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威武后踢腿
一九七四年农历三月二十六日,生日的苏尚喆一身新衣服左手糖葫芦右手小糖人,漂漂亮亮的站在大院门口看风景。无视不远处故意做些小动作引起他注意的孩子们,苏尚喆舔舔手里的小糖人再舔舔嘴唇,吃相算不得文雅,却因为那张脸太白净而显得赏心悦目。
五岁的苏尚喆不大合群。他不像那些土孩子们喜欢到处乱跑,随便抓些泥土都能打起仗来。他总是喜欢远远的看着男孩子们闹,和一些文文静静的小姑娘们站在一边旁观。在那些疯娃子们一身臭汗的冲回来时,皱皱小鼻子躲开。即使是这样,那些小子们也没几个敢说什么。曾经有人指着苏尚喆的鼻子骂他假小子真娘们儿,被苏尚武一顿拳头打得肿眼泡一星期都没下去。家里娘带着去找苏家人讨说法,苏建之和尚安琪对着大儿子又吵又打,可人家下回见面照旧肿眼泡还他。现打不赊,你奈我何?
尚安琪觉得小儿子天生高贵,也许这个幺儿子终于遗传了她艺术家的基因,骨子里高雅。苏建之对此嗤之以鼻。尚安琪还想培养他跳舞,结果被苏建之一挥胳膊否决了——男子汉大丈夫,跳舞算是怎么回事?
尚安琪反驳:我们团长不就是个男的?
他那算男的吗?走路都一步一扭的。
尚安琪想想就因为这个被批/斗了的团长,心里一片死灰。
说起来,也怪不得苏尚喆在家里霸主的地位不能动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他那张综合了文化人苏建之和曾经的舞蹈演员现在的舞蹈教师尚安琪所有优点的脸,确实让人赏心悦目。
苏尚武长相像苏建之,眼睛不大,却比父母两个都要黑两分,地地道道的野孩子。苏尚雯那张脸竟然也有六成像苏建之,不丑,但在女娃娃群里算不得小美人。就这个老三多多,细皮嫩肉长睫毛,大大眼睛挺鼻子。尚安琪曾经偷偷的在家里给幺儿子扮女装,忍不住点着他的嘴唇后悔让他生成了儿子,若是女儿,再培养她唱歌跳舞,将来就凭那张脸和她的教育,怎么都能成为剧团的顶梁柱。
袁大军坐在后车座上经过的时候,看见的就是一个白嫩嫩的小孩子穿着嫩黄的手织细线毛衣,贴着墙根站在阳光下,认真的舔着手里的糖人。金黄黄的糖人,嫩嫩的毛衣衬着嫩嫩的脸蛋,那是袁大军在他短短的人生中看过最美的一副景色了。
二八自行车经过时车铃叮呤,小孩子抬起长睫毛在阳光下眨了眨眼睛,袁大军还没来得及陶醉,就被一条腿扫下了自行车后座。接着袁拥社的粗嗓门传来,“哎呀我的妈,把兔崽子给忘了。”
苏尚喆清楚地看着袁大军被他老爸一个后扫腿踢飞出去,还是脸朝下砸进了沙土窝,爬起来的时候鼻孔嘴巴都是沙土。这么好笑的事情不笑不是苏尚喆的风格,只见他慌忙把剩下的糖人塞嘴里嚼了(怕化了的糖滴在衣服上),然后一边咀嚼一边笑,从闭着嘴边嚼边笑,到最后哈哈大笑,最后笑得眼泪都出来了,露着整齐的小白牙。
笑归笑,在看见袁大军黑不溜秋的衣袖和闪着可疑光泽的衣襟时,还是小下巴一甩,高傲地跑回了院子。
这是袁大军第一次见到苏尚喆,抬起袖子擦着鼻涕回家时还在想,这是谁家的妮子,咋长的恁好看勒?以后长大了一定得娶她当媳妇儿。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个“妮子”之所以没见过,是因为他每天带着队伍出去撒野,这个“妮子”又高贵地很少出门,两家人本来就不在一个院,以至于匪头子袁大军错把同类当婵娟。
