当初贾雨村北上找了贾政谋职,很快做到了应天知府,一呆便是三年,那年徒泓打扫金陵,这贾雨村便被调回京都,官职再升做了通政使司,如今皇上叫他主持科考,便又赐了翰林院侍读学士一职。
闲话不提,且说十来日很快过去,放榜日随后便到了。林微自是榜上提名,考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那甄家的宝玉也不负甄应嘉厚望,考了九十三名。然而不同两家的欢欣,贾府里却是愁云惨淡,入场的宝玉和贾兰竟是双双落了马。
此次会试取中一百三十八名,三月初一当庭策对,林微苦读八年,终于等来了这一日。
江南和林信兴致勃勃的扒着榜,从第一个看到最后一个,终于被人拍了肩头。江南回过头来,看到却是贾宝玉身边的培茗,刚要开口便听他道:“你家大爷在最前头呢,你跑来这里能看到什么?第七,我一来就看见了。”
江南咧咧嘴,自然不敢说我在找你家宝玉的名字,只问道:“大概是我看漏了,宝二爷考了第几?”
培茗木着脸道:“还没找到,你一直在我前头挡着,我早就想拍你了。”
江南还有一行没看下来,忙拉了培茗到身边,道:“我先看到最后,再去前头找,一起一起。”
培茗叹口气道:“算了,你自己找吧,我都看了三遍了。”
看着培茗和贾府的管家离开,江南也同林信回了林府去,当初听说贾宝玉头一场就病了,第三场考下来都是抬着回去的,没想到还是没点上。那贾宝玉最是个聪慧不俗的,这事在京城里都有不少的人知道,就连江南在外头溜达的多了,也不止一次见过那贾宝玉做的诗词,清灵通透字句华美,他看着连他家大爷都是不能比的,不曾想这次竟是没能考上,看来这身子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