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酒局
不过一两个时辰,刘朝阳脸上已浮现出些许红晕。项、李二人自有所控制,尚还清醒,在李安民的暗示下,项代生和他一同找借口退了出去,刘朝阳已然烂醉如泥,项李二人未曾回来,他竟无所察觉。
柳善儿领会到李安民的意图,不觉脸上泛出红晕,轻推一下刘朝阳:“公子。”但刘朝阳已无半点反应,心里很是失落,仍用尽全力将刘朝阳扶向卧榻,轻掩上门而出。
再说刘朝阳在梦中隐约间见到祖父等人,往事历历,尽现眼前:张居正五岁入学,七岁通六经大义,十二岁中秀才,二十三岁,也就是嘉靖二十六年中进士。与此同时,刘甪勋投身于行武,自幼习武使他体格健朗,行如捷风,站如松、坐如钟,处处显露出男子汉气概,打得一手好醉拳,二十岁投军,于军中积功,官至游击将军。刘甪勋腰间无时不挂着两个物件:一是一把自己浴血奋战、于百万军中斩杀上将所缴获的一口宝刀;二是从十六岁时便不离身的始终灌满酒的葫芦。说起这酒葫芦还有一段小故事,他小时喜玩,常偷偷溜出学堂,到人家酒店偷酒吃,一次被人发现拔腿便跑,待到甩了追者,见一老人,坐于树荫中,抱一紫葫芦酣饮,面颊红润,虽老却骨骼清秀,身体健朗。刘甪勋见有酒,便上前索要,老人笑咪咪地将酒葫芦扔给他,只说“后继有人”,但转身而去。刘甪勋见酒,接过就仰脖欲喝,却发现葫芦内滴酒未剩,再想找那老人,却早已踪迹全无,不禁暗暗称奇,他见这葫芦硬实得很,随手挂在腰间,一带就是数年。有一次,刘甪勋还是个五长的时候,随队围剿土匪,混战之中,觉得腰部被矛头击了一下,也未及细想,继续激战,力斩五人,得胜而归。论功行赏席间,他取葫芦欲饮,忽见上面有长矛中伤的印迹,方知晓事情来龙去脉,不禁嗟叹。
张居正官拜翰林院编修时,正是盛年,尝至刘甪勋军中拜访旧友,老友重逢,自然喜不自胜,虽然事物繁忙,但也置办一丰盛酒席,供二人同欢。那一晚,二人相对而坐,桌上摆酒珍肴野簌自是刘甪勋亲点,珍藏十数年的陈酒,二人一扫平日沉浮于宦海时的拘谨、忧愁,把酒当歌、把酒对月、把酒言欢、把酒望苍穹,把酒抒真情。
张居正指着河豚问:“兄闻芦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乎?现在不只是河豚之季,也正是你我兄弟二人意气风发之时啊!”“叔大兄仕途顺利,更兼天付英才,必有大建树啊!”刘甪勋真诚地说。
“不知兄今后意欲何为呀?”“弟一介武夫,只知打打杀杀,怎比兄台?兄能运筹帷幄于中,决胜千里之外,弟只是帐前用命一小卒耳!”“唉,霏然兄太过自谦了,以我等文武相结合,大明何愁帝业永祚、昌盛万世呢?”