这一见不要紧,却让苏尚喆走上了一条捣蛋的不归路。
尚安琪要上班,苏建之更要上班,看着苏尚喆的是家里已经六十岁的老爷子。老太太去世的早,且出生在香港,十几岁的时候才因缘巧合跟着父亲到了内地,又遇上了思想新潮一表人才的老爷子,如果还活着,那就是地地道道的走/资派。很幸运的,老爷子虽然是个文化人,也娶了一个很会生活的妻子,却是个有着到农村教学经历的“社会主义坚实的拥护者”。早年的经历阴差阳错的救了他的命,安安分分忍了小十年,终于在动荡基本消失后捡起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每天拎着鸟笼到家属院对面一个不大的小公园里找人下棋,或和志同道合的老年人一起拉二胡唱□歌。苏尚喆偶尔会安安静静的窝在爷爷臂弯里看他们下棋,多半喜欢自己到处溜达。老爷子也不怕孙子跑丢了,实在是那年代要走失一个孩子相当困难。孩子跑得远了,不用家人操心就会有人大老远的喊:那谁谁家的谁谁,赶紧回家了哟,别让你爸妈找。
很多时候都是老爷子一手马扎一手鸟笼起身准备回家,路上上了年纪的就开始汇报:老苏,你孙子跑街东头看吹糖人啦;老苏,多多往胡同里走啦;老苏,你们家幺儿和一群娃子跟着结婚的自行车队跑啦……
更多的时候,是老爷子拎着马扎走到门口,等在那里的苏尚喆文文静静的喊一声:“爷爷,我饿啦。”
老爷子哈哈一乐,“走勒,买火烧去。”(注:火烧,北方食物,不同于烧饼,里面放很多葱花和猪油烤成。)
于是一老一小走到菜市场口,花八分钱加半两粮票买两个大火烧,老爷子在前面慢悠悠的走,苏尚喆在后面小口小口的啃,把外面焦脆的皮一点点揭下来吃了,再把里面香喷喷的葱花一点点吃掉,将剩下的奇丑无比的面团递给老爷子吃。剩下那个拿回家,老大老二一人一半。
这是袁大军介入他的生活之前,袁大军为了媳妇儿强势插足他的生活之后,苏尚喆就让一家人不那么省心了。
早年的动荡,让一些幼儿园被批判为“培养特殊阶层的、阴谋复辟/资本主义的黑样板”,这让一批身在城市的孩子们和农村孩子一样,整个童年都得以远离束缚,将无忧的时光奉献给了城市的边边角角。也正因为这样,一些孩子在这段时期大龄入学,十岁才读小学一年级也很正常。
袁大军比苏尚喆大三岁,满八岁了,还是个没入学的野孩子。他不入学不是因为家里是走资派被批被揍没机会,而是一家人都是真真正正的“好人民”,母亲重病早逝,父亲是钢铁厂工人,文化不算高但工龄长,又凭借经验在一次上级下发任务为省部队临时生产武器用钢材的时候严格把关,提前完成任务受到过表彰,如今已经从普通工人变成了半个技术员。只是早期袁拥社忙着生产,中期忙着开大会促先进,恰好幼儿院被关了,袁大军就一拖再拖,放养了八岁都没入小学。
袁大军穿过半条街找到偶遇苏尚喆的大杨树下时,苏尚喆正舔着红嘟嘟的嘴唇将嘴角的一颗葱花卷入嘴里。老爷子牵着他的手问:“还有一块肉,多多还吃不?”
苏尚喆摇头,“嗯嗯~”
两个“嗯”不是吃的意思,听那九曲十八弯的转音,熟悉的人都知道是不吃的意思。袁大军的视线从苏尚喆的小皮鞋转到他白嫩嫩的侧脸上,对身后的常宝说:“看见没,这以后就我媳妇儿,你们谁都不能欺负他。”
常宝惊恐地瞪着老大,结巴着问:“老……老……老大,谁欺负他呀,敢给他的白眼看都得被苏大武抽得少俩门牙。老大,你真娶个带把儿的当媳妇儿?”
