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 10 章
此次出行,杨逍带了一队随从,沿途歇在明教分坛处。杨不悔不禁想起,当初她和张无忌西行路上是何等艰难,每行一步都是死里逃生。谁能料到,不过一年多,同样的路程竟走得这样轻松。杨不悔恍如隔世。她转而想起到了武当,该如何向无忌哥哥的师叔伯们交代呢?
杨不悔心中烦闷,却又不得不强打起精神,应付分坛的各路神仙。在人前,她要把握好分寸。既不能事事抢在前头,驳了杨逍的面子;又不能默默无闻,引不起别人的重视。要威严,也要亲切。
好在她虽然不能把父祖的架势学个十成十,总还有个六七分。足够让沿路分坛的人印象深刻了。
出昆仑,入陕甘,将到湖北地界。
杨逍与杨不悔越来越沉默,连带随行的人也安静下来。一路上只听到凌龙喋喋不休的声音。
杨不悔坐在马车里无所事事,只好和他斗嘴:“小凌子,你本来就是中原人,为什么二十多年不肯踏足中原?”
凌龙本来盘腿坐在马车顶上,听了杨不悔的话懒洋洋地躺倒:“我那个混蛋师父死啦。我到哪里都会想起他的可恶行径。实在没意思。刚好小逍逍去了西域,我就跟着一起去了。”
杨不悔听他虽然一口一个混蛋师父,语气里分明充满怀念。杨不悔猜想,小凌子不愿再回中原,只怕是不想触景伤情。这次是她软磨硬泡缠着小凌子出来的。她有些抱歉,柔声道:“小凌子,谢谢你啦。实在是无忌哥哥的师伯生了大病,我看世间除了你没人能治,只有麻烦你跑一趟了。”
杨不悔掀开车帘,足尖轻点,轻飘飘地跃上车顶,伸手戳戳小凌子的脸颊。小凌子张嘴便去咬她的手指。杨不悔看他稚气的模样,好奇地问:“小玲珑,你真的五十有四了吗?我怎么看都觉得,你比我大不了多少。”
小凌子“哇哇”乱叫,一下子跳起来:“不许叫我,小,玲,珑!!!!嗷嗷嗷,那个混蛋老头子,给我取名字也乱七八糟!他说他爹爹叫老顽童,自己就叫小顽童,还非要叫我小小顽童。我打死也不愿意,他就给我取了个女娃名字。”小凌子蹲在车顶,鼓着腮帮子,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毫无威慑力地瞪着杨不悔。
杨不悔忍不住哈哈捶地大笑。
尽管杨不悔想要走得慢一点,这一日傍晚,他们还是到了武当山脚下一座小镇里。安顿好后,杨不悔却开始躺在床上失眠。她已经和爹爹说好,明日她先行上山向武当诸人交代,再安排后面的事情。
杨不悔咬住下唇翻了个身,心底不安。杨逍个性何等骄傲,上门赔罪这种事情,只怕是他平生头一次了。但是,那天她开口要去武当,杨逍毫不犹豫就答应了。随后就拿出杨不悔曾戴过的铁焰令,望着窗外高耸入云的山峰一坐一天。
坐忘峰,坐忘峰。当年杨逍选在此处隐居,是否想过有一天,真的只能对峰坐忘了。
窗外的月光照进来,杨不悔惆怅不已。她不清楚父母之间那复杂纠葛的往事。那日她隐身窗下,听着纪晓芙对灭绝说:“弟子不能拒,失身与他。”