“弟胸无点墨且无大志,叔大,你叫我做什么我做便是了。”刘甪勋一心只想为大明戍边关,民生吏治等事,更是从未细想过。
“以弟观今日之明,已历经百余年,虽谈及不止千疮百孔,但漏洞也为数不少,若弟有朝一日能够位极人臣,当行之头一事,便是整顿吏治,练兵安民,减轻赋税,带头节俭,为大明之长远计,充实国库,不阿附权贵,当断必断,以开启大明盛世。”张居正侃侃而谈。
刘甪勋煞是钦佩,点头称是。“兄之忠心耿耿足可感昭日月。只是叔大啊,你这样一来必会得罪不少王公贵族,虽造福于民,却获罪于百官呐,小弟替太岳兄担忧……”“霏然无须多虑,弟自有分寸。”张居正信心满满,回答得毫不含糊。
窗外一缕皎洁的月光透过窗纸洒在张居正年轻的脸上。
刘甪勋被他深深地折服,动情地说:“兄言极是,弟自叹不如!以后兄有何事,唤弟一声,必定无所不应,当牛作马,也心甘情愿了!”“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们必定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来,干!”“好,干!”二人举杯,站在一处,一饮而尽,一只小麻鹊在枝头清脆鸣叫,晚风刮过树梢,激起树叶齐鸣,月光披在二人肩头,他们把酒言誓:今生今世只为大明盛世,绝不因私利而弃公理,只忍辱但不偷生!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柳善儿领会到李安民的意图,不觉脸上泛出红晕,轻推一下刘朝阳:“公子。”但刘朝阳已无半点反应,心里很是失落,仍用尽全力将刘朝阳扶向卧榻,轻掩上门而出。
再说刘朝阳在梦中隐约间见到祖父等人,往事历历,尽现眼前:张居正五岁入学,七岁通六经大义,十二岁中秀才,二十三岁,也就是嘉靖二十六年中进士。与此同时,刘甪勋投身于行武,自幼习武使他体格健朗,行如捷风,站如松、坐如钟,处处显露出男子汉气概,打得一手好醉拳,二十岁投军,于军中积功,官至游击将军。刘甪勋腰间无时不挂着两个物件:一是一把自己浴血奋战、于百万军中斩杀上将所缴获的一口宝刀;二是从十六岁时便不离身的始终灌满酒的葫芦。说起这酒葫芦还有一段小故事,他小时喜玩,常偷偷溜出学堂,到人家酒店偷酒吃,一次被人发现拔腿便跑,待到甩了追者,见一老人,坐于树荫中,抱一紫葫芦酣饮,面颊红润,虽老却骨骼清秀,身体健朗。刘甪勋见有酒,便上前索要,老人笑咪咪地将酒葫芦扔给他,只说“后继有人”,但转身而去。刘甪勋见酒,接过就仰脖欲喝,却发现葫芦内滴酒未剩,再想找那老人,却早已踪迹全无,不禁暗暗称奇,他见这葫芦硬实得很,随手挂在腰间,一带就是数年。有一次,刘甪勋还是个五长的时候,随队围剿土匪,混战之中,觉得腰部被矛头击了一下,也未及细想,继续激战,力斩五人,得胜而归。论功行赏席间,他取葫芦欲饮,忽见上面有长矛中伤的印迹,方知晓事情来龙去脉,不禁嗟叹。
张居正官拜翰林院编修时,正是盛年,尝至刘甪勋军中拜访旧友,老友重逢,自然喜不自胜,虽然事物繁忙,但也置办一丰盛酒席,供二人同欢。那一晚,二人相对而坐,桌上摆酒珍肴野簌自是刘甪勋亲点,珍藏十数年的陈酒,二人一扫平日沉浮于宦海时的拘谨、忧愁,把酒当歌、把酒对月、把酒言欢、把酒望苍穹,把酒抒真情。
张居正指着河豚问:“兄闻芦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乎?现在不只是河豚之季,也正是你我兄弟二人意气风发之时啊!”“叔大兄仕途顺利,更兼天付英才,必有大建树啊!”刘甪勋真诚地说。
“不知兄今后意欲何为呀?”“弟一介武夫,只知打打杀杀,怎比兄台?兄能运筹帷幄于中,决胜千里之外,弟只是帐前用命一小卒耳!”“唉,霏然兄太过自谦了,以我等文武相结合,大明何愁帝业永祚、昌盛万世呢?”
“弟胸无点墨且无大志,叔大,你叫我做什么我做便是了。”刘甪勋一心只想为大明戍边关,民生吏治等事,更是从未细想过。
“以弟观今日之明,已历经百余年,虽谈及不止千疮百孔,但漏洞也为数不少,若弟有朝一日能够位极人臣,当行之头一事,便是整顿吏治,练兵安民,减轻赋税,带头节俭,为大明之长远计,充实国库,不阿附权贵,当断必断,以开启大明盛世。”张居正侃侃而谈。
刘甪勋煞是钦佩,点头称是。“兄之忠心耿耿足可感昭日月。只是叔大啊,你这样一来必会得罪不少王公贵族,虽造福于民,却获罪于百官呐,小弟替太岳兄担忧……”“霏然无须多虑,弟自有分寸。”张居正信心满满,回答得毫不含糊。
窗外一缕皎洁的月光透过窗纸洒在张居正年轻的脸上。
刘甪勋被他深深地折服,动情地说:“兄言极是,弟自叹不如!以后兄有何事,唤弟一声,必定无所不应,当牛作马,也心甘情愿了!”“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们必定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来,干!”“好,干!”二人举杯,站在一处,一饮而尽,一只小麻鹊在枝头清脆鸣叫,晚风刮过树梢,激起树叶齐鸣,月光披在二人肩头,他们把酒言誓:今生今世只为大明盛世,绝不因私利而弃公理,只忍辱但不偷生!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