常宝提提松垮垮的裤裆,感觉着下身的小鸡鸡纠结了。
袁大军第一次失恋就是这个时候,因为苏尚喆突然从绝世小美女变成了男孩子,他在亲手证实后消沉了好长一段时期。
五岁的苏尚喆不大合群。他不像那些土孩子们喜欢到处乱跑,随便抓些泥土都能打起仗来。他总是喜欢远远的看着男孩子们闹,和一些文文静静的小姑娘们站在一边旁观。在那些疯娃子们一身臭汗的冲回来时,皱皱小鼻子躲开。即使是这样,那些小子们也没几个敢说什么。曾经有人指着苏尚喆的鼻子骂他假小子真娘们儿,被苏尚武一顿拳头打得肿眼泡一星期都没下去。家里娘带着去找苏家人讨说法,苏建之和尚安琪对着大儿子又吵又打,可人家下回见面照旧肿眼泡还他。现打不赊,你奈我何?
尚安琪觉得小儿子天生高贵,也许这个幺儿子终于遗传了她艺术家的基因,骨子里高雅。苏建之对此嗤之以鼻。尚安琪还想培养他跳舞,结果被苏建之一挥胳膊否决了——男子汉大丈夫,跳舞算是怎么回事?
尚安琪反驳:我们团长不就是个男的?
他那算男的吗?走路都一步一扭的。
尚安琪想想就因为这个被批/斗了的团长,心里一片死灰。
说起来,也怪不得苏尚喆在家里霸主的地位不能动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他那张综合了文化人苏建之和曾经的舞蹈演员现在的舞蹈教师尚安琪所有优点的脸,确实让人赏心悦目。
苏尚武长相像苏建之,眼睛不大,却比父母两个都要黑两分,地地道道的野孩子。苏尚雯那张脸竟然也有六成像苏建之,不丑,但在女娃娃群里算不得小美人。就这个老三多多,细皮嫩肉长睫毛,大大眼睛挺鼻子。尚安琪曾经偷偷的在家里给幺儿子扮女装,忍不住点着他的嘴唇后悔让他生成了儿子,若是女儿,再培养她唱歌跳舞,将来就凭那张脸和她的教育,怎么都能成为剧团的顶梁柱。
袁大军坐在后车座上经过的时候,看见的就是一个白嫩嫩的小孩子穿着嫩黄的手织细线毛衣,贴着墙根站在阳光下,认真的舔着手里的糖人。金黄黄的糖人,嫩嫩的毛衣衬着嫩嫩的脸蛋,那是袁大军在他短短的人生中看过最美的一副景色了。
二八自行车经过时车铃叮呤,小孩子抬起长睫毛在阳光下眨了眨眼睛,袁大军还没来得及陶醉,就被一条腿扫下了自行车后座。接着袁拥社的粗嗓门传来,“哎呀我的妈,把兔崽子给忘了。”
苏尚喆清楚地看着袁大军被他老爸一个后扫腿踢飞出去,还是脸朝下砸进了沙土窝,爬起来的时候鼻孔嘴巴都是沙土。这么好笑的事情不笑不是苏尚喆的风格,只见他慌忙把剩下的糖人塞嘴里嚼了(怕化了的糖滴在衣服上),然后一边咀嚼一边笑,从闭着嘴边嚼边笑,到最后哈哈大笑,最后笑得眼泪都出来了,露着整齐的小白牙。
笑归笑,在看见袁大军黑不溜秋的衣袖和闪着可疑光泽的衣襟时,还是小下巴一甩,高傲地跑回了院子。
这是袁大军第一次见到苏尚喆,抬起袖子擦着鼻涕回家时还在想,这是谁家的妮子,咋长的恁好看勒?以后长大了一定得娶她当媳妇儿。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个“妮子”之所以没见过,是因为他每天带着队伍出去撒野,这个“妮子”又高贵地很少出门,两家人本来就不在一个院,以至于匪头子袁大军错把同类当婵娟。
这一见不要紧,却让苏尚喆走上了一条捣蛋的不归路。