纪晓芙叙述虽平淡,杨不悔却大致从中猜到,只怕是郎有情妾有意、一个追一个逃。纪晓芙不愿是真,不悔也是真。
在不明身世前,杨不悔就从纪晓芙的神色中感到,她被浓浓的愧疚之情困扰着。后来杨不悔才明白,她是想向未婚夫道歉的。但是有什么事情让她顾忌再三,选择永远的消失隐瞒。直到灭绝出现,那狠辣又不留情面的作风让杨不悔顿悟:她的母亲在保护她。
上武当,说清一切。这是纪晓芙的心愿,所以不管会遭遇什么责难,她都要替父母承受。杨不悔披衣起身,走到窗前,一阵饱含湖水湿气的凉风迎面吹来,夹杂着断断续续的箫声。
“咦?”杨不悔听着耳熟,穿好衣服从窗户跃出,踏着树冠奔过去。不过里许便到了。
月明星稀夜,独立暗吹箫。
杨逍一身白袍,盘坐于水边大石上。呜呜咽咽的箫声伴着一圈圈水波传来,在这旷野里回荡。月色笼罩他的背影,白日里的高大伟岸再找不到半丝痕迹,只余下天地无尽的寂寞萧索。
箫声缠绵悱恻,无限旖旎。只是在此时此刻,越是旖旎越显伤感。杨不悔被勾起满腹心思、一腔柔情,竟痴痴地站在原地垂泪不止。
一曲吹尽,杨逍呆坐半响,方沙哑地说:“悔儿,你来了。”
杨不悔轻轻擦掉眼泪,软软地答道:“爹爹。”她纵身而起,坐到杨逍身边,撒娇地挽住他的胳膊。
杨逍抚摸手中玉箫,回忆往事:“我小时候是个乞儿,六岁那年被我师父救下。师父为我洗干净脸。我抬起头,清楚地看到师父眼中的震惊。她失魂落魄地摔掉铜盆,无意中说了一句‘真像’。她问了我的名字,又低头念了一句‘你也姓杨’。
从此以后,师父就带我在身边,收我为徒。
她每日穿着青衣,戴着人皮面具。我从来没见过她的模样。她常常对着我发呆。我便猜到,师父心底一定爱慕着一个男子。一朝错付痴心,终身难得解脱。”
杨逍叹了口气,出神一会儿,又接着说:“我看着师父在思念中死去,下定决心此生决不能陷入情爱。我那时年少轻狂,以为阅遍天下女子,就再难动心。谁知,”
杨逍回头看向杨不悔,恍惚间又回到十几年前。那时,他初初遇上纪晓芙,开始不过是漫不经心地挑逗,不知何时就已深陷情网。
杨不悔对上杨逍的眼睛,那目光似喜似悲,真是千般滋味、万种柔情也难以尽数。
杨逍长啸一声,震得四下里木叶簌簌乱落,水波激荡回旋,良久方绝。杨逍闭上眼睛:“老天总是公平的,我在情字上负人良多,他便让我后半生与爱人阴阳永隔。好孩子,你别觉得对不起爹爹。若我杨逍不愿,谁也不能让我低头。”
杨不悔心中烦闷,却又不得不强打起精神,应付分坛的各路神仙。在人前,她要把握好分寸。既不能事事抢在前头,驳了杨逍的面子;又不能默默无闻,引不起别人的重视。要威严,也要亲切。
好在她虽然不能把父祖的架势学个十成十,总还有个六七分。足够让沿路分坛的人印象深刻了。
出昆仑,入陕甘,将到湖北地界。
杨逍与杨不悔越来越沉默,连带随行的人也安静下来。一路上只听到凌龙喋喋不休的声音。
杨不悔坐在马车里无所事事,只好和他斗嘴:“小凌子,你本来就是中原人,为什么二十多年不肯踏足中原?”