尚安琪要上班,苏建之更要上班,看着苏尚喆的是家里已经六十岁的老爷子。老太太去世的早,且出生在香港,十几岁的时候才因缘巧合跟着父亲到了内地,又遇上了思想新潮一表人才的老爷子,如果还活着,那就是地地道道的走/资派。很幸运的,老爷子虽然是个文化人,也娶了一个很会生活的妻子,却是个有着到农村教学经历的“社会主义坚实的拥护者”。早年的经历阴差阳错的救了他的命,安安分分忍了小十年,终于在动荡基本消失后捡起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每天拎着鸟笼到家属院对面一个不大的小公园里找人下棋,或和志同道合的老年人一起拉二胡唱□歌。苏尚喆偶尔会安安静静的窝在爷爷臂弯里看他们下棋,多半喜欢自己到处溜达。老爷子也不怕孙子跑丢了,实在是那年代要走失一个孩子相当困难。孩子跑得远了,不用家人操心就会有人大老远的喊:那谁谁家的谁谁,赶紧回家了哟,别让你爸妈找。
很多时候都是老爷子一手马扎一手鸟笼起身准备回家,路上上了年纪的就开始汇报:老苏,你孙子跑街东头看吹糖人啦;老苏,多多往胡同里走啦;老苏,你们家幺儿和一群娃子跟着结婚的自行车队跑啦……
更多的时候,是老爷子拎着马扎走到门口,等在那里的苏尚喆文文静静的喊一声:“爷爷,我饿啦。”
老爷子哈哈一乐,“走勒,买火烧去。”(注:火烧,北方食物,不同于烧饼,里面放很多葱花和猪油烤成。)
于是一老一小走到菜市场口,花八分钱加半两粮票买两个大火烧,老爷子在前面慢悠悠的走,苏尚喆在后面小口小口的啃,把外面焦脆的皮一点点揭下来吃了,再把里面香喷喷的葱花一点点吃掉,将剩下的奇丑无比的面团递给老爷子吃。剩下那个拿回家,老大老二一人一半。
这是袁大军介入他的生活之前,袁大军为了媳妇儿强势插足他的生活之后,苏尚喆就让一家人不那么省心了。
早年的动荡,让一些幼儿园被批判为“培养特殊阶层的、阴谋复辟/资本主义的黑样板”,这让一批身在城市的孩子们和农村孩子一样,整个童年都得以远离束缚,将无忧的时光奉献给了城市的边边角角。也正因为这样,一些孩子在这段时期大龄入学,十岁才读小学一年级也很正常。
袁大军比苏尚喆大三岁,满八岁了,还是个没入学的野孩子。他不入学不是因为家里是走资派被批被揍没机会,而是一家人都是真真正正的“好人民”,母亲重病早逝,父亲是钢铁厂工人,文化不算高但工龄长,又凭借经验在一次上级下发任务为省部队临时生产武器用钢材的时候严格把关,提前完成任务受到过表彰,如今已经从普通工人变成了半个技术员。只是早期袁拥社忙着生产,中期忙着开大会促先进,恰好幼儿院被关了,袁大军就一拖再拖,放养了八岁都没入小学。
袁大军穿过半条街找到偶遇苏尚喆的大杨树下时,苏尚喆正舔着红嘟嘟的嘴唇将嘴角的一颗葱花卷入嘴里。老爷子牵着他的手问:“还有一块肉,多多还吃不?”
苏尚喆摇头,“嗯嗯~”
两个“嗯”不是吃的意思,听那九曲十八弯的转音,熟悉的人都知道是不吃的意思。袁大军的视线从苏尚喆的小皮鞋转到他白嫩嫩的侧脸上,对身后的常宝说:“看见没,这以后就我媳妇儿,你们谁都不能欺负他。”
常宝惊恐地瞪着老大,结巴着问:“老……老……老大,谁欺负他呀,敢给他的白眼看都得被苏大武抽得少俩门牙。老大,你真娶个带把儿的当媳妇儿?”
常宝提提松垮垮的裤裆,感觉着下身的小鸡鸡纠结了。
袁大军第一次失恋就是这个时候,因为苏尚喆突然从绝世小美女变成了男孩子,他在亲手证实后消沉了好长一段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