凌龙本来盘腿坐在马车顶上,听了杨不悔的话懒洋洋地躺倒:“我那个混蛋师父死啦。我到哪里都会想起他的可恶行径。实在没意思。刚好小逍逍去了西域,我就跟着一起去了。”
杨不悔听他虽然一口一个混蛋师父,语气里分明充满怀念。杨不悔猜想,小凌子不愿再回中原,只怕是不想触景伤情。这次是她软磨硬泡缠着小凌子出来的。她有些抱歉,柔声道:“小凌子,谢谢你啦。实在是无忌哥哥的师伯生了大病,我看世间除了你没人能治,只有麻烦你跑一趟了。”
杨不悔掀开车帘,足尖轻点,轻飘飘地跃上车顶,伸手戳戳小凌子的脸颊。小凌子张嘴便去咬她的手指。杨不悔看他稚气的模样,好奇地问:“小玲珑,你真的五十有四了吗?我怎么看都觉得,你比我大不了多少。”
小凌子“哇哇”乱叫,一下子跳起来:“不许叫我,小,玲,珑!!!!嗷嗷嗷,那个混蛋老头子,给我取名字也乱七八糟!他说他爹爹叫老顽童,自己就叫小顽童,还非要叫我小小顽童。我打死也不愿意,他就给我取了个女娃名字。”小凌子蹲在车顶,鼓着腮帮子,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毫无威慑力地瞪着杨不悔。
杨不悔忍不住哈哈捶地大笑。
尽管杨不悔想要走得慢一点,这一日傍晚,他们还是到了武当山脚下一座小镇里。安顿好后,杨不悔却开始躺在床上失眠。她已经和爹爹说好,明日她先行上山向武当诸人交代,再安排后面的事情。
杨不悔咬住下唇翻了个身,心底不安。杨逍个性何等骄傲,上门赔罪这种事情,只怕是他平生头一次了。但是,那天她开口要去武当,杨逍毫不犹豫就答应了。随后就拿出杨不悔曾戴过的铁焰令,望着窗外高耸入云的山峰一坐一天。
坐忘峰,坐忘峰。当年杨逍选在此处隐居,是否想过有一天,真的只能对峰坐忘了。
窗外的月光照进来,杨不悔惆怅不已。她不清楚父母之间那复杂纠葛的往事。那日她隐身窗下,听着纪晓芙对灭绝说:“弟子不能拒,失身与他。”
纪晓芙叙述虽平淡,杨不悔却大致从中猜到,只怕是郎有情妾有意、一个追一个逃。纪晓芙不愿是真,不悔也是真。
在不明身世前,杨不悔就从纪晓芙的神色中感到,她被浓浓的愧疚之情困扰着。后来杨不悔才明白,她是想向未婚夫道歉的。但是有什么事情让她顾忌再三,选择永远的消失隐瞒。直到灭绝出现,那狠辣又不留情面的作风让杨不悔顿悟:她的母亲在保护她。
上武当,说清一切。这是纪晓芙的心愿,所以不管会遭遇什么责难,她都要替父母承受。杨不悔披衣起身,走到窗前,一阵饱含湖水湿气的凉风迎面吹来,夹杂着断断续续的箫声。
“咦?”杨不悔听着耳熟,穿好衣服从窗户跃出,踏着树冠奔过去。不过里许便到了。
月明星稀夜,独立暗吹箫。
杨逍一身白袍,盘坐于水边大石上。呜呜咽咽的箫声伴着一圈圈水波传来,在这旷野里回荡。月色笼罩他的背影,白日里的高大伟岸再找不到半丝痕迹,只余下天地无尽的寂寞萧索。
箫声缠绵悱恻,无限旖旎。只是在此时此刻,越是旖旎越显伤感。杨不悔被勾起满腹心思、一腔柔情,竟痴痴地站在原地垂泪不止。
一曲吹尽,杨逍呆坐半响,方沙哑地说:“悔儿,你来了。”
杨不悔轻轻擦掉眼泪,软软地答道:“爹爹。”她纵身而起,坐到杨逍身边,撒娇地挽住他的胳膊。
杨逍抚摸手中玉箫,回忆往事:“我小时候是个乞儿,六岁那年被我师父救下。师父为我洗干净脸。我抬起头,清楚地看到师父眼中的震惊。她失魂落魄地摔掉铜盆,无意中说了一句‘真像’。她问了我的名字,又低头念了一句‘你也姓杨’。
从此以后,师父就带我在身边,收我为徒。
她每日穿着青衣,戴着人皮面具。我从来没见过她的模样。她常常对着我发呆。我便猜到,师父心底一定爱慕着一个男子。一朝错付痴心,终身难得解脱。”
杨逍叹了口气,出神一会儿,又接着说:“我看着师父在思念中死去,下定决心此生决不能陷入情爱。我那时年少轻狂,以为阅遍天下女子,就再难动心。谁知,”
杨逍回头看向杨不悔,恍惚间又回到十几年前。那时,他初初遇上纪晓芙,开始不过是漫不经心地挑逗,不知何时就已深陷情网。
杨不悔对上杨逍的眼睛,那目光似喜似悲,真是千般滋味、万种柔情也难以尽数。
杨逍长啸一声,震得四下里木叶簌簌乱落,水波激荡回旋,良久方绝。杨逍闭上眼睛:“老天总是公平的,我在情字上负人良多,他便让我后半生与爱人阴阳永隔。好孩子,你别觉得对不起爹爹。若我杨逍不愿,谁也不能让我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